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視察實操
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 作者:霹靂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偉嚐試用手機點開設計圖,但由於設計圖特別的格式,並沒有成功。
他看了一眼場中還在不斷“報錯”的韓凱,以及不停被“報錯”喊停重來的員工。
轉身向外走去。
心情沉重。
看來培訓進度比預想中的還要慢,困難程度還要大。
這些可都是理論考試滿分和幾乎滿分的人,即便如此。
實操的時候竟然還能出現這麽多的不規範錯誤。
可見,在正常生產中,要做到一舉一動都符合安全生產規範,對工人的素質要求有多高。
怪不得高標準的安全生產普及這麽難。
一些礦場能做到硬件上的安全生產設備普及,已經是難之又難。
更別提在軟件上,在工人和礦企領導的思維意識中做到這一點了。
張偉坐進車裏,歎了口氣。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想在礦場到手之前先培訓好一批工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必然會拖慢礦場進入正常生產的時間。
礦場不能進入正常生產,就不能參加優秀礦企的評選。。
不能參加優秀礦企的評選,就沒有獲得補貼的機會。
失去了獲得補貼的機會,就意味著價值上百萬的補貼將與自己無緣。
這一環扣一環的事情,牽一發動全身。
而要想解決這件事情,有幾個方法。
第一,放低標準,先進行投入生產,在過程中再慢慢糾正員工的行為習慣。
不過這個方法有個致命的缺點,投入生產後員工會在日常工作中再次強化不規範的習慣。
以後更難糾正。
第二個方法就是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原則來,不能完全按照安全生產條例來進行日常的生產工作。
就一天不進行正常生產。
這樣的弊端很明顯,可能會讓他趕不上優秀礦企的評選,錯失百萬獎金。
張偉撓了撓頭,又想到了第三個辦法。
加班苦練,讓工人加班去不停的演練。
就像小學生學寫字一樣,一個字十遍寫不好那就一百遍,一百遍寫不好那就寫一千遍,一萬遍。
直到能寫好為止。
當然,他們沒有小學生那麽多的時間,所以隻能加班幹。
想了想,張偉又下了車,向倉庫裏走去。
他叫停了正在進行的訓練,先是把自己的決定跟韓凱講了講。
隨後大聲的對五名工人說了起來。
“眼前的各位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英,我相信大家在實操中也能快速上手。”
“不過咱們的礦現在已經快下來了,我看大家的訓練進度有點慢了。”
“所以我提議,大家可以加班多練習一下。”
話音剛落,現場幾人就竊竊私語起來。
還沒正式入職這就要加班,顯然大家都心有不滿。
張偉早就料到會有這個反應,慢慢接著講。
“當然,加班是有正常的加班費,管食宿的,而且我還要提醒大家。”
“咱們第三輪雖然是培訓,但同時也是第三輪考核,如果沒能在礦場下來前達到熟練進行安全生產的標準。”
“同樣會被淘汰的,具體的加班費一會讓韓部長跟大家仔細講講。”
這些加班費和食宿之類的之前管理層都已經討論過了,就給這些工人按照正式工的標準來。
雖然會多花錢,但張偉並不是很在意。
其實在員工身上省的那點錢,根本就沒多少。
就拿加班費來說,大部分公司的口徑就是隻要完成當天的工作就行了,不提倡加班。
其實這都是騙剛畢業大學生的屁話。
你特麽一天的工作安排兩天的量,一個人的工作安排兩個人的量。
誰能不加班就幹完?
說白了這就是既想讓員工加班又不想給加班費的借口,想出來的話術。
這樣看貌似從員工身上省下來了點加班費,長期來看是對公司發展很不利的。
員工都不是傻子,這種情況下相當於是公司自己建立了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製度。
比如說,有些員工能力比較強,一看公司搞這種冠冕堂皇的壓榨,直接就跳槽了。
跳到一個工資更高,工作更輕鬆的單位,不比在這裏受壓榨強得多?
相反如果員工暫時沒能力,那最後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學習能力強的,在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起來後,大概率也會選擇跳槽。
畢竟能趕出這種當婊子立牌坊的公司,也不可能在他能力提升上來後漲工資。
第二種就是學習能力差的,經過長時間學習努力,能力還是很一般。
這種員工肯定不敢輕易換工作,但是能力強的人走了,老板也隻能靠他們。
長此以往,公司留下來的都是能力一般的員工。
那能做出多少效益,那就顯而易見了。
而且站在員工的角度上來說,他們要的並不多。
隻是在加班的時候得到應得的加班費而已,公司隻要注意甄別出那些磨洋工的員工就行了。
這樣員工幸福感提升了,能力強的員工也不必非要跳槽。
總的來說,能力強的員工能創造出更多價值,長期來看,公司支出的工資多了一點,但效益能提升一大截。
當然,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在眼前利益的誘惑下,絕大多數無論是礦企還是別的企業都不願意實行。
所以微小企業總是微小企業,沒等做大就倒下了,也沒有任何做大的希望。
就像企業圈很流行的,向華偉學習企業管理。
大部分人一說就是人家華偉的員工多有狼性,自覺加班,從無怨言。
但從來不說人家華偉的高薪加上高額的加班費,人家從來不虧欠員工,真正的是多勞多得。
人家的狼性是吃肉吃出來的,不是畫餅畫出來的。
張偉要的很簡單,隻希望提供該提供的,加快大家的進步速度。
盡快掌握安全生產實操,盡快能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高素質工人。
忙完這件事,張偉就開車迴家了。
他該做的已經做了,該提供的加班費之類的也已經提供了。
剩下的就看韓凱和五名工人自己的了。
如果這種情況下還是不能快速掌握實操,那該淘汰的他隻能咬牙淘汰。
絕不心軟。
妥協這種事,隻要有了第一次,那以後管理層再發布其他的政策,員工就會在執行的時候打折扣。
長期來看弊大於利。
而且他作為老板也要盡量放權,讓能承擔的人去承擔自己的事情。
如果事事都要自己管,以後還怎麽去山上找新的礦和山珍?
以後礦多了還不得累的頭發全掉光?
既然決定要走,在發動汽車的一刹那,張偉就已經把這件事拋之腦後了。
接下來隻要等著看結果就行了。
眼下他要趕迴家看圖紙。
某種方麵來說,一棟別墅可以極大的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感。
雖然乍一看不像訓練員工一樣是正事,但其實不然。
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想到這裏張偉心裏癢癢的。
這個小有名氣的設計師,究竟會給自己設計出來什麽樣驚世駭俗的別墅呢?
他看了一眼場中還在不斷“報錯”的韓凱,以及不停被“報錯”喊停重來的員工。
轉身向外走去。
心情沉重。
看來培訓進度比預想中的還要慢,困難程度還要大。
這些可都是理論考試滿分和幾乎滿分的人,即便如此。
實操的時候竟然還能出現這麽多的不規範錯誤。
可見,在正常生產中,要做到一舉一動都符合安全生產規範,對工人的素質要求有多高。
怪不得高標準的安全生產普及這麽難。
一些礦場能做到硬件上的安全生產設備普及,已經是難之又難。
更別提在軟件上,在工人和礦企領導的思維意識中做到這一點了。
張偉坐進車裏,歎了口氣。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想在礦場到手之前先培訓好一批工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必然會拖慢礦場進入正常生產的時間。
礦場不能進入正常生產,就不能參加優秀礦企的評選。。
不能參加優秀礦企的評選,就沒有獲得補貼的機會。
失去了獲得補貼的機會,就意味著價值上百萬的補貼將與自己無緣。
這一環扣一環的事情,牽一發動全身。
而要想解決這件事情,有幾個方法。
第一,放低標準,先進行投入生產,在過程中再慢慢糾正員工的行為習慣。
不過這個方法有個致命的缺點,投入生產後員工會在日常工作中再次強化不規範的習慣。
以後更難糾正。
第二個方法就是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原則來,不能完全按照安全生產條例來進行日常的生產工作。
就一天不進行正常生產。
這樣的弊端很明顯,可能會讓他趕不上優秀礦企的評選,錯失百萬獎金。
張偉撓了撓頭,又想到了第三個辦法。
加班苦練,讓工人加班去不停的演練。
就像小學生學寫字一樣,一個字十遍寫不好那就一百遍,一百遍寫不好那就寫一千遍,一萬遍。
直到能寫好為止。
當然,他們沒有小學生那麽多的時間,所以隻能加班幹。
想了想,張偉又下了車,向倉庫裏走去。
他叫停了正在進行的訓練,先是把自己的決定跟韓凱講了講。
隨後大聲的對五名工人說了起來。
“眼前的各位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英,我相信大家在實操中也能快速上手。”
“不過咱們的礦現在已經快下來了,我看大家的訓練進度有點慢了。”
“所以我提議,大家可以加班多練習一下。”
話音剛落,現場幾人就竊竊私語起來。
還沒正式入職這就要加班,顯然大家都心有不滿。
張偉早就料到會有這個反應,慢慢接著講。
“當然,加班是有正常的加班費,管食宿的,而且我還要提醒大家。”
“咱們第三輪雖然是培訓,但同時也是第三輪考核,如果沒能在礦場下來前達到熟練進行安全生產的標準。”
“同樣會被淘汰的,具體的加班費一會讓韓部長跟大家仔細講講。”
這些加班費和食宿之類的之前管理層都已經討論過了,就給這些工人按照正式工的標準來。
雖然會多花錢,但張偉並不是很在意。
其實在員工身上省的那點錢,根本就沒多少。
就拿加班費來說,大部分公司的口徑就是隻要完成當天的工作就行了,不提倡加班。
其實這都是騙剛畢業大學生的屁話。
你特麽一天的工作安排兩天的量,一個人的工作安排兩個人的量。
誰能不加班就幹完?
說白了這就是既想讓員工加班又不想給加班費的借口,想出來的話術。
這樣看貌似從員工身上省下來了點加班費,長期來看是對公司發展很不利的。
員工都不是傻子,這種情況下相當於是公司自己建立了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製度。
比如說,有些員工能力比較強,一看公司搞這種冠冕堂皇的壓榨,直接就跳槽了。
跳到一個工資更高,工作更輕鬆的單位,不比在這裏受壓榨強得多?
相反如果員工暫時沒能力,那最後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學習能力強的,在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起來後,大概率也會選擇跳槽。
畢竟能趕出這種當婊子立牌坊的公司,也不可能在他能力提升上來後漲工資。
第二種就是學習能力差的,經過長時間學習努力,能力還是很一般。
這種員工肯定不敢輕易換工作,但是能力強的人走了,老板也隻能靠他們。
長此以往,公司留下來的都是能力一般的員工。
那能做出多少效益,那就顯而易見了。
而且站在員工的角度上來說,他們要的並不多。
隻是在加班的時候得到應得的加班費而已,公司隻要注意甄別出那些磨洋工的員工就行了。
這樣員工幸福感提升了,能力強的員工也不必非要跳槽。
總的來說,能力強的員工能創造出更多價值,長期來看,公司支出的工資多了一點,但效益能提升一大截。
當然,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在眼前利益的誘惑下,絕大多數無論是礦企還是別的企業都不願意實行。
所以微小企業總是微小企業,沒等做大就倒下了,也沒有任何做大的希望。
就像企業圈很流行的,向華偉學習企業管理。
大部分人一說就是人家華偉的員工多有狼性,自覺加班,從無怨言。
但從來不說人家華偉的高薪加上高額的加班費,人家從來不虧欠員工,真正的是多勞多得。
人家的狼性是吃肉吃出來的,不是畫餅畫出來的。
張偉要的很簡單,隻希望提供該提供的,加快大家的進步速度。
盡快掌握安全生產實操,盡快能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高素質工人。
忙完這件事,張偉就開車迴家了。
他該做的已經做了,該提供的加班費之類的也已經提供了。
剩下的就看韓凱和五名工人自己的了。
如果這種情況下還是不能快速掌握實操,那該淘汰的他隻能咬牙淘汰。
絕不心軟。
妥協這種事,隻要有了第一次,那以後管理層再發布其他的政策,員工就會在執行的時候打折扣。
長期來看弊大於利。
而且他作為老板也要盡量放權,讓能承擔的人去承擔自己的事情。
如果事事都要自己管,以後還怎麽去山上找新的礦和山珍?
以後礦多了還不得累的頭發全掉光?
既然決定要走,在發動汽車的一刹那,張偉就已經把這件事拋之腦後了。
接下來隻要等著看結果就行了。
眼下他要趕迴家看圖紙。
某種方麵來說,一棟別墅可以極大的提升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感。
雖然乍一看不像訓練員工一樣是正事,但其實不然。
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要認真對待的事情。
想到這裏張偉心裏癢癢的。
這個小有名氣的設計師,究竟會給自己設計出來什麽樣驚世駭俗的別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