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威逼利誘,上書逼宮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英武可汗磨延啜此話一出,偌大的迴紇王宮宮殿內頓時鴉雀無聲,三十五國的使臣麵麵相覷,誰也不願第一個站出來接下話茬。
想來也是,這毗伽公主月綺羅前往晉王封地和親,本就是當初上一任迴紇可汗骨力裴羅,在不敵當時的晉王陳懷安,險些招致迴紇滅國之災時,不得已而為之。
現如今,無論毗伽公主是否能被冊立為新朝皇後,於除迴紇以外的西域三十五國而言,似乎並沒有什麽差別。
他們在西域的地位,並不會隨著月綺羅被冊立為後而改變。
反倒是迴紇汗國,曆代就因地廣人多、兵強馬壯而穩穩的壓過諸國一頭,尤其是再有了毗伽公主月綺羅和親晉王之後,英武可汗磨延啜也變得更加囂張跋扈起來。
從他剛才的言語中就不難看出,磨延啜已經把西域三十五國當做是自己的屬國,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試圖命令西域諸國的使臣,在新帝陳懷安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上表態。
事實也的確如此。
在這場新朝的皇後之爭中,英武可汗磨延啜深知,僅憑迴紇汗國的一己之力,恐難以對新帝陳懷安施壓。
但,若是能聯合西域三十六國一起,那將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陳懷安稱帝登基後的新王朝,想要在確保西域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以及西域地區的和平,就不得不考慮英武可汗磨延啜的立後提議。
除非,初登帝位的陳懷安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西域三十六國采取鐵血鎮壓的手段,將三十六國軍民全部屠戮幹淨。
磨延啜也知道,單單是駐紮在安西四鎮的二十萬龍城關寧鐵騎,就足以橫掃西域三十六國。
可他還想賭一把,就賭初登帝位的陳懷安,不會以鐵血手腕鎮壓西域諸國。
賭贏了,那他磨延啜就是新朝的國丈,未來的新朝儲君就將有一半的血脈,是屬於他藥羅葛氏家族的;
賭輸了,也未必就會落得個國破家滅的下場。
無非就是,掌握好尺度罷了!
總不能,僅僅隻是因為西域三十六國奏請新帝陳懷安盡早大婚,就會招致他下令安西四鎮的龍城關寧鐵騎,踏碎西域三十六國吧?
磨延啜倒是想好了萬全的對策,可其餘的西域三十五國,又豈能是任他擺布的傀儡?
王宮大殿內的氣氛降至冰點,卻是依舊沒有使臣願意站出來當那出頭鳥。
這一個個都是人精,寧願孤獨的埋著頭喝寡酒,也不願意成為英武可汗的馬前卒,被人當槍使。
嗬嗬!
這時,宮殿之上的英武可汗突然冷笑了幾聲,語氣冰冷的說道:“如此看來,諸位可是都不願意在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之上,助我迴紇汗國的毗伽公主一臂之力了?”
哼!
隨即,磨延啜繼續提高音量,厲聲道:“難道說,你們都忘記了,當初晉王麾下的二十萬鐵騎兵臨西域,誓要踏破西域諸國的時候;”
“是誰不顧一切,不顧自身安危從中斡旋,甚至不惜送出自己唯一的女兒,才替在座的諸位,爭取來了一個歸降晉王的機會;”
“若非如此,爾等今日豈能如此瀟灑愜意的坐在這迴紇宮殿內飲酒作樂?恐怕早都成了戈壁灘上一堆不知名的狼糞!”
“你們,你們......咳咳咳!”
許是因為情緒過於激動,磨延啜竟然有些喘過不氣來,連連咳嗽。
“可汗請息怒!”
這時,終於有使臣看不下去了,急忙站起來說道:“可汗,非我等不願意在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之上,助毗伽公主一臂之力啊;”
“實乃,在漢人的曆代王朝之中,都未曾有過冊立異族公主為皇後的先例,我等即便是再想助力,也師出無名啊!”
“是啊,可汗!”
此話一出,頓時得到大殿內部分使臣的附和,道:“這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乃是皇上開國登基的頭等大事之一,自有朝廷六部官員從中主導;”
“想來,皇上也是有所顧慮,才會遲遲沒有確立這新朝皇後的人選;”
“據下官所知,這書君公主和皇上的婚約,要早於毗伽公主與皇上和親的時間,再加上,這書君公主的父親武寧王劉新武;”
“那可是從皇上起兵之初,就舉全部之力協助皇上靖難,大新二世帝兵敗土木堡,武寧王劉新武居功至偉——”
“夠了!”
突然,王宮大殿之上緩過氣來的磨延啜一聲怒喝,打斷了這名使臣的發言。
磨延啜怒道:“本汗今日邀請你們來,是商議如何協助毗伽公主登上皇後大位的,不是來聽你們給本汗講大道理的!”
“你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而今的西域三十六國早已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本汗力主將毗伽公主推上新朝皇後之位,那也是為了我們西域三十六國的利益所考慮,你們也想想,若是毗伽公主在此次皇後之爭中落敗;”
“百年以後,新帝歸天,繼任的二世皇帝對我們西域諸國會采取怎樣的政策,誰又能確定?”
頓了頓,磨延啜繼續道:“可是,如果我們能齊心協力,想辦法將毗伽公主推上皇後之位,即便是新帝百年歸天,那繼任的儲君也有一半的西域血統;”
“如此一來,方能確保我西域諸國未來百年的和平盛世啊!”
“這麽淺顯的道理,你們怎麽都不懂呢!”
刷!
此話一出,偌大的宮殿內再度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各國的使臣都在思考著,英武可汗磨延啜此番話的深遠意義。
眼見自己該說的都說了,磨延啜也沒有逼著各國使臣現場表態。
此事事關重大,自然是需要各國使臣連夜以八百裏加急返迴各自王宮,將此事通報國君之後才能做出最終抉擇。
磨延啜又道:“好了,諸位,關於助力毗伽公主登上新朝皇後之位一事,本汗已經表明了態度,也希望諸位盡早將此事匯報你們的國君;”
“七日之後,本汗將派出聯合使臣團前往龍城,祝賀晉王稱帝;”
“屆時,本汗希望諸位也能統一意見,在前往龍城恭祝晉王稱帝之時,奏請皇上冊立新朝皇後一事!”
“此事,就這麽決定了,你們各自準備去吧!”
“小哈桑,替本汗送客!”
“是,可汗!”
想來也是,這毗伽公主月綺羅前往晉王封地和親,本就是當初上一任迴紇可汗骨力裴羅,在不敵當時的晉王陳懷安,險些招致迴紇滅國之災時,不得已而為之。
現如今,無論毗伽公主是否能被冊立為新朝皇後,於除迴紇以外的西域三十五國而言,似乎並沒有什麽差別。
他們在西域的地位,並不會隨著月綺羅被冊立為後而改變。
反倒是迴紇汗國,曆代就因地廣人多、兵強馬壯而穩穩的壓過諸國一頭,尤其是再有了毗伽公主月綺羅和親晉王之後,英武可汗磨延啜也變得更加囂張跋扈起來。
從他剛才的言語中就不難看出,磨延啜已經把西域三十五國當做是自己的屬國,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試圖命令西域諸國的使臣,在新帝陳懷安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上表態。
事實也的確如此。
在這場新朝的皇後之爭中,英武可汗磨延啜深知,僅憑迴紇汗國的一己之力,恐難以對新帝陳懷安施壓。
但,若是能聯合西域三十六國一起,那將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陳懷安稱帝登基後的新王朝,想要在確保西域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以及西域地區的和平,就不得不考慮英武可汗磨延啜的立後提議。
除非,初登帝位的陳懷安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西域三十六國采取鐵血鎮壓的手段,將三十六國軍民全部屠戮幹淨。
磨延啜也知道,單單是駐紮在安西四鎮的二十萬龍城關寧鐵騎,就足以橫掃西域三十六國。
可他還想賭一把,就賭初登帝位的陳懷安,不會以鐵血手腕鎮壓西域諸國。
賭贏了,那他磨延啜就是新朝的國丈,未來的新朝儲君就將有一半的血脈,是屬於他藥羅葛氏家族的;
賭輸了,也未必就會落得個國破家滅的下場。
無非就是,掌握好尺度罷了!
總不能,僅僅隻是因為西域三十六國奏請新帝陳懷安盡早大婚,就會招致他下令安西四鎮的龍城關寧鐵騎,踏碎西域三十六國吧?
磨延啜倒是想好了萬全的對策,可其餘的西域三十五國,又豈能是任他擺布的傀儡?
王宮大殿內的氣氛降至冰點,卻是依舊沒有使臣願意站出來當那出頭鳥。
這一個個都是人精,寧願孤獨的埋著頭喝寡酒,也不願意成為英武可汗的馬前卒,被人當槍使。
嗬嗬!
這時,宮殿之上的英武可汗突然冷笑了幾聲,語氣冰冷的說道:“如此看來,諸位可是都不願意在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之上,助我迴紇汗國的毗伽公主一臂之力了?”
哼!
隨即,磨延啜繼續提高音量,厲聲道:“難道說,你們都忘記了,當初晉王麾下的二十萬鐵騎兵臨西域,誓要踏破西域諸國的時候;”
“是誰不顧一切,不顧自身安危從中斡旋,甚至不惜送出自己唯一的女兒,才替在座的諸位,爭取來了一個歸降晉王的機會;”
“若非如此,爾等今日豈能如此瀟灑愜意的坐在這迴紇宮殿內飲酒作樂?恐怕早都成了戈壁灘上一堆不知名的狼糞!”
“你們,你們......咳咳咳!”
許是因為情緒過於激動,磨延啜竟然有些喘過不氣來,連連咳嗽。
“可汗請息怒!”
這時,終於有使臣看不下去了,急忙站起來說道:“可汗,非我等不願意在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之上,助毗伽公主一臂之力啊;”
“實乃,在漢人的曆代王朝之中,都未曾有過冊立異族公主為皇後的先例,我等即便是再想助力,也師出無名啊!”
“是啊,可汗!”
此話一出,頓時得到大殿內部分使臣的附和,道:“這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乃是皇上開國登基的頭等大事之一,自有朝廷六部官員從中主導;”
“想來,皇上也是有所顧慮,才會遲遲沒有確立這新朝皇後的人選;”
“據下官所知,這書君公主和皇上的婚約,要早於毗伽公主與皇上和親的時間,再加上,這書君公主的父親武寧王劉新武;”
“那可是從皇上起兵之初,就舉全部之力協助皇上靖難,大新二世帝兵敗土木堡,武寧王劉新武居功至偉——”
“夠了!”
突然,王宮大殿之上緩過氣來的磨延啜一聲怒喝,打斷了這名使臣的發言。
磨延啜怒道:“本汗今日邀請你們來,是商議如何協助毗伽公主登上皇後大位的,不是來聽你們給本汗講大道理的!”
“你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而今的西域三十六國早已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大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本汗力主將毗伽公主推上新朝皇後之位,那也是為了我們西域三十六國的利益所考慮,你們也想想,若是毗伽公主在此次皇後之爭中落敗;”
“百年以後,新帝歸天,繼任的二世皇帝對我們西域諸國會采取怎樣的政策,誰又能確定?”
頓了頓,磨延啜繼續道:“可是,如果我們能齊心協力,想辦法將毗伽公主推上皇後之位,即便是新帝百年歸天,那繼任的儲君也有一半的西域血統;”
“如此一來,方能確保我西域諸國未來百年的和平盛世啊!”
“這麽淺顯的道理,你們怎麽都不懂呢!”
刷!
此話一出,偌大的宮殿內再度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各國的使臣都在思考著,英武可汗磨延啜此番話的深遠意義。
眼見自己該說的都說了,磨延啜也沒有逼著各國使臣現場表態。
此事事關重大,自然是需要各國使臣連夜以八百裏加急返迴各自王宮,將此事通報國君之後才能做出最終抉擇。
磨延啜又道:“好了,諸位,關於助力毗伽公主登上新朝皇後之位一事,本汗已經表明了態度,也希望諸位盡早將此事匯報你們的國君;”
“七日之後,本汗將派出聯合使臣團前往龍城,祝賀晉王稱帝;”
“屆時,本汗希望諸位也能統一意見,在前往龍城恭祝晉王稱帝之時,奏請皇上冊立新朝皇後一事!”
“此事,就這麽決定了,你們各自準備去吧!”
“小哈桑,替本汗送客!”
“是,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