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皇城,禦書房內。


    新帝陳懷安再一次聽到兵馬副元帥常遇春的消息,是在兵部呈遞上來的關於收複南詔領土,以及驃國歸降的折子上。


    兵部尚書李璟瑜滿麵春風,一邊將折子雙手呈遞到陳懷安麵前,一邊道賀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兵馬副元帥常遇春所率領的南征大軍,已經將南詔國的全部疆土收歸新朝,還帶來了驃國國王莽應龍的歸降國書!”


    “那自立為帝的平西王沐容複,也已經在兩軍交戰中伏誅,從此王朝西南疆域再無戰事!”


    哦?


    陳懷安眉毛一挑,當即從李璟瑜的手上接過奏折仔細翻閱起來。


    在常遇春上書的奏折中,詳細記錄了克欽之戰的過程,包括龍城南征大軍對陣驃國象兵、以及先鋒主將盧江陣前斬殺敵國皇帝沐容複的細節;


    後續,還有驃國國王莽應龍主動歸降新王朝,每年向新王朝納貢金銀珠寶的數量名單。


    陳懷安看著奏折上的戰鬥細節,不由得自嘲式的笑了笑,道:“如此看來,倒是朕多慮了,這驃國的象兵部隊,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厲害嘛!”


    哈哈!


    說完,陳懷安笑出了聲。


    一旁的兵部尚書李璟瑜忍不住拍馬屁道:“皇上聖明,這區區驃國的象兵,又豈能與皇上親自帶出來的龍城大軍相比?”


    “能恩準驃國歸降新朝,已經是皇上開恩了。”


    “否則,龍城大軍的鐵騎,勢必能一路勢如破竹的踏平驃國的每一寸土地!”


    哈哈哈!


    聽著李璟瑜的話,陳懷安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心道這老家夥不愧是大新王朝的三朝元老,察言觀色之本領果然高深啊!


    講話專挑人喜歡聽的講。


    關鍵是,他說的還全部都是事實,還讓你無法反駁!


    陳懷安擺了擺手,道:“李大人,這常副帥遞上來的折子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為南征大軍先鋒主將盧江請功;”


    “兩軍陣前斬殺敵國皇帝,這本就是軍功中的最高榮譽!”


    頓了頓,陳懷安道:“李大人,依照兵部的章程,你認為這先鋒將軍盧江,該受何封賞啊?”


    額——


    關於這個問題,兵部尚書李璟瑜其實在來向皇上匯報之前,心中就已經打好了腹稿的。


    但,此時他還是表現出一副為難的樣子。


    最終,遲疑了半天之後,這才唯唯諾諾的說道:“啟稟皇上,若是按照前朝兵部製定的軍賞製度,陣前斬將乃是首功;”


    “立功之人即便是普通的兵士,也可破格提拔為將軍;”


    “而這先鋒將軍盧江,本就是朝廷的從四品武將,而且他所斬殺的又是自立為帝的南詔皇帝,這份軍功的含金量就要比普通的陣前斬將要稍高一些;”


    李璟瑜在匯報之時,眼角的餘光就一直在偷偷打量著陳懷安的表情。


    在見到對方並無明顯表情變化後,當即將他早就打好的腹稿脫口而出,道:“按兵部的律例,這盧將軍可拜二品大將軍,為鎮守一方的總兵!”


    想了想,李璟瑜還是又補充了一句,道:“但,依臣之拙見,這盧將軍在軍中資曆尚淺,又是降將出身,此時若是敕封其為二品大將軍和鎮守一方的總兵的話,恐難服眾;”


    “所以,臣以為,敕封盧將軍為忠勇將軍,朝廷從二品官職即可!”


    哈哈哈!


    聽完兵部尚書李璟瑜的話後,陳懷安並未表示讚同,也沒有提出反對,隻是爽朗的大笑了幾聲。


    然後,擺了擺手道:“李大人,你先行退下吧!”


    “關於先鋒將軍盧江的封賞,朕自有定奪!”


    “是,皇上!”


    等到兵部尚書李璟瑜一頭霧水的離開禦書房後,陳懷安當即起身繞到書房的屏風後麵,在那裏,掛著一張布簾。


    布簾之上,分別貼著公爵、侯爵、伯爵的字樣。


    布簾之上,已經貼著不少龍城大軍將領的名字,但陳懷安似乎依舊不滿意自己的排序,已經打亂過數次。


    這時,隻見陳懷安提筆寫下了盧江的名字。


    然後,毫不猶豫的將寫有盧江名字的紙條,貼到了侯爵那一欄固定下來。


    沒錯,陳懷安已經決定,敕封兩軍陣前斬殺南詔皇帝沐容複的先鋒主將盧江為忠勇侯,更是新朝第一個確定下來的封侯名單。


    正如兵部尚書李璟瑜所說的那樣,以盧江在軍中的資曆和降將的身份,即便是陣前斬殺了南詔皇帝沐容複,其戰功至多封賞他一個大將軍和鎮守一方的總兵足以,完全達不到封侯的地步!


    但,陳懷安毅然決然的將盧江封侯,並且成為新朝第一個確定下來的封侯人員;


    是因為,陳懷安想借此投石問路,看一看這些龍城勳貴、驕兵悍將在得知此事後的反應,以便在新朝的封賞大典之時,確定下最終的封賞名單。


    別看眼下的龍城大軍內部表麵上一片祥和,將士皆在為新朝的統一做最後的努力。


    實際上,為了開國後的封賞軍中將領早已蠢蠢欲動。


    陳懷安手上的龍城內衛,已經掌握了不少的消息,這其中就有好些個龍城將領,為了在開國後的封賞大典上能封侯,竟然在暗中插手新朝冊立皇後一事,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


    所以,身為帝王的陳懷安需要一個契機,需要一塊磨刀石,來檢驗一下三軍將領對於開國封賞一事的反應。


    忠勇侯盧江,便是陳懷安的磨刀石。


    翌日。


    新朝皇帝陳懷安在朝會上,親自頒發了敕封龍城南征大軍先鋒主將盧江,為新朝忠勇侯的聖旨。


    此消息一出,滿朝文武皆驚。


    尤其是知情的兵部尚書李璟瑜,更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直到皇上身邊的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親自將皇上的聖旨遞交到他的手上,責成兵部和禮部全權負責此事時;


    李璟瑜這才反應過來,皇上真的敕封了盧江為忠勇侯,更是新朝第一個被封侯之人。


    他手上接過沉甸甸的聖旨,眼神不自覺的看向金鑾殿龍椅之上的新帝陳懷安,內心早已是翻江倒海。


    李璟瑜知道,一旦聖旨內容昭告天下,必定會在新朝引起軒然大波。


    新朝的第一場暴風雨,就要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