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首看了看跟他一樣強撐心血的謝魁,不禁悲從中來。


    堂堂六扇門,酒色財氣四門,如今隻剩下氣門謝魁跟他一起,沒想到今日就要葬在華山了。


    座首突然仰天長嘯,對著身邊的謝魁說道:“爺們兒,今個兒可就是今個兒了,你怕嗎?”


    “迴座首,不怕!”謝魁繼續擺著架勢,一邊環視四周,一邊說道,“能為六扇門效力,是我一生的榮光。”


    國難思良將,板蕩見忠臣。


    座首哈哈大笑,說道:“好,平時我待你雖有不妥,但你今日卻能與我同死,如果來世我們再一起共事,我定當加倍補償!”


    蘇小紅聽著座首和謝魁的對話,在一旁撩了撩鬢角的發絲,嫵媚地看了看座首,說道:“我說能不能不要煽情?搞得也太壯烈了。我跟你說,人死了就是死了,哪有什麽來世?今朝有酒今朝醉。”


    蘇小紅又望了望謝魁,勸道:“謝魁,命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人可以像我一樣下賤地賣身,但不可以沒有底線地賣命。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覺得為座首這樣的人愚忠,值得嗎?”


    有一句話說得好,孔雀開屏是好看,可是轉過身就是屁眼兒。


    座首對謝魁說的話,就如同孔雀開屏,而蘇小紅對謝魁說的話,則是孔雀轉身後的屁眼兒,不中聽,但中用。


    蘇小紅此話一出,猶如一盆冷水一樣,澆在了謝魁身上。你要說謝魁不為所動,那肯定是假的。


    生死關頭,人人都有選擇的權利。


    漢武帝時期,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為了幫助漢朝抵禦匈奴,曾自己招募了五千士卒,出塞攻打匈奴。可是,在關鍵時候,李陵被十萬匈奴騎兵包圍時,大將軍李廣利卻不支援,直接導致李陵被圍山上,無法脫身,戰到最後,人馬連弓箭都射光了。


    此時匈奴派人喊話,要麽投降,要麽死。


    李陵迴頭看了看自己身後的五千士卒,他們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命不該絕。


    於是李陵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要我投降沒問題,但是要把我這五千士卒放迴漢關之內;第二,我這輩子,你們都不能讓我跟漢朝作戰。


    匈奴沒有漢人那麽多條條框框,立刻就答應了李陵的條件,並且還把他們自己的公主許配給了李陵。


    李陵搖身一變,成了匈奴的右校王。


    李陵投降的消息傳到了漢武帝的耳中,漢武帝大怒,問斬了李陵全家。司馬遷為此事替李陵辯護,受了宮刑。


    漢武帝時期,全國人口一共三千萬,為了北擊匈奴,隻要是個帶把兒的男人都得出征,直接導致了全國人口的銳減,隻剩下了一千五百萬。這些,曆史課本中又怎麽會寫出來?


    後來,蘇武遭到了匈奴的囚禁,被關押在現在的貝加爾湖畔。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漢朝和匈奴的關係有所緩和,蘇武這才得以迴家。


    在送別蘇武的時候,李陵給了他一首詩:


    徑萬裏兮度沙漠,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此詩,見《漢書·蘇武傳》。


    投降匈奴,李陵做得沒毛病,將軍為國賣命打仗,以五千敵十萬,最後軍破,也算力竭,為了保全性命投降,何罪之有?


    我為你打仗被俘,你卻把我的妻兒老小全殺了。李陵能做到如此,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如今謝魁,明知一死,如果投降,也不算背叛。


    座首看著謝魁,眼神中有些遲疑,不像剛才那樣堅定了,於是趁著謝魁不備,突然搶上前去,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用手掐住其咽喉,用力一扭,登時讓謝魁斃了命。


    謝魁如山一般倒下,眼球突出,盯著座首而亡。


    座首見謝魁已死,哈哈狂笑了起來,驚得山鳥從樹叢中成群地飛入空中。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喜樂悲愁,皆歸塵土。”


    座首念完這十六字後,雙風貫耳,兩手擊中了自己的左右太陽穴,七竅流血,倒在了地上。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從此世上再無座首。


    白無常麵無表情地看著座首和謝魁的屍體,對著黑無常說道:“處理了吧。”


    黑無常從身上掏出了一瓶藥水,倒在了座首和謝魁的屍身之上,隻半盞茶的工夫,兩具屍體,便化成了膿水。


    “香菜、辣青椒嘞!勾蔥、嫩芹菜嘞!扁豆、茄子、黃瓜、架冬瓜、賣大海茄!賣蘿卜、胡蘿卜、扁蘿卜、嫩了芽的香椿,蒜兒來,好韭菜——”


    “賣藥糖嘍!誰還買我的藥糖嘍!橘子還有香蕉山藥仁丹,買的買,捎的捎,賣藥糖的要來了!吃了我的味兒,有了我的味兒,橘子薄荷冒涼氣兒,吐酸水,打了飽嗝,吃了我的藥糖都管事兒。小子兒不賣,大子兒一塊——”


    真是好吆喝!


    “嘿,七爺,這華山哪來的貨聲?”王體乾衝著白無常拱手問道。


    隻見金天宮外,遠遠來了一隊人,有的扛著包袱,有的掛著擔子,緩緩朝著金天宮而來。


    為首的兩人不是別人,正是子冉和胖頭孫。


    胖頭孫一邊走著,一邊衝著子冉誇口道:“哎我說,子冉兄弟,我這一大段怎麽樣?厲害不厲害,隻要這吆喝一出,我敢說,保準一會兒就有人來照顧你的買賣!”


    “孫兄,你這吆喝從哪學來的?還怪好聽的。”子冉問道。


    “一看你這讀書人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胖頭孫驕傲地說道,“沒上街買過菜吧?大街上都是這麽吆喝的,你買幾次菜就學會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水行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裏吧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裏吧唧並收藏山水行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