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陪張老樵去華山論劍的人是尚炯,他的原話是,萬一樵老在華山有個磕了碰了的,他那藥葫蘆能派上用場。
雖然張老樵聽了尚炯的話後心裏有些不高興,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人家還是願意陪自己的,說兩句就說兩句吧,反正自己是不可能在華山遇到什麽對手的。
張老樵,一直對自己在武學上的造詣非常自信。
臨出發前,宛兒不斷囑咐張老樵,如果見到了渾三,切記要把渾三請到終南山;張老樵也不斷囑咐宛兒,千萬別讓腐儒對自己的閣樓偷工減料。
尚炯都聽煩了:“樵老,抓緊上路吧,再不走,到了華山恐怕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怎麽可能?”張老樵拍了拍錢袋,“丫頭給我的錢足足的,有錢咱什麽客房住不了?你這數來寶的,就等著跟我老頭子享福吧。對了,到了華山,你就看,有多少老人兒見了我都得點頭哈腰的。全真教張老樵,重出江湖!”
“樵老,江湖上早就風雲變幻了,認識您的,都得七老八十走不動道了吧?”尚炯拉著張老樵,示意趕緊上馬,“有幾個像您這樣,還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的?”
尚炯,平時跟張老樵和宋應星比起來,話不是很多,但隻要一張口,還是挺趕勁兒的。
張老樵翻身上馬:“這就是你不懂了,不過你記住嘍,認識我的都是高手。”
張老樵衝著宛兒和宋應星一拱手,說道:“迴見!”
“迴見!”尚炯也翻身上馬跟著說道。
“趕緊走吧你!”宋應星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狠狠地抽了一下張老樵的馬屁股。
隻見張老樵坐下的千裏名駒,立刻昂頭嘶鳴,四蹄揚起,向華山方向奔去。尚炯見狀,連忙雙腿一夾馬腹,緊緊追隨張老樵而去。
隻見一陣煙塵向宋應星麵部噴來。
“呸!呸!”宋應星吐了幾口唾沫,“這尚神醫也不知道看著點,到底會不會騎馬?”
“宋先生,行啦,人都走遠了,咱們也迴吧。”宛兒捂著嘴笑道,“平時樵老沒少說您,您抽了他馬屁股,也算是報仇了。”
宋應星丟掉樹枝,拍了拍手,意猶未盡地說道:“宛兒姑娘,你就是心善,給尚神醫千裏名駒的盧也就算了,居然給樵老也弄了一匹照夜玉獅子,真是對他太好了點。”
從終南山到華山,有三百裏的路途,張老樵和尚炯也不著急,慢慢悠悠地走了五六天,這才來到華山地界兒。
“說華山,巍峨聳立萬丈高。黃河水,滾滾的東流像開鍋。赤日炎炎如烈火,路上的行人燒心窩。
“突然間,黑雲密布遮天日,一陣暴雨就似個瓢潑。霎時間,雨過天晴消了熱,長虹瑞彩照山河。
“清風徐來吹人爽, 哎,有一乘滑杆下了山坡……”
“嘿嘿嘿,我說數來寶的,你這是又幹起了老本行是麽。”張老樵在馬上晃晃悠悠地說道,“這天兒也不熱,也沒下過雨,更沒什麽滑杆,你在這瞎說什麽呢!”
“這不是閑來沒事,在馬上解解悶兒麽。”尚炯把牛胯骨插迴腰間說道,“江湖上,我不就靠這個混吃混喝嘛。”
“跟著我老頭子還用混吃混喝?怎麽想的!”張老樵四下望了望,“你也不看看,這都到了華山底下了,可有人煙?都馬上端陽了,連個人都看不到,你不覺得奇怪嗎?”
經張老樵這麽一提醒,尚炯這才反應過來,四下看去,說道:“確實奇怪,這華山腳下跟我以前來的時候,確實不一樣。原來走到這裏,都應該人聲鼎沸了。”
“以前?你以前什麽時候來的?”張老樵問道。
“大概七八年前吧,我記得這裏有一村落,附近好像還有一茶棚。”尚炯向前看去,用手一指,說道:“沒錯,樵老您看,就是那家茶棚,還在。”
張老樵眯縫著眼望去,果然華山腳下有一茶棚,旗幟飛揚,茶棚下似乎有幾人閑坐,在那喝茶。
張老樵翻身下馬,對著尚炯說道:“你也下來,咱倆把馬放在此地,等華山論劍之後,迴來再騎。”
尚炯跟著翻身下馬,拉著馬的韁繩,說道:“樵老,您不是開玩笑吧?把馬放了?丟了怎麽辦?”
“丟了就丟了,丟了讓丫頭再買。”張老樵看了尚炯一眼,說道:“嚇著了?我跟你說,這千裏名駒都是有靈性的,你就放心把它們放在這,等下了山它們自然會等你。”
見尚炯不言語,張老樵又道:“怎麽,我老頭子吃過的魚比你吃過的飯都多,不信是不是?要是馬丟了,我背你下山。”
張老樵來到兩匹馬後,在它們屁股上,分別各拍了一掌。隻見兩匹馬,便一溜煙兒地鑽進了山林。
“樵老,這馬跑了,就算它們等著我,迴來怎麽找得到?”
“數來寶的,你事真多!”張老樵說道,“我跟你說,這兩匹馬跟我可比跟你熟,我這淨給丫頭當馬車夫了,這兩匹千裏名駒,可認得出我的聲音,不信你聽著。”
說完,張老樵一聲長嘯,隻見山林處,傳來了兩匹馬的陣陣鳴叫。
“走吧。”張老樵一拍尚炯的肩膀,悠閑地吹著口哨,向茶棚溜溜達達而去。
茶棚後的簡易房內,楊夫人正悠閑地坐在角落裏喝茶,她一邊喝茶,一邊看著周奎托周指揮使傳來的破解蠱術之書。
“知琴,你是懂下毒的,這書你也看了許多遍了,你覺得這裏邊記錄的蠱術可全?”楊夫人放下書,問道。
“迴夫人,此書記錄極其全麵,可以說是涵蓋了天下蠱術,也記錄了破解蠱術的祝由之法,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書。”知琴答道,“夫人,這書您自從得到後,為了華山論劍都翻閱多次了,如今,華山四下,我們的人在所有路口都安排好了,您也該歇歇了。”
“嗯,你說得是,不過也不可大意。”楊夫人說道,“其他路口,據說都有江湖人士上山,就咱們這一個路口,至今還無人來,是不是此路過於偏僻了些。”
楊夫人剛說到這裏,隻見知畫匆匆走了進來,對著楊夫人說道:“夫人,來人了!來人了!遠處來了兩個人,正向茶棚走來!”
“哦?可是江湖人士,要參加華山論劍的?”楊夫人直起身子問道。
“看上去應該是江湖人,不過他們身上並未帶什麽兵刃。”知畫答道,“一個邋遢的老道士,還有一個像是個走街串巷數來寶的,我猜這兩人,很可能是四處遊方算命的騙子。”
“不可大意了!”楊夫人說道,“此次華山論劍,我們的計劃不得有失,讓茶棚外的韓先魯、胡麻子、陳五做好準備,探探他們,然後通知老羅,準備迎客。”
“是。”
知畫走後,知琴說道:“夫人,您看,用不用我出去,幫幫老羅,先給這兩人下個蠱。”
楊夫人沉思一會兒,喝了口茶,這才緩緩說道:“不必那麽急,我都安排好了。天下江湖人士來參加華山論劍的多了,豈可這樣一個一個下蠱?要是這樣,還不把我們累死了?”
“夫人說得是,我不是怕華山之巔的那幫倭人不靠譜嘛!”
“知琴,你多慮了。”楊夫人說道,“這群倭人,自從在漓江之上被何監使帶走之後,一直都在我的控製之中,目前已經成了我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出的底牌,絕對萬無一失。”
ps:山水行記一風流
今日正文到此結束,以下是我作為本部小說作者,要跟一直支持我的讀者朋友說的一些心裏話。
在說話之前,我首先要特別感謝兩個人,一個是,玻璃框裏的畫;一個是,這個讀者真的不存在。
您二位,一直支持我至今,不離不棄,嗯,如果現在我麵前有一杯酒的話,我想說,全在酒裏。
好了,我開始說心裏話了。
西安有個音樂人,叫馬飛,他出過一張專輯,名字叫《當初就不應該學吉他》。我覺得他這個專輯名起得好,用在我的身上正合適。
我呢,不光當初不應該學吉他,也不應該寫作。兩個不該幹的事,我都幹了。
我是學工科自動化的,二零零六年冬天開始寫作。別看寫作時間早,我人呢,不老,自認為還有點,有點端正吧。那時候憑借一腔青春,寫了好多的詩歌,也包括舊體詩詞、雜文、小說什麽的,在報刊發表過,也在網上傳過一些,不過年頭久了,不論線上線下,都找不到了。
那時候,寫網文,有簽約一說,但是給的太少,我又在上學,所以就沒簽。
說實話,當時我挺瞧不起網絡小說的。什麽亂七八糟的?穿越、玄幻,一點文學性都沒有,的地得不分。
我自詡文藝青年,看小說,國內,怎麽也得是阿城、王小波、王朔、餘華之流;國外,至少也得是馬爾克斯、博爾赫斯、薩拉馬戈、卡夫卡吧?最次也得是個昆德拉。
這麽多年,看過的不止上述,還有很多。
嗯,不吹牛說,我現在讀完的書,不少。我家裏,四壁書籍,充滿了一整間屋子。
我為了買書,甚至不惜花高價,找一些無法出版的書籍,像索爾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島》、胡適的所有著作,我家都有,更有一些不能在這裏打出來的台版書,也有。
後來工作忙了,有一段時間我就斷了寫作,專注於看書,平時寫點軟文賺點外快。當時通過我一個朋友聯係,拿過一千五百字一千元的稿費。不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我寫這部小說之前,有大概五六年時間沒寫長篇了,在二零二三年初,我才又拿起筆,寫了起來。
那時候是工作變動,有空白期,這部小說的前二十七章,就是那時候寫的,後邊的,則是我今年初開始寫完一個劇本殺之後,每天新續的。
為什麽又撿起來?
因為今年年初,春節我打籃球,在一次非對抗中,把腰弄傷了,也是十來年的老傷了。我本以為躺一禮拜就好了,結果一躺就是到了五六月份,才勉強能下樓,八月之後才敢正常走路拿起吉他,坐起來彈一彈,但時不時會腰腿疼。
到今天,也是如此。
這麽一段時間,做手術大夫不建議,所以隻能吃中藥、靜養,但總得幹點什麽吧?於是,我在寫完劇本殺之後,又想到了這部小說,心說,試試吧,萬一能火呢?
以前寫小說,我最長的兩部長篇,也不過加起來四十萬字,還有一些青春的中短篇,有個幾十萬字,算上平時寫的雜文、詩詞什麽的,總共五百萬字是有了。這些都是沒發表的。
我認為一部好長篇,最好的字數就應該是二十到四十萬之間,讀者看得不累,不耽誤時間,還意猶未盡,留有餘味。
可是網絡小說不行啊,動不動大幾百萬的,所以我就有了寫這麽一部宏大架構小說的想法。
以前,瞧不上的事,我現在不得不做了,我得活著,得吃飯,但是我又不想搶錢,不想像我瞧不起又賺錢的那些作者看齊,所以才權衡利弊,有了這部小說。
寫前二十七章的時候,我想把宛兒寫成一個海盜,參考博爾赫斯的《女海盜鄭寡婦》和柳如是的身世,寫下去。這就是為什麽有了渾三這個人物的原因。
不過,後來出於寫網絡小說的考量,我放棄了上麵的想法,加了一些武俠和怪力亂神、懸疑的元素在裏邊,但又不想褻瀆文學,所以就成了今天看到的樣子。
不過,寫到現在,我還是很滿意的。
雖然無人問津,但我是懂的,好多名作,閱讀人數累計也不過萬人,甚至還不到一萬,我著什麽急?
讀者有五成都是中學生,剩下的五成裏邊,兩成大學生。
這就是為什麽,你在這辛苦努力,拚不過一個初中生寫的書的原因。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小說,這麽多人物,說明我的野心不小,這裏透露一下,皇太極那邊可還沒動筆呢!
然而,雖然我不在乎日收,但我在乎能遇到同類人。
有幸遇到了,兩位。
但,後天,也就是這周五,我就要從調養身體的狀況裏走出來了,也就是重新迴歸職場。
工資很高,超過了目前我所生活城市的很多人,但也很累,幾乎無休。
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這次重迴職場,雖然我對工作強度很不滿意,但如今身體不好,人又不在北上廣了,二線城市的矮簷下,經濟又不景氣,不得不為生活低下點頭。
這是我目前的最優選了。
試一試,身體如果實在扛不住就辭,繼續養病。
所以,這周五開始,我可能不會再像以往一樣,每天更新兩千五百字以上了,很可能幾天一更,而且字數也不會太多,千字左右。
選擇繼續支持我,還是選擇放棄,我都能夠理解。如果願意跟我交朋友,聊聊天,扯個淡,也可以看我個人簡介,聯係我。
關於目前這部小說,短時間內我是不會放棄的,不論它會以什麽方式結尾,都要完結。
直到地老天荒。
短時間看是這樣,以後有什麽變化了,再說。
人生,無非一碗熱湯麵,不是理想太理想,而是現實太不現實了。
雖然張老樵聽了尚炯的話後心裏有些不高興,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人家還是願意陪自己的,說兩句就說兩句吧,反正自己是不可能在華山遇到什麽對手的。
張老樵,一直對自己在武學上的造詣非常自信。
臨出發前,宛兒不斷囑咐張老樵,如果見到了渾三,切記要把渾三請到終南山;張老樵也不斷囑咐宛兒,千萬別讓腐儒對自己的閣樓偷工減料。
尚炯都聽煩了:“樵老,抓緊上路吧,再不走,到了華山恐怕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了。”
“怎麽可能?”張老樵拍了拍錢袋,“丫頭給我的錢足足的,有錢咱什麽客房住不了?你這數來寶的,就等著跟我老頭子享福吧。對了,到了華山,你就看,有多少老人兒見了我都得點頭哈腰的。全真教張老樵,重出江湖!”
“樵老,江湖上早就風雲變幻了,認識您的,都得七老八十走不動道了吧?”尚炯拉著張老樵,示意趕緊上馬,“有幾個像您這樣,還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的?”
尚炯,平時跟張老樵和宋應星比起來,話不是很多,但隻要一張口,還是挺趕勁兒的。
張老樵翻身上馬:“這就是你不懂了,不過你記住嘍,認識我的都是高手。”
張老樵衝著宛兒和宋應星一拱手,說道:“迴見!”
“迴見!”尚炯也翻身上馬跟著說道。
“趕緊走吧你!”宋應星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狠狠地抽了一下張老樵的馬屁股。
隻見張老樵坐下的千裏名駒,立刻昂頭嘶鳴,四蹄揚起,向華山方向奔去。尚炯見狀,連忙雙腿一夾馬腹,緊緊追隨張老樵而去。
隻見一陣煙塵向宋應星麵部噴來。
“呸!呸!”宋應星吐了幾口唾沫,“這尚神醫也不知道看著點,到底會不會騎馬?”
“宋先生,行啦,人都走遠了,咱們也迴吧。”宛兒捂著嘴笑道,“平時樵老沒少說您,您抽了他馬屁股,也算是報仇了。”
宋應星丟掉樹枝,拍了拍手,意猶未盡地說道:“宛兒姑娘,你就是心善,給尚神醫千裏名駒的盧也就算了,居然給樵老也弄了一匹照夜玉獅子,真是對他太好了點。”
從終南山到華山,有三百裏的路途,張老樵和尚炯也不著急,慢慢悠悠地走了五六天,這才來到華山地界兒。
“說華山,巍峨聳立萬丈高。黃河水,滾滾的東流像開鍋。赤日炎炎如烈火,路上的行人燒心窩。
“突然間,黑雲密布遮天日,一陣暴雨就似個瓢潑。霎時間,雨過天晴消了熱,長虹瑞彩照山河。
“清風徐來吹人爽, 哎,有一乘滑杆下了山坡……”
“嘿嘿嘿,我說數來寶的,你這是又幹起了老本行是麽。”張老樵在馬上晃晃悠悠地說道,“這天兒也不熱,也沒下過雨,更沒什麽滑杆,你在這瞎說什麽呢!”
“這不是閑來沒事,在馬上解解悶兒麽。”尚炯把牛胯骨插迴腰間說道,“江湖上,我不就靠這個混吃混喝嘛。”
“跟著我老頭子還用混吃混喝?怎麽想的!”張老樵四下望了望,“你也不看看,這都到了華山底下了,可有人煙?都馬上端陽了,連個人都看不到,你不覺得奇怪嗎?”
經張老樵這麽一提醒,尚炯這才反應過來,四下看去,說道:“確實奇怪,這華山腳下跟我以前來的時候,確實不一樣。原來走到這裏,都應該人聲鼎沸了。”
“以前?你以前什麽時候來的?”張老樵問道。
“大概七八年前吧,我記得這裏有一村落,附近好像還有一茶棚。”尚炯向前看去,用手一指,說道:“沒錯,樵老您看,就是那家茶棚,還在。”
張老樵眯縫著眼望去,果然華山腳下有一茶棚,旗幟飛揚,茶棚下似乎有幾人閑坐,在那喝茶。
張老樵翻身下馬,對著尚炯說道:“你也下來,咱倆把馬放在此地,等華山論劍之後,迴來再騎。”
尚炯跟著翻身下馬,拉著馬的韁繩,說道:“樵老,您不是開玩笑吧?把馬放了?丟了怎麽辦?”
“丟了就丟了,丟了讓丫頭再買。”張老樵看了尚炯一眼,說道:“嚇著了?我跟你說,這千裏名駒都是有靈性的,你就放心把它們放在這,等下了山它們自然會等你。”
見尚炯不言語,張老樵又道:“怎麽,我老頭子吃過的魚比你吃過的飯都多,不信是不是?要是馬丟了,我背你下山。”
張老樵來到兩匹馬後,在它們屁股上,分別各拍了一掌。隻見兩匹馬,便一溜煙兒地鑽進了山林。
“樵老,這馬跑了,就算它們等著我,迴來怎麽找得到?”
“數來寶的,你事真多!”張老樵說道,“我跟你說,這兩匹馬跟我可比跟你熟,我這淨給丫頭當馬車夫了,這兩匹千裏名駒,可認得出我的聲音,不信你聽著。”
說完,張老樵一聲長嘯,隻見山林處,傳來了兩匹馬的陣陣鳴叫。
“走吧。”張老樵一拍尚炯的肩膀,悠閑地吹著口哨,向茶棚溜溜達達而去。
茶棚後的簡易房內,楊夫人正悠閑地坐在角落裏喝茶,她一邊喝茶,一邊看著周奎托周指揮使傳來的破解蠱術之書。
“知琴,你是懂下毒的,這書你也看了許多遍了,你覺得這裏邊記錄的蠱術可全?”楊夫人放下書,問道。
“迴夫人,此書記錄極其全麵,可以說是涵蓋了天下蠱術,也記錄了破解蠱術的祝由之法,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書。”知琴答道,“夫人,這書您自從得到後,為了華山論劍都翻閱多次了,如今,華山四下,我們的人在所有路口都安排好了,您也該歇歇了。”
“嗯,你說得是,不過也不可大意。”楊夫人說道,“其他路口,據說都有江湖人士上山,就咱們這一個路口,至今還無人來,是不是此路過於偏僻了些。”
楊夫人剛說到這裏,隻見知畫匆匆走了進來,對著楊夫人說道:“夫人,來人了!來人了!遠處來了兩個人,正向茶棚走來!”
“哦?可是江湖人士,要參加華山論劍的?”楊夫人直起身子問道。
“看上去應該是江湖人,不過他們身上並未帶什麽兵刃。”知畫答道,“一個邋遢的老道士,還有一個像是個走街串巷數來寶的,我猜這兩人,很可能是四處遊方算命的騙子。”
“不可大意了!”楊夫人說道,“此次華山論劍,我們的計劃不得有失,讓茶棚外的韓先魯、胡麻子、陳五做好準備,探探他們,然後通知老羅,準備迎客。”
“是。”
知畫走後,知琴說道:“夫人,您看,用不用我出去,幫幫老羅,先給這兩人下個蠱。”
楊夫人沉思一會兒,喝了口茶,這才緩緩說道:“不必那麽急,我都安排好了。天下江湖人士來參加華山論劍的多了,豈可這樣一個一個下蠱?要是這樣,還不把我們累死了?”
“夫人說得是,我不是怕華山之巔的那幫倭人不靠譜嘛!”
“知琴,你多慮了。”楊夫人說道,“這群倭人,自從在漓江之上被何監使帶走之後,一直都在我的控製之中,目前已經成了我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出的底牌,絕對萬無一失。”
ps:山水行記一風流
今日正文到此結束,以下是我作為本部小說作者,要跟一直支持我的讀者朋友說的一些心裏話。
在說話之前,我首先要特別感謝兩個人,一個是,玻璃框裏的畫;一個是,這個讀者真的不存在。
您二位,一直支持我至今,不離不棄,嗯,如果現在我麵前有一杯酒的話,我想說,全在酒裏。
好了,我開始說心裏話了。
西安有個音樂人,叫馬飛,他出過一張專輯,名字叫《當初就不應該學吉他》。我覺得他這個專輯名起得好,用在我的身上正合適。
我呢,不光當初不應該學吉他,也不應該寫作。兩個不該幹的事,我都幹了。
我是學工科自動化的,二零零六年冬天開始寫作。別看寫作時間早,我人呢,不老,自認為還有點,有點端正吧。那時候憑借一腔青春,寫了好多的詩歌,也包括舊體詩詞、雜文、小說什麽的,在報刊發表過,也在網上傳過一些,不過年頭久了,不論線上線下,都找不到了。
那時候,寫網文,有簽約一說,但是給的太少,我又在上學,所以就沒簽。
說實話,當時我挺瞧不起網絡小說的。什麽亂七八糟的?穿越、玄幻,一點文學性都沒有,的地得不分。
我自詡文藝青年,看小說,國內,怎麽也得是阿城、王小波、王朔、餘華之流;國外,至少也得是馬爾克斯、博爾赫斯、薩拉馬戈、卡夫卡吧?最次也得是個昆德拉。
這麽多年,看過的不止上述,還有很多。
嗯,不吹牛說,我現在讀完的書,不少。我家裏,四壁書籍,充滿了一整間屋子。
我為了買書,甚至不惜花高價,找一些無法出版的書籍,像索爾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島》、胡適的所有著作,我家都有,更有一些不能在這裏打出來的台版書,也有。
後來工作忙了,有一段時間我就斷了寫作,專注於看書,平時寫點軟文賺點外快。當時通過我一個朋友聯係,拿過一千五百字一千元的稿費。不多,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我寫這部小說之前,有大概五六年時間沒寫長篇了,在二零二三年初,我才又拿起筆,寫了起來。
那時候是工作變動,有空白期,這部小說的前二十七章,就是那時候寫的,後邊的,則是我今年初開始寫完一個劇本殺之後,每天新續的。
為什麽又撿起來?
因為今年年初,春節我打籃球,在一次非對抗中,把腰弄傷了,也是十來年的老傷了。我本以為躺一禮拜就好了,結果一躺就是到了五六月份,才勉強能下樓,八月之後才敢正常走路拿起吉他,坐起來彈一彈,但時不時會腰腿疼。
到今天,也是如此。
這麽一段時間,做手術大夫不建議,所以隻能吃中藥、靜養,但總得幹點什麽吧?於是,我在寫完劇本殺之後,又想到了這部小說,心說,試試吧,萬一能火呢?
以前寫小說,我最長的兩部長篇,也不過加起來四十萬字,還有一些青春的中短篇,有個幾十萬字,算上平時寫的雜文、詩詞什麽的,總共五百萬字是有了。這些都是沒發表的。
我認為一部好長篇,最好的字數就應該是二十到四十萬之間,讀者看得不累,不耽誤時間,還意猶未盡,留有餘味。
可是網絡小說不行啊,動不動大幾百萬的,所以我就有了寫這麽一部宏大架構小說的想法。
以前,瞧不上的事,我現在不得不做了,我得活著,得吃飯,但是我又不想搶錢,不想像我瞧不起又賺錢的那些作者看齊,所以才權衡利弊,有了這部小說。
寫前二十七章的時候,我想把宛兒寫成一個海盜,參考博爾赫斯的《女海盜鄭寡婦》和柳如是的身世,寫下去。這就是為什麽有了渾三這個人物的原因。
不過,後來出於寫網絡小說的考量,我放棄了上麵的想法,加了一些武俠和怪力亂神、懸疑的元素在裏邊,但又不想褻瀆文學,所以就成了今天看到的樣子。
不過,寫到現在,我還是很滿意的。
雖然無人問津,但我是懂的,好多名作,閱讀人數累計也不過萬人,甚至還不到一萬,我著什麽急?
讀者有五成都是中學生,剩下的五成裏邊,兩成大學生。
這就是為什麽,你在這辛苦努力,拚不過一個初中生寫的書的原因。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小說,這麽多人物,說明我的野心不小,這裏透露一下,皇太極那邊可還沒動筆呢!
然而,雖然我不在乎日收,但我在乎能遇到同類人。
有幸遇到了,兩位。
但,後天,也就是這周五,我就要從調養身體的狀況裏走出來了,也就是重新迴歸職場。
工資很高,超過了目前我所生活城市的很多人,但也很累,幾乎無休。
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這次重迴職場,雖然我對工作強度很不滿意,但如今身體不好,人又不在北上廣了,二線城市的矮簷下,經濟又不景氣,不得不為生活低下點頭。
這是我目前的最優選了。
試一試,身體如果實在扛不住就辭,繼續養病。
所以,這周五開始,我可能不會再像以往一樣,每天更新兩千五百字以上了,很可能幾天一更,而且字數也不會太多,千字左右。
選擇繼續支持我,還是選擇放棄,我都能夠理解。如果願意跟我交朋友,聊聊天,扯個淡,也可以看我個人簡介,聯係我。
關於目前這部小說,短時間內我是不會放棄的,不論它會以什麽方式結尾,都要完結。
直到地老天荒。
短時間看是這樣,以後有什麽變化了,再說。
人生,無非一碗熱湯麵,不是理想太理想,而是現實太不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