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遇事不決就開會
趕海:我有九千萬黃金海洋漁場 作者:蒼狼五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的淨利潤為14.32,淨利潤率為40%,這個數據同樣是秒殺行業的,行業中大多數公司的淨利潤率隻有個位數,甚至很多公司全靠國家補貼維持運轉。”
楊晨晨接著往下匯報,這又是麒麟集團領先於其他漁業公司的地方。
別的漁業公司都不賺錢,麒麟集團卻能保持較高的利潤率。
當數據算出來的時候,楊晨晨都懷疑自己算錯了,還算了好幾遍才確認。
“數據注意保密,咱們這數據要是放出去,很多人都會得紅眼病。”
餘樂天自然知道利潤率這麽高的原因。
他們的成本低,出入捕撈海域大部分都是定點到達,減少在海上飄著的時間。
還有就是資源優勢,資源好,漁船不用開著在海上長距離找魚群,這又能節約很多的成本。
畢竟其他公司的漁船,一趟出海大部分的成本都花在找魚群上,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找不到。
這樣一趟趟積累下來,油費都能將一支船隊拖垮。
“……關於薪資方麵,行政後勤月工資的中位數是8546元;船員月工資的中位數是元。”
楊晨晨說到這裏,再次停下,喝茶潤嘴,同時也給餘老板留下思考的時間。
“咱們的工資水平,在行業中處於什麽水平?”餘樂天想了想,問道。
麒麟集團的財務報告中,餘樂天讓用中位數取代了平均數這個無意義的數字,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中位數更能反映群體的情況。
“咱們集團的工資水平已經是行業第一,行政後勤人員的工資高出行業平均值30%;
船員工資就更高了,差不多是行業均值的6倍,咱們船員工資太高。
現在很多公司的船員都想來我們公司公司應聘。”
“船員工資高都是人家應得的,你們沒上過船,有時候忙起來24小時不休息,一連幾十個小時工作,都是賣命錢。”
船員工資這事,餘樂天真是一點不打折扣,而且也沒有商量的餘地。
“可是餘總,其他公司的船員難道不是同樣的工作嗎?”
楊晨晨對船員的工作狀況還是了解太少,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疑問。
“你不懂,他們的船因為要在海上尋找魚群,所以很多時候找不到魚群,船員就沒有工作,捕撈不到足夠多的魚,老板不賺錢,自然沒有錢給高工資。”
餘樂天自然是知道漁船在茫茫大海上尋找魚群那種焦慮的,尤其是連續多次下網顆粒無收後,那壓力真的可以壓垮一個人。
“哦,原來是這樣,看來我們公司的船員都很厲害。”楊晨晨似懂非懂說著。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吧!”餘樂天知道,這些都是資源豐富的緣故。
楊晨晨的匯報還在繼續,餘樂天也終於能從數字中,更加清晰的了解集團目前的情況。
不過數據拿出來後,還是讓他有些意外。
餘樂天原本以為,今年近乎壟斷的海鮮貿易,營收早就應該過百億,沒想到還差那麽遠。
才堪堪36億不到,雖然這個營收已經是全國第一,但這並不能讓餘樂天滿足。
要知道華夏擁有全球消費潛力最大的海鮮消費市場,這個市場要是徹底打開,那將會是數萬億的規模。
……
培訓基地。
上官雲嵐和龍振山兩人正在選拔捕蟹船的船員。
在正式選拔開始前,兩人先是播放了一段視頻。
視頻中,那艘名叫“羅斯號”的捕蟹船,因為遭遇事故,船在不到二十分鍾內沉沒,15名船員最後隻有5名船員獲救。
這段視頻後,上官雲嵐又播放一段視頻合集。
內容是捕蟹船上各種意外,導致傷亡甚至是死亡的畫麵。
視頻中的受傷方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的受傷方式。
看完兩段視頻,現場的氛圍由之前的熱烈,變得有些沉悶。
以前大多數人隻是關注捕蟹人的高工資,現在上官雲嵐用事實告訴他們,這錢是用命換來的。
“阿拉斯加捕蟹人的工資,一周大概是10萬美刀左右。
我們的工資有多高暫時不清楚,但我相信以餘老板的大方,工資必然不會低於這個數。
但是你們也看到了,這份工作的危險係數非常高。
而且工作環境極端惡劣,我甚至都不能保證能不能安全的帶你們迴來。”
說到這裏,上官雲嵐的目光掃過在場參加選拔的所有人。
“所以,從工作角度來說,這並不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我希望你們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上官雲嵐的開場白後,龍振山開始主持選拔。
首先是拋投手,總共有20人參與選拔。
他們需要在模擬環境中,連續拋投50次,勝率最高的兩人獲得資格。
拋投手之後,其他各個崗位的船員考核也都紛紛開始。
上官雲嵐和龍振山,山貓等人則是負責監考,根據考試成績進行最終的評選。
兩天時間要選出三十名合格的船員,時間緊任務重。
就在麒麟集團緊鑼密鼓忙碌時候,兩艘捕蟹船的關注度也在持續提升。
尤其是在麒麟集團的宣傳攻勢下,華夏自主產帝王蟹的熱度持續提升,甚至已經有不少海鮮品牌詢問什麽時候可以下訂單。
麒麟集團這般大動作,自然引起不少巨頭的關注。
尤其是當其他的漁業集團業績都承壓的時候,麒麟集團的存在,仿佛就像是在他們臉上扇巴掌。
浙江大洋世家。
魯偉鼎是大洋世家的總裁,他最近十分焦慮,這種焦慮尤其在看到集團年報後,又加重幾分。
本來大洋世家就已經因為業績下滑,ipo計劃暫時擱淺。
原本以為今年有個好收成,結果更加不如人意,資源枯竭的問題不是個人能解決的。
他們曾經想過去購買麒麟集團的海鮮來做大銷售規模,但雙方最終因為價格問題沒有談攏。
再看看財務報表,去年還能勉強盈利,今年的捕撈季產量不樂觀,雖然已經進行過一輪降薪裁員,但財報依然顯示虧損。
這就讓魯偉鼎有些騎虎難下,他甚至動了要將集團打包出售的念頭。
但是想想這是自己十年打拚的成果,好不容易做到全國第二,就這樣放棄,怎麽都不甘心。
遇事不決就開會。
很快魯偉鼎找來兩位高級副總裁商量對策,一同前來的還有首席執行官沈誌軍。
沈誌軍曾經和餘樂天有過接觸,隻不過那次合作不歡而散。
楊晨晨接著往下匯報,這又是麒麟集團領先於其他漁業公司的地方。
別的漁業公司都不賺錢,麒麟集團卻能保持較高的利潤率。
當數據算出來的時候,楊晨晨都懷疑自己算錯了,還算了好幾遍才確認。
“數據注意保密,咱們這數據要是放出去,很多人都會得紅眼病。”
餘樂天自然知道利潤率這麽高的原因。
他們的成本低,出入捕撈海域大部分都是定點到達,減少在海上飄著的時間。
還有就是資源優勢,資源好,漁船不用開著在海上長距離找魚群,這又能節約很多的成本。
畢竟其他公司的漁船,一趟出海大部分的成本都花在找魚群上,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找不到。
這樣一趟趟積累下來,油費都能將一支船隊拖垮。
“……關於薪資方麵,行政後勤月工資的中位數是8546元;船員月工資的中位數是元。”
楊晨晨說到這裏,再次停下,喝茶潤嘴,同時也給餘老板留下思考的時間。
“咱們的工資水平,在行業中處於什麽水平?”餘樂天想了想,問道。
麒麟集團的財務報告中,餘樂天讓用中位數取代了平均數這個無意義的數字,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中位數更能反映群體的情況。
“咱們集團的工資水平已經是行業第一,行政後勤人員的工資高出行業平均值30%;
船員工資就更高了,差不多是行業均值的6倍,咱們船員工資太高。
現在很多公司的船員都想來我們公司公司應聘。”
“船員工資高都是人家應得的,你們沒上過船,有時候忙起來24小時不休息,一連幾十個小時工作,都是賣命錢。”
船員工資這事,餘樂天真是一點不打折扣,而且也沒有商量的餘地。
“可是餘總,其他公司的船員難道不是同樣的工作嗎?”
楊晨晨對船員的工作狀況還是了解太少,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疑問。
“你不懂,他們的船因為要在海上尋找魚群,所以很多時候找不到魚群,船員就沒有工作,捕撈不到足夠多的魚,老板不賺錢,自然沒有錢給高工資。”
餘樂天自然是知道漁船在茫茫大海上尋找魚群那種焦慮的,尤其是連續多次下網顆粒無收後,那壓力真的可以壓垮一個人。
“哦,原來是這樣,看來我們公司的船員都很厲害。”楊晨晨似懂非懂說著。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吧!”餘樂天知道,這些都是資源豐富的緣故。
楊晨晨的匯報還在繼續,餘樂天也終於能從數字中,更加清晰的了解集團目前的情況。
不過數據拿出來後,還是讓他有些意外。
餘樂天原本以為,今年近乎壟斷的海鮮貿易,營收早就應該過百億,沒想到還差那麽遠。
才堪堪36億不到,雖然這個營收已經是全國第一,但這並不能讓餘樂天滿足。
要知道華夏擁有全球消費潛力最大的海鮮消費市場,這個市場要是徹底打開,那將會是數萬億的規模。
……
培訓基地。
上官雲嵐和龍振山兩人正在選拔捕蟹船的船員。
在正式選拔開始前,兩人先是播放了一段視頻。
視頻中,那艘名叫“羅斯號”的捕蟹船,因為遭遇事故,船在不到二十分鍾內沉沒,15名船員最後隻有5名船員獲救。
這段視頻後,上官雲嵐又播放一段視頻合集。
內容是捕蟹船上各種意外,導致傷亡甚至是死亡的畫麵。
視頻中的受傷方式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的受傷方式。
看完兩段視頻,現場的氛圍由之前的熱烈,變得有些沉悶。
以前大多數人隻是關注捕蟹人的高工資,現在上官雲嵐用事實告訴他們,這錢是用命換來的。
“阿拉斯加捕蟹人的工資,一周大概是10萬美刀左右。
我們的工資有多高暫時不清楚,但我相信以餘老板的大方,工資必然不會低於這個數。
但是你們也看到了,這份工作的危險係數非常高。
而且工作環境極端惡劣,我甚至都不能保證能不能安全的帶你們迴來。”
說到這裏,上官雲嵐的目光掃過在場參加選拔的所有人。
“所以,從工作角度來說,這並不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我希望你們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上官雲嵐的開場白後,龍振山開始主持選拔。
首先是拋投手,總共有20人參與選拔。
他們需要在模擬環境中,連續拋投50次,勝率最高的兩人獲得資格。
拋投手之後,其他各個崗位的船員考核也都紛紛開始。
上官雲嵐和龍振山,山貓等人則是負責監考,根據考試成績進行最終的評選。
兩天時間要選出三十名合格的船員,時間緊任務重。
就在麒麟集團緊鑼密鼓忙碌時候,兩艘捕蟹船的關注度也在持續提升。
尤其是在麒麟集團的宣傳攻勢下,華夏自主產帝王蟹的熱度持續提升,甚至已經有不少海鮮品牌詢問什麽時候可以下訂單。
麒麟集團這般大動作,自然引起不少巨頭的關注。
尤其是當其他的漁業集團業績都承壓的時候,麒麟集團的存在,仿佛就像是在他們臉上扇巴掌。
浙江大洋世家。
魯偉鼎是大洋世家的總裁,他最近十分焦慮,這種焦慮尤其在看到集團年報後,又加重幾分。
本來大洋世家就已經因為業績下滑,ipo計劃暫時擱淺。
原本以為今年有個好收成,結果更加不如人意,資源枯竭的問題不是個人能解決的。
他們曾經想過去購買麒麟集團的海鮮來做大銷售規模,但雙方最終因為價格問題沒有談攏。
再看看財務報表,去年還能勉強盈利,今年的捕撈季產量不樂觀,雖然已經進行過一輪降薪裁員,但財報依然顯示虧損。
這就讓魯偉鼎有些騎虎難下,他甚至動了要將集團打包出售的念頭。
但是想想這是自己十年打拚的成果,好不容易做到全國第二,就這樣放棄,怎麽都不甘心。
遇事不決就開會。
很快魯偉鼎找來兩位高級副總裁商量對策,一同前來的還有首席執行官沈誌軍。
沈誌軍曾經和餘樂天有過接觸,隻不過那次合作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