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州城,人流如織。


    在嶽州城東的名流茶館中,一個坐在雅座的青年人,一邊品茶,一邊安靜地聽著說書人說書。


    “要說我們嶽州城的商號,首屈一指的當然是嶽州宛氏。”說書人口若懸河地說著,“嶽州宛氏,可不簡單,成立一年不到,就發明了香水、香皂、口紅這三種新奇玩意兒。人家現在的生意已經紅透了大江南北,據說宮裏的娘娘都離不開他們家的東西。”


    “宮裏的娘娘都用?”底下的一個茶客不太相信。


    “可不是嘛!”另一個茶客答道。


    “真是不簡單啊!”


    “真給我們嶽州城長臉!”


    “可不是嘛,現在提起嶽州宛氏,比我們的嶽陽樓還要出名呢!”


    “嘿嘿,不瞞大家說,我就給我家娘子用過他們家的香水。”一個茶客站起來衝著眾人看了一圈說道,“你們猜用過後怎麽著?”


    這個茶客故意賣了個關子。


    “怎麽著?快說呀!”其他茶客催促道。


    “我耕了一夜的地!”


    這個茶客說完,底下其他的茶客都哄堂大笑了起來。


    此時說書人敲了一下醒目,繼續說道:“嶽州宛氏大紅大紫,不光是賣的玩意兒稀奇,抓住了婦人們的愛美之心,就連他們招夥計也是一絕,隻招女不招男。”


    “而且我聽說,招女夥計有一個要求,就是必須得是未出閣的女子。”剛才那個“耕了一夜地”的茶客又站起來,補充道。


    “真是有辱禮法!”底下一個茶客說道。


    “哎,女子無才便是德。哪有女子出去拋頭露麵的道理?並且還是未出閣的女子!在我朝真是聞所未聞!”


    “就是,就是!”眾人隨聲附和道。


    看到眾茶客如此激昂,坐在雅座的青年人嘴角滿意地微微彎起。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溫僑在三天前一到嶽州城,就和本地的六扇門接了頭,在了解了一些嶽州宛氏的情況後,決定先從道德層麵上對嶽州宛氏進行打擊。


    在理學盛行的明朝,道德綁架無疑是一種致命性的武器。


    茶館中的說書人,底下帶節奏的茶客,都是溫僑花銀子雇來的。這些人都是嶽州當地的潑皮無賴,隻要給錢,他們什麽都敢做。


    說書人平時要麽說說《三俠五義》,要麽說說《三國》,就算說些當下的見聞,也很少有人去說一個商號。很明顯,這都是特意安排,有意為之。


    嶽州宛氏雇未出閣的女子當夥計,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為什麽非得現在拿出來說?


    說書人看效果起來了,偷偷看向坐在底下的溫僑,溫僑用眼神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這嶽州宛氏,招女不招男也就罷了,居然還賣假貨!請諸位上眼!”說書人從身上掏出一管口紅,塗在了一張白紙上,沒過幾個唿吸,白紙上的顏色就變得暗淡了下來,“諸位請看,這才多久顏色就淡了,不是假貨是什麽?”


    底下先是竊竊私語,然後逐漸人聲鼎沸了起來。


    “我家娘子昨天剛剛買了他們家的口紅,沒想到居然是假貨!退貨!”


    “對!退貨!”


    這是溫僑的第二招,用商人最在意的誠信來打擊嶽州宛氏。


    茶館,是一座城市的信息集散地,裏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凡事隻要在茶館一折騰,那麽基本上整個城市就都知道了。


    嶽州宛氏賣假貨的消息不脛而走。


    嶽州城,嶽州宛氏商號總號。


    “掌櫃的,不好了!”一個女夥計跑到正在算賬的一個紅衣女子麵前。


    “什麽事這麽驚慌失措?”


    “有人在名流茶館說我們商號雇未出閣的女子做夥計,有辱禮法!”


    “說就說吧,本來如此。”女掌櫃頭都不抬,繼續扒拉著算盤,“他們說的越多,越是給我們做宣傳。”


    “不止這些,還說我們商號賣的口紅是假貨!”女夥計忿忿不平地說著。


    “這就有點不地道了。”女掌櫃平靜地說道,“這個事我會想辦法處理的,你不用大驚小怪。”


    女掌櫃說完話,迴到後房,對身邊的丫鬟說道:“去點花苑把徐拂請來。”


    過了有一柱香,一個美如天仙、極為豔麗的女子走進了後房。此女子身穿一襲黑紗褙子,內襯紅色抹胸短紗裙,真個動人心魂。


    “這已經是十一月底的天氣了,還穿這麽少,小心著了風寒。”女掌櫃關切地對徐拂說道。


    “謝掌櫃的,徐拂無妨,人在勾欄也是身不由己。”徐拂一躬身,“不知您找奴家何事?”


    “你聽說了嗎?在名流茶館,有人誣陷我們商號的口紅是假貨。”女掌櫃根本不提招未出閣女子做夥計的事,相比於賣假貨,這所謂的禮法在她眼裏一文不值。


    “我家商號曆來講究誠信,想必是這近一年來生意做得大了,觸碰了一些人的利益。”


    “你跟我想的一樣,所以我叫你來,就是想請你調查一下,到底是誰在背後誣陷我們嶽州宛氏。”女掌櫃說完,看向徐拂的黑色褙子,柔聲說道:“把你送到煙花之地,著實委屈你了。”


    在明朝,開青樓的男子必須佩戴綠色巾帽,在青樓工作的女子,必須穿黑色褙子。


    “掌櫃的說哪裏話,要不是掌櫃的把奴家救起,恐怕奴家早就餓死了。”


    半年前,徐拂一人從盛澤逃難至嶽州,身無分文,餓倒在了嶽州宛氏商號的門口,多虧了女掌櫃搭救,才得以活命。所以她心裏對女掌櫃一直懷有感恩之心。


    三個月前,女掌櫃把她送進了點花苑,目的是想讓她學習青樓的經商之道,以為後續嶽州宛氏擴充商業版圖做準備。


    嶽州宛氏不僅想做女人生意,也想做男人生意。


    徐拂很聰明,又年輕貌美,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去了點花苑不到一個月就成了點花苑的頭牌。


    整個嶽州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點花苑出了個叫徐拂的花魁,隻賣藝不賣身,要想聽她撫琴一曲,至少需要出銀千兩。


    為什麽是至少?


    出銀千兩,僅是獲得了聽徐拂撫琴的資格,至於徐花魁願不願意給你彈,還得看後續出多少銀子,以及徐花魁的心情。


    如果你出了銀子,但正巧徐花魁來大姨媽,小肚疼,那麽對不起,曲子聽不成,銀子也不會退。


    但即使這樣,還是有不少達官顯貴子弟,不惜重金,想要見徐拂一麵。


    有錢燒的!


    青樓,是除了茶館之外,一座城市的另一個信息集散地。女掌櫃把徐拂找來,就是想讓她暗中打聽一下,到底是什麽人在給嶽州宛氏造謠。


    徐拂領命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水行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裏吧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裏吧唧並收藏山水行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