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時時分,龍山大營。


    隨著龍城之戰大敗十萬敵軍,陳懷安對於麾下的八萬玄甲軍也不再藏著掖著,而是在打掃完戰場後光明正大的進駐龍山大營,大張旗鼓的修繕營房操練士兵。


    一時間,荒廢了半年之久的破虜軍龍山大營又恢複了往日人歡馬叫,士氣聲勢震天的榮光。


    在陳懷安策馬從龍城趕到龍山大營時,陳慶之已經在接到樊無忌傳來的晉王口諭後率領玄甲軍大部進入龍城,全麵接手龍城城防。


    此時,足以容納十萬大軍的龍山大營內顯得空空蕩蕩,反倒是剛好為陳懷安從係統中召喚出來的另一支精兵騰出來營房。


    他隻身一人來到校場之上,意念合一,召喚係統。


    【叮!】


    【天生帝王命係統啟動成功!】


    伴隨著腦海中響起的那道冰冷機械的係統合成音,陳懷安眼前的視界頓時切換成係統光幕,可用於兌換係統獎勵士兵和召喚曆史傳奇武將的積分餘額格外顯眼。


    “係統,兌換12萬5千名士兵!”


    【叮!】


    【12萬5千名士兵兌換中......兌換成功!】


    隨著係統播報音剛落,龍山大營的校場上頓時被一團濃霧包圍,霧氣不斷蔓延又不斷消散。


    很快,在霧氣消散的地方就開始出現一隊隊身穿粗布麻衣的精壯青年。


    見此情景,陳懷安已是見怪不怪波瀾不驚,反倒是還在心裏調侃起這係統給的白板士兵果然足夠白,除了一身粗布麻衣布鞋之外,那可是連一根多餘的燒火棍都沒有。


    “參見晉王殿下!”


    校場上,黑壓壓的精壯青年齊刷刷跪倒一片。


    陳懷安看著麵前一眼望不到頭的精壯青年,一個個俱是體魄強健之輩,隻需稍加武裝立刻就能上陣殺敵。


    對於這支新軍的武器裝備配給,陳懷安早有打算。


    這支交由大明第一猛將常遇春統領的新軍,主要作戰任務以攻城拔寨為主。


    龍城一戰,吳青雲麾下的十萬雲麾軍非死即俘,讓破虜軍繳獲了大量的步兵裝備和攻城器械,這些現成的武器裝備新軍拿來就能用。


    隨後,陳懷安又從係統【軍備】商場裏麵給這支新軍配備了足以武裝兩萬精兵的全套裝備,從頭盔、黑鎧甲、環首刀、長槍長刀長戟再到玄羽弓、樺木鐵箭矢等一應俱全。


    係統光幕中積分-,-,-的字樣不斷閃爍,最終定格在積分餘額-100萬的字樣上,可是令陳懷安好一陣肉疼啊!


    【叮!】


    【兩萬步卒精兵裝備中.......裝備成功!】


    係統話音剛落,一道白光閃過,站在校場最前麵區域的兩萬精壯青年突然就變成了披甲帶刀的精銳士兵,陳懷安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了些許滿意的笑容。


    自言自語道:“嗯,不錯,有這兩萬披甲帶刀全副武裝的精兵作為見麵禮,也不至於讓本王在首次麵對大明第一猛將常十萬的時候顯得出手太過寒酸。”


    隨後,陳懷安再度意念閃動,先兌換了300萬斤糧食和100萬斤戰馬的糧草存放於龍山大營糧庫之內,緊接著繼續用意念和係統溝通,召喚曆史傳奇武將常遇春。


    【叮!】


    【大明第一猛將常遇春召喚中......武將召喚成功!】


    須臾間,一團金光憑空出現。


    少頃,一名體貌其偉,身高臂長的彪形大漢自消散殆盡的金光中龍行虎步而來,雙腳踏得校場檢閱台的木地板咯吱作響,正是大明第一猛將常遇春的真身。


    “末將常遇春,拜見晉王殿下!”


    轉眼間,常遇春大踏步的來到陳懷安麵前行單膝跪拜之禮。


    陳懷安難掩激動,趕忙伸手將常遇春扶起:“將軍請起!”


    看著眼前這位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手下最能打的兵馬副元帥,陳懷安當即吩咐道:


    “將軍,此間有精兵十二萬五千,龍城內還有降兵兩萬五,即刻起交由將軍全權統領!”


    “大營內尚有糧草五萬石,足夠大軍食用一月有餘!”


    “現在,本王擢升你為征南大將軍,兵馬副元帥統領十五萬大軍擇日南下雲州,征討逆賊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


    常遇春當即拱了拱手,表示領命。


    隨後,常遇春便開始著手安排行軍打仗的各項事宜。


    做完這一切後,陳懷安終於鬆了一口氣。


    腦海中,不由得再次迴想起今日白天在龍山腳下他率領龍城十八騎一騎絕塵追得雲麾軍主將吳青雲、前軍主將梁二虎狼狽逃竄,慌不擇路時的一幕。


    僅剩十餘名親兵拚死保護的吳青雲、梁二虎本都已經是甕中捉鱉,被陳懷安以貓抓老鼠的手段一路攆到了據北川的絕路之上。


    就在吳青雲和梁二虎都以為今天在劫難逃,必死無疑的時候。


    陳懷安卻突然撥轉馬頭,把吳青雲、梁二虎當成是一個屁就這麽放了。


    臨走前,他還特意轉過身看了一眼麵如死灰的吳青雲,後者那雙銅鈴眼中流露出來的怨恨目光令陳懷安現在想起來依然忍不住的想笑。


    該怎麽形容這種感覺呢?


    就是——就喜歡你這種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正如吳青雲自己判斷的那樣,陳懷安故意放他一馬饒他一條狗命就是不折不扣的一計陽謀。


    就是擺明了告訴吳青雲,接下來我陳懷安要怎麽和你打,你還不得不按照我的想法和我打。


    這就好比是陳懷安做東請吳青雲吃飯,但端到吳青雲麵前的盤子裏麵裝的卻是一坨屎。


    而吳青雲在明知道盤子裏裝的是一坨屎也隻能捏著鼻子往嘴巴裏塞,往肚子裏咽。


    當然了,吳青雲也可以選擇掀桌子不吃。


    但他那樣做的代價就是,以後連上桌子吃屎的機會都沒有了。


    所以,每每迴想起吳青雲那跟吃了屎一樣的怨恨眼神,陳懷安就忍不住想笑,心情舒暢啊,大快人心啊!


    此時此刻,吳青雲這老匹夫恐怕還在做著讓駐防朔北和雲州的二十萬雲麾軍合兵一處,再戰龍城一雪前恥的美夢呢!


    隻可惜,本王麾下的二十萬大軍恐怕不會再給你這個老匹夫合兵的機會嘍!


    想合兵,陰曹地府去合吧!


    接下來的幾天,陳懷安一直在忙著大軍出征前的各項準備。


    他早就已經做好了兵分兩路,攻取朔北和雲州的戰略部署。


    拿下朔北和雲州,就能與龍城形成三足鼎立互為犄角的戰略態勢。


    進可攻,退可守,無論是偏安一隅當個閑散王爺,還是逐鹿天下問鼎中原都能進退自如。


    這天,晉王宮,太和殿內。


    陳懷安召集了麾下的統兵武將,還有晉王封地三十六郡縣的地方主官一同在太和殿內議事,順便頒布了他承襲晉王爵位以後的第一道政令。


    值得一提的是,當今朝廷傳旨欽差,禮部侍郎孫鶴齡也在太和殿內列席參會。


    “晉王敕令——”


    “本王於龍城起兵,南征討逆以來,晉王封地軍民一心共禦外敵,本王感念封地百姓深明大義,為南征將士捐銀獻糧以充軍資......”


    “本王決定,即日起封地一城三十六郡縣百姓稅賦減半,軍屬家庭五年內免除一切稅賦,家中青壯年即日起投軍者,亦享受五年內免除一切稅賦之政令!”


    刷!


    晉王敕令一出,太和殿內滿座皆驚。


    十年稅賦減半,家有從軍者五年內稅賦全免!


    這對於以農耕為主的晉王封地百姓來說,那可是天大的恩惠了啊!


    在場的三十六郡縣主官麵麵相覷,滿眼盡是震驚和難以置信。


    稅賦乃地方經濟的根本,更是大軍行軍打仗的基礎保障,晉王陳懷安繼承爵位後的第一道政令就是減輕百姓的稅賦負擔,以後可就隻能自掏腰包養活軍隊和衙役官員了啊!


    晉王心懷天下,心係百姓,與民休息,比起周邊郡縣城池那些大新朝廷中隻知道橫征暴斂加重百姓稅賦不管百姓死活的狗官簡直好上一百萬倍!


    太和殿內的文官中,當即有人高聲唿喊:“晉王英明,晉王英明!”


    “晉王英明,晉王英明!”


    隨後,三十六郡縣的地方主官紛紛起身高唿,一個個眼含熱淚,激動萬分。


    陳懷安宣布的這一道政令,就連禮部侍郎孫鶴齡都被結結實實的嚇了一跳。


    再次看向太和殿內,龍椅之上端坐的晉王陳懷安時,眼神中都流露出發自肺腑的崇敬之光。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君王別三日,當抬頭仰視啊!


    孫鶴齡突然迴想起自他奉旨從京師趕赴龍城傳旨的這十餘天裏,殿下陳懷安不僅完成了從世子到晉王的蛻變,整個人身上的氣質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那個在晉王府邸前跪地接旨時心事重重失魂落魄的少年,此時已經變成了太和殿內龍椅之上睥睨天下的二代晉王,舉手投足間已頗具一代開國帝王的風範。


    孫鶴齡都不敢去想,假以時日眼前這位晉王陳懷安將會取得怎樣的一番成就和功績?


    但有一點他很篤定,不管陳懷安未來是何身份,他都一定會是一個胸懷寬廣,心係天下蒼生之人。


    想到這兒,孫鶴齡的臉上也終於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晉王如此,也不枉自己冒著欺君犯上之罪,提前將當今皇上奪權改封的聖旨送到陳懷安手上啊!


    “報——”


    “啟稟晉王,突厥鐵木爾大汗的信使求見!”


    就在晉王宮太和殿還沉浸在一片“晉王英明”的聲勢中不能自拔時,大殿之外卻突然響起來軍中傳令兵突兀的通報之聲。


    通報的來使身份更為敏感,乃是與大新王朝水火不容的北蠻子漠北突厥大汗鐵木爾的使臣!


    說起來,這鐵木爾還是先王陳破虜的死對頭之一。


    當年,陳破虜五征漠北征討的就是這位突厥大汗鐵木爾。


    真武二十年,先王陳破虜親率破虜軍遠征漠北的最後一戰,就是在榆木川斡難河打得鐵木爾全軍盡沒。


    最後,隻剩下十三個人,十三匹馬和十三副鎧甲倉皇逃竄,至此一舉平定漠北戰事。


    隻不過,隨著陳破虜奉太子令率破虜軍撤出漠北重鎮朔北城,將朔北移交給吳青雲鎮守之後。


    短短十年時間,鐵木爾竟然以十三副鎧甲再次席卷漠北,重新成為統治整個草原遊牧民族的突厥大汗。


    此番,晉王陳懷安才剛剛在龍城舉兵奉旨靖難,遠在漠北草原的鐵木爾就收到了消息並派出使臣趕赴龍城麵見陳懷安,不得不讓人懷疑他此舉背後的陰謀啊!


    太和殿內的一眾文臣武將紛紛交頭接耳,直言鐵木爾此舉實乃黃鼠狼給雞拜年——屬實是沒安好心啊!


    龍椅之上,陳懷安波瀾不驚。


    揮了揮手,霸氣無比的喊道:“宣突厥使臣覲見!”


    “宣,突厥使臣上殿覲見!”


    很快,幾個身穿堅韌皮革和鐵皮鑲嵌服裝的異族大漢就在一陣激烈的爭吵和推搡中出現在大殿之外,隨後被披甲帶刀的破虜軍將士攔在門口。


    “我們是鐵木爾大汗的使臣,代表的是突厥帝國,生不卸甲,死不繳刀,這是我們突厥戰士的規矩,你們這些漢人無權要求我們把佩刀交給你們!”


    “不行,未得王命,任何人不得攜帶刀劍上殿,這是我們破虜軍的規矩,你們必須遵守!”


    “這刀我要是非不交呢?”


    說話間,那名領頭的突厥人作勢就要往太和殿內硬闖。


    “那就休要怪本將軍和弟兄們的刀劍無眼了!”


    駐守太和殿外的破虜軍將領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在龍城西關城牆斬殺敵軍一百三十有餘的第八團旗手蕭破。


    當初他重傷昏迷後,陳懷安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將他救活。


    這蕭破也是天賦異稟之人,壯得跟頭牛似的,三天後就能裹著繃帶下床了,那一身看著瘮人的皮外刀劍傷對他來說根本就是無關緊要。


    現在,蕭破是晉王陳懷安的貼身侍衛先鋒,金吾衛的統兵主將。


    這樣一個從屍山血海中屢次跌倒又屢次頑強爬起的鐵血硬漢,又怎會懼怕區區幾個突厥北蠻的狐假虎威。


    蕭破一聲令下:“金吾衛,拔刀護駕!”


    鏘鏘鏘!


    一時間,大殿外拔刀聲四起。


    見狀,那名突厥使臣氣急敗壞的衝大殿內怒吼道:“晉王殿下,你們漢人不是有句老話叫有朋自遠方來好酒好菜好招待嗎?”


    “看看你手下的士兵,就是以這樣的待客之道來迎接遠道而來的突厥帝國貴客的嗎?”


    “晉王殿下,我們鐵木爾大汗不計前嫌可是給你送來了一場均分天下的潑天富貴,難道你也要拒之門外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