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今天本就高興,聽人誇自家女兒隻有更高興的,跟於連平笑著寒暄著,已經比較熟練地遞了一顆煙過去。
於連平一看,嗬,小宋這親戚夠意思,給了支大前門!
自然地,態度就更加親近起來,幾句話功夫,與王利民簡直要稱兄道弟起來。
“……你爺倆再等上幾分鍾,小宋他們今日進糧倉裏盤點清倉去了,一會兒就迴來啦!”正說著話,於連平往窗戶外一看,隨即站起來,“看,那不是迴來啦!”
小秋應聲站起來往外看,果然,有七八個穿著青灰色大褂的人從糧倉那邊走過來,走在最左邊的,正跟一個矮胖子說話的高瘦小夥子,正是小秋舅舅宋秀程。
小秋這會兒視力好,一眼看見那個矮胖子,心裏就是一寒。這個人是小舅宋秀程的同事劉俊紅,上一世正是這個人出麵指正了小舅舅強奸殺人的罪行,致使宋秀程冤死!
握手成拳,小秋咬著嘴唇將心中的恨意壓下去。她不斷在心裏提醒自己,上一世小舅舅是77年秋天出的事,這會兒才75年,還有兩年半……忍一忍,再忍一忍,她隻要趕在出事之前揭開這人和背後指使人的本來麵目,就能替小舅舅解除厄運,也報上一世的陷害之仇。
說話間,於連平和王利民已經開門走了出去,宋秀程等人也到了近前,小秋連忙收斂心神,扯著嘴角,強迫自己揚起一片笑來,緩緩走了出去。
見姐夫帶著小秋過來,宋秀程是挺意外的,可也沒太表現出來,跟於連平客氣幾句,就帶著王利民和小秋迴了宿舍。
倒了一杯開水,宋秀程才問起王利民父女倆到縣城的原因,王利民早就憋得不行了,終於等到宋秀程詢問,那一開口就是滔滔不絕啊。
小秋也不管說話的兩個大人,洗洗手,掀開籃子上的布,一樣一樣往外拿東西:在家裏煮好的雞蛋,她給小舅舅炒的芝麻鹽,炸的鹹魚塊,當然,也有剛才在街上飯店裏買的十個大肉包子……說起來,這個時代賣的東西真是實誠啊,一毛錢一兩糧票一個的大肉包子,個頭比成人巴掌還大,小秋的小手得兩隻手捧著拿,而且咬開之後,極好的大蔥豬肉餡兒抱成一團,咬一口肉質彈牙,汁水四溢……那個香啊!太好吃了!
得知姐夫進城竟然聯係成了一大宗買賣,宋秀程也替他高興,卻並不像王利民這樣盲目地歡喜,還能冷靜地提醒:“這是件大喜事,可是,也要留意幾點,迴去先找個地方存雞,四下裏收雞的時候,盡量動靜小一點,免得招來麻煩。再就是運輸,也得找點兒合適的家夥事兒裝雞……我倒是見過運輸公司運送雞和兔子,都用那種標準的鐵絲籠子,可惜,運輸公司那邊沒有認識的……”
王利民也說著自己的打算:“……咱們剛開始幹,不用那麽講究。我想來,就用咱們裝糧食的囤,封上蓋子,一個糧食囤盛五十隻雞沒問題,三百隻雞用六個囤就能盛開,我借村裏的拖拉機一趟就運過來了。”
完了還補充說:“過完年,家家戶戶都有吃空的糧食囤,我借來用用,等河水開化了,把囤放河水裏泡上兩天,刷一刷,不耽誤裝糧食……哦,若是買賣能多做幾迴,幹脆買新囤還迴去就是了,咱們用舊囤。”
聽老爹跟小舅把賣雞的事兒說道的差不多了,小秋就說起老娘進縣城學縫紉的事:“……小舅,我娘要帶小冬一起,住人家安排的地方怕是不方便……”
沒等她說完,宋秀程就一揮手道:“讓我姐住我這裏,我去工友宿舍擠一擠,一個月好湊乎。我這裏有食堂,宿舍裏有煤爐,做個飯燒個水都方便。”
這個安排,王利民很滿意,連忙答應著:“秀程,那就讓你受累了。”
“說這個幹嘛,那不是我姐嘛!”
小秋卻在琢磨,宋秀蓮住在小舅這裏固然安心方便,可一來安全讓她顧慮,二來小冬白天也沒人照顧……小舅舅終歸要上班,宋秀蓮也要去縫紉班上課……
於是,等吃飽飯,王利民爺倆向宋秀程告辭迴家。
臨出門,趁王利民去推自行車的功夫,宋秀程將那張自行車票又塞給了小秋:“問了幾天,價錢都不合適,不等著使錢,倒不如自己留著。”
小秋算著,賣完雞,給娘買縫紉機的錢就差不多了,其他的她慢慢找摸,也不是大事兒了。於是也就把自行車票收了起來,笑嘻嘻道:“那我先擱著,小舅舅努力攢錢,爭取早點兒把車子買迴來。”
迴家的路上,小秋就開始遊說自家老爹:“……小冬一個人擱在屋裏肯定不行,小舅舅幫著照顧一天兩天行,一個月肯定不行,那會影響小舅工作……”
王利民今天心情好,一路都樂嗬嗬的。聽閨女絮絮叨叨說了半天不得要領,幹脆道:“閨女啊,你就直說該怎麽辦吧!”
小秋嘿嘿一笑,往老爹背上貼了帖,道:“爹,讓我跟著我娘進縣城吧?這樣,我娘去上課,我小舅去上班,我在家看著小冬……”
“小丫頭這麽喜歡縣城啊?”王利民也跟著嘿嘿笑,那神態那笑聲,跟身後的小臉簡直一模一樣,不愧是爺倆!
小秋氣惱地扯扯老爹的衣襟,道:“爹,若不是小冬沒人照看,我才不想跟來呢,你別冤枉人家!”
說說笑笑,爺倆很快達成協議,等宋秀蓮進城,小秋就跟著一道進城。也正好,宋秀程宿舍裏有兩張單人床,住另一張床的同事年前剛剛結婚搬出去,空置著呢,是以,也不用擔心小秋跟著沒處睡。
迴到家,小秋自己迴家,王利民則火急火燎地趕去了王利群家,商議收雞、送雞的事兒去了。
年後,天氣仍舊寒冷,離著開春草芽兒萌發怎麽也還得小兩個月,可這個時候,家家戶戶的糧食也吃了大半去,很多人家積蓄的草籽之類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人和家裏養的禽畜都有些青黃不接。
於連平一看,嗬,小宋這親戚夠意思,給了支大前門!
自然地,態度就更加親近起來,幾句話功夫,與王利民簡直要稱兄道弟起來。
“……你爺倆再等上幾分鍾,小宋他們今日進糧倉裏盤點清倉去了,一會兒就迴來啦!”正說著話,於連平往窗戶外一看,隨即站起來,“看,那不是迴來啦!”
小秋應聲站起來往外看,果然,有七八個穿著青灰色大褂的人從糧倉那邊走過來,走在最左邊的,正跟一個矮胖子說話的高瘦小夥子,正是小秋舅舅宋秀程。
小秋這會兒視力好,一眼看見那個矮胖子,心裏就是一寒。這個人是小舅宋秀程的同事劉俊紅,上一世正是這個人出麵指正了小舅舅強奸殺人的罪行,致使宋秀程冤死!
握手成拳,小秋咬著嘴唇將心中的恨意壓下去。她不斷在心裏提醒自己,上一世小舅舅是77年秋天出的事,這會兒才75年,還有兩年半……忍一忍,再忍一忍,她隻要趕在出事之前揭開這人和背後指使人的本來麵目,就能替小舅舅解除厄運,也報上一世的陷害之仇。
說話間,於連平和王利民已經開門走了出去,宋秀程等人也到了近前,小秋連忙收斂心神,扯著嘴角,強迫自己揚起一片笑來,緩緩走了出去。
見姐夫帶著小秋過來,宋秀程是挺意外的,可也沒太表現出來,跟於連平客氣幾句,就帶著王利民和小秋迴了宿舍。
倒了一杯開水,宋秀程才問起王利民父女倆到縣城的原因,王利民早就憋得不行了,終於等到宋秀程詢問,那一開口就是滔滔不絕啊。
小秋也不管說話的兩個大人,洗洗手,掀開籃子上的布,一樣一樣往外拿東西:在家裏煮好的雞蛋,她給小舅舅炒的芝麻鹽,炸的鹹魚塊,當然,也有剛才在街上飯店裏買的十個大肉包子……說起來,這個時代賣的東西真是實誠啊,一毛錢一兩糧票一個的大肉包子,個頭比成人巴掌還大,小秋的小手得兩隻手捧著拿,而且咬開之後,極好的大蔥豬肉餡兒抱成一團,咬一口肉質彈牙,汁水四溢……那個香啊!太好吃了!
得知姐夫進城竟然聯係成了一大宗買賣,宋秀程也替他高興,卻並不像王利民這樣盲目地歡喜,還能冷靜地提醒:“這是件大喜事,可是,也要留意幾點,迴去先找個地方存雞,四下裏收雞的時候,盡量動靜小一點,免得招來麻煩。再就是運輸,也得找點兒合適的家夥事兒裝雞……我倒是見過運輸公司運送雞和兔子,都用那種標準的鐵絲籠子,可惜,運輸公司那邊沒有認識的……”
王利民也說著自己的打算:“……咱們剛開始幹,不用那麽講究。我想來,就用咱們裝糧食的囤,封上蓋子,一個糧食囤盛五十隻雞沒問題,三百隻雞用六個囤就能盛開,我借村裏的拖拉機一趟就運過來了。”
完了還補充說:“過完年,家家戶戶都有吃空的糧食囤,我借來用用,等河水開化了,把囤放河水裏泡上兩天,刷一刷,不耽誤裝糧食……哦,若是買賣能多做幾迴,幹脆買新囤還迴去就是了,咱們用舊囤。”
聽老爹跟小舅把賣雞的事兒說道的差不多了,小秋就說起老娘進縣城學縫紉的事:“……小舅,我娘要帶小冬一起,住人家安排的地方怕是不方便……”
沒等她說完,宋秀程就一揮手道:“讓我姐住我這裏,我去工友宿舍擠一擠,一個月好湊乎。我這裏有食堂,宿舍裏有煤爐,做個飯燒個水都方便。”
這個安排,王利民很滿意,連忙答應著:“秀程,那就讓你受累了。”
“說這個幹嘛,那不是我姐嘛!”
小秋卻在琢磨,宋秀蓮住在小舅這裏固然安心方便,可一來安全讓她顧慮,二來小冬白天也沒人照顧……小舅舅終歸要上班,宋秀蓮也要去縫紉班上課……
於是,等吃飽飯,王利民爺倆向宋秀程告辭迴家。
臨出門,趁王利民去推自行車的功夫,宋秀程將那張自行車票又塞給了小秋:“問了幾天,價錢都不合適,不等著使錢,倒不如自己留著。”
小秋算著,賣完雞,給娘買縫紉機的錢就差不多了,其他的她慢慢找摸,也不是大事兒了。於是也就把自行車票收了起來,笑嘻嘻道:“那我先擱著,小舅舅努力攢錢,爭取早點兒把車子買迴來。”
迴家的路上,小秋就開始遊說自家老爹:“……小冬一個人擱在屋裏肯定不行,小舅舅幫著照顧一天兩天行,一個月肯定不行,那會影響小舅工作……”
王利民今天心情好,一路都樂嗬嗬的。聽閨女絮絮叨叨說了半天不得要領,幹脆道:“閨女啊,你就直說該怎麽辦吧!”
小秋嘿嘿一笑,往老爹背上貼了帖,道:“爹,讓我跟著我娘進縣城吧?這樣,我娘去上課,我小舅去上班,我在家看著小冬……”
“小丫頭這麽喜歡縣城啊?”王利民也跟著嘿嘿笑,那神態那笑聲,跟身後的小臉簡直一模一樣,不愧是爺倆!
小秋氣惱地扯扯老爹的衣襟,道:“爹,若不是小冬沒人照看,我才不想跟來呢,你別冤枉人家!”
說說笑笑,爺倆很快達成協議,等宋秀蓮進城,小秋就跟著一道進城。也正好,宋秀程宿舍裏有兩張單人床,住另一張床的同事年前剛剛結婚搬出去,空置著呢,是以,也不用擔心小秋跟著沒處睡。
迴到家,小秋自己迴家,王利民則火急火燎地趕去了王利群家,商議收雞、送雞的事兒去了。
年後,天氣仍舊寒冷,離著開春草芽兒萌發怎麽也還得小兩個月,可這個時候,家家戶戶的糧食也吃了大半去,很多人家積蓄的草籽之類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人和家裏養的禽畜都有些青黃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