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
安國公府中,長隱公子如往日一樣,閑倚在水榭欄杆內,一副謫仙人的模樣,讓人根本不敢直視。
水榭之內,有黑衣人在匯報著朝堂的情況,待到沈度那紙雖未公之、但人人都知道奏疏,就見長隱公子勾起了嘴角,眼中也有星碎光芒,明明是那麽平靜清冷的人,卻因了這一抹笑,整個人都生動了起來。
動人心弦,莫可名之。
“撤尚書令、增左右仆射、升禦史台……真是了不起!我真是太佩服你了!”長隱公子微微一笑,舉起了茶杯,遙對清風朗日,出了這樣的話語。
計之,計之啊,竟然想出此法來撼動大定官製,來平衡三省權力,來增強禦史台的監察之力。這樣的勇氣、這樣的眼界、這樣的心懷,他怎麽能不感懷,怎能不心生佩服?
“計之,我不如你多矣。”長隱公子再遙敬了一杯,然後自言自語道。他臉上還掛著笑,但這笑容竟有些寥寂的意味。
水榭內的齊書和黑衣人見了,心中頓時生起了不忍。公子因這樣的身體狀況,隻能日複一日地在這水榭中。如果公子出仕,絕不會比任何一個官員差,必是柱國之才!
何至於聽到朝堂消息時,會如此黯然?
公子才華卓絕,本應是驚豔天下的人物。他的一生,應該是光彩爛燦才對,可是卻像蒙上了一層紗布,隻能隱在安國公府內,太可憐了。
長隱,長隱。公子自己給自己起了這樣的字,怎麽不讓人心酸?
長隱公子並不知道這兩個人在想什麽,仍是在想著沈度的奏疏,然後微微出神。大抵清風朗日,也難明他心中所想。
沒多久,一個侍衛模樣的人就躍進了水榭內,朝長隱公子拱手道:“公子。皇上有召。請公子速到宮中一趟。”
這個侍衛,不是出自虎賁軍,而是崇德帝身邊的暗衛。這不是他第一次來安國公府的水榭了。因而安國公府的死士並沒有出來阻攔。換作旁人,估計沒能近水榭一步。
聽了這話,長隱公子的目光仍是看著遠處,隻是迴道:“請稟告皇上。長隱這就進宮。”
皇上在此時有召,是為了什麽。可想而知。看來,皇上心中也有猶豫,不知該不該納沈度這個奏疏。
如此,我便進宮一趟好了。——長隱公子這樣想著。便喚過了齊書隨侍,意態悠閑地進了宮。
去的,當然不是紫宸殿。而是太液池邊的水榭。
每次崇德帝召見沈度,總是在這太液池邊。大概他也知道長隱公子的喜好,想著在水榭裏長隱公子的頭腦會更清明吧。
長隱公子雖不出仕,年紀也不大,但崇德帝異常倚重他,政事上有所不決,也喜歡召來長隱公子詢問一番。他當然不是問長隱公子的意見,而是知道長隱公子博覽群書,想從其的奏對中得到啟發罷了。
見到長隱公子之後,崇德帝並沒有什麽,而是吩咐了齊書烹茶。
長隱公子身邊這名茶童,烹茶的技藝比宮中的茶博士還要厲害,烹煮出來的茶,總能讓崇德帝神清氣爽,煩惱似乎也能消去一些。
“齊書,你烹的茶越來越好了。”崇德帝稱讚道,似覺得連日裏來煩惱少了些。不能奪人所好,這點君子之風,崇德帝還是有的。
能得皇上金口玉言稱讚,齊書自然頓首拜謝,長隱公子端著茶品著香氣,並沒有多什麽。——他在等著崇德帝開口,並沒有什麽好心急的。
沒多久,崇德帝就開口了,問道:“長隱可曾聽了沈度那紙奏疏?覺著如何?”
這幾日,崇德帝都在想著沈度的奏疏,想著要不要改變國朝官製,心中多少有了主意,但還不夠堅定,所以在早朝上遲遲沒有表態,也令某些官員心生惴惴。
“這奏疏,臣聽了。臣覺得沈度膽子挺大的,膽敢上這樣的奏疏。若到是否當納,臣倒是有一句鬥膽之言,先請皇上恕罪。”長隱公子這樣應道。
他是沒有出仕,但身上也有一個秘書郎的虛銜。現在禦前奏對,自然要稱臣了。
聽得他這麽,崇德帝便好奇了,是什麽之言,要先恕罪?他當即道:“朕恕你無罪,是何言?”
“臣想請問皇上,皇上是想國祚綿長呢?還是想國朝短暫?”長隱公子道,仍是平靜至極的樣子,似乎沒有看到內侍宮女倏地變了臉色,也似乎沒有感覺到水榭氣氛猛然沉壓。
他像沒事一樣,輕輕聞了一下茶香,然後緩緩入口,怡然自得。怕什麽,剛才皇上不是過恕無罪了嗎?
見此,崇德帝“哈哈”大笑起來,剛才一瞬間的怒意消了去,然後問道:“朕當然是想國祚綿長的。不知長隱此話何解?”
除了帝師沈肅外,長隱公子就是第一個在崇德帝麵前還有“自我”的人,這在崇德帝看來太難得,這也是他特別看重長隱公子的原因之一。
高處不勝寒的寂寞,就算帝王也需要排解,帝師已經基本不進宮了,現在就隻有一個長隱公子而已。所以他準許長隱公子在他麵前鬥膽,想知道其為何會這樣問。
長隱公子放下了茶杯,正色迴道:“皇上,權之一字,本來就是衡器,不能太輕或太重。輕了,則國朝無人可用;重了,則國朝有傾覆之危。平衡,便是第一要事。沈度的奏疏即是如此!”
他換了換氣,才繼續道:“撤尚書令、增左右仆射,這是為了製約尚書省專權,是平衡三省權力之舉。升禦史台,這是為了所有朝官的權力,是平衡朝政之舉。三省平衡、朝政平衡,何愁國祚不長?”
權者,衡器也。
這點,皇上應該清楚的。如此,沈度的奏疏納還是不納,就一清二楚了。
(三更!感覺月票好少啊,連高冷美男也木有什麽用了嗎?555~~每晚都要吼一句:請大家多多支持啊!)(未完待續)
ps:三更!
安國公府中,長隱公子如往日一樣,閑倚在水榭欄杆內,一副謫仙人的模樣,讓人根本不敢直視。
水榭之內,有黑衣人在匯報著朝堂的情況,待到沈度那紙雖未公之、但人人都知道奏疏,就見長隱公子勾起了嘴角,眼中也有星碎光芒,明明是那麽平靜清冷的人,卻因了這一抹笑,整個人都生動了起來。
動人心弦,莫可名之。
“撤尚書令、增左右仆射、升禦史台……真是了不起!我真是太佩服你了!”長隱公子微微一笑,舉起了茶杯,遙對清風朗日,出了這樣的話語。
計之,計之啊,竟然想出此法來撼動大定官製,來平衡三省權力,來增強禦史台的監察之力。這樣的勇氣、這樣的眼界、這樣的心懷,他怎麽能不感懷,怎能不心生佩服?
“計之,我不如你多矣。”長隱公子再遙敬了一杯,然後自言自語道。他臉上還掛著笑,但這笑容竟有些寥寂的意味。
水榭內的齊書和黑衣人見了,心中頓時生起了不忍。公子因這樣的身體狀況,隻能日複一日地在這水榭中。如果公子出仕,絕不會比任何一個官員差,必是柱國之才!
何至於聽到朝堂消息時,會如此黯然?
公子才華卓絕,本應是驚豔天下的人物。他的一生,應該是光彩爛燦才對,可是卻像蒙上了一層紗布,隻能隱在安國公府內,太可憐了。
長隱,長隱。公子自己給自己起了這樣的字,怎麽不讓人心酸?
長隱公子並不知道這兩個人在想什麽,仍是在想著沈度的奏疏,然後微微出神。大抵清風朗日,也難明他心中所想。
沒多久,一個侍衛模樣的人就躍進了水榭內,朝長隱公子拱手道:“公子。皇上有召。請公子速到宮中一趟。”
這個侍衛,不是出自虎賁軍,而是崇德帝身邊的暗衛。這不是他第一次來安國公府的水榭了。因而安國公府的死士並沒有出來阻攔。換作旁人,估計沒能近水榭一步。
聽了這話,長隱公子的目光仍是看著遠處,隻是迴道:“請稟告皇上。長隱這就進宮。”
皇上在此時有召,是為了什麽。可想而知。看來,皇上心中也有猶豫,不知該不該納沈度這個奏疏。
如此,我便進宮一趟好了。——長隱公子這樣想著。便喚過了齊書隨侍,意態悠閑地進了宮。
去的,當然不是紫宸殿。而是太液池邊的水榭。
每次崇德帝召見沈度,總是在這太液池邊。大概他也知道長隱公子的喜好,想著在水榭裏長隱公子的頭腦會更清明吧。
長隱公子雖不出仕,年紀也不大,但崇德帝異常倚重他,政事上有所不決,也喜歡召來長隱公子詢問一番。他當然不是問長隱公子的意見,而是知道長隱公子博覽群書,想從其的奏對中得到啟發罷了。
見到長隱公子之後,崇德帝並沒有什麽,而是吩咐了齊書烹茶。
長隱公子身邊這名茶童,烹茶的技藝比宮中的茶博士還要厲害,烹煮出來的茶,總能讓崇德帝神清氣爽,煩惱似乎也能消去一些。
“齊書,你烹的茶越來越好了。”崇德帝稱讚道,似覺得連日裏來煩惱少了些。不能奪人所好,這點君子之風,崇德帝還是有的。
能得皇上金口玉言稱讚,齊書自然頓首拜謝,長隱公子端著茶品著香氣,並沒有多什麽。——他在等著崇德帝開口,並沒有什麽好心急的。
沒多久,崇德帝就開口了,問道:“長隱可曾聽了沈度那紙奏疏?覺著如何?”
這幾日,崇德帝都在想著沈度的奏疏,想著要不要改變國朝官製,心中多少有了主意,但還不夠堅定,所以在早朝上遲遲沒有表態,也令某些官員心生惴惴。
“這奏疏,臣聽了。臣覺得沈度膽子挺大的,膽敢上這樣的奏疏。若到是否當納,臣倒是有一句鬥膽之言,先請皇上恕罪。”長隱公子這樣應道。
他是沒有出仕,但身上也有一個秘書郎的虛銜。現在禦前奏對,自然要稱臣了。
聽得他這麽,崇德帝便好奇了,是什麽之言,要先恕罪?他當即道:“朕恕你無罪,是何言?”
“臣想請問皇上,皇上是想國祚綿長呢?還是想國朝短暫?”長隱公子道,仍是平靜至極的樣子,似乎沒有看到內侍宮女倏地變了臉色,也似乎沒有感覺到水榭氣氛猛然沉壓。
他像沒事一樣,輕輕聞了一下茶香,然後緩緩入口,怡然自得。怕什麽,剛才皇上不是過恕無罪了嗎?
見此,崇德帝“哈哈”大笑起來,剛才一瞬間的怒意消了去,然後問道:“朕當然是想國祚綿長的。不知長隱此話何解?”
除了帝師沈肅外,長隱公子就是第一個在崇德帝麵前還有“自我”的人,這在崇德帝看來太難得,這也是他特別看重長隱公子的原因之一。
高處不勝寒的寂寞,就算帝王也需要排解,帝師已經基本不進宮了,現在就隻有一個長隱公子而已。所以他準許長隱公子在他麵前鬥膽,想知道其為何會這樣問。
長隱公子放下了茶杯,正色迴道:“皇上,權之一字,本來就是衡器,不能太輕或太重。輕了,則國朝無人可用;重了,則國朝有傾覆之危。平衡,便是第一要事。沈度的奏疏即是如此!”
他換了換氣,才繼續道:“撤尚書令、增左右仆射,這是為了製約尚書省專權,是平衡三省權力之舉。升禦史台,這是為了所有朝官的權力,是平衡朝政之舉。三省平衡、朝政平衡,何愁國祚不長?”
權者,衡器也。
這點,皇上應該清楚的。如此,沈度的奏疏納還是不納,就一清二楚了。
(三更!感覺月票好少啊,連高冷美男也木有什麽用了嗎?555~~每晚都要吼一句:請大家多多支持啊!)(未完待續)
ps: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