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哪裏有問題?
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 作者:霹靂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個要卸下來的就是吊機。
隻有它下來了,其他設備才能被吊下來。
這是一台履帶式的中型吊機,載重量足足有一百多噸。
這對於采石場來說,其實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畢竟采石場采下來的石頭塊,一般都是按照標準來的。
其中小型石塊兩噸以下,大點的中型石塊2~10噸。
在往上就是大型石塊和巨型石塊了,重量分別是10-50噸和50噸以上。
離這台吊機的150噸的滿載載荷還差得遠。
而且張偉的采石場主要就是生產利潤比較大的裝飾石板和石雕。
一般采下來的石頭都是小型和中型的,對於這台吊機來說,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都算不上一碟。
不過今天要吊的是各種設備,也算是能用到這台吊機的五成功力了。
設備裏最重的是一台中型破碎機,銘牌上標注的重量是六十噸。
著實是個龐然大物了。
即便如此,對於這台吊機來說還是挺輕鬆的。
現在來看,張偉當時買下這台中型吊機算是買對了。
要是沒有這玩意,這些設備想弄下來就難了。
看著沿著斜坡緩緩開下來的吊機,黃師傅感慨了起來。
“最早礦上機械化程度沒這麽高的時候,裝卸設備全靠人。”
“大家給設備下麵放上各種各樣的高強度鋼管,下麵用二十多個人抬著。”
“上麵再找二十多個人站在搭好的高台上,用纜繩抬著。”
“幾十個人共同用力,才能把一台幾十噸的機器從車上卸下來。”
“由於人多,節奏很難統一,經常會出問題,幾十個人裏但凡有一個腳底滑了倒了,那設備都以後可能會掉地上。”
看著轟隆隆冒著煙的吊機,黃師傅露出了笑容。
“現在好了,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咱們國家成了基建狂魔,這種吊機也能自己生產了,質量好,價格低。”
“有了這東西,咱們能省太多勁了,這次安裝設備,肯定會順利的!”
黃師傅的一番話,給張偉在內的在場的人都打了一劑強心針。
看來有這個吊車在,四天完成安裝,有希望了。
隨著吊車的緩緩下降,吊車上麵的巨大吊鉤快速地來迴擺動著。
要是有人拿著放大鏡仔細看,就能發現。
此時固定吊鉤的巨大螺栓上的縫隙,變大了一點。
大概五分鍾左右,這個重達八十噸的龐然大物,終於從重型卡車上蹣跚下來了。
駕駛吊機的是褚雲。
今天他再一次刷新了張偉以為的,他的能力邊界。
張偉甚至覺得,有一天發現他會開坦克和戰鬥機都不意外。
在黃師傅的引導下,褚雲開著吊機來到了第一個要安裝設備的位置。
這裏要安裝一台輸送帶,重量為二十噸。
這是用來輸送石料的。
長度上來說屬於大型輸送帶了。
裝著輸送帶的重型加長卡車緩緩駛來。
呲的一聲放氣聲音後,穩穩停在吊機的一側。
而在兩台大家夥中間的石頭地麵上,畫著一個十字星標,寫著“輸送帶”三個字。
褚雲熟練的按了幾個按鈕,隨後折疊起來的吊機吊臂緩緩伸直,向上抬升。
在抬升到大概三米多的高度後停下,然後整個吊臂都在底盤的旋轉下,轉到了輸送帶上方。
做完這一切,褚雲直接關機,下了吊機,然後上到了裝著輸送帶的卡車上。
隨後黃師傅也跳了上去。
兩個人開始用鋼纜和帆布的攬帶仔細的綁起了設備。
這一套輸送帶是由兩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是一個可以單獨運行的環狀輸送帶。
兩個獨立部分還能組成一個整體,這樣就能成為一個非常長的輸送帶。
裝的時候,兩套設備就是並列裝在卡車上的。
中間用了厚厚的木板墊著,不會讓他們因為彼此相撞而損壞。
這次褚雲兩人仍然準備一次性把兩部分都吊下來。
然後再在地麵上拆開綁定兩部分的鋼纜,排成一字形安裝。
由於這種高強度的鋼纜和帆布攬帶數量有限。
兩人幾乎把現有的鋼纜全都用完了才終於綁好了兩台機器。
跟預料的差不多,光綁好機器就用了五十多分鍾。
接下來褚雲又迴到吊車上,等繩索掛到吊鉤上,所有人撤離到安全距離外後,褚雲開啟了吊機。
轟鳴聲立刻響起,隨著巨大金屬鉤子的上升。
原本鬆散的鋼纜和纜帶,慢慢變得緊繃。
最後又緩緩的被提的離開了卡車。
張偉看的很清楚,當輸送帶離開得一瞬間。
卡車在一聲金屬摩擦聲中,連高度都提升了至少五厘米。
這是汽車懸架在重物離開後的反彈。
現在的高度才是才是空載時候的正常高度。
由此可見,這套輸送帶能有多重。
在轟隆隆的吊機發動機聲音中,吊臂緩緩移動,把輸送帶吊到了預定位置上麵。
隨後緩緩下落。
足足將近五分鍾後,設備終於輕輕落到了地上。
因為設備太重,褚雲設置的放鋼纜的速度非常慢。
這樣可以盡量避免因為下落太快,造成的設備摔傷。
設備吊下來後,褚雲再次關掉吊機。
隨後所有人一哄而上,開始解鋼纜和攬帶。
大部分人係不會係,但解還是會的。
很快兩台機器就徹底分開,接下來褚雲又駕駛吊車,把其中一台輸送帶,放到另一台的一端。
最後在黃師傅的微調下,大概用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
兩台輸送帶終於按照預定的位置,組合成了一條長長的一條輸送帶。
吊完輸送帶,接下來的就是重達六十噸的破碎機。
這個機器雖然不常用,但好不容易裝一次,還是給它運過來了。
不愧是六十噸的大家夥,光重量就是剛才兩部分輸送帶加起來的三倍。
當吊機把這個機器從卡車上提起來的時候,卡車的懸架直接上升了不止十厘米。
實在是誇張。
這次的運送速度要比輸送帶還要慢。
從開始吊,到現在機器快要落地,足足用了將近二十多分鍾了。
所有人抬頭看著空中的機器,張偉也不例外。
但他正認真盯著破碎機看的時候,餘光突然發現了上麵鉤子上麵好像有什麽東西動了一下。
這種變化是很微小的,隻是因為他視力太好所以才會察覺到。
但也正因為是餘光,隻能大概確定是在巨大鉤子那套裝置上麵。
給他得感覺很像,鉤子頭上本來應該保持不動的粗壯螺柱,突然出現了不用有的鬆動。
可當他抬頭去仔細看的時候,卻是什麽也沒發現。
那枚他懷疑有問題的螺柱,仍然好好待在那裏。
隻有它下來了,其他設備才能被吊下來。
這是一台履帶式的中型吊機,載重量足足有一百多噸。
這對於采石場來說,其實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畢竟采石場采下來的石頭塊,一般都是按照標準來的。
其中小型石塊兩噸以下,大點的中型石塊2~10噸。
在往上就是大型石塊和巨型石塊了,重量分別是10-50噸和50噸以上。
離這台吊機的150噸的滿載載荷還差得遠。
而且張偉的采石場主要就是生產利潤比較大的裝飾石板和石雕。
一般采下來的石頭都是小型和中型的,對於這台吊機來說,簡直就是張飛吃豆芽,小菜都算不上一碟。
不過今天要吊的是各種設備,也算是能用到這台吊機的五成功力了。
設備裏最重的是一台中型破碎機,銘牌上標注的重量是六十噸。
著實是個龐然大物了。
即便如此,對於這台吊機來說還是挺輕鬆的。
現在來看,張偉當時買下這台中型吊機算是買對了。
要是沒有這玩意,這些設備想弄下來就難了。
看著沿著斜坡緩緩開下來的吊機,黃師傅感慨了起來。
“最早礦上機械化程度沒這麽高的時候,裝卸設備全靠人。”
“大家給設備下麵放上各種各樣的高強度鋼管,下麵用二十多個人抬著。”
“上麵再找二十多個人站在搭好的高台上,用纜繩抬著。”
“幾十個人共同用力,才能把一台幾十噸的機器從車上卸下來。”
“由於人多,節奏很難統一,經常會出問題,幾十個人裏但凡有一個腳底滑了倒了,那設備都以後可能會掉地上。”
看著轟隆隆冒著煙的吊機,黃師傅露出了笑容。
“現在好了,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咱們國家成了基建狂魔,這種吊機也能自己生產了,質量好,價格低。”
“有了這東西,咱們能省太多勁了,這次安裝設備,肯定會順利的!”
黃師傅的一番話,給張偉在內的在場的人都打了一劑強心針。
看來有這個吊車在,四天完成安裝,有希望了。
隨著吊車的緩緩下降,吊車上麵的巨大吊鉤快速地來迴擺動著。
要是有人拿著放大鏡仔細看,就能發現。
此時固定吊鉤的巨大螺栓上的縫隙,變大了一點。
大概五分鍾左右,這個重達八十噸的龐然大物,終於從重型卡車上蹣跚下來了。
駕駛吊機的是褚雲。
今天他再一次刷新了張偉以為的,他的能力邊界。
張偉甚至覺得,有一天發現他會開坦克和戰鬥機都不意外。
在黃師傅的引導下,褚雲開著吊機來到了第一個要安裝設備的位置。
這裏要安裝一台輸送帶,重量為二十噸。
這是用來輸送石料的。
長度上來說屬於大型輸送帶了。
裝著輸送帶的重型加長卡車緩緩駛來。
呲的一聲放氣聲音後,穩穩停在吊機的一側。
而在兩台大家夥中間的石頭地麵上,畫著一個十字星標,寫著“輸送帶”三個字。
褚雲熟練的按了幾個按鈕,隨後折疊起來的吊機吊臂緩緩伸直,向上抬升。
在抬升到大概三米多的高度後停下,然後整個吊臂都在底盤的旋轉下,轉到了輸送帶上方。
做完這一切,褚雲直接關機,下了吊機,然後上到了裝著輸送帶的卡車上。
隨後黃師傅也跳了上去。
兩個人開始用鋼纜和帆布的攬帶仔細的綁起了設備。
這一套輸送帶是由兩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是一個可以單獨運行的環狀輸送帶。
兩個獨立部分還能組成一個整體,這樣就能成為一個非常長的輸送帶。
裝的時候,兩套設備就是並列裝在卡車上的。
中間用了厚厚的木板墊著,不會讓他們因為彼此相撞而損壞。
這次褚雲兩人仍然準備一次性把兩部分都吊下來。
然後再在地麵上拆開綁定兩部分的鋼纜,排成一字形安裝。
由於這種高強度的鋼纜和帆布攬帶數量有限。
兩人幾乎把現有的鋼纜全都用完了才終於綁好了兩台機器。
跟預料的差不多,光綁好機器就用了五十多分鍾。
接下來褚雲又迴到吊車上,等繩索掛到吊鉤上,所有人撤離到安全距離外後,褚雲開啟了吊機。
轟鳴聲立刻響起,隨著巨大金屬鉤子的上升。
原本鬆散的鋼纜和纜帶,慢慢變得緊繃。
最後又緩緩的被提的離開了卡車。
張偉看的很清楚,當輸送帶離開得一瞬間。
卡車在一聲金屬摩擦聲中,連高度都提升了至少五厘米。
這是汽車懸架在重物離開後的反彈。
現在的高度才是才是空載時候的正常高度。
由此可見,這套輸送帶能有多重。
在轟隆隆的吊機發動機聲音中,吊臂緩緩移動,把輸送帶吊到了預定位置上麵。
隨後緩緩下落。
足足將近五分鍾後,設備終於輕輕落到了地上。
因為設備太重,褚雲設置的放鋼纜的速度非常慢。
這樣可以盡量避免因為下落太快,造成的設備摔傷。
設備吊下來後,褚雲再次關掉吊機。
隨後所有人一哄而上,開始解鋼纜和攬帶。
大部分人係不會係,但解還是會的。
很快兩台機器就徹底分開,接下來褚雲又駕駛吊車,把其中一台輸送帶,放到另一台的一端。
最後在黃師傅的微調下,大概用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
兩台輸送帶終於按照預定的位置,組合成了一條長長的一條輸送帶。
吊完輸送帶,接下來的就是重達六十噸的破碎機。
這個機器雖然不常用,但好不容易裝一次,還是給它運過來了。
不愧是六十噸的大家夥,光重量就是剛才兩部分輸送帶加起來的三倍。
當吊機把這個機器從卡車上提起來的時候,卡車的懸架直接上升了不止十厘米。
實在是誇張。
這次的運送速度要比輸送帶還要慢。
從開始吊,到現在機器快要落地,足足用了將近二十多分鍾了。
所有人抬頭看著空中的機器,張偉也不例外。
但他正認真盯著破碎機看的時候,餘光突然發現了上麵鉤子上麵好像有什麽東西動了一下。
這種變化是很微小的,隻是因為他視力太好所以才會察覺到。
但也正因為是餘光,隻能大概確定是在巨大鉤子那套裝置上麵。
給他得感覺很像,鉤子頭上本來應該保持不動的粗壯螺柱,突然出現了不用有的鬆動。
可當他抬頭去仔細看的時候,卻是什麽也沒發現。
那枚他懷疑有問題的螺柱,仍然好好待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