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雖然第一次出售樣品,隻有220元錢,刨去昭顏的20元分成,剩下200元。
但村長為了鼓勵大家的積極性,還是按戶分給每戶一塊錢。剩餘的幾十元,作為後續天麻采收中的一些必要支出。
一塊錢不多,但卻是上陽村除了國家下放補貼外,唯一一次村裏掙錢給大夥分紅,至少讓大夥看到了希望。
第二天,原以為會收到很多名字的村長吳建國看了眼會計登記的名冊,眉頭皺起。
“怎麽才這麽點人?我們上陽村有154戶,就算每家隻出1個,也有154人,這怎麽一天下來,才登記了53個人?連個零頭都不到。”
會計苦著張臉,“就那麽多人。”
“這咋迴事?昨個不是還好好的麽?”
“有的說種地種習慣了,突然換個東西種,他們不會,也種不了。”會計為難道。
“種不了,咱們不是有徐老師在旁指導麽?徐老師會啊。”
“我也是這麽勸他們的,可他們說……”
“說什麽?你倒是說啊。”村長急眼了,這眼看就要采收天麻,需要大量人手,昨個開了動員會,大夥拿了錢,今個就給他掉鏈子!
“他們說徐老師就一女娃,又是城裏來的,她以前怕是連種地都沒見過,哪會種什麽草藥。這迴發現什麽天麻,也是瞎貓撞上死耗子。”會計又說,“還要特地圈地種那什麽藥材,藥材是那麽好種的麽?這要是種了藥材,藥材沒收上來,又耽擱了種糧食,大夥的口糧怎麽辦?”
會計見村長的臉色越來越不好,小聲嘀咕道,“這都是他們說的,可不是我說的。”
“還說什麽了?”村長吳建國難掩怒氣道。
“他們中還有人想著……昨個賣天麻分的錢,剩下的那幾十塊錢,為什麽不一起分了?他們要求分錢。為首的都是大隊長的親戚後輩,要不,我們找大隊長勸說勸說去?”
找吳大誌商量?這事十之八九就是他搞出來的鬼!
村長氣得不行,抬腳就要去找他算賬,被徐老師攔住。
“沒關係,村長,前期我們采收野生天麻,用不著太多人,這些人如果安排好了,也夠了。我們昨天開會,說的是按勞分配,他們主動放棄名額,我們不強求的。”
村長一想,是這個理!那些人放棄,那參與的人分到的錢就更多。
等到分錢的時候,讓他們後悔去吧。
“至於劃地人工種植的事,也不用著急。我的方案還沒有遞上去,迴頭把縣裏頭的專家和領導迎來了,還怕沒有地種天麻嗎?”縣裏一旦重視,別說上陽村,連帶下陽村都能帶起來。
確實!村長這麽想,燒上去的怒氣也就消了大半。
所以,到時候有損失的不是他們,而是那群聽了吳大誌挑唆,和他們對著幹的人。
昭顏深知,以上陽村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的特性,種植天麻這事是可行的。現在這夥人有多相信吳大誌,等到分錢的時候,他們就會有多恨他,隻要他能承擔得起那100戶村民的怒火就行。
而另一邊,田埂上,一群人正圍在吳大誌身邊低聲交談。
癩子有點害怕:“大伯,我們這麽做不太好吧?”
癩子他娘不等吳大伯開口,就一掌拍在他腦門上,“什麽不好?你大伯說得沒錯,她一小丫頭片子,懂什麽種地,還又是縣領導又是專家的……真當老娘沒見識!這縣裏的大官忙的很,哪有空管我們小老百姓的事。她就唬人吧,也不怕大風閃著舌頭。”
眾人紛紛附和,癩子也不敢多話。
吳大誌瞪了眼癩子,緩緩開口:“這縣領導是那麽好見的?還把縣領導引到上陽村來……還是太年輕啊,這牛可吹破了天。你們知道我做了一輩子的大隊長,見過最大的官是誰?”
不等眾人猜測,他自言自語道:“是鎮委秘書,那派頭……咳!跟你們扯這些幹嘛,一群沒見識的。”
“是,是,還是大隊長厲害!”眾人討好道。
“吳建國這人啊!閱曆不夠,太容易相信別人了,隨便來個小知青糊弄他兩句,他就信了,還想讓我們空出塊地種天麻,這要是沒種好,糧食也沒收上來,糧財兩空。”吳大誌信誓旦旦道。
他那套說辭,讓不少人信服。
主要是大夥也沒見過什麽領導,一開口就是縣領導,那麽大的官,似乎跟他們完全不搭邊啊!
而且農民麽,吃飽飯最重要,這萬一大片的種了天麻,耽擱了種糧食,天麻沒種好或者滯銷,糧食又沒種,大夥兒吃什麽?
所以,現在村裏頭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以吳大誌為主的,不看好種植天麻的,選擇安安分分種地的;一派是以村長為主的,雖然村長有一定威信,但架不住大夥窮怕了,也餓怕了。生怕連最基本的不餓肚子都達不到。
“可他們要是去采收了,賣了,拿到錢了……我們怎麽辦?”大夥比較關心這個。
吳大伯陰惻惻地看了那人一眼,斬釘截鐵道,“這山腳下是村裏的,地底下的東西當然也是。他們要是賣了錢,就得有我們的份。”
“對,這是大家夥的東西!賣了就得給我們錢。”癩子他娘附和道。
癩子瞄了眼他大伯,又瞄了眼他那傻子一樣的娘,他心裏突然有種不好的兆頭——和村長、徐老師對著幹,不出錢也不出力,到頭來還妄想分錢……先別管村長同不同意,你們問過人徐老師同意不?他臻哥同意不?
——他哥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呢。
昭顏是個行動派,村長也是心急火燎,做夢都想改善村裏頭的情況。
趁著中午吃飯休息的空擋,就把自願報名的人員集合到了教室前麵的空地上,開始安排活計。
除了村裏那53號人,知青所那邊,來了秦綿、鄭曼玲還有隊長潘勇三個人。
昭顏將這些人分成四小組。
第一組負責去山裏采挖。簡單培訓,強調下開挖時的注意事項即可,但需要是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以青壯年為主,需要將盛滿背簍的天麻背著從山上運山下,山路崎嶇。所以,第一小組的活是幾組人中最累的。
這活直接被賀臻先行攬了過去,讓衛解放組織組織村裏頭還未成婚的壯力把這活給包圓了。
都不用賀臻把道理講給衛解放聽,後者那動員的小詞整的一套套的:“這可是天大的好處,還不是臻哥和徐老師見大夥兒都到了成婚年齡,卻窮得叮當響,十裏八鄉的姑娘,誰瞧得起咱們?這不,給咱們攢彩禮錢的機會來了!”
“昨個村長在大會上可是說了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咱這個活是累了點,但分紅的時候,你們就不會覺得累了。”
“以前,咱們上陽村這破地兒,啥指望都沒有,遊手好閑的,還要靠姐姐妹妹們出嫁換彩禮,就這樣,還是窮,窮得都娶不上媳婦兒,這一輩子啊,也就看到頭了。現在,徐老師都把金山銀山給搬到咱們麵前來了,你們要是還不動起來,我可不管你們了,我得跟著臻哥和徐老師幹。你們不幹就不幹,人徐老師和臻哥是你爹啊,還是你媽啊,替你們操心這個。”
混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竊竊私語。
“你們說挖這個不行,整那個不行的,你們幹了沒?這不還沒幹,就說不行了?不就賣些力氣活麽,你們虧啥了?還有昨個,誰給你們分錢了?這麽些年,除了政府撥了兩次補貼,有誰給大夥發過錢沒?”
六子在一旁煽風點火,推搡著衛解放說,“你說這麽多幹啥,就讓他們聽那吳大誌挑唆吧,你們啊,就一個個地指望吳大誌給你們發錢吧。他就慣會嘴上說得好聽,啥時候讓別人占到便宜了。”
“人徐老師明明可以偷偷地把這錢藏起來,這致富的方法誰也不告訴,幹嘛非要告訴村長,讓村長組織咱們全村一起幹?還不就是人徐老師是下鄉知青,受過偉人思想的教育,境界高!”衛解放現在簡直就是徐老師的小迷弟,說出來的話要多真誠有多真誠。
衛解放和六子是誰?
平日裏都跟著臻哥混,好處得了不少。這兩人一個讀過書,一個機靈,是上陽村混子中最滑不溜秋的兩個。
他倆平時吃啥都不吃虧,能親自下場幹活,這事準錯不了。
混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真被說服了,也不管昨晚上大隊長到底怎麽挨家挨戶地敲門讓他們今個別來幹活了。
等集合的時候,第一小組已經有38人了,其中16個是聽了衛解放一番勸說,後來加進來的,各個都是壯力。
第一小組帶隊的是昭顏和賀臻,因為剛開始大家對天麻還辯認不了,需要她先確定采挖區,而賀臻,是因為他比較熟悉山裏的地形。
第二組負責將采挖迴來的天麻上秤、分級、然後清洗。
第三組人將清洗幹淨的天麻進行蒸製、晾冷、幹燥、包裝。
第二第三小組的活比較輕鬆,婦女和老人都可以做。他們做這些活,昭顏還更放心,畢竟更細心些。
第四組人兜底,對分裝好的天麻再次查驗,確保藥品的質量上乘,保存完好、藥品新鮮。最後給包裝好的天麻貼上標簽。標簽上注明品名、天麻的等級、產地,包裝日期、保存的注意事項等。
而知青所來的那三人,也派上了大用場。
秦綿和鄭曼玲都是高中畢業的,秦綿親和力比較好,鄭曼玲比較有魄力,能壓住人。
所以,前者被昭顏招用了,暫任向陽小學的老師,按照上工記分,還有村裏的補助。要發展教育,不是單單她一個老師就夠了,她有更完善的全麵發展計劃,需要循序漸進。
秦綿當然沒有意見,還覺得非常開心。
一來可以和她的榜樣共事了,二來教書相對於上工,本來就是個輕鬆的活計。她原先不想來,是因為聽說上陽村的村民們對老師抱有敵意,不認可讀書識字,也不讓孩子們上學。但短短幾天,徐老師已經讓村民們的思想有了改觀,學校裏也有了學生。
而且徐老師想得非常周到,特地給她介紹了兩個人——衛解放和吳鐵柱替她站崗。但凡哪家孩子家長刁難她,都不用她出麵,衛解放腦子好使,吳鐵柱體格好,兩人一互補,這就把秦綿擔心有人惹事的顧慮給打消了。
工作輕鬆,既有工分,又有補貼,還沒有麻煩事,這工作怎麽看怎麽好,秦綿心裏美滋滋的。
而鄭曼玲被昭顏帶在身邊,培養成副手,從天麻的識別和特性,到清洗的細節,還有蒸製晾幹的注意事項等等,整個流程都傾囊相授。
鄭曼玲在一旁聽得仔細,同時眼神複雜。
終於,她忍不住問道:“你什麽都教給我了,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昭顏剛拿起一個第一等級的天麻,采挖得很小心,沒有破壞箭芽,她又放在手上掂量了下,遞給上秤的人員,才有空轉頭看向她,淺笑道:“不怕,我會的不單單隻有這些,上陽村的變化才剛剛開始。”
此時,鄭曼玲隻是震驚她如此自信,而數年後,等上陽村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再尋不見貧困村的一絲一毫跡象時,她才讚歎,她當年確實有這個資本說那樣的話。
隊長潘勇也不閑著,他識字,等到第四組人查驗完裝袋,標簽的事全部交給了他。
一旦忙碌起來,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眨眼間又過去一周,而第一批的野生天麻已經采收處理完畢,平均差不多5斤鮮貨製成1斤幹貨。這批量製成了100斤幹貨,分兩袋子裝,一袋50斤。
一切準備就緒,第二天一大早,昭顏、賀臻、六子,帶著100斤的幹貨天麻,坐著老吳頭的牛車去鎮上了。
到了鎮上,再輾轉買了去縣裏的車票。
牛車自然比不得自行車,這次他們到縣裏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昭顏擔心縣委下班,他們先去的縣委,把上迴說的人工種植天麻的可行性方案遞給劉秘書。
劉秘書看到賀臻和徐知青出現,也是驚喜萬分,接過昭顏遞過來的筆記本,沒想到這麽快方案就做好了,他隨意翻動了下,發現不單單有詳細的文字描述,有的還在旁邊配有插圖,就連他這個沒搞過種植的,都能看懂,可見小姑娘花了多少心思。
他當即表示,會立即將這份資料送往植物研究所的,隻要專家們認定這方案可行,縣裏會給予上陽村最大的支持的。上迴他們走後,他把這事和縣長提了下,縣長當場就拍板,若是能讓上陽村擺脫貧困村的頭銜,這就是天大的好事,利民的好事!
當得知他們這次來,不單單是遞交可行性方案,還要去縣裏的藥店送第一等級的天麻幹貨的,劉秘書瞬間來了興致,陪同他們一起去了收購的藥店,一連去了好幾家詢問,並從不同的店員口中得到了相同的評價,那就是藥材品相非常之好,是市麵上極少見的優質等級,而市場上對這塊的需求量非常大。
雖然第一次出售樣品,隻有220元錢,刨去昭顏的20元分成,剩下200元。
但村長為了鼓勵大家的積極性,還是按戶分給每戶一塊錢。剩餘的幾十元,作為後續天麻采收中的一些必要支出。
一塊錢不多,但卻是上陽村除了國家下放補貼外,唯一一次村裏掙錢給大夥分紅,至少讓大夥看到了希望。
第二天,原以為會收到很多名字的村長吳建國看了眼會計登記的名冊,眉頭皺起。
“怎麽才這麽點人?我們上陽村有154戶,就算每家隻出1個,也有154人,這怎麽一天下來,才登記了53個人?連個零頭都不到。”
會計苦著張臉,“就那麽多人。”
“這咋迴事?昨個不是還好好的麽?”
“有的說種地種習慣了,突然換個東西種,他們不會,也種不了。”會計為難道。
“種不了,咱們不是有徐老師在旁指導麽?徐老師會啊。”
“我也是這麽勸他們的,可他們說……”
“說什麽?你倒是說啊。”村長急眼了,這眼看就要采收天麻,需要大量人手,昨個開了動員會,大夥拿了錢,今個就給他掉鏈子!
“他們說徐老師就一女娃,又是城裏來的,她以前怕是連種地都沒見過,哪會種什麽草藥。這迴發現什麽天麻,也是瞎貓撞上死耗子。”會計又說,“還要特地圈地種那什麽藥材,藥材是那麽好種的麽?這要是種了藥材,藥材沒收上來,又耽擱了種糧食,大夥的口糧怎麽辦?”
會計見村長的臉色越來越不好,小聲嘀咕道,“這都是他們說的,可不是我說的。”
“還說什麽了?”村長吳建國難掩怒氣道。
“他們中還有人想著……昨個賣天麻分的錢,剩下的那幾十塊錢,為什麽不一起分了?他們要求分錢。為首的都是大隊長的親戚後輩,要不,我們找大隊長勸說勸說去?”
找吳大誌商量?這事十之八九就是他搞出來的鬼!
村長氣得不行,抬腳就要去找他算賬,被徐老師攔住。
“沒關係,村長,前期我們采收野生天麻,用不著太多人,這些人如果安排好了,也夠了。我們昨天開會,說的是按勞分配,他們主動放棄名額,我們不強求的。”
村長一想,是這個理!那些人放棄,那參與的人分到的錢就更多。
等到分錢的時候,讓他們後悔去吧。
“至於劃地人工種植的事,也不用著急。我的方案還沒有遞上去,迴頭把縣裏頭的專家和領導迎來了,還怕沒有地種天麻嗎?”縣裏一旦重視,別說上陽村,連帶下陽村都能帶起來。
確實!村長這麽想,燒上去的怒氣也就消了大半。
所以,到時候有損失的不是他們,而是那群聽了吳大誌挑唆,和他們對著幹的人。
昭顏深知,以上陽村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的特性,種植天麻這事是可行的。現在這夥人有多相信吳大誌,等到分錢的時候,他們就會有多恨他,隻要他能承擔得起那100戶村民的怒火就行。
而另一邊,田埂上,一群人正圍在吳大誌身邊低聲交談。
癩子有點害怕:“大伯,我們這麽做不太好吧?”
癩子他娘不等吳大伯開口,就一掌拍在他腦門上,“什麽不好?你大伯說得沒錯,她一小丫頭片子,懂什麽種地,還又是縣領導又是專家的……真當老娘沒見識!這縣裏的大官忙的很,哪有空管我們小老百姓的事。她就唬人吧,也不怕大風閃著舌頭。”
眾人紛紛附和,癩子也不敢多話。
吳大誌瞪了眼癩子,緩緩開口:“這縣領導是那麽好見的?還把縣領導引到上陽村來……還是太年輕啊,這牛可吹破了天。你們知道我做了一輩子的大隊長,見過最大的官是誰?”
不等眾人猜測,他自言自語道:“是鎮委秘書,那派頭……咳!跟你們扯這些幹嘛,一群沒見識的。”
“是,是,還是大隊長厲害!”眾人討好道。
“吳建國這人啊!閱曆不夠,太容易相信別人了,隨便來個小知青糊弄他兩句,他就信了,還想讓我們空出塊地種天麻,這要是沒種好,糧食也沒收上來,糧財兩空。”吳大誌信誓旦旦道。
他那套說辭,讓不少人信服。
主要是大夥也沒見過什麽領導,一開口就是縣領導,那麽大的官,似乎跟他們完全不搭邊啊!
而且農民麽,吃飽飯最重要,這萬一大片的種了天麻,耽擱了種糧食,天麻沒種好或者滯銷,糧食又沒種,大夥兒吃什麽?
所以,現在村裏頭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以吳大誌為主的,不看好種植天麻的,選擇安安分分種地的;一派是以村長為主的,雖然村長有一定威信,但架不住大夥窮怕了,也餓怕了。生怕連最基本的不餓肚子都達不到。
“可他們要是去采收了,賣了,拿到錢了……我們怎麽辦?”大夥比較關心這個。
吳大伯陰惻惻地看了那人一眼,斬釘截鐵道,“這山腳下是村裏的,地底下的東西當然也是。他們要是賣了錢,就得有我們的份。”
“對,這是大家夥的東西!賣了就得給我們錢。”癩子他娘附和道。
癩子瞄了眼他大伯,又瞄了眼他那傻子一樣的娘,他心裏突然有種不好的兆頭——和村長、徐老師對著幹,不出錢也不出力,到頭來還妄想分錢……先別管村長同不同意,你們問過人徐老師同意不?他臻哥同意不?
——他哥現在還在床上躺著呢。
昭顏是個行動派,村長也是心急火燎,做夢都想改善村裏頭的情況。
趁著中午吃飯休息的空擋,就把自願報名的人員集合到了教室前麵的空地上,開始安排活計。
除了村裏那53號人,知青所那邊,來了秦綿、鄭曼玲還有隊長潘勇三個人。
昭顏將這些人分成四小組。
第一組負責去山裏采挖。簡單培訓,強調下開挖時的注意事項即可,但需要是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以青壯年為主,需要將盛滿背簍的天麻背著從山上運山下,山路崎嶇。所以,第一小組的活是幾組人中最累的。
這活直接被賀臻先行攬了過去,讓衛解放組織組織村裏頭還未成婚的壯力把這活給包圓了。
都不用賀臻把道理講給衛解放聽,後者那動員的小詞整的一套套的:“這可是天大的好處,還不是臻哥和徐老師見大夥兒都到了成婚年齡,卻窮得叮當響,十裏八鄉的姑娘,誰瞧得起咱們?這不,給咱們攢彩禮錢的機會來了!”
“昨個村長在大會上可是說了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咱這個活是累了點,但分紅的時候,你們就不會覺得累了。”
“以前,咱們上陽村這破地兒,啥指望都沒有,遊手好閑的,還要靠姐姐妹妹們出嫁換彩禮,就這樣,還是窮,窮得都娶不上媳婦兒,這一輩子啊,也就看到頭了。現在,徐老師都把金山銀山給搬到咱們麵前來了,你們要是還不動起來,我可不管你們了,我得跟著臻哥和徐老師幹。你們不幹就不幹,人徐老師和臻哥是你爹啊,還是你媽啊,替你們操心這個。”
混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竊竊私語。
“你們說挖這個不行,整那個不行的,你們幹了沒?這不還沒幹,就說不行了?不就賣些力氣活麽,你們虧啥了?還有昨個,誰給你們分錢了?這麽些年,除了政府撥了兩次補貼,有誰給大夥發過錢沒?”
六子在一旁煽風點火,推搡著衛解放說,“你說這麽多幹啥,就讓他們聽那吳大誌挑唆吧,你們啊,就一個個地指望吳大誌給你們發錢吧。他就慣會嘴上說得好聽,啥時候讓別人占到便宜了。”
“人徐老師明明可以偷偷地把這錢藏起來,這致富的方法誰也不告訴,幹嘛非要告訴村長,讓村長組織咱們全村一起幹?還不就是人徐老師是下鄉知青,受過偉人思想的教育,境界高!”衛解放現在簡直就是徐老師的小迷弟,說出來的話要多真誠有多真誠。
衛解放和六子是誰?
平日裏都跟著臻哥混,好處得了不少。這兩人一個讀過書,一個機靈,是上陽村混子中最滑不溜秋的兩個。
他倆平時吃啥都不吃虧,能親自下場幹活,這事準錯不了。
混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真被說服了,也不管昨晚上大隊長到底怎麽挨家挨戶地敲門讓他們今個別來幹活了。
等集合的時候,第一小組已經有38人了,其中16個是聽了衛解放一番勸說,後來加進來的,各個都是壯力。
第一小組帶隊的是昭顏和賀臻,因為剛開始大家對天麻還辯認不了,需要她先確定采挖區,而賀臻,是因為他比較熟悉山裏的地形。
第二組負責將采挖迴來的天麻上秤、分級、然後清洗。
第三組人將清洗幹淨的天麻進行蒸製、晾冷、幹燥、包裝。
第二第三小組的活比較輕鬆,婦女和老人都可以做。他們做這些活,昭顏還更放心,畢竟更細心些。
第四組人兜底,對分裝好的天麻再次查驗,確保藥品的質量上乘,保存完好、藥品新鮮。最後給包裝好的天麻貼上標簽。標簽上注明品名、天麻的等級、產地,包裝日期、保存的注意事項等。
而知青所來的那三人,也派上了大用場。
秦綿和鄭曼玲都是高中畢業的,秦綿親和力比較好,鄭曼玲比較有魄力,能壓住人。
所以,前者被昭顏招用了,暫任向陽小學的老師,按照上工記分,還有村裏的補助。要發展教育,不是單單她一個老師就夠了,她有更完善的全麵發展計劃,需要循序漸進。
秦綿當然沒有意見,還覺得非常開心。
一來可以和她的榜樣共事了,二來教書相對於上工,本來就是個輕鬆的活計。她原先不想來,是因為聽說上陽村的村民們對老師抱有敵意,不認可讀書識字,也不讓孩子們上學。但短短幾天,徐老師已經讓村民們的思想有了改觀,學校裏也有了學生。
而且徐老師想得非常周到,特地給她介紹了兩個人——衛解放和吳鐵柱替她站崗。但凡哪家孩子家長刁難她,都不用她出麵,衛解放腦子好使,吳鐵柱體格好,兩人一互補,這就把秦綿擔心有人惹事的顧慮給打消了。
工作輕鬆,既有工分,又有補貼,還沒有麻煩事,這工作怎麽看怎麽好,秦綿心裏美滋滋的。
而鄭曼玲被昭顏帶在身邊,培養成副手,從天麻的識別和特性,到清洗的細節,還有蒸製晾幹的注意事項等等,整個流程都傾囊相授。
鄭曼玲在一旁聽得仔細,同時眼神複雜。
終於,她忍不住問道:“你什麽都教給我了,就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昭顏剛拿起一個第一等級的天麻,采挖得很小心,沒有破壞箭芽,她又放在手上掂量了下,遞給上秤的人員,才有空轉頭看向她,淺笑道:“不怕,我會的不單單隻有這些,上陽村的變化才剛剛開始。”
此時,鄭曼玲隻是震驚她如此自信,而數年後,等上陽村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再尋不見貧困村的一絲一毫跡象時,她才讚歎,她當年確實有這個資本說那樣的話。
隊長潘勇也不閑著,他識字,等到第四組人查驗完裝袋,標簽的事全部交給了他。
一旦忙碌起來,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眨眼間又過去一周,而第一批的野生天麻已經采收處理完畢,平均差不多5斤鮮貨製成1斤幹貨。這批量製成了100斤幹貨,分兩袋子裝,一袋50斤。
一切準備就緒,第二天一大早,昭顏、賀臻、六子,帶著100斤的幹貨天麻,坐著老吳頭的牛車去鎮上了。
到了鎮上,再輾轉買了去縣裏的車票。
牛車自然比不得自行車,這次他們到縣裏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
昭顏擔心縣委下班,他們先去的縣委,把上迴說的人工種植天麻的可行性方案遞給劉秘書。
劉秘書看到賀臻和徐知青出現,也是驚喜萬分,接過昭顏遞過來的筆記本,沒想到這麽快方案就做好了,他隨意翻動了下,發現不單單有詳細的文字描述,有的還在旁邊配有插圖,就連他這個沒搞過種植的,都能看懂,可見小姑娘花了多少心思。
他當即表示,會立即將這份資料送往植物研究所的,隻要專家們認定這方案可行,縣裏會給予上陽村最大的支持的。上迴他們走後,他把這事和縣長提了下,縣長當場就拍板,若是能讓上陽村擺脫貧困村的頭銜,這就是天大的好事,利民的好事!
當得知他們這次來,不單單是遞交可行性方案,還要去縣裏的藥店送第一等級的天麻幹貨的,劉秘書瞬間來了興致,陪同他們一起去了收購的藥店,一連去了好幾家詢問,並從不同的店員口中得到了相同的評價,那就是藥材品相非常之好,是市麵上極少見的優質等級,而市場上對這塊的需求量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