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討價還價
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 作者:霹靂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亮的這個消息著實讓張偉興奮了起來。
海雲采石場當初是被四部門聯合調查的。
海雲采石場的承包權被收迴,這意味著礦產主管部門這邊的主要調查已經結束。
該查的已經查清楚了,那就可以先把承包權剝離出來。
畢竟一切礦產資源都屬於國家,屬於集體。
個人隻有承包權,並沒有所有權。
也就意味著張海雲案件的整個調查取證工作已經進入了後期環節。
接下來把調查收尾一下,就可以走程序對張海雲提起公訴了。
到時候張海雲身上有什麽債務,就會從采石場的的資金和資產,以及他個人的資金和資產裏麵扣。
當然,這些資產包括采石場裏麵現有的各種設備以及廠房之類的。
總之,張海雲的身家現在已經都不是他的了,他所有的一切現在都屬於債主。
如果資不抵債,那他就是真正的一朝迴到解放前了。
作為張海雲的債主,其實也挺難的。
這種情況下就看誰去要賬要的早,證據足。
那些去的早的還能要到錢,去的晚的隻能要東西。
去的再晚的,東西都要不到。
現在個人和公司破產都是有限責任製,就是把破產公司或個人所有資產賠光光。
如果還有債主沒拿到自己應得的,那就隻能認倒黴了。
張偉自己就是債主,隻可惜欠條找不到。
要不然他早就去找有關部門反映了。
不過現在還沒進入公訴階段,如果在此之前爸爸病能治好,找到那張欠條。
那那筆十萬塊的陳年老賬多少也能收迴來點。
不過即便是最後這個賬真就要不迴來,張偉也不虧。
十萬塊買個這麽大采石場的經營權,不虧。
關鍵是采石場下麵還有黃金礦,這波不僅不虧,還賺大發了。
而且他那個借款屬於個人借款,本身跟這個采石場並不摻和。
即便現在海雲采石場破產了,張海雲個人也有償還這筆錢的義務。
當然,前提是能找到那張欠條。
當晚,張偉把采石場需要的各種裝備和設備都迴想了一遍。
他要把海雲采石場建設成高標準的礦場,主要需要三部分的設備。
首先就是生產設備。
對於采石場這裏麵有開采、裝載、運輸、破碎等等機械設備。
從把石頭搞下來到運出去,全流程都要有。
當然,這些設備采石場現有的就能用,不過那些設備大概率是要拍賣的。
自己想要要麽去以後拍賣,要麽以債主的身份去申請。
其次就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設備。
像工人穿的安全帽、安全鞋、安全手套、護目鏡、防護服等等全副武裝的裝備。
再然後就是安全生產設備。
像監測斜坡的全站儀、傾斜儀。
監測空氣的粉塵濃度檢測儀、監測機械的設備運行監測儀等等。
其他的還有防護網、防護欄、安全背帶之類的常規安全設施。
以及監測爆破的雷管檢測儀和整棟監測儀。
當然,爆破時候工人用來躲避飛濺碎石的防爆牆也是必要的。
再然後就是第三大塊環保裝置了。
這裏麵有關於粉塵的粉塵監測和處理設備,比如噴霧設備和粉塵過濾罩。
關於水的的水質監測儀、沉澱池和油水分離器等裝備。
還有關於噪音的防護罩和消音器。
就這也隻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剩下的還有別的不少設備。
這仔細一想,張偉就發現開礦場確實是個非常費力,重資產的事情。
生產設備就不說了,光其他設備的前期投入,如果都買全新的最先進的,幾百萬打不住。
即便是像上級說的,買二手的,再加上他們補助一部分,幾十萬也是沒跑的。
現在想想武縣那些礦產企業都聯合起來反對嚴抓嚴打,他現在也能理解了。
但理解歸理解,張偉還是認為把這些該有的東西都配齊比較好。
畢竟挖礦是個高投資高迴報的項目,總不能高利潤都讓礦主拿走了,風險都讓工人擔了吧。
想想後麵礦場的收益,張偉覺得這些看似很多的投入其實並不多。
就拿海雲采石場來說,雖然剩下的開采石料已經不多。
但如果像計劃中一樣,一百萬以內就能搞定改造的所有投入。
那僅憑剩下的資源也夠迴本後再小賺一筆的了。
如果再考慮到石頭礦產下麵的金礦,那這筆投入以後帶來的收益,可就能幾十幾百倍的翻了。
剛好現在爸爸在方爺那以誌願者的身份治病,根本就花不了什麽錢。
自己現在卡上的一百多萬存款,搞定采石場的改造綽綽有餘。
當然,在具體和主管部門打交道的時候,也要盡可能的要更多的好處。
能省則省,這樣自己的改造成本才能盡量的降低。
考慮清楚接下來的事,張偉有一搭沒一搭的和韓凱幾個礦工聊了幾句就睡下了。
韓凱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工人,自己的礦以後開工他們都是不錯的人選。
這種關係不能斷,以後想招工人的時候,把韓凱這個吃苦耐勞的挖過來。
然後幫他篩選一些幹活靠譜的過來是最合適不過的。
要比直接去社會上招聘好的多。
社會招聘進來的很多都是好吃懶做的主,請神容易送神難。
他婉轉的表達了一些以後有礦了想招韓凱過來的想法。
韓凱答應的很痛快。
畢竟張偉之前運籌帷幄的風範,算是已經折服他了。
跟誰幹不是幹,跟著張偉這種人他心甘情願。
第二天他直奔武縣礦產主管部門,霍亮帶著他直奔科長辦公室。
到了地方,科長也不廢話,直接扔給他了一個冊子。
上麵是好幾個因為各種各樣原因廢棄的礦。
“這些都是目前已經廢棄的礦場,你去看看裏麵都有哪些你能用的設備。”
科長能這麽說,張偉自然明白這些設備所有權肯定都是清晰地,主管部門是有權利處置的。
張偉大致翻了一下,隨後放下手冊,愁眉苦臉的開口。
“領導,我記得當時說的是,如果能從這些設備裏挑出能用的,讓我出個象征性的價格就行了。”
“可一直沒說這個象征性的價格是多少啊?”
科長看了看張偉,沉吟開口。
“嗯,這個要看具體設備,想購買總價五萬以下的,你就出個一千塊錢就行了。”
“五萬以上的,就大概按購買總價的十分之一左右給吧,具體看機器的新舊和價格。”
張偉知道科長說的這個還是比較合理的。
隻是這些東西現在放在礦上就是破爛,自己如果不趁機討價還價一番就太吃虧了。
而且看科長想推動安全生產規範化的決心應該是真的。
隻要拿準了這一點,自己能討價還價的空間就很大。
就不怕對方不鬆口。
他歎了一口氣,開始訴起苦來了。
“唉,我的大科長啊,我昨天算了算,先不說別的光安全生產設備和環保設備就得大幾十萬。”
說著他拿出在北山醫院開的發票,一臉愁容。
“我爸一直在治病,半個月就得花幾十萬,我都不知道該咋辦了。”
“我現在手頭是真緊啊,再說生產設備,張海雲現在的機器估計很可能會被迴收,到時候開采設備又是一筆錢。”
“現在想想,我當時還是衝動了,光想著為科裏樹立典型,好推動安全生產規範化了。”
“......”
隨著張偉不斷的訴苦,科長心裏打起鼓來了。
好不容易找來的標杆,這要是打退堂鼓,那自己的宏圖霸業還沒開始不就要熄火了嗎?
“這小子之前沒看出來,這麽能說的嗎?”
科長幹咳了一聲,黝黑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隨後給張偉遞了根煙,悻悻開口。
“小偉啊,你的情況我大致了解了,家裏有病人,是吧...”
“這樣吧,咱們就開門見山,科裏不想通過這些舊機器賺錢,隻想讓他們發揮應有價值,為縣裏的安全生產規範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你覺得什麽樣的價格你能接受得了?”
見科長鬆了口,張偉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跟他猜的一樣,這些東西放在廢礦裏就是一堆廢銅爛鐵。
科裏想要的隻是盡快樹立標杆,盡快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
並不是很在意這些東西能不能賣上價。
既然領導鬆了口,張偉也不再藏著掖著。
他伸出右手,比出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領導,我昨天仔細算過各種設備了,各種各樣的非常多,價值五萬以上的,作價二十分之一,我能買得起。”
海雲采石場當初是被四部門聯合調查的。
海雲采石場的承包權被收迴,這意味著礦產主管部門這邊的主要調查已經結束。
該查的已經查清楚了,那就可以先把承包權剝離出來。
畢竟一切礦產資源都屬於國家,屬於集體。
個人隻有承包權,並沒有所有權。
也就意味著張海雲案件的整個調查取證工作已經進入了後期環節。
接下來把調查收尾一下,就可以走程序對張海雲提起公訴了。
到時候張海雲身上有什麽債務,就會從采石場的的資金和資產,以及他個人的資金和資產裏麵扣。
當然,這些資產包括采石場裏麵現有的各種設備以及廠房之類的。
總之,張海雲的身家現在已經都不是他的了,他所有的一切現在都屬於債主。
如果資不抵債,那他就是真正的一朝迴到解放前了。
作為張海雲的債主,其實也挺難的。
這種情況下就看誰去要賬要的早,證據足。
那些去的早的還能要到錢,去的晚的隻能要東西。
去的再晚的,東西都要不到。
現在個人和公司破產都是有限責任製,就是把破產公司或個人所有資產賠光光。
如果還有債主沒拿到自己應得的,那就隻能認倒黴了。
張偉自己就是債主,隻可惜欠條找不到。
要不然他早就去找有關部門反映了。
不過現在還沒進入公訴階段,如果在此之前爸爸病能治好,找到那張欠條。
那那筆十萬塊的陳年老賬多少也能收迴來點。
不過即便是最後這個賬真就要不迴來,張偉也不虧。
十萬塊買個這麽大采石場的經營權,不虧。
關鍵是采石場下麵還有黃金礦,這波不僅不虧,還賺大發了。
而且他那個借款屬於個人借款,本身跟這個采石場並不摻和。
即便現在海雲采石場破產了,張海雲個人也有償還這筆錢的義務。
當然,前提是能找到那張欠條。
當晚,張偉把采石場需要的各種裝備和設備都迴想了一遍。
他要把海雲采石場建設成高標準的礦場,主要需要三部分的設備。
首先就是生產設備。
對於采石場這裏麵有開采、裝載、運輸、破碎等等機械設備。
從把石頭搞下來到運出去,全流程都要有。
當然,這些設備采石場現有的就能用,不過那些設備大概率是要拍賣的。
自己想要要麽去以後拍賣,要麽以債主的身份去申請。
其次就是非常重要的安全設備。
像工人穿的安全帽、安全鞋、安全手套、護目鏡、防護服等等全副武裝的裝備。
再然後就是安全生產設備。
像監測斜坡的全站儀、傾斜儀。
監測空氣的粉塵濃度檢測儀、監測機械的設備運行監測儀等等。
其他的還有防護網、防護欄、安全背帶之類的常規安全設施。
以及監測爆破的雷管檢測儀和整棟監測儀。
當然,爆破時候工人用來躲避飛濺碎石的防爆牆也是必要的。
再然後就是第三大塊環保裝置了。
這裏麵有關於粉塵的粉塵監測和處理設備,比如噴霧設備和粉塵過濾罩。
關於水的的水質監測儀、沉澱池和油水分離器等裝備。
還有關於噪音的防護罩和消音器。
就這也隻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剩下的還有別的不少設備。
這仔細一想,張偉就發現開礦場確實是個非常費力,重資產的事情。
生產設備就不說了,光其他設備的前期投入,如果都買全新的最先進的,幾百萬打不住。
即便是像上級說的,買二手的,再加上他們補助一部分,幾十萬也是沒跑的。
現在想想武縣那些礦產企業都聯合起來反對嚴抓嚴打,他現在也能理解了。
但理解歸理解,張偉還是認為把這些該有的東西都配齊比較好。
畢竟挖礦是個高投資高迴報的項目,總不能高利潤都讓礦主拿走了,風險都讓工人擔了吧。
想想後麵礦場的收益,張偉覺得這些看似很多的投入其實並不多。
就拿海雲采石場來說,雖然剩下的開采石料已經不多。
但如果像計劃中一樣,一百萬以內就能搞定改造的所有投入。
那僅憑剩下的資源也夠迴本後再小賺一筆的了。
如果再考慮到石頭礦產下麵的金礦,那這筆投入以後帶來的收益,可就能幾十幾百倍的翻了。
剛好現在爸爸在方爺那以誌願者的身份治病,根本就花不了什麽錢。
自己現在卡上的一百多萬存款,搞定采石場的改造綽綽有餘。
當然,在具體和主管部門打交道的時候,也要盡可能的要更多的好處。
能省則省,這樣自己的改造成本才能盡量的降低。
考慮清楚接下來的事,張偉有一搭沒一搭的和韓凱幾個礦工聊了幾句就睡下了。
韓凱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工人,自己的礦以後開工他們都是不錯的人選。
這種關係不能斷,以後想招工人的時候,把韓凱這個吃苦耐勞的挖過來。
然後幫他篩選一些幹活靠譜的過來是最合適不過的。
要比直接去社會上招聘好的多。
社會招聘進來的很多都是好吃懶做的主,請神容易送神難。
他婉轉的表達了一些以後有礦了想招韓凱過來的想法。
韓凱答應的很痛快。
畢竟張偉之前運籌帷幄的風範,算是已經折服他了。
跟誰幹不是幹,跟著張偉這種人他心甘情願。
第二天他直奔武縣礦產主管部門,霍亮帶著他直奔科長辦公室。
到了地方,科長也不廢話,直接扔給他了一個冊子。
上麵是好幾個因為各種各樣原因廢棄的礦。
“這些都是目前已經廢棄的礦場,你去看看裏麵都有哪些你能用的設備。”
科長能這麽說,張偉自然明白這些設備所有權肯定都是清晰地,主管部門是有權利處置的。
張偉大致翻了一下,隨後放下手冊,愁眉苦臉的開口。
“領導,我記得當時說的是,如果能從這些設備裏挑出能用的,讓我出個象征性的價格就行了。”
“可一直沒說這個象征性的價格是多少啊?”
科長看了看張偉,沉吟開口。
“嗯,這個要看具體設備,想購買總價五萬以下的,你就出個一千塊錢就行了。”
“五萬以上的,就大概按購買總價的十分之一左右給吧,具體看機器的新舊和價格。”
張偉知道科長說的這個還是比較合理的。
隻是這些東西現在放在礦上就是破爛,自己如果不趁機討價還價一番就太吃虧了。
而且看科長想推動安全生產規範化的決心應該是真的。
隻要拿準了這一點,自己能討價還價的空間就很大。
就不怕對方不鬆口。
他歎了一口氣,開始訴起苦來了。
“唉,我的大科長啊,我昨天算了算,先不說別的光安全生產設備和環保設備就得大幾十萬。”
說著他拿出在北山醫院開的發票,一臉愁容。
“我爸一直在治病,半個月就得花幾十萬,我都不知道該咋辦了。”
“我現在手頭是真緊啊,再說生產設備,張海雲現在的機器估計很可能會被迴收,到時候開采設備又是一筆錢。”
“現在想想,我當時還是衝動了,光想著為科裏樹立典型,好推動安全生產規範化了。”
“......”
隨著張偉不斷的訴苦,科長心裏打起鼓來了。
好不容易找來的標杆,這要是打退堂鼓,那自己的宏圖霸業還沒開始不就要熄火了嗎?
“這小子之前沒看出來,這麽能說的嗎?”
科長幹咳了一聲,黝黑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隨後給張偉遞了根煙,悻悻開口。
“小偉啊,你的情況我大致了解了,家裏有病人,是吧...”
“這樣吧,咱們就開門見山,科裏不想通過這些舊機器賺錢,隻想讓他們發揮應有價值,為縣裏的安全生產規範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你覺得什麽樣的價格你能接受得了?”
見科長鬆了口,張偉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跟他猜的一樣,這些東西放在廢礦裏就是一堆廢銅爛鐵。
科裏想要的隻是盡快樹立標杆,盡快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
並不是很在意這些東西能不能賣上價。
既然領導鬆了口,張偉也不再藏著掖著。
他伸出右手,比出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領導,我昨天仔細算過各種設備了,各種各樣的非常多,價值五萬以上的,作價二十分之一,我能買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