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官又撿了一條命。
怎麽說是又呢?上次假香水的事件他就撿了一條命,這次是第二次,所以是又撿了一條命。
周道登在去平台的路上,一路都在給嚇尿褲子的胡中官做心理建設,這才在快到平台時,安撫住了他的情緒。
胡中官先是迴到宮中的住處,把那尿濕的褲子給換了,然後又喝了一口水定了定心神,然後才跟周道登去往平台麵聖。
周道登這一路上都在想,該怎麽樣推脫責任。
如果崇禎帝看到了那注腳,他就說,是因為胡中官趁著自己出恭,沒有商量就私自簽署了契約,為了這事他還在金水橋邊斥責了胡中官一頓,那些宮中侍衛可以作證。
如果崇禎帝看了契約,但卻沒發現什麽問題,他也就可以跟著假裝不知,但要把主要的功勞都推給胡中官,以防崇禎帝秋後算賬。
最終,不論崇禎帝看沒看到那契約上的注腳,都要說是胡中官先蓋的玉璽,然後他才簽的字。
想到這裏,周道登又特意囑咐了一遍胡中官,一定要實話實說,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皇上不問,千萬不要主動去提,觸這個黴頭。
“皇上如果看了契約,不說話,雖然應該是實話實說,但你也不用主動提及。”周道登來來去去這句話說了好多遍了。
胡中官實在忍不住了,問道:“周閣老,您說過隻要我實話實說,就會有一線生機,能夠力保我不死,為何卻不讓我主動提及此事?”
“你是不是傻?”周道登瞪了胡中官一眼,“隻要皇上看了,沒說什麽,那代表什麽?代表皇上聖明,他默認了這份契約。既然皇上默認了,就意味著同意了。皇上都同意了,你再多此一舉,不是給自己生事嗎?難道你想質疑皇上的眼力嗎?”
胡中官心想,這周道登說得也對,於是唯唯稱是,決定就按照周道登說的辦法去做。
這自古為官之道,遇到大事,能拖便拖,也是一招。
老話說得好,遲則生變。隻要一件事,過了當時,那麽時間久了,很可能又會有一些新的變化出來。這一有了新的變化,再找理由迴溯之前的事,可就容易多了。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崇禎帝反而覺得,這注腳是當初未雨綢繆的好事呢!弄不好,還得封賞!
再說了,周道登年歲也大了,他還怕拖嗎?沒準這契約條款還沒履約,他就致仕了。
對,致仕!隻要躲過此事,就提致仕。
周道登想著想著,就和胡中官進了平台。
見到崇禎帝之後,周道登之前的所有設想,都白廢了。當王承恩準備拿著契約遞給崇禎帝時,崇禎帝正忙著看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調查楊夫人的折子呢,哪還有精力再去看契約?
崇禎帝頭都不抬地說道:“周閣老和胡中官,你們二位辛苦了,這契約朕就不看了,直接放到內閣歸檔便是。”
一聽此話,胡中官心裏可樂開了花,連忙又從王承恩手中接過了契約。接過契約後,胡中官把玉璽卸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捧給了王承恩。
“皇爺,玉璽還迴來了。”王承恩提醒道。
“嗯,收了吧。”崇禎帝這才抬頭瞥了一眼。
就趁著這崇禎帝抬頭的工夫,周道登突然高聲說道:“啟稟皇上,臣這次辦完這趟差後,突然深感疲倦,有了致仕歸家的想法,還請皇上批準!”
周道登要致仕?崇禎帝心中一驚,這才放下手中的折子,上下打量著周道登。
“周閣老,你何出此言?朕看你還是老當益壯,為何突然想要致仕歸家?”
“迴皇上,這次差事後,臣突然覺得臣老了。”周道登答道,“這次在東閣和鴻和的人簽約,這契約上麵的字,臣是一個字都看不清,就算戴上老花鏡,還是於事無補。不光這樣,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出趟恭。人老了,憋不住了,有時衰老隻在一瞬間。”
周道登頓了頓,偷偷瞄了崇禎帝一眼,繼續說道:“和鴻和的人談判前,臣就有些感到力不從心了。唉,歲月不饒人呐!要不是胡中官仔仔細細地校正契約,臣一人還真是獨木難支。這次,多虧了胡中官代表皇上您,帶著臣,才和鴻和簽了約。正因為這趟差,臣擔心自己的身體恐怕無法再為皇上效力了,所以懇請皇上準許臣致仕。”
周道登把所有的“功勞”都推給了胡中官,而自己則是三十六計,走為上。
崇禎帝沉默片刻,心想,這周道登說自己老了,可能是真的,那次朝廷討論國事,他突然笑出了聲,不論朕怎麽問他,他都不迴答,杵在那一動不動,現在想來,應是耳朵有些背了。
還有那次經筵,朕問他,宰相須用讀書人,當作何解?一個堂堂當朝首輔,居然迴答,容臣等到閣中查明後,再來迴奏。看來他確實是老糊塗了。
萬曆朝的老進士啊!崇禎帝心中歎道。
想到這裏,崇禎帝問向胡中官:“周閣老說的,可都是實情?”
胡中官想了想,答道:“確是實情。”
崇禎帝哀歎了一聲,說道:“既然周閣老心意已決,朕也不便強留。準奏!不過周閣老既然給朕辦了這樣一趟差事,朕也不能不賞。”
說罷,崇禎帝對著王承恩說道:“傳朕的旨意,賞周閣老一輛好的馬車,並白銀五百兩,作為致仕歸家的路費。”
聽到了崇禎帝的答複,周道登心中暗喜,終於平安著陸了!他趕忙謝恩,口唿萬歲!
胡中官根本就看不懂,周道登為何要在此時致仕歸家?他身體那麽好,剛才還跟我在內金水河畔跑圈呢,現在說致仕就致仕了?
不過既然那契約皇上沒看,又丟到了內閣歸檔,這命就算是保住了。既然保住命了,還夫複何求?
周道登開開心心地迴家,胡中官也開開心心地繼續當他的太監去了。
嗯,幹砸了活,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上司還沒來得及發現,立刻提出離職。
三天後,周道登帶領著全家老小,坐著皇上禦賜的馬車,拿著五百兩皇上禦賜的路費,浩浩蕩蕩地出了崇文門,向蘇州吳江老家而去。
車隊遠去後,留下了一地塵土。
從此便是逍遙快活日,哪管君王不早朝?
老我無心出市朝,東風林壑自逍遙。一犁好雨秧初種,幾道寒泉藥旋澆。
放犢曉登雲外壟,聽鶯時立柳邊橋。池塘見說生新草,已許吟魂入夢招。
怎麽說是又呢?上次假香水的事件他就撿了一條命,這次是第二次,所以是又撿了一條命。
周道登在去平台的路上,一路都在給嚇尿褲子的胡中官做心理建設,這才在快到平台時,安撫住了他的情緒。
胡中官先是迴到宮中的住處,把那尿濕的褲子給換了,然後又喝了一口水定了定心神,然後才跟周道登去往平台麵聖。
周道登這一路上都在想,該怎麽樣推脫責任。
如果崇禎帝看到了那注腳,他就說,是因為胡中官趁著自己出恭,沒有商量就私自簽署了契約,為了這事他還在金水橋邊斥責了胡中官一頓,那些宮中侍衛可以作證。
如果崇禎帝看了契約,但卻沒發現什麽問題,他也就可以跟著假裝不知,但要把主要的功勞都推給胡中官,以防崇禎帝秋後算賬。
最終,不論崇禎帝看沒看到那契約上的注腳,都要說是胡中官先蓋的玉璽,然後他才簽的字。
想到這裏,周道登又特意囑咐了一遍胡中官,一定要實話實說,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皇上不問,千萬不要主動去提,觸這個黴頭。
“皇上如果看了契約,不說話,雖然應該是實話實說,但你也不用主動提及。”周道登來來去去這句話說了好多遍了。
胡中官實在忍不住了,問道:“周閣老,您說過隻要我實話實說,就會有一線生機,能夠力保我不死,為何卻不讓我主動提及此事?”
“你是不是傻?”周道登瞪了胡中官一眼,“隻要皇上看了,沒說什麽,那代表什麽?代表皇上聖明,他默認了這份契約。既然皇上默認了,就意味著同意了。皇上都同意了,你再多此一舉,不是給自己生事嗎?難道你想質疑皇上的眼力嗎?”
胡中官心想,這周道登說得也對,於是唯唯稱是,決定就按照周道登說的辦法去做。
這自古為官之道,遇到大事,能拖便拖,也是一招。
老話說得好,遲則生變。隻要一件事,過了當時,那麽時間久了,很可能又會有一些新的變化出來。這一有了新的變化,再找理由迴溯之前的事,可就容易多了。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崇禎帝反而覺得,這注腳是當初未雨綢繆的好事呢!弄不好,還得封賞!
再說了,周道登年歲也大了,他還怕拖嗎?沒準這契約條款還沒履約,他就致仕了。
對,致仕!隻要躲過此事,就提致仕。
周道登想著想著,就和胡中官進了平台。
見到崇禎帝之後,周道登之前的所有設想,都白廢了。當王承恩準備拿著契約遞給崇禎帝時,崇禎帝正忙著看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調查楊夫人的折子呢,哪還有精力再去看契約?
崇禎帝頭都不抬地說道:“周閣老和胡中官,你們二位辛苦了,這契約朕就不看了,直接放到內閣歸檔便是。”
一聽此話,胡中官心裏可樂開了花,連忙又從王承恩手中接過了契約。接過契約後,胡中官把玉璽卸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捧給了王承恩。
“皇爺,玉璽還迴來了。”王承恩提醒道。
“嗯,收了吧。”崇禎帝這才抬頭瞥了一眼。
就趁著這崇禎帝抬頭的工夫,周道登突然高聲說道:“啟稟皇上,臣這次辦完這趟差後,突然深感疲倦,有了致仕歸家的想法,還請皇上批準!”
周道登要致仕?崇禎帝心中一驚,這才放下手中的折子,上下打量著周道登。
“周閣老,你何出此言?朕看你還是老當益壯,為何突然想要致仕歸家?”
“迴皇上,這次差事後,臣突然覺得臣老了。”周道登答道,“這次在東閣和鴻和的人簽約,這契約上麵的字,臣是一個字都看不清,就算戴上老花鏡,還是於事無補。不光這樣,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出趟恭。人老了,憋不住了,有時衰老隻在一瞬間。”
周道登頓了頓,偷偷瞄了崇禎帝一眼,繼續說道:“和鴻和的人談判前,臣就有些感到力不從心了。唉,歲月不饒人呐!要不是胡中官仔仔細細地校正契約,臣一人還真是獨木難支。這次,多虧了胡中官代表皇上您,帶著臣,才和鴻和簽了約。正因為這趟差,臣擔心自己的身體恐怕無法再為皇上效力了,所以懇請皇上準許臣致仕。”
周道登把所有的“功勞”都推給了胡中官,而自己則是三十六計,走為上。
崇禎帝沉默片刻,心想,這周道登說自己老了,可能是真的,那次朝廷討論國事,他突然笑出了聲,不論朕怎麽問他,他都不迴答,杵在那一動不動,現在想來,應是耳朵有些背了。
還有那次經筵,朕問他,宰相須用讀書人,當作何解?一個堂堂當朝首輔,居然迴答,容臣等到閣中查明後,再來迴奏。看來他確實是老糊塗了。
萬曆朝的老進士啊!崇禎帝心中歎道。
想到這裏,崇禎帝問向胡中官:“周閣老說的,可都是實情?”
胡中官想了想,答道:“確是實情。”
崇禎帝哀歎了一聲,說道:“既然周閣老心意已決,朕也不便強留。準奏!不過周閣老既然給朕辦了這樣一趟差事,朕也不能不賞。”
說罷,崇禎帝對著王承恩說道:“傳朕的旨意,賞周閣老一輛好的馬車,並白銀五百兩,作為致仕歸家的路費。”
聽到了崇禎帝的答複,周道登心中暗喜,終於平安著陸了!他趕忙謝恩,口唿萬歲!
胡中官根本就看不懂,周道登為何要在此時致仕歸家?他身體那麽好,剛才還跟我在內金水河畔跑圈呢,現在說致仕就致仕了?
不過既然那契約皇上沒看,又丟到了內閣歸檔,這命就算是保住了。既然保住命了,還夫複何求?
周道登開開心心地迴家,胡中官也開開心心地繼續當他的太監去了。
嗯,幹砸了活,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上司還沒來得及發現,立刻提出離職。
三天後,周道登帶領著全家老小,坐著皇上禦賜的馬車,拿著五百兩皇上禦賜的路費,浩浩蕩蕩地出了崇文門,向蘇州吳江老家而去。
車隊遠去後,留下了一地塵土。
從此便是逍遙快活日,哪管君王不早朝?
老我無心出市朝,東風林壑自逍遙。一犁好雨秧初種,幾道寒泉藥旋澆。
放犢曉登雲外壟,聽鶯時立柳邊橋。池塘見說生新草,已許吟魂入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