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被吸上去的,就憑我倆的本事,怎麽會飛到那上麵?”胖頭孫一指光束處,“不信你們看,上麵還有我倆的吸盤呢!”


    “就是,就憑我倆,怎麽會自己上去?”劉百禽咽下最後一口醬牛肉說道,“常言道,有福之人不入無福之地,我們才不會自討苦吃呢!”


    崔判官把二人扒拉到一旁,再一次朝著光束處飛去,雙手摳住峭壁,如同壁虎,定睛觀瞧。


    他的判官筆正插在一個黑色不明物體中。


    崔判官一手摳緊,一手迅速拔下判官筆,插迴靴子裏,然後用手敲了敲這黑色物體的外殼。


    是金屬的聲音。


    他再觀察此物,長方體,小臂長短,有一麵是破碎的琉璃,琉璃裏麵是密密麻麻顏色不同的線,連接在幾塊不知是什麽材料製成的板子上。


    此物通過螺絲,固定在角落裏,後麵有根指頭粗細的黑線,穿進峭壁。用手觸碰此物,還能扭動。它的上麵,有一個小點,應該就是光束的源頭。


    這黑色不明物體到底是什麽東東?


    用現在話說,是攝像頭,能識別人體動作的攝像頭,那光束是攝像頭上的激光筆,隨著攝像頭轉動,指哪,就射向哪。


    裏邊密密麻麻的線,是導線,連接在不知什麽材料的板子上,那板子,是電路板。


    電路板,電子專業的稱其為pcb,英文全稱,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稱為印製電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也是電子元件的載體。


    如果還不了解何為pcb,問一問身邊學電子專業的朋友就懂了。如果真有興趣想看pcb到底長什麽樣,可以把自己的電腦拆開,裏邊全是。


    琉璃為何物?琉璃,就是玻璃,明代稱之為琉璃。


    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識》中記載:“琉璃石產於西域,因其五彩晶瑩,為中原人喜愛而仿造。”此外,明代文人墨客也對玻璃製品非常喜愛,葉憲祖在《鸞釵記·途逅》中寫道:“歸來愁日暮,孤影對琉璃。”?


    當初鄭和下西洋,也帶迴了大量的海外玻璃匠人。


    那螺絲呢,明代有沒有?


    答案是,有的。


    明代的《武備誌》中,就有關於螺絲的記載和圖示。


    真實的曆史,絕對超乎大家對心中曆史的認知。


    崔判官再看攝像頭的旁邊,果然有兩個吸盤,牢牢地吸在了峭壁之上。崔判官氣運丹田,摳下來一塊吸盤,往地上扔去。


    隻見吸盤剛丟到一半,就力道漸弱,又被吸迴。


    如是再三,崔判官放棄了,飛了下來。


    “宗主,這倆人說的可是實情?”黑無常焦急地問道。


    崔判官點了點頭,然後看著這一胖一瘦二人,問道:“這吸盤是磁石,你們哪裏得來的?”


    胖頭孫指了指九層樓後,說道:“在那花園裏撿的,正好兩個,然後我二人看它個大,就綁在了腰後,還別說,綁上後這腰是真舒服啊!熱乎乎的!”


    胖頭孫口中的花園,說的是地下鹹陽城的苑囿遺址。


    “我倆還說呢,撿的時候隻覺得好奇,沒想到這吸盤還挺好用,地下城居然有這等寶物,真是難得,於是就想,等出去了,把這東西賣了賺錢。”劉百禽補充道。


    “我可沒說賣錢,我說的是要把它打造成一把上好的菜刀。”胖頭孫糾正道。


    “你說賣了的!”


    “沒!”


    “說了!”


    “沒!”


    兩個人嘮嘮就嘮急眼了,動起手來,互相抓撓,薅頭發揪耳朵,戰在一處。


    “行了!行了!”黑無常看不下去了,把二人分開,“你倆難兄難弟的,怎麽還互相掐起來了?”


    二人氣鼓鼓地各站一邊,嘴裏喘著粗氣,互相拿眼睛瞪著對方。


    “這叫耳機的東西,你們是從哪得來的?”崔判官把剛才收起的耳機又拿了出來,“不會又是花園裏撿的吧?”


    “不是,不是,哪能有那麽好的運氣?撿到了發熱的吸盤,又撿到耳機?”胖頭孫看了看劉百禽,“你說對吧?”


    “沒錯!沒錯!”


    二人又和好了。


    “不是地上撿的,難不成是天上掉的?”牛頭插嘴道。


    “還別說,牛爺,真讓你給猜著了!”胖頭孫豎起了大拇指,“一看你就能掐會算!”


    這句話把牛頭捧的,倒是有些洋洋得意。


    “子彈呢?我剛才飛上去,怎麽沒看到那聲音說的子彈?”崔判官思路沒被二人搞亂,“對了,還有所謂的彈夾!”


    “而且,這鐵籠又是怎麽升上去的?”黑無常厲聲道,“從實招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水行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裏吧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裏吧唧並收藏山水行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