第137章 再買裝備
明末海霸:從黃海開始殖民全球 作者:愛上蛋炒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王家的船隻駛出島嶼。
將貨物處理完畢後,他迴去第一時間將此事稟報給了家主。
“那三海幫的李立倒是沒有誆騙他們,白得三千兩。”
“成老,你再去置辦一艘大船,不!遼東貨物緊缺,置辦兩艘。”
“是,家主。”
楊家和向家方麵差不多,在確定條子管用過後,也是加大了自家商會往返的船隻數量。
......
膠澳海域。
經過兩日多的航行。
李立率領的船隊,抵達此地。
由於船隻太多,目標太大。
他帶領李虎等三十餘人,乘坐沙船登岸,而其餘船隻則是遠離海岸線,避免引起官府的警覺。
由於不是第一次。
他們很輕鬆,就抵達了目的地。
“鄙人姓李,來自蓬萊,有事與宋大人相商,還請這位小兄弟通報一聲。”
“去去去,哪裏來的地痞雜碎,宋大人不是什麽人都能見的,快走啊,不然別怪我不客氣!”
什麽玩意,不過一些狗奴才,敢這般囂張。
他身後幾人提起袖子,就要動手,被李立嗬斥了下來。
他拿出幾兩銀子,遞了過去。
看門之人,看了看銀子,又看了看幾人不好惹。
“看你們也不像壞人,就在這等著,我去給管家支會一聲。”
很快,一個肥胖的中年男子就走了出來。
“是誰,要見我家家主?”
“大人,是鄙人求見,鄙人曾經和宋大人做過生意,而且雙方都很愉快。”
成管家聽到生意二字,打量了李立一番,隨後說道:“就你一個人,隨我來!”
李虎等人不願意,李立瞪了他們一眼,方才沒有跟來。
很快。
在成管家的帶領下,李立來到一處廂房。
“大人,有人要見你,說是與你做過生意。”
“帶他進來吧。”
還是那個坐起來都費力的中年男人。
“蓬萊李立,見過宋大人。”
“是你!”
人胖但是記憶好。
中年男人瞬間將李立記了起來,畢竟這樣的金主並不多。
“大人還記得李某,真是李某的榮幸。”
“能尋到此處,看來沒少打聽本大人吧。”
“還請大人勿要見怪,由於沒有信物,方才出此下策。”
人都不喜別人過分打聽自己,尤其是官家的人。
“無妨,李幫主,這次來也是為了上次的事情?”
肯定是購買武器,不然他李立何必親自前來。
但直接將李立的身份給叫了出來,他可是記得之前並沒有任何泄露身份,顯然這宋大人並不似表麵這般。
“果然瞞不住宋大人。”
“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藝高人膽大,李立並不怕對方將他送官,他身上藏有武器,隻要有一點異動,別說挾持,就是秒殺他也能做到。
“哈哈,有勇氣,有膽量,本大人喜歡。”
中年男子笑著說道:“來人,將我扶起來!”
在下人的攙扶下勉強起身。
“規矩可還知道?”
“知曉。”
中年男子說得規矩,一如既往,隻認銀子。
在中年男子的帶領下,李立一行人進入了,那個熟悉的地方。
來之前,要購買什麽,他早已經想好,進入暗道,半個時辰之後,就將需要的東西挑選好。
隻不過在經過一個角落的時候,發現了一門大炮,引起了他的注意。
“老兄,請問這是什麽鐵炮?為什麽擺放在此處。”
“此為模仿夷人的鐵炮造出來的玩意,叫做紅夷大炮。”
小廝說道:“看你是宋大人的熟人,我倒是提醒你一句這東西雖然外表好看,威力尚可,但不穩定,就堆放在此處,你還是看看別的吧。”
紅夷大炮,李立眼睛一亮,這可是李之藻購買葡萄牙的火器仿造而來,故此得名。
後來也被叫做紅衣大炮,比起大將軍炮可是好上不少。
“東西可曾挑選好了?”
李立說道:“宋大人,十門大將軍炮,掣電銃三百支,重甲一百套,布甲四百套。”
約莫片刻鍾後。
隨行小廝說道:“大人,大將軍炮一萬五千兩,掣電銃四千八百兩,重甲三千兩,布甲三千二百兩,錢已經算好了,共計兩千六百兩。”
“拿錢領貨吧。”
武器多嗎?
多,但正是因為多,他才賺錢,至於其他的,自有別人頭疼。
中年男子還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
李立道:“大人,還有一事,不知堆放的過道幾門火炮,賣否?”
“你說的是那些殘次品,叫什麽紅....”
“紅夷大炮!”
“對,就是這東西。”
“洋人的玩意,模仿個七七八八,還是個殘次品。”
中年男子屏退左右,讓李立靠近說道:“你要,那幾門,本大人都可以給你,也不要銀子。”
“但本大人要你一個承諾。”
“大人怕是說笑了,以大人的地位和實力,又何須我?”
“都是跑腿的,總是有求於人的,放心盡力而為的事情,不會讓你搭上身家。”
李立轉眼一想,咱是什麽,說不好聽就是海寇,還怕個雞毛卵的承諾。
隨即就應承了下來:“大人,此木牌是我貼身之物,若是有事,可命人持此物來黃海尋我。”
“好!”
中年男子收下木牌後,便命人運送這些東西到碼頭。
這一次出奇的順利。
晚上三海幫的其他船隻停靠碼頭,一箱箱的貨物被搬上船隻。
貨物搬送完,李立就下令返航大海島。
雖說價格貴,但這一次勞什子的承諾,換來了四門紅夷大炮,就算是有點殘缺,那價格也得八九百兩。
“大船的事情,可有著落?”
膠澳不僅武器繁多,而且造船廠也不少。
買武器花了兩萬六千兩,還餘下四千兩,三海幫的造船廠還在發展階段,產出其實很低。
“幫主,我打聽了,不知為何,那些船廠的生意自從去年十月起,就異常火爆,船隻的預定已經到了六七月份,現船更是沒有。”
“這是為何?”
“據說是咱們黃海海域穩定,就連走陸路的商戶,都定做船隻,準備海運。”
海上運輸自古以來,就比陸運便宜太多,至於安全性,別忘了林中也是有山賊的。
三海幫的黃海護商盟模式,顯然對這些商人大有裨益。
將貨物處理完畢後,他迴去第一時間將此事稟報給了家主。
“那三海幫的李立倒是沒有誆騙他們,白得三千兩。”
“成老,你再去置辦一艘大船,不!遼東貨物緊缺,置辦兩艘。”
“是,家主。”
楊家和向家方麵差不多,在確定條子管用過後,也是加大了自家商會往返的船隻數量。
......
膠澳海域。
經過兩日多的航行。
李立率領的船隊,抵達此地。
由於船隻太多,目標太大。
他帶領李虎等三十餘人,乘坐沙船登岸,而其餘船隻則是遠離海岸線,避免引起官府的警覺。
由於不是第一次。
他們很輕鬆,就抵達了目的地。
“鄙人姓李,來自蓬萊,有事與宋大人相商,還請這位小兄弟通報一聲。”
“去去去,哪裏來的地痞雜碎,宋大人不是什麽人都能見的,快走啊,不然別怪我不客氣!”
什麽玩意,不過一些狗奴才,敢這般囂張。
他身後幾人提起袖子,就要動手,被李立嗬斥了下來。
他拿出幾兩銀子,遞了過去。
看門之人,看了看銀子,又看了看幾人不好惹。
“看你們也不像壞人,就在這等著,我去給管家支會一聲。”
很快,一個肥胖的中年男子就走了出來。
“是誰,要見我家家主?”
“大人,是鄙人求見,鄙人曾經和宋大人做過生意,而且雙方都很愉快。”
成管家聽到生意二字,打量了李立一番,隨後說道:“就你一個人,隨我來!”
李虎等人不願意,李立瞪了他們一眼,方才沒有跟來。
很快。
在成管家的帶領下,李立來到一處廂房。
“大人,有人要見你,說是與你做過生意。”
“帶他進來吧。”
還是那個坐起來都費力的中年男人。
“蓬萊李立,見過宋大人。”
“是你!”
人胖但是記憶好。
中年男人瞬間將李立記了起來,畢竟這樣的金主並不多。
“大人還記得李某,真是李某的榮幸。”
“能尋到此處,看來沒少打聽本大人吧。”
“還請大人勿要見怪,由於沒有信物,方才出此下策。”
人都不喜別人過分打聽自己,尤其是官家的人。
“無妨,李幫主,這次來也是為了上次的事情?”
肯定是購買武器,不然他李立何必親自前來。
但直接將李立的身份給叫了出來,他可是記得之前並沒有任何泄露身份,顯然這宋大人並不似表麵這般。
“果然瞞不住宋大人。”
“不知大人以為如何?”
藝高人膽大,李立並不怕對方將他送官,他身上藏有武器,隻要有一點異動,別說挾持,就是秒殺他也能做到。
“哈哈,有勇氣,有膽量,本大人喜歡。”
中年男子笑著說道:“來人,將我扶起來!”
在下人的攙扶下勉強起身。
“規矩可還知道?”
“知曉。”
中年男子說得規矩,一如既往,隻認銀子。
在中年男子的帶領下,李立一行人進入了,那個熟悉的地方。
來之前,要購買什麽,他早已經想好,進入暗道,半個時辰之後,就將需要的東西挑選好。
隻不過在經過一個角落的時候,發現了一門大炮,引起了他的注意。
“老兄,請問這是什麽鐵炮?為什麽擺放在此處。”
“此為模仿夷人的鐵炮造出來的玩意,叫做紅夷大炮。”
小廝說道:“看你是宋大人的熟人,我倒是提醒你一句這東西雖然外表好看,威力尚可,但不穩定,就堆放在此處,你還是看看別的吧。”
紅夷大炮,李立眼睛一亮,這可是李之藻購買葡萄牙的火器仿造而來,故此得名。
後來也被叫做紅衣大炮,比起大將軍炮可是好上不少。
“東西可曾挑選好了?”
李立說道:“宋大人,十門大將軍炮,掣電銃三百支,重甲一百套,布甲四百套。”
約莫片刻鍾後。
隨行小廝說道:“大人,大將軍炮一萬五千兩,掣電銃四千八百兩,重甲三千兩,布甲三千二百兩,錢已經算好了,共計兩千六百兩。”
“拿錢領貨吧。”
武器多嗎?
多,但正是因為多,他才賺錢,至於其他的,自有別人頭疼。
中年男子還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
李立道:“大人,還有一事,不知堆放的過道幾門火炮,賣否?”
“你說的是那些殘次品,叫什麽紅....”
“紅夷大炮!”
“對,就是這東西。”
“洋人的玩意,模仿個七七八八,還是個殘次品。”
中年男子屏退左右,讓李立靠近說道:“你要,那幾門,本大人都可以給你,也不要銀子。”
“但本大人要你一個承諾。”
“大人怕是說笑了,以大人的地位和實力,又何須我?”
“都是跑腿的,總是有求於人的,放心盡力而為的事情,不會讓你搭上身家。”
李立轉眼一想,咱是什麽,說不好聽就是海寇,還怕個雞毛卵的承諾。
隨即就應承了下來:“大人,此木牌是我貼身之物,若是有事,可命人持此物來黃海尋我。”
“好!”
中年男子收下木牌後,便命人運送這些東西到碼頭。
這一次出奇的順利。
晚上三海幫的其他船隻停靠碼頭,一箱箱的貨物被搬上船隻。
貨物搬送完,李立就下令返航大海島。
雖說價格貴,但這一次勞什子的承諾,換來了四門紅夷大炮,就算是有點殘缺,那價格也得八九百兩。
“大船的事情,可有著落?”
膠澳不僅武器繁多,而且造船廠也不少。
買武器花了兩萬六千兩,還餘下四千兩,三海幫的造船廠還在發展階段,產出其實很低。
“幫主,我打聽了,不知為何,那些船廠的生意自從去年十月起,就異常火爆,船隻的預定已經到了六七月份,現船更是沒有。”
“這是為何?”
“據說是咱們黃海海域穩定,就連走陸路的商戶,都定做船隻,準備海運。”
海上運輸自古以來,就比陸運便宜太多,至於安全性,別忘了林中也是有山賊的。
三海幫的黃海護商盟模式,顯然對這些商人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