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縣公安局的午餐
重生八零,開局破了刑偵一號案 作者:釣月耕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喂,國華!”
“陳隊,陳隊,哎呀,真是好久也不見您了,聽說您現在調到外地去了!”
“國華,想請你幫個忙啊!”
“陳隊,您有什麽事兒盡管說,跟我這麽客氣幹嘛!”
“我是想問你什麽時候有空,能不能來我現在工作的拒馬縣看看!”
“什麽時候都行啊!要不就這個星期,您什麽時候方便!”
陳青峰正在電話裏聽著,結果電話那邊不知道誰多了一句。
“師傅,馬上全國廚師大賽就開始了,您這時候……”
“你們自己好好練吧,什麽時候讓你們師爺滿意了,什麽時候你們就出師了,你師爺的舌頭就是標準!”
“老劉不方便就算了!”
“方便,哪有什麽不方便,別聽他們那幫小崽子瞎說,我這時間什麽時候都方便!”
陳青峰上午去縣裏開會,討論縣裏災後重建的工作?
雖然市裏給撥了一些款,但目前人吃馬喂的,根本應付不了多長時間。
最主要的是受災之後下半年怎麽做?
老百姓現在連吃的糧食都沒有了,上麵給的救濟雖然能解一時之急,但撥下來的資金估計也不夠重建房屋的。
主要是那三個村子,本來就建在不合理的地方。
三個村子所在的位置是拒馬河的古河道。
拒馬河是一條摸不準脾氣的河,平時細的跟筷子似的,可一旦山上降了暴雨發起洪水來,在古河道的村子肯定都要遭殃。
可是如果讓老百姓繼續在那裏住下去,那過不了幾年重建的房屋就又得得泡在洪水裏。
可是讓老百姓搬出來,縣裏的財政難以為繼,就算向省裏化緣也花不了這麽多錢。
畢竟現在全省都在大踏步的搞經濟建設,而他們拒馬縣,別說搞經濟建設了,連多養點牛羊都成了問題。
所以陳青峰雖然想去,想起了當初楊慶生來首都接自己的時候帶來的縣裏的特產。
野生的榛子,榛蘑,還有縣裏出產的手工豆腐幹。
這東西在本地值不了幾個錢,陳青峰的想法是能不能在這方麵下點功夫?
劉國華是開飯店的,也不知道他們這裏的蘑菇能不能上得了劉國華的法眼,要是能上的話,好歹山裏的農民現在又多了幾分收入。
榛子也是,陳青峰記的就算是幾十年之後他當公安的工資漲了許多,榛子這東西也是堅果攤上金貴的東西。
怎麽說呢?反正他那點工資也就嘴饞的時候舍得買點嚐嚐,平時吃的最多的還是瓜子花生。
如果這東西能行的話,搞點堅果種植,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門路。
全縣五萬人口,靠種地養活不了這麽多人,靠工業又怕汙染水源,看來隻能搞一點點特殊的經濟作物了。
陳青峰掛了電話之後,跟袁慶生說了一聲。
“這是我在首都一個開飯店的朋友,再加上王愛民還有我大舅哥,算起來已經有三個人了,我再打電話問問,看看我另外一個大舅哥能不能來!”
陳青峰已經叫上了王愛民,陸金華,還有劉國華,他打算再問問唐文宗。不過老唐是做大生意的,真是個大忙人,而且人平時又在粵省和香江一帶活動,這個時候一個電話打過去人家可能未必能安排好時間。
所以這通電話要最後打。
袁慶生可是眼巴巴的看著呢。
他之前也曾經想過這個門路,畢竟他在省化肥廠工作過一段時間。
去年省化肥廠給廠裏的職工采購粘結產品,他也送了一批榛子過去。
不過山裏的榛子不是人工種植的,個頭大小不統一不說,很多還是苦的,甚至有蟲子眼,所以今年再打電話過去,上化肥廠那邊支支吾吾的也不太給麵子了。
好在陳青峰還有些門路!
兩人正在辦公室裏忙活著,突然辦公室的電話響了。
陳青峰拿起電話一聽,是縣局的老李打過來的。
“老李怎麽了?”
“陳局,有個縣一中的女學生來咱們縣公安局說他可能知道那個耳朵有殘疾的受害者是誰!”
“啥,你等會兒把人給我留住了!”
“好嘞!”
袁慶生還在這坐著,陳青峰這邊又有新的業務了,沒辦法,袁慶生還想再了解一下關於接待那幾位外地老板的事情,雖然有幾個對他來說也是熟人,可是,畢竟陳青峰跟人家關係更好一些。
於是袁慶生就跟著陳青峰一起來到了縣公安局。
“袁主任你也來了!”
正好是吃午飯的時候。
老李問袁慶生陳局長吃過飯沒有?得知還沒有吃,立刻就讓人打了兩份給陳青峰送過去。
很快局裏的工作人員就把飯菜送了進來。
而此時陳青峰才剛在辦公室裏坐下,對麵是一個穿著滿身補丁的花褂子,有些拘謹的女娃子。
飯菜一送進來,女孩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口水。
“唉,同學你吃飯了沒有?”
“沒有,阿不……吃過了”
陳青峰聽了一句,這還不清楚人家什麽情況?
於是連忙跟進來送飯的同誌說了一聲。
“趕緊的,給孩子也來一份,多盛點肉啊!”
既然是陳青峰交代的,那縣公安局自然也得照辦。
中午吃的是大燉菜,每人碗裏大多數都是粉條白菜,不過也有那麽一片半指寬的大肥膘子。
打菜的師傅都是把肉留到最後。
最後刮的那麽點底兒,剩下的反而是白菜少粉條多,大厚肉片子也多。
看著這麽多肉,李淑琴再也顧不上客套了。
公家單位蒸的大白麵饅頭,個頭也瓷實,都是擀子麵的。這年頭,山裏人都講究實在,買饅頭也不願意買發麵饅頭,畢竟方便,饅頭看著疙瘩,用手一攥就縮成了一團,反而擀子麵饅頭一個個都是實實在在的。
李淑琴一開始還有些拘謹,看著陳青峰先端起了碗,於是她也痛快的吃了起來,嘴裏咬著大肥肉片子,她已經不記得自己上次這麽滿足的吃肉是什麽時候了。
很快一個饅頭吃完了,可是碗裏的菜還剩不少。
李淑琴舍不得吃碗裏的剩菜。
不過陳青峰注意到了,又把自己的饅頭送到了李淑琴的麵前。
“吃吧,我早上吃的多,吃不了這麽些!”
李淑琴說了聲謝謝,隨後拿起饅頭,大口的咬了起來,他知道這頓飯自己不可能厚著臉皮把裏麵的肉片帶迴去慢慢吃,幹脆就全裝進肚子裏。
陳青峰看著一個又瘦又黑的小女孩,居然這麽能吃,打心底歎了口氣。
“哎……”
“陳隊,陳隊,哎呀,真是好久也不見您了,聽說您現在調到外地去了!”
“國華,想請你幫個忙啊!”
“陳隊,您有什麽事兒盡管說,跟我這麽客氣幹嘛!”
“我是想問你什麽時候有空,能不能來我現在工作的拒馬縣看看!”
“什麽時候都行啊!要不就這個星期,您什麽時候方便!”
陳青峰正在電話裏聽著,結果電話那邊不知道誰多了一句。
“師傅,馬上全國廚師大賽就開始了,您這時候……”
“你們自己好好練吧,什麽時候讓你們師爺滿意了,什麽時候你們就出師了,你師爺的舌頭就是標準!”
“老劉不方便就算了!”
“方便,哪有什麽不方便,別聽他們那幫小崽子瞎說,我這時間什麽時候都方便!”
陳青峰上午去縣裏開會,討論縣裏災後重建的工作?
雖然市裏給撥了一些款,但目前人吃馬喂的,根本應付不了多長時間。
最主要的是受災之後下半年怎麽做?
老百姓現在連吃的糧食都沒有了,上麵給的救濟雖然能解一時之急,但撥下來的資金估計也不夠重建房屋的。
主要是那三個村子,本來就建在不合理的地方。
三個村子所在的位置是拒馬河的古河道。
拒馬河是一條摸不準脾氣的河,平時細的跟筷子似的,可一旦山上降了暴雨發起洪水來,在古河道的村子肯定都要遭殃。
可是如果讓老百姓繼續在那裏住下去,那過不了幾年重建的房屋就又得得泡在洪水裏。
可是讓老百姓搬出來,縣裏的財政難以為繼,就算向省裏化緣也花不了這麽多錢。
畢竟現在全省都在大踏步的搞經濟建設,而他們拒馬縣,別說搞經濟建設了,連多養點牛羊都成了問題。
所以陳青峰雖然想去,想起了當初楊慶生來首都接自己的時候帶來的縣裏的特產。
野生的榛子,榛蘑,還有縣裏出產的手工豆腐幹。
這東西在本地值不了幾個錢,陳青峰的想法是能不能在這方麵下點功夫?
劉國華是開飯店的,也不知道他們這裏的蘑菇能不能上得了劉國華的法眼,要是能上的話,好歹山裏的農民現在又多了幾分收入。
榛子也是,陳青峰記的就算是幾十年之後他當公安的工資漲了許多,榛子這東西也是堅果攤上金貴的東西。
怎麽說呢?反正他那點工資也就嘴饞的時候舍得買點嚐嚐,平時吃的最多的還是瓜子花生。
如果這東西能行的話,搞點堅果種植,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門路。
全縣五萬人口,靠種地養活不了這麽多人,靠工業又怕汙染水源,看來隻能搞一點點特殊的經濟作物了。
陳青峰掛了電話之後,跟袁慶生說了一聲。
“這是我在首都一個開飯店的朋友,再加上王愛民還有我大舅哥,算起來已經有三個人了,我再打電話問問,看看我另外一個大舅哥能不能來!”
陳青峰已經叫上了王愛民,陸金華,還有劉國華,他打算再問問唐文宗。不過老唐是做大生意的,真是個大忙人,而且人平時又在粵省和香江一帶活動,這個時候一個電話打過去人家可能未必能安排好時間。
所以這通電話要最後打。
袁慶生可是眼巴巴的看著呢。
他之前也曾經想過這個門路,畢竟他在省化肥廠工作過一段時間。
去年省化肥廠給廠裏的職工采購粘結產品,他也送了一批榛子過去。
不過山裏的榛子不是人工種植的,個頭大小不統一不說,很多還是苦的,甚至有蟲子眼,所以今年再打電話過去,上化肥廠那邊支支吾吾的也不太給麵子了。
好在陳青峰還有些門路!
兩人正在辦公室裏忙活著,突然辦公室的電話響了。
陳青峰拿起電話一聽,是縣局的老李打過來的。
“老李怎麽了?”
“陳局,有個縣一中的女學生來咱們縣公安局說他可能知道那個耳朵有殘疾的受害者是誰!”
“啥,你等會兒把人給我留住了!”
“好嘞!”
袁慶生還在這坐著,陳青峰這邊又有新的業務了,沒辦法,袁慶生還想再了解一下關於接待那幾位外地老板的事情,雖然有幾個對他來說也是熟人,可是,畢竟陳青峰跟人家關係更好一些。
於是袁慶生就跟著陳青峰一起來到了縣公安局。
“袁主任你也來了!”
正好是吃午飯的時候。
老李問袁慶生陳局長吃過飯沒有?得知還沒有吃,立刻就讓人打了兩份給陳青峰送過去。
很快局裏的工作人員就把飯菜送了進來。
而此時陳青峰才剛在辦公室裏坐下,對麵是一個穿著滿身補丁的花褂子,有些拘謹的女娃子。
飯菜一送進來,女孩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口水。
“唉,同學你吃飯了沒有?”
“沒有,阿不……吃過了”
陳青峰聽了一句,這還不清楚人家什麽情況?
於是連忙跟進來送飯的同誌說了一聲。
“趕緊的,給孩子也來一份,多盛點肉啊!”
既然是陳青峰交代的,那縣公安局自然也得照辦。
中午吃的是大燉菜,每人碗裏大多數都是粉條白菜,不過也有那麽一片半指寬的大肥膘子。
打菜的師傅都是把肉留到最後。
最後刮的那麽點底兒,剩下的反而是白菜少粉條多,大厚肉片子也多。
看著這麽多肉,李淑琴再也顧不上客套了。
公家單位蒸的大白麵饅頭,個頭也瓷實,都是擀子麵的。這年頭,山裏人都講究實在,買饅頭也不願意買發麵饅頭,畢竟方便,饅頭看著疙瘩,用手一攥就縮成了一團,反而擀子麵饅頭一個個都是實實在在的。
李淑琴一開始還有些拘謹,看著陳青峰先端起了碗,於是她也痛快的吃了起來,嘴裏咬著大肥肉片子,她已經不記得自己上次這麽滿足的吃肉是什麽時候了。
很快一個饅頭吃完了,可是碗裏的菜還剩不少。
李淑琴舍不得吃碗裏的剩菜。
不過陳青峰注意到了,又把自己的饅頭送到了李淑琴的麵前。
“吃吧,我早上吃的多,吃不了這麽些!”
李淑琴說了聲謝謝,隨後拿起饅頭,大口的咬了起來,他知道這頓飯自己不可能厚著臉皮把裏麵的肉片帶迴去慢慢吃,幹脆就全裝進肚子裏。
陳青峰看著一個又瘦又黑的小女孩,居然這麽能吃,打心底歎了口氣。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