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的滿目瘡痍,隆隆炮聲,村莊上空的滾滾濃煙,以及天空貼著膏藥旗的飛機,均在眾人心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順子擔心大家情緒低落,笑著向羅慶飛等龍華山眾兄弟道:
“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師父他老人家前幾年在關東,天天都在跟小鬼子周旋。隔三差五跟小鬼子幹一場,那才叫過癮。”
羅慶飛笑道:“張師叔早已說過,兄弟們都羨慕得很。”
到了民生公司碼頭,客船早已人滿為患,一票難求。
大批人員拚命湧向川內,票價也被推高了幾倍。
順子找到碼頭負責人,打電話給楊煥之,結果是楊煥之大哥楊維之接的電話。
民生公司在夷陵這邊的船隻,都屬於民生輪船公司管理。
楊維之是民生輪船公司的總經理,他二話沒說,把當天客船預留給官員的頭等艙,給了順子等人。
這些官員本事不大,派頭不小,坐船從來沒有準時過。
楊維之早就懶得伺候他們,果斷為順子他們拿出艙位。
七日後,順子一行人到達山城朝天門碼頭,得到消息的楊維之親自到碼頭迎接。
順子看到隨行人員沒有楊煥之,忍不住問道:“大哥,煥之哥現在怎樣?”
楊維之神色一黯,臉上寫滿了擔憂,“煥之幾個月前領兵出川,後來去了徐州一帶,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消息了。”
順子安慰道:“煥之哥吉人天相,小鬼子的子彈見到他都得繞著走,大哥不要太擔心。”
當天,楊維之在永平樓宴請眾人,並安排眾人住下。
晚上,順子和宋頎買了禮物,前去拜訪楊家老爺子楊孚生。
楊孚生這些天忙於調度船隻,幫助運送國民政府物資和人員入川。
順子和宋頎在楊公館一直等到晚上九點,才見到一臉憔悴的楊孚生。
楊孚生一見順子,當即拍了拍他的肩膀,稱讚道:“好小子,你在香江開設的來順航運公司很不錯啊!”
順子沒想到楊孚生連這事都知道得這麽清楚,笑著說道:“楊伯父,這事要不是你當初大力支持,我哪裏能下得了決心?
“您老什麽時候把公司開到香江去?咱們公司僅僅南洋一帶的貨物都送不完。”
楊孚生歎息道:“我這邊暫時沒有這個精力了,維之、繼之、沐之他們三個忙得腳不沾地,都忙不過來。
“內地大量機器設備和物資堆積在夷陵,等著入川。這些東西要是不及時運走,一旦倭軍沿江直上,或者派飛機轟炸,損失將不堪設想。
“現在除了客運,咱們已經把貨運的價格降到了最低,就是想保住咱們國家的工業。有了工業支撐,咱們才能有力量跟倭軍打下去。”
“楊伯父高風亮節,實在是小侄學習的楷模。”順子感覺,每見一次楊孚生,都能增長不少新見識。
畢竟楊孚生的學識見識,所站的高度,都要比他高得太多。
在山城等了五天,到第六天陳水清才帶著四個門人趕到順子與他們約定的旅館。
陳水清等人沒有水路好走,沿途還要穿越大範圍的敵占區,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他們出發雖早,到達時間還是比順子等人晚了好幾天。
順子讓他們在旅館休息兩天,陳水清堅決不答應。
第二天,一行十八人從山城出發,過龍門浩前往玉泉縣。
這一帶順子、宋頎和老張熟門熟路,道上的棒老二也都和順子宋頎打過交道。
除了道路難走一點,一路極為順利。
這日一大早來到太平山下,順子拿出四塊玄鐵牌拚在一起,請陳水清查看。
陳水清看了一眼圖案,然後眯起眼睛,觀察周邊的山川走勢,與圖案對照印證。
那圖案太寫意,他必須仔細對照。
陳水清半天沒說話,順子和老張都不由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自己要是看錯了,之前做的那麽多努力豈不是都白費了?
半晌之後,陳水清朝順子點點頭,“李師弟,你和張師叔的判斷沒錯,就是那裏。”
說話間,他抬手指向圖中圓圈所對應的位置。
順子道:“陳師兄,咱們上去看看。”
登上那處懸崖的半腰處,順子把玄鐵牌正麵的圖案朝上,“除了這四塊玄鐵牌之外,還有八字密語:背山麵水,寶藏其間。”
陳水清點點頭,“你和張師叔找的那處山丘,也沒錯。”
順子心中一喜,把對麵遠處山頂的四塊巨石對照一看,那四塊石頭果然跟仕女的外形十分相似。
此時加上仕女的眼神所向,更加能夠確定當初他跟師父所去的那處山丘,就是傳說中的埋寶之地。
陳水清臉色冷峻,話語極少,他轉頭看了看順子,“李師弟,走吧!”
到達埋藏寶物的那處山丘,已是晌午時分。
因為有了上次的經驗,順子準備了足夠的幹糧。
因為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他們師徒和宋頎甚至還準備了帳篷、大米、菜蔬、活禽和鍋灶。
順子對宋頎道:“小白狐兒,你帶咱們山門的兄弟去生火做飯。”
宋頎答應一聲,帶著幾名兄弟前去忙活。
陳水清一點也不磨嘰,到達山腳便帶著四名門人繞著山丘看了一圈。
此時天氣剛剛迴暖,山丘上青草剛剛吐出嫩芽,站在高處,整個山丘盡收眼底。
陳文清單手一抬,朝門人說道:“羅盤!”
門人取出羅盤交到陳水清手上,陳文清緩步走下高坡,來到一個相對平緩的位置,輕輕轉動羅盤。
待指針指向乾宮的位置,然後沿著指針所指,不斷向前邁動腳步。
走到前麵的陡坡停下腳步,陳水清又是一伸手,說道:“地靈尺!”
拿過地靈尺,陳水清一手輕輕握住尺柄,另一隻手輕輕撥動指針,然後平穩唿吸,靜等指針停下。
陽光下,指針泛著金光在微風下輕輕轉動,停下時依然指向那處陡坡方向。
見自己的判斷不斷得到驗證,陳文清鬆了一口氣。
他指著麵前的陡坡,對門人道:“開挖!”
順子擔心大家情緒低落,笑著向羅慶飛等龍華山眾兄弟道:
“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師父他老人家前幾年在關東,天天都在跟小鬼子周旋。隔三差五跟小鬼子幹一場,那才叫過癮。”
羅慶飛笑道:“張師叔早已說過,兄弟們都羨慕得很。”
到了民生公司碼頭,客船早已人滿為患,一票難求。
大批人員拚命湧向川內,票價也被推高了幾倍。
順子找到碼頭負責人,打電話給楊煥之,結果是楊煥之大哥楊維之接的電話。
民生公司在夷陵這邊的船隻,都屬於民生輪船公司管理。
楊維之是民生輪船公司的總經理,他二話沒說,把當天客船預留給官員的頭等艙,給了順子等人。
這些官員本事不大,派頭不小,坐船從來沒有準時過。
楊維之早就懶得伺候他們,果斷為順子他們拿出艙位。
七日後,順子一行人到達山城朝天門碼頭,得到消息的楊維之親自到碼頭迎接。
順子看到隨行人員沒有楊煥之,忍不住問道:“大哥,煥之哥現在怎樣?”
楊維之神色一黯,臉上寫滿了擔憂,“煥之幾個月前領兵出川,後來去了徐州一帶,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消息了。”
順子安慰道:“煥之哥吉人天相,小鬼子的子彈見到他都得繞著走,大哥不要太擔心。”
當天,楊維之在永平樓宴請眾人,並安排眾人住下。
晚上,順子和宋頎買了禮物,前去拜訪楊家老爺子楊孚生。
楊孚生這些天忙於調度船隻,幫助運送國民政府物資和人員入川。
順子和宋頎在楊公館一直等到晚上九點,才見到一臉憔悴的楊孚生。
楊孚生一見順子,當即拍了拍他的肩膀,稱讚道:“好小子,你在香江開設的來順航運公司很不錯啊!”
順子沒想到楊孚生連這事都知道得這麽清楚,笑著說道:“楊伯父,這事要不是你當初大力支持,我哪裏能下得了決心?
“您老什麽時候把公司開到香江去?咱們公司僅僅南洋一帶的貨物都送不完。”
楊孚生歎息道:“我這邊暫時沒有這個精力了,維之、繼之、沐之他們三個忙得腳不沾地,都忙不過來。
“內地大量機器設備和物資堆積在夷陵,等著入川。這些東西要是不及時運走,一旦倭軍沿江直上,或者派飛機轟炸,損失將不堪設想。
“現在除了客運,咱們已經把貨運的價格降到了最低,就是想保住咱們國家的工業。有了工業支撐,咱們才能有力量跟倭軍打下去。”
“楊伯父高風亮節,實在是小侄學習的楷模。”順子感覺,每見一次楊孚生,都能增長不少新見識。
畢竟楊孚生的學識見識,所站的高度,都要比他高得太多。
在山城等了五天,到第六天陳水清才帶著四個門人趕到順子與他們約定的旅館。
陳水清等人沒有水路好走,沿途還要穿越大範圍的敵占區,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他們出發雖早,到達時間還是比順子等人晚了好幾天。
順子讓他們在旅館休息兩天,陳水清堅決不答應。
第二天,一行十八人從山城出發,過龍門浩前往玉泉縣。
這一帶順子、宋頎和老張熟門熟路,道上的棒老二也都和順子宋頎打過交道。
除了道路難走一點,一路極為順利。
這日一大早來到太平山下,順子拿出四塊玄鐵牌拚在一起,請陳水清查看。
陳水清看了一眼圖案,然後眯起眼睛,觀察周邊的山川走勢,與圖案對照印證。
那圖案太寫意,他必須仔細對照。
陳水清半天沒說話,順子和老張都不由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自己要是看錯了,之前做的那麽多努力豈不是都白費了?
半晌之後,陳水清朝順子點點頭,“李師弟,你和張師叔的判斷沒錯,就是那裏。”
說話間,他抬手指向圖中圓圈所對應的位置。
順子道:“陳師兄,咱們上去看看。”
登上那處懸崖的半腰處,順子把玄鐵牌正麵的圖案朝上,“除了這四塊玄鐵牌之外,還有八字密語:背山麵水,寶藏其間。”
陳水清點點頭,“你和張師叔找的那處山丘,也沒錯。”
順子心中一喜,把對麵遠處山頂的四塊巨石對照一看,那四塊石頭果然跟仕女的外形十分相似。
此時加上仕女的眼神所向,更加能夠確定當初他跟師父所去的那處山丘,就是傳說中的埋寶之地。
陳水清臉色冷峻,話語極少,他轉頭看了看順子,“李師弟,走吧!”
到達埋藏寶物的那處山丘,已是晌午時分。
因為有了上次的經驗,順子準備了足夠的幹糧。
因為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他們師徒和宋頎甚至還準備了帳篷、大米、菜蔬、活禽和鍋灶。
順子對宋頎道:“小白狐兒,你帶咱們山門的兄弟去生火做飯。”
宋頎答應一聲,帶著幾名兄弟前去忙活。
陳水清一點也不磨嘰,到達山腳便帶著四名門人繞著山丘看了一圈。
此時天氣剛剛迴暖,山丘上青草剛剛吐出嫩芽,站在高處,整個山丘盡收眼底。
陳文清單手一抬,朝門人說道:“羅盤!”
門人取出羅盤交到陳水清手上,陳文清緩步走下高坡,來到一個相對平緩的位置,輕輕轉動羅盤。
待指針指向乾宮的位置,然後沿著指針所指,不斷向前邁動腳步。
走到前麵的陡坡停下腳步,陳水清又是一伸手,說道:“地靈尺!”
拿過地靈尺,陳水清一手輕輕握住尺柄,另一隻手輕輕撥動指針,然後平穩唿吸,靜等指針停下。
陽光下,指針泛著金光在微風下輕輕轉動,停下時依然指向那處陡坡方向。
見自己的判斷不斷得到驗證,陳文清鬆了一口氣。
他指著麵前的陡坡,對門人道:“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