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陵渡是個古渡,最初唐代在此處設關,稱風陵關,後被稱為風陵渡。風陵渡,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具地理優勢的渡口。
風陵古渡千秋韻,雞鳴一聲聽三省。
風陵渡,為何叫風陵渡?
因為此地有陵。相傳,黃帝的賢臣風後在與蚩尤作戰中被殺,就埋葬在這裏,由此得名。
還有一說,補天的女媧,姓風,死後在此設陵,故稱風陵。
宛兒見楊鶴有些將信將疑,於是補充道:“楊總督名鶴,風陵渡又帶風,豈不扶搖直上?況且,風陵渡可是埋葬了黃帝當年的賢相風後,您任陝西三邊總督,走風陵渡,這是出將,待您功德圓滿了,再從風陵渡迴京,這是入相。出將入相,前途無量。”
宛兒真能編,出將入相,前途無量。嗯,這八個字還挺押韻。也正是這八個字,立刻讓楊鶴的心蕩漾了起來。哪個當官的,不希望自己的官運亨通呢?這還沒到任呢,就嚐到甜頭了,這要是官再大點豈不了得了?
楊鶴心中一喜:“既然女道長如此說,那本官定然是相信您這一卦了。不過,本官此去陝西,雖然是為陝西流賊而去,但並不是為將去的,而是為了招撫。”
“哦?”宛兒假意疑惑道,“不知楊總督此去招撫,有何謀劃不成?”
“陝西所謂流賊,在本官看來,隻不過是流民而已。”楊鶴見宛兒是個女道人,方外之人,所以也不忌諱聊起了他的計劃,“流民之所以成為流賊,無外乎無地可種,被迫而已,隻要拿出銀子撫恤,就足以讓他們迴歸本業,重新生產。”
“恕在下冒昧,不知朝廷此次打算出多少銀子?”宛兒問道,“如今遼東一日甚過一日,賦稅一加再加,恐無閑錢再供總督大人驅馳。”
“女道長,您是方外之人,這俗事難免不知。遼東雖兇,但畢竟是異族。”楊鶴誇誇其談道,“這異族,曆朝曆代騷擾邊境那是常事,他們無非就是圖個錢財牛馬,劫掠一陣也就去了,而真正的心腹大患,則是流賊。”楊鶴搖頭晃腦道:“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袁崇煥袁督師,目前正在經營遼東,承諾五年平遼,想必他自有辦法。所以,這朝廷的銀子嘛,肯定會向西北傾斜的。”
楊鶴,有點把問題想簡單化了。
“在下有一想法,不知可否助楊總督安撫住流民?”
“女道長請講!”
宛兒說道:“洪武五年,太祖皇帝命全國各個州縣建立孤老院,並親自將孤老院的名字改為養濟院。《大明律》規定,但凡鰥寡孤獨以及患病之人等不能自己生活的,官府應當收養,拒不收養的,杖責六十。如今流民,算不算孤獨裏的?是不是可以借著太祖皇帝的養濟院收容呢?”
沈榜《宛署雜記》記載過,明朝養濟院的規模非常巨大,就光宛平縣城內的一個養濟院就能收容兩千餘名流民。如此看來,其他州縣自然也不會太少。
養濟院,太祖皇帝曾經規定過,隻要被收容,朝廷就應該給予每月三鬥米、柴火三十斤、冬夏兩季,布匹各一匹。
不過,太祖皇帝在這之外還說過,如果地方倉庫不能及時滿足養濟院的需求,要由地方官捐出自己每月的俸祿來補給。
從目前情況來看,自萬曆之後,朝廷虧空日甚於一日,如今連軍餉都拿不出,如何支持養濟院?
“女道長,您說笑了。現在各地的養濟院可都是名存實亡,要想收容這些流賊,隻有地方官自掏腰包。”楊鶴拍了拍自己的錢袋,“您看,我自己口袋裏都沒錢呢!如何能顧得上養濟院?”
宛兒聽了楊鶴的話,不免心中有些悵然,這明朝是爛到骨子裏了,該亡。
宛兒有過那麽一瞬間的念頭,想自掏腰包給楊鶴,讓他重新經營起陝西的養濟院,但是看看如今的眼前人,還是算了吧,有這銀子,不如自己來搞。
“楊總督說得是,是在下冒昧了。”宛兒拿起茶碗,喝了口茶,“總督大人要不要再續杯茶?”
“女道長辛苦,今日登門受益匪淺,待我一行出發去風陵渡口時,再來相邀。”
楊鶴起身告辭。
宛兒自己也能走風陵渡口,為何偏要和楊鶴同行?
如果沒有楊鶴要包客棧,宛兒可能就遇不到楊鶴了,遇不到楊鶴,難道自己就不能過黃河了嗎?
能。
不過,既然遇到了楊鶴,那不如索性結識一下,萬一此人到了陝西之後,用得著呢?所以,宛兒才願意拿出銀子,付了楊鶴包客棧的房錢,誘使著楊鶴和她一路,走風陵渡口。
楊鶴讓宛兒失望了。
在宛兒掏銀子的時候,她就應該想到,這是必然的結果。
自從七個如夫人住進了客棧,白天琴聲和喧鬧聲就沒斷過,入了夜,夜深人靜,楊鶴在哪個如夫人的房中歇息,哪個房中就會發出那令人遐想的叫聲。
但,如夫人們並不盡興。
畢竟這七個如夫人都是風塵女子出身,又都和宛兒一般的青春年紀,每日麵對著楊鶴這般肥頭大耳的老頭,豈能盡興?於是,私下裏,就有幾個人,討論起了客棧中的其他男人。
張老樵是首先被她們排除出去的人選。雖然張老樵鶴發童顏,但畢竟是個老頭,又是個好酒的牛鼻子,從他身邊經過,一股子酒氣,聞起來就讓人惡心。
其次,這尚炯也不成,看她們的眼神就跟看見病人似的,讓她們一見了就覺得自己好像該吃藥了。
剩下人裏,扒拉來扒拉去,除了自家的仆人不能偷腥,能看上眼的隻有兩個人了,一個是店小二,一個是宋應星。
店小二,年輕壯實,實實在在的小鮮肉,適合玩一玩,況且還是個雛。一來二去,在楊鶴白天出去會客的時候,店小二就被其中一個如夫人給勾搭上了。
宋應星,讀書人,難免矜持,而且又和張老樵、尚炯住一間房,但是,總得出房吧?當有幾個如夫人偶爾路過宋應星身邊時,她們明顯可以感覺到,這個讀書人似乎有點浮想聯翩、心猿意馬。
這幾個如夫人裏,其中有一個叫銀杏的,隻要一遇到宋應星,保準故意彎下身子,要不就是和其他姐妹們嬉戲打鬧,吸引宋應星注意。
“宋先生,我看你最近怎麽心神不寧的?”尚炯在房中看宋應星又在發愣,問道。
“這還用問?肯定是被那當官的幾個小妾給迷住了。”張老樵躺在床上,翹著腳說道,“腐儒,我跟你說,你可別給我們家丫頭惹事,聽到沒有?你們這幫讀書人,就愛幹那些偷雞摸狗的勾當!”
“兩情相悅的事,您老也管?您活到現在一個人,難道也想讓我跟您似的?”
“我說你這腐儒,還學會跟我頂嘴了是不是?你忘了當初在貢院門口,下著大雨,誰劃船來接你的?”
張老樵,成天就會扒小腸,生怕別人記不住他的好。
“銀杏跟我的感情不像您想的那樣!”宋應星一點也不隱瞞。
“呦嗬!這才幾天,人家姑娘什麽名字都知道了?”張老樵嗤之以鼻,“這姑娘要是跟你有感情,還給那當官的做小妾幹嗎?你這腦子是怎麽想的,讀書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她說她那是迫不得已!”宋應星走到張老樵床邊,看著張老樵急道。
“迫不得已給人當小妾唄?我跟你說腐儒,女人碰不得!”張老樵起身看著宋應星說道,“到時候,有你後悔的!你沒聽過這麽一句話嗎?為了女人,不做,後悔,做了,也後悔。既然都後悔,不如不做!”
風陵古渡千秋韻,雞鳴一聲聽三省。
風陵渡,為何叫風陵渡?
因為此地有陵。相傳,黃帝的賢臣風後在與蚩尤作戰中被殺,就埋葬在這裏,由此得名。
還有一說,補天的女媧,姓風,死後在此設陵,故稱風陵。
宛兒見楊鶴有些將信將疑,於是補充道:“楊總督名鶴,風陵渡又帶風,豈不扶搖直上?況且,風陵渡可是埋葬了黃帝當年的賢相風後,您任陝西三邊總督,走風陵渡,這是出將,待您功德圓滿了,再從風陵渡迴京,這是入相。出將入相,前途無量。”
宛兒真能編,出將入相,前途無量。嗯,這八個字還挺押韻。也正是這八個字,立刻讓楊鶴的心蕩漾了起來。哪個當官的,不希望自己的官運亨通呢?這還沒到任呢,就嚐到甜頭了,這要是官再大點豈不了得了?
楊鶴心中一喜:“既然女道長如此說,那本官定然是相信您這一卦了。不過,本官此去陝西,雖然是為陝西流賊而去,但並不是為將去的,而是為了招撫。”
“哦?”宛兒假意疑惑道,“不知楊總督此去招撫,有何謀劃不成?”
“陝西所謂流賊,在本官看來,隻不過是流民而已。”楊鶴見宛兒是個女道人,方外之人,所以也不忌諱聊起了他的計劃,“流民之所以成為流賊,無外乎無地可種,被迫而已,隻要拿出銀子撫恤,就足以讓他們迴歸本業,重新生產。”
“恕在下冒昧,不知朝廷此次打算出多少銀子?”宛兒問道,“如今遼東一日甚過一日,賦稅一加再加,恐無閑錢再供總督大人驅馳。”
“女道長,您是方外之人,這俗事難免不知。遼東雖兇,但畢竟是異族。”楊鶴誇誇其談道,“這異族,曆朝曆代騷擾邊境那是常事,他們無非就是圖個錢財牛馬,劫掠一陣也就去了,而真正的心腹大患,則是流賊。”楊鶴搖頭晃腦道:“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袁崇煥袁督師,目前正在經營遼東,承諾五年平遼,想必他自有辦法。所以,這朝廷的銀子嘛,肯定會向西北傾斜的。”
楊鶴,有點把問題想簡單化了。
“在下有一想法,不知可否助楊總督安撫住流民?”
“女道長請講!”
宛兒說道:“洪武五年,太祖皇帝命全國各個州縣建立孤老院,並親自將孤老院的名字改為養濟院。《大明律》規定,但凡鰥寡孤獨以及患病之人等不能自己生活的,官府應當收養,拒不收養的,杖責六十。如今流民,算不算孤獨裏的?是不是可以借著太祖皇帝的養濟院收容呢?”
沈榜《宛署雜記》記載過,明朝養濟院的規模非常巨大,就光宛平縣城內的一個養濟院就能收容兩千餘名流民。如此看來,其他州縣自然也不會太少。
養濟院,太祖皇帝曾經規定過,隻要被收容,朝廷就應該給予每月三鬥米、柴火三十斤、冬夏兩季,布匹各一匹。
不過,太祖皇帝在這之外還說過,如果地方倉庫不能及時滿足養濟院的需求,要由地方官捐出自己每月的俸祿來補給。
從目前情況來看,自萬曆之後,朝廷虧空日甚於一日,如今連軍餉都拿不出,如何支持養濟院?
“女道長,您說笑了。現在各地的養濟院可都是名存實亡,要想收容這些流賊,隻有地方官自掏腰包。”楊鶴拍了拍自己的錢袋,“您看,我自己口袋裏都沒錢呢!如何能顧得上養濟院?”
宛兒聽了楊鶴的話,不免心中有些悵然,這明朝是爛到骨子裏了,該亡。
宛兒有過那麽一瞬間的念頭,想自掏腰包給楊鶴,讓他重新經營起陝西的養濟院,但是看看如今的眼前人,還是算了吧,有這銀子,不如自己來搞。
“楊總督說得是,是在下冒昧了。”宛兒拿起茶碗,喝了口茶,“總督大人要不要再續杯茶?”
“女道長辛苦,今日登門受益匪淺,待我一行出發去風陵渡口時,再來相邀。”
楊鶴起身告辭。
宛兒自己也能走風陵渡口,為何偏要和楊鶴同行?
如果沒有楊鶴要包客棧,宛兒可能就遇不到楊鶴了,遇不到楊鶴,難道自己就不能過黃河了嗎?
能。
不過,既然遇到了楊鶴,那不如索性結識一下,萬一此人到了陝西之後,用得著呢?所以,宛兒才願意拿出銀子,付了楊鶴包客棧的房錢,誘使著楊鶴和她一路,走風陵渡口。
楊鶴讓宛兒失望了。
在宛兒掏銀子的時候,她就應該想到,這是必然的結果。
自從七個如夫人住進了客棧,白天琴聲和喧鬧聲就沒斷過,入了夜,夜深人靜,楊鶴在哪個如夫人的房中歇息,哪個房中就會發出那令人遐想的叫聲。
但,如夫人們並不盡興。
畢竟這七個如夫人都是風塵女子出身,又都和宛兒一般的青春年紀,每日麵對著楊鶴這般肥頭大耳的老頭,豈能盡興?於是,私下裏,就有幾個人,討論起了客棧中的其他男人。
張老樵是首先被她們排除出去的人選。雖然張老樵鶴發童顏,但畢竟是個老頭,又是個好酒的牛鼻子,從他身邊經過,一股子酒氣,聞起來就讓人惡心。
其次,這尚炯也不成,看她們的眼神就跟看見病人似的,讓她們一見了就覺得自己好像該吃藥了。
剩下人裏,扒拉來扒拉去,除了自家的仆人不能偷腥,能看上眼的隻有兩個人了,一個是店小二,一個是宋應星。
店小二,年輕壯實,實實在在的小鮮肉,適合玩一玩,況且還是個雛。一來二去,在楊鶴白天出去會客的時候,店小二就被其中一個如夫人給勾搭上了。
宋應星,讀書人,難免矜持,而且又和張老樵、尚炯住一間房,但是,總得出房吧?當有幾個如夫人偶爾路過宋應星身邊時,她們明顯可以感覺到,這個讀書人似乎有點浮想聯翩、心猿意馬。
這幾個如夫人裏,其中有一個叫銀杏的,隻要一遇到宋應星,保準故意彎下身子,要不就是和其他姐妹們嬉戲打鬧,吸引宋應星注意。
“宋先生,我看你最近怎麽心神不寧的?”尚炯在房中看宋應星又在發愣,問道。
“這還用問?肯定是被那當官的幾個小妾給迷住了。”張老樵躺在床上,翹著腳說道,“腐儒,我跟你說,你可別給我們家丫頭惹事,聽到沒有?你們這幫讀書人,就愛幹那些偷雞摸狗的勾當!”
“兩情相悅的事,您老也管?您活到現在一個人,難道也想讓我跟您似的?”
“我說你這腐儒,還學會跟我頂嘴了是不是?你忘了當初在貢院門口,下著大雨,誰劃船來接你的?”
張老樵,成天就會扒小腸,生怕別人記不住他的好。
“銀杏跟我的感情不像您想的那樣!”宋應星一點也不隱瞞。
“呦嗬!這才幾天,人家姑娘什麽名字都知道了?”張老樵嗤之以鼻,“這姑娘要是跟你有感情,還給那當官的做小妾幹嗎?你這腦子是怎麽想的,讀書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她說她那是迫不得已!”宋應星走到張老樵床邊,看著張老樵急道。
“迫不得已給人當小妾唄?我跟你說腐儒,女人碰不得!”張老樵起身看著宋應星說道,“到時候,有你後悔的!你沒聽過這麽一句話嗎?為了女人,不做,後悔,做了,也後悔。既然都後悔,不如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