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本來在後麵百無聊賴慢慢悠悠的在水邊踱步,尋思著一會抓點魚迴家吃。


    餘光瞥見張偉突然不動了,心裏一動。


    張偉這個發愣的狀態他太熟了,每次這樣都有收獲,也顧不上尋思魚了,他趕緊扔掉手裏的樹枝向張偉跑去。


    “小偉!發現啥好東西啦?!”


    “姑父,我發現黑鬆露了。”


    “不可能!大老母豬都找過了,咱們這根本就沒有黑鬆露,你是不是看錯了?”


    胡林今天被大母豬小花的智商給折服了,現在想想小花的眉眼竟然覺得有些眉清目秀的。


    他覺得小花這麽專業都找不到黑鬆露,那肯定是沒有。


    張偉心裏也是疑惑不已,小花都找不到的東西自己怎麽就能找到呢?


    難不成是看錯了?


    張偉再次仔細透過地麵看了看裏麵的黑球,顏色在深灰色與黑色之間,表麵有看起來很堅硬的鱗甲。


    這些凸起的“鱗甲”看起來像鑽石一樣有棱有角。


    “沒錯,就是黑鬆露!”


    張偉蹲下身撿起一根樹枝三下五除二把地下的黑球刨了出來。


    這顆黑鬆露呈不規則的圓形,個頭隻有青棗那麽大,直徑約麽也就三厘米那麽大,顏色是那種炭黑的感覺。


    胡林拿過黑鬆露,小心把表麵的泥土扒拉幹淨,湊過去聞了聞,一股難以名狀的像是石楠花的味道直衝腦門。


    胡林一時間差點沒吐出來,趕緊又把黑球塞給張偉。


    “這玩意怎麽這個味道?真是黑鬆露?老外不是很愛吃這東西嗎?這味道怎麽可能有人想吃。”


    張偉也放在鼻子前聞了聞,確實是有股難以名狀的爛抹布一樣的味道,正是這個味道讓張偉確信這絕對是黑鬆露。


    他之前因為想上山找黑鬆露,在網上搜了關於黑鬆露的特點,他對這個味道印象特別深刻。


    “沒錯,就是它了!看來不是咱們這兒沒有黑鬆露,隻是小花沒找對地方。”


    張偉又仔細迴憶了關於黑鬆露的生長環境,發現這裏確實非常適合鬆露的生長。


    首先是土壤要鬆軟,其次濕度要高但不能被水泡,然後就是樹木了。


    鬆露是寄生在樹木的根部的,當然並不是什麽樹它都能寄生,常見的鬆露可以生長在鬆樹、橡樹、白楊樹、柳樹、榛樹、山毛櫸等樹下。


    總共能長鬆露的樹也就十種左右,而張偉剛山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橡樹和山毛櫸兩種。


    其次是鬆露喜歡生長在富含礦物質的堿性土壤中,而這座山上由於三麵環水造成全年刮大風,石頭慢慢風化變成了泥土。


    這些石頭以石英岩為主,剛好風化後就形成了堿性的富含礦物質營養的土壤。


    張偉越想越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陰差陽錯的造就了這座適宜鬆露生長的一整座山。


    其實無論是橡樹,堿性土壤還是適宜的濕度,在西廣十萬大山中都是很常見的,但幾種因素出現在同一座山上則是要看天地造化了,實屬難能可貴。


    張偉把黑鬆露裝進保鮮盒裏,繼續在這棵橡樹下尋找。


    這東西跟蟑螂一樣,當你發現一隻的時候,那在看不見的地方肯定還有不少。


    張偉圍著這棵樹開始了透視,密密麻麻的根係在地下向四周延伸,張偉大致掃了一圈至少發現了五顆黑鬆露。


    大小不一,但最大的也沒超過五厘米。


    張偉拿起樹枝就開始挖,黑鬆露一般埋在地下5-40cm處,甚至有個別的會長到冒出地麵。


    這五顆其中有三顆就在五六厘米深,很快就給挖了出來。剩下的兩顆一顆半拉腦袋在地麵上,直接動手撿就可以。


    剩下的一顆在地下二十多厘米處,雖然稍微費了點功夫,但由於土質鬆軟,也是很快就給挖了出來。


    胡林看著一直在忙活的張偉也幫不上忙,看著幾分鍾的時間張偉又從地下挖出五顆黑鬆露是驚喜不已但也心存疑惑。


    “小偉,看你這挖法是很確定的知道黑鬆露在哪,難道你的鼻子也跟那個母豬一樣靈?”


    張偉聽的一臉黑線,總感覺胡林的話像是在罵人。


    “你忘了我學過地質,凡是埋在地下的東西,我基本上都能根據學過的地質學知識確定出來位置。”


    張偉胡謅了一通,胡林聽的一愣一愣的顯然是已經相信了。


    張偉心中苦笑,幸虧胡林和張若語都沒怎麽上過學,要不然好歹有個大專學曆也不至於這麽好騙。


    “小偉真是厲害,不愧是大學生!我也幫不上啥忙,你把挖出來的東西都給我,我來背著。”


    胡林搶著把保鮮盒拿到自己手裏,生怕累著了這個神通廣大的學過地質的大學生。


    這待遇要是讓那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學地質的大學生看見了,恐怕醋壺都要打翻了,當場就會揭穿張偉的謊言。


    “我們學地質的這麽厲害的嗎?我怎麽不知道啊喂?”


    兩人繼續向前走去,這座山因為呈現饅頭形狀,越往上坡度越緩和,因此現在走起路來反而比剛才更快了。


    不用隨時分心調整平衡了。


    更關鍵的是,隻是比剛才離水潭遠了二十米,剛才連根黑鬆露的毛都沒有,這邊的黑鬆露不僅有,還不少。


    重新出發不過五分鍾,張偉就來到了一棵山毛櫸樹前。


    山毛櫸樹比橡樹更高大同時根莖葉更為發達,這是被前人證實過會長黑鬆露的樹,張偉就開始繞著這棵樹開始較為細致的探查。


    視線透過土壤向地下看去,密密麻麻的樹根非常壯觀,不愧是能長三十多米的高大樹種,樹根密度和深度廣度都遠超橡樹。


    由於活樹根是有生命的,在張偉眼裏就像是一個巨型蛇窩裏的蛇,從中心位置向外逃離,在透明的土壤中,龐大的根係盡收張偉眼底。


    終於,他在這些根係中再次發現了黑鬆露,這次他仿照開采玉石時候的方法,把地下有黑鬆露的地方插上一根樹枝,然後接著找。


    這樣胡林也能按照自己的定位往下挖,兩個人幹活效率更高。


    胡林也是非常有默契的撿起堅硬的樹枝就開始往下挖,畢竟合作這麽久了,有時候張偉不用吭聲他就明白什麽意思。


    張偉就這樣視線不停在地下掃來掃去,同時慢慢圍著這棵樹轉圈,不時會在地上插上一根樹枝。


    等張偉整棵樹的樹根範圍都找完,地上已經插了不少樹枝了,有的離樹根很近,有的很遠,最離譜的一根竟然插在離樹幹十米左右的位置。


    樹基本上就是這樣,根係能生長到十幾米甚至幾十米遠的地方。


    而且根係發達的好處現在也顯現了出來。


    這棵樹根係上寄生的黑鬆露比剛才的橡樹多了不少。


    竟然達到了八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霹靂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霹靂娃並收藏透視:十萬大山成了我的黃金寶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