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文玩核桃
重生八零,開局破了刑偵一號案 作者:釣月耕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拒馬縣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
從首都出發,開車來的話一百多公裏的事兒。
陳青峰一個電話聯係上了自己認識的所有做生意的朋友。
這些人很給麵子,大老遠的來了。
陳青峰自然要招待一番。
不過問過之後,袁慶生告訴他縣城裏有一家土火鍋,味道不錯。
於是陳青峰就招待大家去縣城一間不起眼的看著還像迴事兒的飯館。
然後特意要了土火鍋。
說是火鍋,其實就是大燉菜。
裏邊兒白菜,還有各種山裏的蘑菇以及肥肉片子一層碼一層,當然還有粉條肉丸子之類的。
其實陳青峰拉來這些人也是為了給袁慶生引路的。
小袁一大早就過來安排午飯的事兒。
陳青峰帶著老王王愛民,陸金華還有劉國華來到了飯館這邊。
剛一坐下,除了劉國華,其實袁慶生都認識。
“行了,都不是什麽外人,大老遠的給我捧場,我先謝謝大家!”
陳青峰拿起酒杯,自己幹了一杯。
然後就說出了自己的主要目的。
“哥幾個平時在首都沒少幫我的忙,家裏大事兒小事兒,我還沒得空,謝謝大家,不過這一迴,我初來乍到,算是遇到難題了!你們來的時候也看見了,我在的這個縣,在大山裏頭,是要啥沒啥,而且最近剛剛遭了災,有幾個村子現在連吃飯都是問題,我就是想你們都是做生意的,能不能幫著參謀參謀,看看我們縣有沒有什麽能拿得出去賺點錢的東西!”
土火鍋還在火上熱著。
整個屋子裏暖烘烘的。
袁慶生見陳青峰坐下於是從自己隨身帶的藍布袋子裏捧出了一些榛子。
“來,大家先嚐嚐,這裏是山上的野榛子!”
王愛民拿了一個榛子,然後用牙費力的咬開,榛子太硬了,差點沒把他的牙崩了,可是咬開之後裏麵卻是空殼,再拿起一個,咬開了之後裏麵卻是壞的味道發苦。不過陸金華的運氣倒是好,打開一個是飽滿的果仁,吃進嘴裏那味道別提多香了。
“山裏的野貨,就是質量不統一,跟人工種植的沒法比啊,如果是這東西的話,放到京城的市場上,老百姓怕是不認!”
“是啊,畢竟這東西賣起來也不便宜吧,買迴去不是空殼就是發苦,要不然還有蟲子眼,你說誰家能樂意!”
王愛民對著陳青峰搖了搖頭。
陳青峰知道這東西估計是不靠譜。
於是他又拿起桌子上的手工豆腐幹推了過去。
幾個人好奇的嚐了一口。
劉國華連連點頭。
而王愛民和陸金華吃著也覺得味道不錯。
“豆腐幹倒是不錯,這東西,往外賣……”
“怎麽樣?”
“哎,你們縣是不是是個人都會做,那我直接請幾個人去我飯店裏做不就完了,關鍵是整個京津一帶,最有名的是高碑店的豆腐絲,你們這些山裏的手工豆腐幹味道雖然好,但也沒有好到能打出名氣的程度!”
“我們還有一些山裏采的榛蘑,還有蘑菇,這些東西怎麽樣?”
袁慶生說著,又打開了另外一個布袋子,裏麵都是一些山裏的野貨。
這東西就得給劉國華來評判了。
劉國華看了一眼,眉頭緊皺。
“陳哥,你就說吧,有多少貨我都收了!”
“老劉,你給我說個實話,這東西到底有用沒有!”
“我有用,這東西挺好的,有多少我要多少!”
王愛民看在眼裏,在一旁搖了搖頭。
陳青峰知道,肯定是朋友過來幫忙,不願意折了自己的麵子。
“老劉,做生意不能一家吃虧,一家賺錢,就算是做慈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就想知道,這東西你們飯店買迴去打算做什麽?”
陳青峰一再逼問,劉國華這才說的實話。
飯店做菜最講究一個品質穩定,山裏的野蘑菇不是不能用,但是你得精挑細選。而且得保證是一直一個品質。可是,說起蘑菇,東北的榛蘑,還有晉城這邊馳名中外的口蘑,品質都比他們這些農家菜的蘑菇要好上不少。
說白了,這些東西裏麵肯定有好的,但品質太不穩定了,當做一般的山貨,隨便賣賣還可以,但如果要想提供就業崗位形成產業就得有穩定的產出,而且還得達到一定的品質質量才行。
這些道理陳青峰不做生意肯定是不會明白的。
不過他好在比在座的這些人多了幾十年的見識。
剩下的就是山裏的核桃了。
袁慶生拿出了一些核桃,可王愛民砸了半天,有一個核桃愣是沒砸開。
不過陳青峰看著這個核桃,倒是想起了一個用處。
“行了,老王你別費勁了,這是山裏的野核桃,山裏的鬆鼠都把牙崩了,都未必能嗑得開!”
“老陳,我聽說新疆那邊的核桃殼薄的跟牛皮紙一樣,一掰就開!”
陳青峰說著從袋子裏掏出一些核桃,然後仔細的看了看,接著從裏麵挑出兩個大小形狀差不多的。
“總不能讓你們白來一趟,來我給你們配一對!”
“配對?”
“沒聽說過嗎,文玩核桃武玩鐵球,最近首都那邊,老幹部圈子裏流行玩健身球,其實要我說玩玩核桃也差不多。你們看,這核桃上粗糙的紋理,還有按摩的功效!”
陳青峰上輩子好歹也是個中年大叔,自然也抵不過全民玩核桃的浪潮。
不過說起這件事兒,這也算是他唯一為數不多花錢的愛好了。
這件事其實他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兩千年前後,有個在北京打工的大學畢業生自費組建了一個文玩類的論壇。
全國玩核桃,玩各種樹籽以及各種文玩的風氣就是從這個論壇帶起來的。
當時,陳青峰不知怎麽的發現身邊的同事一個個的不是戴手串就是摸核桃。
於是機緣巧合之下,他也被贈送了幾對。
你還別說,看著原本是淺色紋理的核桃,在盤玩之下逐漸發出了玉色的質感。
其實還是有一些成就感的。
而且貌似當時最大的貨源就是太行山裏的野核桃。
這東西倒是能形成產業。
不過這得需要時間,就算在他在這裏工作的這段時間,能夠發展起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隻不過現在全國人民主要的注意力還是在吃的方麵。
而核桃則是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
從首都出發,開車來的話一百多公裏的事兒。
陳青峰一個電話聯係上了自己認識的所有做生意的朋友。
這些人很給麵子,大老遠的來了。
陳青峰自然要招待一番。
不過問過之後,袁慶生告訴他縣城裏有一家土火鍋,味道不錯。
於是陳青峰就招待大家去縣城一間不起眼的看著還像迴事兒的飯館。
然後特意要了土火鍋。
說是火鍋,其實就是大燉菜。
裏邊兒白菜,還有各種山裏的蘑菇以及肥肉片子一層碼一層,當然還有粉條肉丸子之類的。
其實陳青峰拉來這些人也是為了給袁慶生引路的。
小袁一大早就過來安排午飯的事兒。
陳青峰帶著老王王愛民,陸金華還有劉國華來到了飯館這邊。
剛一坐下,除了劉國華,其實袁慶生都認識。
“行了,都不是什麽外人,大老遠的給我捧場,我先謝謝大家!”
陳青峰拿起酒杯,自己幹了一杯。
然後就說出了自己的主要目的。
“哥幾個平時在首都沒少幫我的忙,家裏大事兒小事兒,我還沒得空,謝謝大家,不過這一迴,我初來乍到,算是遇到難題了!你們來的時候也看見了,我在的這個縣,在大山裏頭,是要啥沒啥,而且最近剛剛遭了災,有幾個村子現在連吃飯都是問題,我就是想你們都是做生意的,能不能幫著參謀參謀,看看我們縣有沒有什麽能拿得出去賺點錢的東西!”
土火鍋還在火上熱著。
整個屋子裏暖烘烘的。
袁慶生見陳青峰坐下於是從自己隨身帶的藍布袋子裏捧出了一些榛子。
“來,大家先嚐嚐,這裏是山上的野榛子!”
王愛民拿了一個榛子,然後用牙費力的咬開,榛子太硬了,差點沒把他的牙崩了,可是咬開之後裏麵卻是空殼,再拿起一個,咬開了之後裏麵卻是壞的味道發苦。不過陸金華的運氣倒是好,打開一個是飽滿的果仁,吃進嘴裏那味道別提多香了。
“山裏的野貨,就是質量不統一,跟人工種植的沒法比啊,如果是這東西的話,放到京城的市場上,老百姓怕是不認!”
“是啊,畢竟這東西賣起來也不便宜吧,買迴去不是空殼就是發苦,要不然還有蟲子眼,你說誰家能樂意!”
王愛民對著陳青峰搖了搖頭。
陳青峰知道這東西估計是不靠譜。
於是他又拿起桌子上的手工豆腐幹推了過去。
幾個人好奇的嚐了一口。
劉國華連連點頭。
而王愛民和陸金華吃著也覺得味道不錯。
“豆腐幹倒是不錯,這東西,往外賣……”
“怎麽樣?”
“哎,你們縣是不是是個人都會做,那我直接請幾個人去我飯店裏做不就完了,關鍵是整個京津一帶,最有名的是高碑店的豆腐絲,你們這些山裏的手工豆腐幹味道雖然好,但也沒有好到能打出名氣的程度!”
“我們還有一些山裏采的榛蘑,還有蘑菇,這些東西怎麽樣?”
袁慶生說著,又打開了另外一個布袋子,裏麵都是一些山裏的野貨。
這東西就得給劉國華來評判了。
劉國華看了一眼,眉頭緊皺。
“陳哥,你就說吧,有多少貨我都收了!”
“老劉,你給我說個實話,這東西到底有用沒有!”
“我有用,這東西挺好的,有多少我要多少!”
王愛民看在眼裏,在一旁搖了搖頭。
陳青峰知道,肯定是朋友過來幫忙,不願意折了自己的麵子。
“老劉,做生意不能一家吃虧,一家賺錢,就算是做慈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就想知道,這東西你們飯店買迴去打算做什麽?”
陳青峰一再逼問,劉國華這才說的實話。
飯店做菜最講究一個品質穩定,山裏的野蘑菇不是不能用,但是你得精挑細選。而且得保證是一直一個品質。可是,說起蘑菇,東北的榛蘑,還有晉城這邊馳名中外的口蘑,品質都比他們這些農家菜的蘑菇要好上不少。
說白了,這些東西裏麵肯定有好的,但品質太不穩定了,當做一般的山貨,隨便賣賣還可以,但如果要想提供就業崗位形成產業就得有穩定的產出,而且還得達到一定的品質質量才行。
這些道理陳青峰不做生意肯定是不會明白的。
不過他好在比在座的這些人多了幾十年的見識。
剩下的就是山裏的核桃了。
袁慶生拿出了一些核桃,可王愛民砸了半天,有一個核桃愣是沒砸開。
不過陳青峰看著這個核桃,倒是想起了一個用處。
“行了,老王你別費勁了,這是山裏的野核桃,山裏的鬆鼠都把牙崩了,都未必能嗑得開!”
“老陳,我聽說新疆那邊的核桃殼薄的跟牛皮紙一樣,一掰就開!”
陳青峰說著從袋子裏掏出一些核桃,然後仔細的看了看,接著從裏麵挑出兩個大小形狀差不多的。
“總不能讓你們白來一趟,來我給你們配一對!”
“配對?”
“沒聽說過嗎,文玩核桃武玩鐵球,最近首都那邊,老幹部圈子裏流行玩健身球,其實要我說玩玩核桃也差不多。你們看,這核桃上粗糙的紋理,還有按摩的功效!”
陳青峰上輩子好歹也是個中年大叔,自然也抵不過全民玩核桃的浪潮。
不過說起這件事兒,這也算是他唯一為數不多花錢的愛好了。
這件事其實他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兩千年前後,有個在北京打工的大學畢業生自費組建了一個文玩類的論壇。
全國玩核桃,玩各種樹籽以及各種文玩的風氣就是從這個論壇帶起來的。
當時,陳青峰不知怎麽的發現身邊的同事一個個的不是戴手串就是摸核桃。
於是機緣巧合之下,他也被贈送了幾對。
你還別說,看著原本是淺色紋理的核桃,在盤玩之下逐漸發出了玉色的質感。
其實還是有一些成就感的。
而且貌似當時最大的貨源就是太行山裏的野核桃。
這東西倒是能形成產業。
不過這得需要時間,就算在他在這裏工作的這段時間,能夠發展起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隻不過現在全國人民主要的注意力還是在吃的方麵。
而核桃則是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