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三拿著從楊府順來的十兩銀子,那日別了養鴿人老劉後,便一路向東,來到了應天,也就是南京。
南京,不愧是六朝古都、金粉之地,隨處可見鶯歌燕舞,秦淮河畔更是春風十裏,柳色清新。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曾經有一首《泊秦淮》,很好地描繪出了夜晚的秦淮盛景。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不論春秋是否鼎盛,不論國運是否昌隆,不論世事有多艱難,秦淮河還是那個秦淮河。
它千年不變。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誰會在意那王還是謝?隻要有酒、有歌、有舞,那就還是金陵。
渾三這一路上,那十兩銀子早就花完了,當他到了南京,已經身無分文,隻能靠在夫子廟前打把式賣藝為生。
打把式賣藝,屬於民間江湖八門之中的掛門,專職舞槍弄棒。
民間江湖八門,金皮彩掛,評團調柳。
金門算卦,皮門賣膏藥,彩門變戲法,掛門打把式賣藝;評門說書,團門賣唱數來寶,調門紮紙抬棺,柳門梨園唱戲。
這夫子廟前熱鬧非凡,況且渾三又有功夫,打把式賣藝不是難事,所以憑借這個,他在南京慢慢維持住了生計。
渾三一邊維持生計,一邊暗查著《連山》的下落。
這夫子廟同北京的天橋一樣,賣藝之人,玩的都是腥加尖,不全給尖活兒。
何為腥加尖?
腥加尖,吃遍天。
這是民間江湖賣藝之人,常說的一句切口。
腥活兒就是假活兒,掩人耳目的,看上去很厲害,但都是假的,比如什麽吐火、變臉,這都屬於腥活兒。
尖活兒與腥活兒相對,個頂個靠的都是真本事,如吞鐵珠、吞寶劍、胸口碎大石,沒有個幾年功夫,根本做不到。
撂地賣藝,如果全是腥活兒,雖然大家愛看,可沒什麽真本事,所以才有了那句,腥加尖,吃遍天。意思是,半真半假才有意思。
可是渾三,打把式賣藝可是一點尖活兒都沒有,全是腥活兒。但即便這樣,他每天的生意還是十分火爆,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還能保證每天喝上幾口小酒。
這就讓同在夫子廟前的同行,既眼饞又嫉妒。
同行是冤家,一點不假。
就是巴掌大的地兒,每天也就來那麽多人,看你就不會看我,所以渾三在夫子廟僅兩個月,便招惹了是非。
“我說,你這臭小子,天天來腥活兒,是不是不懂這的規矩?你有什麽真本事,不如亮亮?”一日渾三正在練攤兒,一個年輕的漢子在人群中喊道。
渾三一聽有人說切口,想必是同行,於是停了下來,衝著人群中的年輕漢子,拱手說道:“這位好漢,咱們大路朝天,各走一邊,能賺錢的本事,就是真本事。”
“哦?能賺錢的本事?”年輕漢子哈哈大笑,“能賺錢的本事就是真本事麽?不過都是些假招子而已。”
圍觀人群看有人挑釁,於是越聚越多,都來看熱鬧。
渾三笑了笑,說道:“那你有什麽真本事?”
“本事大了,上天下海,無所不能。”年輕漢子答道。
“聽你的意思,是想跟我比試比試了?”渾三也不廢話,直接說道。
“正是。”
“比什麽?”
“看到那邊的秦淮河了嗎?”年輕漢子用手一指,“咱就比下水,誰能在秦淮河中把另一個人打服,誰就算贏。輸了的,以後永遠不要在夫子廟前賣藝!”
“好!好!”圍觀的人群中不住有人叫好。
“二位且慢!”隻見一矮個兒跛子走進圈中說道,“都是江湖上的好漢,何必傷了和氣?不如這樣,今日我做東,二位給在下一個麵子,可否?”
出來勸話的,是一直都在渾三攤位邊擺卦攤的算卦先生,宋獻策。
說完,宋獻策走到年輕漢子身邊,偷偷給他塞了二兩銀子。
一見銀子,這年輕漢子頓時眉開眼笑,衝著宋獻策拱手道:“既然宋先生說和,那我就賣您個麵子。”然後他又用手指了指渾三,說道:“今天算你小子走運!”
這年輕漢子掂了掂手中的銀子,放在了身上,然後就打算撥開圍觀的人群離開。
“嘿嘿,你這漢子,今兒不把銀子還給宋先生,就別想走了!”渾三縱身一躍,擋住了年輕漢子的去路。
“好功夫!好功夫啊!”人群中一陣掌聲。
“哦?你小子還有點本事。”年輕漢子打量了一下渾三,右手翻起就是一掌,劈向渾三麵門。
渾三見狀,連忙躲閃,伸出左手二指,直奔年輕漢子脖頸。
“啪!”一個算卦用的竹簽,打在了渾三的手腕上。
這力道剛好,既能讓渾三手腕偏出,又不至於傷了渾三。
要不是這竹簽,想必渾三就直接來了個二指封喉了。
宋獻策別看又矮又跛,但是身形轉換極為靈活,竹簽剛落地,他就來到了兩人之中。
“二位可否給我一個麵子?”宋獻策淡淡說道。
渾三沒想到,他攤位邊上的算卦先生居然深藏不露,有如此手段,於是恭敬地施了一禮,說道:“既然宋先生說和,在下不再動手便是,隻是這二兩銀子……”
“嗐,錢財乃身外之物,不必掛懷。”宋獻策還了一禮,“這拿銀子的也不是別人,他叫鄭芝豹,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別看他也在這賣藝,但是他可不像你我,而是在這玩票兒的。”
“玩票兒的?那為何還要來砸我的場子?”渾三問道。
“芝豹,你自己說。”宋獻策看了一眼鄭芝豹,說道。
“我不是看你這小子天天耍腥活兒嘛,以為你是個騙子,所以來試試,看你到底有沒有真本事。”
“明白了?”宋獻策笑著說道。
“沒想到這芝豹兄還挺急公好義的。”渾三笑了,“既然是玩票兒的,想必芝豹兄在南京城有正經營生吧?不知平日以何為生?”
“出海。”
“出海?”
“正是。”宋獻策說道,“渾兄弟有所不知,他平日裏跟著哥哥鄭芝龍做些海上生意,空閑時才來這夫子廟玩玩。這不是這段時間長江封江出不了海,所以他才無事可做,來這夫子廟前玩票兒,以結交些江湖好漢。”
兩個月來,宋獻策一直在渾三攤位邊上算卦,所以二人早就互相通報過了姓名。
“原來如此,難怪要和我在秦淮河中比試,看來是技癢了。”
“哈哈哈!正是,正是。”鄭芝豹衝著圍觀的人群喊道:“今天不練了,散了散了!”
驅趕完圍觀的人群,鄭芝豹說道:“我看兄弟身手不凡,不如你我二人,加上宋先生,咱們就拿這二兩銀子,找個酒館兒,喝上幾口如何?”
“借花獻佛?”
“正是。”鄭芝豹看了一眼宋獻策,然後對渾三一拱手,說道:“敢問閣下高名?”
“高名談不上,小人渾三。”
南京,不愧是六朝古都、金粉之地,隨處可見鶯歌燕舞,秦淮河畔更是春風十裏,柳色清新。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曾經有一首《泊秦淮》,很好地描繪出了夜晚的秦淮盛景。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不論春秋是否鼎盛,不論國運是否昌隆,不論世事有多艱難,秦淮河還是那個秦淮河。
它千年不變。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誰會在意那王還是謝?隻要有酒、有歌、有舞,那就還是金陵。
渾三這一路上,那十兩銀子早就花完了,當他到了南京,已經身無分文,隻能靠在夫子廟前打把式賣藝為生。
打把式賣藝,屬於民間江湖八門之中的掛門,專職舞槍弄棒。
民間江湖八門,金皮彩掛,評團調柳。
金門算卦,皮門賣膏藥,彩門變戲法,掛門打把式賣藝;評門說書,團門賣唱數來寶,調門紮紙抬棺,柳門梨園唱戲。
這夫子廟前熱鬧非凡,況且渾三又有功夫,打把式賣藝不是難事,所以憑借這個,他在南京慢慢維持住了生計。
渾三一邊維持生計,一邊暗查著《連山》的下落。
這夫子廟同北京的天橋一樣,賣藝之人,玩的都是腥加尖,不全給尖活兒。
何為腥加尖?
腥加尖,吃遍天。
這是民間江湖賣藝之人,常說的一句切口。
腥活兒就是假活兒,掩人耳目的,看上去很厲害,但都是假的,比如什麽吐火、變臉,這都屬於腥活兒。
尖活兒與腥活兒相對,個頂個靠的都是真本事,如吞鐵珠、吞寶劍、胸口碎大石,沒有個幾年功夫,根本做不到。
撂地賣藝,如果全是腥活兒,雖然大家愛看,可沒什麽真本事,所以才有了那句,腥加尖,吃遍天。意思是,半真半假才有意思。
可是渾三,打把式賣藝可是一點尖活兒都沒有,全是腥活兒。但即便這樣,他每天的生意還是十分火爆,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還能保證每天喝上幾口小酒。
這就讓同在夫子廟前的同行,既眼饞又嫉妒。
同行是冤家,一點不假。
就是巴掌大的地兒,每天也就來那麽多人,看你就不會看我,所以渾三在夫子廟僅兩個月,便招惹了是非。
“我說,你這臭小子,天天來腥活兒,是不是不懂這的規矩?你有什麽真本事,不如亮亮?”一日渾三正在練攤兒,一個年輕的漢子在人群中喊道。
渾三一聽有人說切口,想必是同行,於是停了下來,衝著人群中的年輕漢子,拱手說道:“這位好漢,咱們大路朝天,各走一邊,能賺錢的本事,就是真本事。”
“哦?能賺錢的本事?”年輕漢子哈哈大笑,“能賺錢的本事就是真本事麽?不過都是些假招子而已。”
圍觀人群看有人挑釁,於是越聚越多,都來看熱鬧。
渾三笑了笑,說道:“那你有什麽真本事?”
“本事大了,上天下海,無所不能。”年輕漢子答道。
“聽你的意思,是想跟我比試比試了?”渾三也不廢話,直接說道。
“正是。”
“比什麽?”
“看到那邊的秦淮河了嗎?”年輕漢子用手一指,“咱就比下水,誰能在秦淮河中把另一個人打服,誰就算贏。輸了的,以後永遠不要在夫子廟前賣藝!”
“好!好!”圍觀的人群中不住有人叫好。
“二位且慢!”隻見一矮個兒跛子走進圈中說道,“都是江湖上的好漢,何必傷了和氣?不如這樣,今日我做東,二位給在下一個麵子,可否?”
出來勸話的,是一直都在渾三攤位邊擺卦攤的算卦先生,宋獻策。
說完,宋獻策走到年輕漢子身邊,偷偷給他塞了二兩銀子。
一見銀子,這年輕漢子頓時眉開眼笑,衝著宋獻策拱手道:“既然宋先生說和,那我就賣您個麵子。”然後他又用手指了指渾三,說道:“今天算你小子走運!”
這年輕漢子掂了掂手中的銀子,放在了身上,然後就打算撥開圍觀的人群離開。
“嘿嘿,你這漢子,今兒不把銀子還給宋先生,就別想走了!”渾三縱身一躍,擋住了年輕漢子的去路。
“好功夫!好功夫啊!”人群中一陣掌聲。
“哦?你小子還有點本事。”年輕漢子打量了一下渾三,右手翻起就是一掌,劈向渾三麵門。
渾三見狀,連忙躲閃,伸出左手二指,直奔年輕漢子脖頸。
“啪!”一個算卦用的竹簽,打在了渾三的手腕上。
這力道剛好,既能讓渾三手腕偏出,又不至於傷了渾三。
要不是這竹簽,想必渾三就直接來了個二指封喉了。
宋獻策別看又矮又跛,但是身形轉換極為靈活,竹簽剛落地,他就來到了兩人之中。
“二位可否給我一個麵子?”宋獻策淡淡說道。
渾三沒想到,他攤位邊上的算卦先生居然深藏不露,有如此手段,於是恭敬地施了一禮,說道:“既然宋先生說和,在下不再動手便是,隻是這二兩銀子……”
“嗐,錢財乃身外之物,不必掛懷。”宋獻策還了一禮,“這拿銀子的也不是別人,他叫鄭芝豹,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別看他也在這賣藝,但是他可不像你我,而是在這玩票兒的。”
“玩票兒的?那為何還要來砸我的場子?”渾三問道。
“芝豹,你自己說。”宋獻策看了一眼鄭芝豹,說道。
“我不是看你這小子天天耍腥活兒嘛,以為你是個騙子,所以來試試,看你到底有沒有真本事。”
“明白了?”宋獻策笑著說道。
“沒想到這芝豹兄還挺急公好義的。”渾三笑了,“既然是玩票兒的,想必芝豹兄在南京城有正經營生吧?不知平日以何為生?”
“出海。”
“出海?”
“正是。”宋獻策說道,“渾兄弟有所不知,他平日裏跟著哥哥鄭芝龍做些海上生意,空閑時才來這夫子廟玩玩。這不是這段時間長江封江出不了海,所以他才無事可做,來這夫子廟前玩票兒,以結交些江湖好漢。”
兩個月來,宋獻策一直在渾三攤位邊上算卦,所以二人早就互相通報過了姓名。
“原來如此,難怪要和我在秦淮河中比試,看來是技癢了。”
“哈哈哈!正是,正是。”鄭芝豹衝著圍觀的人群喊道:“今天不練了,散了散了!”
驅趕完圍觀的人群,鄭芝豹說道:“我看兄弟身手不凡,不如你我二人,加上宋先生,咱們就拿這二兩銀子,找個酒館兒,喝上幾口如何?”
“借花獻佛?”
“正是。”鄭芝豹看了一眼宋獻策,然後對渾三一拱手,說道:“敢問閣下高名?”
“高名談不上,小人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