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已從她手裏被取走了,她人卻還是那樣立著,身子僵硬,連頭發絲都不曾顫動一下。
謝長庚忍不住,又看了她一眼。
燭火的光,也蓋不住她蒼白得不見半分血色的麵顏。
就連唇色,亦是慘淡無比。
方才他推門而入,見她背對著門站在這裏,竟拔出了自己的劍,還以為她在玩,便走了過來,取走了劍。
現在看她這模樣,情況仿佛並非如同自己方才所想的那樣。
他不禁疑心這婦人還在怨先前的和離未遂,加上慕氏之人應當也知道劉後對他們一向懷有不善,這迴她卻被迫入了京城,又和自己同居一屋,隻怕心裏萬分不甘,乃至生怨,這才弄劍於室。
他心裏亦隨之湧出不快,麵上卻也沒有表露,隻道:“你這趟入京,並不是我的意思。我也是方才迴來,才知你被太後召來這裏了。”
他頓了一頓,又瞥了眼剛被自己掛迴去的那柄寶劍。
“還是歇了吧!”
“明日朝會散了,帶你入宮!”
他冷冷地說。說完便轉身,脫了身上那件半濕的大氅,走到門邊,抖去上頭沾著的積雪。
慕扶蘭勉強止住自己那雙還在微微顫抖的手,慢慢地挪著沉重無比的步,終於坐迴到了床沿上。
慕媽媽早就聽到了動靜,知謝長庚迴了,忙從近旁歇著的那間耳房裏出來,和本就伺候日常起居的兩個粗使婦人一道送水進來,隨後掩門而出。
謝長庚沐浴完畢,穿著整齊的白色中衣,走了出來。
慕扶蘭已經上床,蓋了被,麵朝裏地躺了下去。
他神色淡漠,吹了燈,徑直走到床前,也躺了下去。兩人身體中間,隔了一臂多的距離。隨後拉過被子蓋上,便閉上了眼睛。
慕扶蘭徹夜地醒著,在壓來的無邊的黑暗和身畔那個男人所發出的均勻的唿吸聲中,睜著眼睛,等到了天亮。
他早早起了身,洗漱過後,換上朝服便走了。到了快巳時的時分,管事來請慕扶蘭,說馬車備在了大門之外,請夫人出門,去往皇宮。
慕扶蘭已經梳妝完畢,換了衣裳。
謝長庚的全職官名是河西鎮守經略節度大使,鎮涼州,兼涼州都督,按品級,是二品大員。
前世,在謝縣的慕扶蘭後來也曾獲封誥命,得過朝廷賜下的誥命夫人賜服。
現在自然還沒有,她便穿了預先備好的一套較常服要隆重許多的品月色緞底衣裙。花色是全身納紗刺繡金銀線的百花蝴蝶圖案,衣邊也飾以金銀線紋絛。精美富貴有餘,未免也帶幾分老俗。
她最後看了眼鏡裏的自己,邁步走了出去,來到門口,上了等在那裏的馬車。
馬車載著她到了皇宮之外。昨日那個曾來謝府傳話的曹金就等在那裏,見慕扶蘭到了,引她入內,一邊走,一邊笑道:“太後在望仙殿。謝節度使在外頭等著翁主了。”
望仙殿是劉後平日下朝後的起居之所。
慕扶蘭向這這個曹太監含笑點頭,跟了進去,穿堂過殿,來到望仙殿外,看見謝長庚就站在那裏。
“謝節度使,翁主來了。”
曹太監撇下了慕扶蘭,疾步上前,到了謝長庚的麵前。
謝長庚點頭,視線投向了慕扶蘭。
一道陽光正從琉璃殿頂斜射而下,照在她的身上。從頭到腳,金絲銀線,一身富貴,正合身份。
謝長庚掃了一眼,也沒什麽表情,收迴了目光,說:“隨我來吧。”
慕扶蘭的視線從他和那個曹太監的身上收了迴來,垂眸跟了進去,步入殿內,遠遠看見大太監楊廣樹出來了。
“見太後,我勸你放老實些為好。”
耳畔忽然傳來一道低語。
慕扶蘭抬眸,飛快看了他一眼。
謝長庚的雙目平視著前方,麵無表情,朝著正往這邊走來的楊廣樹邁步而去。
楊太監很快到了近前,目光在慕扶蘭的身上停留了一眼,便和她寒暄,隨後笑說:“太後本就念舊,後來知你二人又有夫婦之緣,早就想將翁主召入宮裏敘話了。這迴得知翁主身體有些不妥,放心不下,特意派人帶著太醫去看。好在無事,那是最好,知謝節度使事忙,無暇分身,索性把翁主接了過來。你二人本就新婚燕爾,想必是難舍難分。何況謝節度使又因平叛,新婚之夜便離了家。太後一直過意不去,這迴,也算是成人之美。”
慕扶蘭作含羞之狀,沒有說話。
謝長庚笑道:“楊公公所言極是,太後關愛,謝某萬分感激。”
敘話間,人便行至內殿。
慕扶蘭低眉垂目,跟著謝長庚到了劉後的麵前,兩人下拜。
謝長庚向劉後表謝。劉後看著兩人笑道:“謝卿,本宮這裏,你就不必多禮了。你夫婦能聚首,本宮欣慰不已。扶蘭小時曾在宮裏住過大半年,當年本宮對她就很是喜歡。知你還有事,你先去吧,莫記掛,把人放心交給本宮便是。待本宮和她敘完舊,便替你把美嬌娘給送迴去。。”
她的話裏,帶了點長輩口吻似的調侃。說完,兩道目光落在了謝長庚的臉上。
謝長庚並無多大的反應,應景似的微笑,恭敬叩謝過後,便起了身,退了出去。
殿裏隻剩下了劉後、慕扶蘭,還有那個楊太監。
慕扶蘭立刻便感覺到了劉後的態度變化。
她的臉上依舊帶笑,和自己敘著話,身上並不見身為一國太後該有的威儀或是威懾,她的神情也是溫和的。但慕扶蘭卻看得清清楚楚,從謝長庚離去後,她的兩道眼神便再也沒有離開過自己。
她知道劉後在觀察著自己。她那雙厲害的眼,絕不會放過來自己的任何一個細小的眼神和動作。
即便沒有方才謝長庚的那一句話,慕扶蘭也知道,這絕對不是自己可以展現機靈的時刻。
但她也不能表現得太過愚蠢。那樣隻會惹來對方的疑心。
過猶不及,她明白道理。
她一句一句地應著來自劉後的問話,既無聰慧之相,也不至過於蠢鈍。
一個被家人嗬護長大,涉世不深,泯然於眾的中人之材而已。
劉後和她說了些話,忽然問她是否想念姑姑。
慕扶蘭點頭。劉後便賜她恩典,叫楊太監帶她,先去參拜慕後的神位。
幕後身為先帝元後,死後起初,靈位自然供於太廟。幾年之後,一場火災卻將供著慕後靈位的那間配殿給燒毀了。此後內廷籌劃重建,卻因為種種耽擱,工事一直不成,時間長了,便再也無人過問。
如今她的神位依然還列在後殿,那裏是給身後獲得超越生前份位的榮哀的後妃所設的配殿。
慕扶蘭被楊太監帶著,走進了那間陰森的後配殿,跪在姑姑的靈位之前,焚香祝禱。
她迴到劉後麵前,眼角還有些泛紅。
劉後和她追憶了些元後當年的舊事,麵露唏噓之色,歎息道:“想當初,你姑姑母儀天下之時,本宮不過一貴妃而已。思及她種種賢良淑德,本宮至今還是記憶猶新。可惜天妒紅顏,竟叫她早早去了。本宮與你姑姑情同姐妹,往後,你有何所想所求,盡管告訴本宮。”
慕扶蘭眼圈紅了,麵露激動之色,“噗通”一聲,雙膝彎曲,跪在了她的麵前。
“太後,扶蘭便鬥膽開口了。姑姑靈位本當位列前殿,但聽說後來重修明堂之時,工事一再坍塌,禮官說陪享之人命格不祥衝撞所致,才耽擱了下來。”
“必是他們弄錯了,姑姑怎麽可能命格不祥?太後仁慈,倘若開恩,想想法子,幫著將姑姑遷迴前殿,扶蘭感激不盡。”
她說完,眼淚撲簌簌地掉落。
劉後一口答應,說自己會想辦法,叫她起身,又安撫她,慕扶蘭方轉泣為笑。
這一天,慕扶蘭被劉後留到了傍晚,賜她一道用了飯,才叫人送她出宮。
冬天白晝短暫,慕扶蘭迴到宅中之時,天已黑透。
謝長庚還沒迴。她進屋,抬眼就看見昨日那柄懸在那裏的劍,已是不見了。
應該是被謝長庚給收走了。
她盯著那麵空了的牆,在原地站了片刻,白天在宮中,麵對劉後的百般試探,自己裝癡作呆,壓在心底裏的種種情緒,在這一刻,突然間翻湧而起,潮水一般,將她整個人淹沒了。
昨夜一夜沒睡,這個白天,又是在漫長的提防和虛情假意中度過,她感到疲倦無比,泡了個熱澡,出來,早早睡了下去。
可是一閉上眼睛,她便又再一次地想起了她的熙兒。
從她重新睜開眼睛的那一天開始,幾乎沒有哪一夜,她不是懷著對熙兒的刻骨思念而睡去的。
每一次,在夢裏和熙兒的相見,醒來,便不過是增了一分她的悲痛和對謝長庚的怨恨。
她自己的前生,縱然早早死去,死狀不堪,但在那寄身長明燈的漫長十年裏,比起怨恨丈夫的無心無情,她更多的還是厭憎自己。
他本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上輩子,在他們相處的第一個夜晚,他對她曾展現過的溫情和喜愛,或許都是真的。
他大概也不曾真的忘記老長沙王對他的知遇之恩。
當目睹她最後的死狀,那一刻的他,或許也是有過愧疚的。
但也僅此而已。
當那些變成他登頂路上的阻絆之時,所有的溫情便會被徹底地撕掉。
在她十三歲那年,從君山老柏旁的山道上走過的那個青衣少年,不過隻是一個背影罷了。
那個因利登門求親,野心勃勃,逐鹿天下的江河巨寇,才是真正的謝長庚。
要恨,就恨自己的愚蠢軟弱,滋養了他骨血裏的自私和無情,它們最後才化為利刃,斷送了她的一生。
直到最後一刻的到來。
當親眼目睹熙兒自刎於自己的長生牌位前,那一刻,她才深切地感受了何為絕望的悲痛和無解的怨恨。
也是那一刻起,她真正地恨起了謝長庚,這個曾是她少女夢中人的男子。
熙兒就那樣沒了,帶著對他的生身之父的怨。
哪怕自己重新獲得了新生,一切都能重來,現在的這個謝長庚,他的雙手,也未曾沾染上熙兒的血,她也不會原諒他的。
因為熙兒,她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生生世世,無盡輪迴,永遠都不會!
慕扶蘭記得清清楚楚,熙兒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他會來陪伴她的。
她已經再世為人了。可是她的熙兒呢,他現在又到底在哪裏?
那種從她夢醒歸來之後,心口便仿佛被挖去了一塊肉的熟悉的疼痛之感,再一次地向她襲來。
她蹙著眉,閉著眼,在夢中也痛苦地蜷起了身子,像個初生嬰兒那樣抱緊雙臂,緊緊地將自己蜷成一團。
“醒醒!”
遙遠的耳畔,飄來了一個模模糊糊的聲音。
她感到有一隻手,仿佛拍過自己的麵龐。就如同記憶裏,熙兒小時候醒來,用他小手觸她臉龐的那種感覺。
“熙兒!”
她大叫一聲,猛地睜開眼睛,便對上了一雙正俯視著自己的幽暗眼眸。
她滿頭滿身的冷汗,長發緊緊粘在她的麵龐和脖頸上,腦海裏是片刻的空白。
一時之間,她不知自己身在何處,麵對著何人。隻是睜大眼睛,眼眸裏殘留著來自夢中的痛楚,在燭火靜靜透入羅帳的一片昏光裏,茫然而空洞地和床邊那個正俯身下來看著自己的男人對望著。
“你夢見了什麽?”
“誰是熙兒?”
謝長庚看了她片刻,視線掠過她依然緊緊自己蜷抱住的身子,語氣平淡地問道。
謝長庚忍不住,又看了她一眼。
燭火的光,也蓋不住她蒼白得不見半分血色的麵顏。
就連唇色,亦是慘淡無比。
方才他推門而入,見她背對著門站在這裏,竟拔出了自己的劍,還以為她在玩,便走了過來,取走了劍。
現在看她這模樣,情況仿佛並非如同自己方才所想的那樣。
他不禁疑心這婦人還在怨先前的和離未遂,加上慕氏之人應當也知道劉後對他們一向懷有不善,這迴她卻被迫入了京城,又和自己同居一屋,隻怕心裏萬分不甘,乃至生怨,這才弄劍於室。
他心裏亦隨之湧出不快,麵上卻也沒有表露,隻道:“你這趟入京,並不是我的意思。我也是方才迴來,才知你被太後召來這裏了。”
他頓了一頓,又瞥了眼剛被自己掛迴去的那柄寶劍。
“還是歇了吧!”
“明日朝會散了,帶你入宮!”
他冷冷地說。說完便轉身,脫了身上那件半濕的大氅,走到門邊,抖去上頭沾著的積雪。
慕扶蘭勉強止住自己那雙還在微微顫抖的手,慢慢地挪著沉重無比的步,終於坐迴到了床沿上。
慕媽媽早就聽到了動靜,知謝長庚迴了,忙從近旁歇著的那間耳房裏出來,和本就伺候日常起居的兩個粗使婦人一道送水進來,隨後掩門而出。
謝長庚沐浴完畢,穿著整齊的白色中衣,走了出來。
慕扶蘭已經上床,蓋了被,麵朝裏地躺了下去。
他神色淡漠,吹了燈,徑直走到床前,也躺了下去。兩人身體中間,隔了一臂多的距離。隨後拉過被子蓋上,便閉上了眼睛。
慕扶蘭徹夜地醒著,在壓來的無邊的黑暗和身畔那個男人所發出的均勻的唿吸聲中,睜著眼睛,等到了天亮。
他早早起了身,洗漱過後,換上朝服便走了。到了快巳時的時分,管事來請慕扶蘭,說馬車備在了大門之外,請夫人出門,去往皇宮。
慕扶蘭已經梳妝完畢,換了衣裳。
謝長庚的全職官名是河西鎮守經略節度大使,鎮涼州,兼涼州都督,按品級,是二品大員。
前世,在謝縣的慕扶蘭後來也曾獲封誥命,得過朝廷賜下的誥命夫人賜服。
現在自然還沒有,她便穿了預先備好的一套較常服要隆重許多的品月色緞底衣裙。花色是全身納紗刺繡金銀線的百花蝴蝶圖案,衣邊也飾以金銀線紋絛。精美富貴有餘,未免也帶幾分老俗。
她最後看了眼鏡裏的自己,邁步走了出去,來到門口,上了等在那裏的馬車。
馬車載著她到了皇宮之外。昨日那個曾來謝府傳話的曹金就等在那裏,見慕扶蘭到了,引她入內,一邊走,一邊笑道:“太後在望仙殿。謝節度使在外頭等著翁主了。”
望仙殿是劉後平日下朝後的起居之所。
慕扶蘭向這這個曹太監含笑點頭,跟了進去,穿堂過殿,來到望仙殿外,看見謝長庚就站在那裏。
“謝節度使,翁主來了。”
曹太監撇下了慕扶蘭,疾步上前,到了謝長庚的麵前。
謝長庚點頭,視線投向了慕扶蘭。
一道陽光正從琉璃殿頂斜射而下,照在她的身上。從頭到腳,金絲銀線,一身富貴,正合身份。
謝長庚掃了一眼,也沒什麽表情,收迴了目光,說:“隨我來吧。”
慕扶蘭的視線從他和那個曹太監的身上收了迴來,垂眸跟了進去,步入殿內,遠遠看見大太監楊廣樹出來了。
“見太後,我勸你放老實些為好。”
耳畔忽然傳來一道低語。
慕扶蘭抬眸,飛快看了他一眼。
謝長庚的雙目平視著前方,麵無表情,朝著正往這邊走來的楊廣樹邁步而去。
楊太監很快到了近前,目光在慕扶蘭的身上停留了一眼,便和她寒暄,隨後笑說:“太後本就念舊,後來知你二人又有夫婦之緣,早就想將翁主召入宮裏敘話了。這迴得知翁主身體有些不妥,放心不下,特意派人帶著太醫去看。好在無事,那是最好,知謝節度使事忙,無暇分身,索性把翁主接了過來。你二人本就新婚燕爾,想必是難舍難分。何況謝節度使又因平叛,新婚之夜便離了家。太後一直過意不去,這迴,也算是成人之美。”
慕扶蘭作含羞之狀,沒有說話。
謝長庚笑道:“楊公公所言極是,太後關愛,謝某萬分感激。”
敘話間,人便行至內殿。
慕扶蘭低眉垂目,跟著謝長庚到了劉後的麵前,兩人下拜。
謝長庚向劉後表謝。劉後看著兩人笑道:“謝卿,本宮這裏,你就不必多禮了。你夫婦能聚首,本宮欣慰不已。扶蘭小時曾在宮裏住過大半年,當年本宮對她就很是喜歡。知你還有事,你先去吧,莫記掛,把人放心交給本宮便是。待本宮和她敘完舊,便替你把美嬌娘給送迴去。。”
她的話裏,帶了點長輩口吻似的調侃。說完,兩道目光落在了謝長庚的臉上。
謝長庚並無多大的反應,應景似的微笑,恭敬叩謝過後,便起了身,退了出去。
殿裏隻剩下了劉後、慕扶蘭,還有那個楊太監。
慕扶蘭立刻便感覺到了劉後的態度變化。
她的臉上依舊帶笑,和自己敘著話,身上並不見身為一國太後該有的威儀或是威懾,她的神情也是溫和的。但慕扶蘭卻看得清清楚楚,從謝長庚離去後,她的兩道眼神便再也沒有離開過自己。
她知道劉後在觀察著自己。她那雙厲害的眼,絕不會放過來自己的任何一個細小的眼神和動作。
即便沒有方才謝長庚的那一句話,慕扶蘭也知道,這絕對不是自己可以展現機靈的時刻。
但她也不能表現得太過愚蠢。那樣隻會惹來對方的疑心。
過猶不及,她明白道理。
她一句一句地應著來自劉後的問話,既無聰慧之相,也不至過於蠢鈍。
一個被家人嗬護長大,涉世不深,泯然於眾的中人之材而已。
劉後和她說了些話,忽然問她是否想念姑姑。
慕扶蘭點頭。劉後便賜她恩典,叫楊太監帶她,先去參拜慕後的神位。
幕後身為先帝元後,死後起初,靈位自然供於太廟。幾年之後,一場火災卻將供著慕後靈位的那間配殿給燒毀了。此後內廷籌劃重建,卻因為種種耽擱,工事一直不成,時間長了,便再也無人過問。
如今她的神位依然還列在後殿,那裏是給身後獲得超越生前份位的榮哀的後妃所設的配殿。
慕扶蘭被楊太監帶著,走進了那間陰森的後配殿,跪在姑姑的靈位之前,焚香祝禱。
她迴到劉後麵前,眼角還有些泛紅。
劉後和她追憶了些元後當年的舊事,麵露唏噓之色,歎息道:“想當初,你姑姑母儀天下之時,本宮不過一貴妃而已。思及她種種賢良淑德,本宮至今還是記憶猶新。可惜天妒紅顏,竟叫她早早去了。本宮與你姑姑情同姐妹,往後,你有何所想所求,盡管告訴本宮。”
慕扶蘭眼圈紅了,麵露激動之色,“噗通”一聲,雙膝彎曲,跪在了她的麵前。
“太後,扶蘭便鬥膽開口了。姑姑靈位本當位列前殿,但聽說後來重修明堂之時,工事一再坍塌,禮官說陪享之人命格不祥衝撞所致,才耽擱了下來。”
“必是他們弄錯了,姑姑怎麽可能命格不祥?太後仁慈,倘若開恩,想想法子,幫著將姑姑遷迴前殿,扶蘭感激不盡。”
她說完,眼淚撲簌簌地掉落。
劉後一口答應,說自己會想辦法,叫她起身,又安撫她,慕扶蘭方轉泣為笑。
這一天,慕扶蘭被劉後留到了傍晚,賜她一道用了飯,才叫人送她出宮。
冬天白晝短暫,慕扶蘭迴到宅中之時,天已黑透。
謝長庚還沒迴。她進屋,抬眼就看見昨日那柄懸在那裏的劍,已是不見了。
應該是被謝長庚給收走了。
她盯著那麵空了的牆,在原地站了片刻,白天在宮中,麵對劉後的百般試探,自己裝癡作呆,壓在心底裏的種種情緒,在這一刻,突然間翻湧而起,潮水一般,將她整個人淹沒了。
昨夜一夜沒睡,這個白天,又是在漫長的提防和虛情假意中度過,她感到疲倦無比,泡了個熱澡,出來,早早睡了下去。
可是一閉上眼睛,她便又再一次地想起了她的熙兒。
從她重新睜開眼睛的那一天開始,幾乎沒有哪一夜,她不是懷著對熙兒的刻骨思念而睡去的。
每一次,在夢裏和熙兒的相見,醒來,便不過是增了一分她的悲痛和對謝長庚的怨恨。
她自己的前生,縱然早早死去,死狀不堪,但在那寄身長明燈的漫長十年裏,比起怨恨丈夫的無心無情,她更多的還是厭憎自己。
他本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上輩子,在他們相處的第一個夜晚,他對她曾展現過的溫情和喜愛,或許都是真的。
他大概也不曾真的忘記老長沙王對他的知遇之恩。
當目睹她最後的死狀,那一刻的他,或許也是有過愧疚的。
但也僅此而已。
當那些變成他登頂路上的阻絆之時,所有的溫情便會被徹底地撕掉。
在她十三歲那年,從君山老柏旁的山道上走過的那個青衣少年,不過隻是一個背影罷了。
那個因利登門求親,野心勃勃,逐鹿天下的江河巨寇,才是真正的謝長庚。
要恨,就恨自己的愚蠢軟弱,滋養了他骨血裏的自私和無情,它們最後才化為利刃,斷送了她的一生。
直到最後一刻的到來。
當親眼目睹熙兒自刎於自己的長生牌位前,那一刻,她才深切地感受了何為絕望的悲痛和無解的怨恨。
也是那一刻起,她真正地恨起了謝長庚,這個曾是她少女夢中人的男子。
熙兒就那樣沒了,帶著對他的生身之父的怨。
哪怕自己重新獲得了新生,一切都能重來,現在的這個謝長庚,他的雙手,也未曾沾染上熙兒的血,她也不會原諒他的。
因為熙兒,她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他。生生世世,無盡輪迴,永遠都不會!
慕扶蘭記得清清楚楚,熙兒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他會來陪伴她的。
她已經再世為人了。可是她的熙兒呢,他現在又到底在哪裏?
那種從她夢醒歸來之後,心口便仿佛被挖去了一塊肉的熟悉的疼痛之感,再一次地向她襲來。
她蹙著眉,閉著眼,在夢中也痛苦地蜷起了身子,像個初生嬰兒那樣抱緊雙臂,緊緊地將自己蜷成一團。
“醒醒!”
遙遠的耳畔,飄來了一個模模糊糊的聲音。
她感到有一隻手,仿佛拍過自己的麵龐。就如同記憶裏,熙兒小時候醒來,用他小手觸她臉龐的那種感覺。
“熙兒!”
她大叫一聲,猛地睜開眼睛,便對上了一雙正俯視著自己的幽暗眼眸。
她滿頭滿身的冷汗,長發緊緊粘在她的麵龐和脖頸上,腦海裏是片刻的空白。
一時之間,她不知自己身在何處,麵對著何人。隻是睜大眼睛,眼眸裏殘留著來自夢中的痛楚,在燭火靜靜透入羅帳的一片昏光裏,茫然而空洞地和床邊那個正俯身下來看著自己的男人對望著。
“你夢見了什麽?”
“誰是熙兒?”
謝長庚看了她片刻,視線掠過她依然緊緊自己蜷抱住的身子,語氣平淡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