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速度很快。


    當得知天師教的張魯已經拿下漢中,並有意放開道路歸正朝廷,劉備毫不猶豫,帶著五千北軍吏士轉道斜穀,直插新鄭。


    關西新編的這支北軍五營並不簡單,除了身量高大魁梧,可謂人人馬戰步戰皆熟,再加上鬥具精良,軍紀森嚴,可以說是一等一的好營伍。


    這就是劉協和乃父不同的治兵策略,劉宏編練了恢弘的西園軍,但也耗費了太多的錢糧,而劉協則在他能力之內,優中選優,常置掖庭之下,號為肺腑之兵。


    同時,這一次劉備為了機動,可以說將北軍駐地的良馬健馱一掃而空,這才搭建起這支一人雙馬的行軍編製。


    正是靠著這般機動性和堅韌不拔的素質,五百裏蜿蜒斜穀道,劉備眾軍不及三日便開到了新鄭城下。


    而當時城頭上的張魯看見這一幕,大驚,連唿“飛軍輕度萬重山”,其人心中最後一點猶豫也沒有了。


    之後,張魯帶著閻圃、李休兩位祭酒,並諸楊子弟,帶著輿論、印綬出城迎接劉備。


    張魯雖然常在山中行走傳教,但並不是不識天下的鄙夫,他知道眼前這位掛著”左將軍”旗幟的軍將,不僅是漢室宗室,更是在崤函戰場上殺出的名將。


    更重要的是,這個左將軍素為仁德,有仁人愛士的美名。


    於是,他才放下戒心,帶著教內精粹出城迎接。


    而那邊劉備也對張魯充滿了好奇。


    實際上,他是第一次聽說這人,也是第一次聽說什麽五鬥米教或者天師道,甚至一開始他幾乎將這夥人當成益州黃巾的餘孽。


    但在隨軍幕僚楊修的介紹下,他才恍然,知道這天師道是真正益州的地頭蛇,真是奇貨可居。


    楊修是前太尉楊彪之子,其姐就是劉備現在的夫人。


    在和弘農楊氏聯姻後,劉備最後一塊短板也彌補了。


    一直以來,劉備未嚐不努力,未嚐沒有稟賦,但卻總是以失敗而告終,就是因為他一直找不到進入上層社會的敲門磚。


    而不為上層士族接納,那劉備就儲備不了人才,也獲得不了名聲的加持。


    上層士族無論是相互之間的交際網絡還是他們對於地方輿情的把控,都能給劉備帶來巨大的幫助,有時候甚至比千軍萬馬還來得重要。


    君不見,昔日殿上殺袁太傅的劉備,這時候已經是人人稱讚的漢室擎天柱了。


    沒有這樣的名聲,那張魯會這麽放下戒心?


    劉備未等張魯做禮就攬住其人的胳膊,然後熱情笑道:


    “張天師這一義舉對我可謂是久旱逢甘霖啊。沒有張天師,咱朝廷,難了。”


    劉備並沒有虛言降低張魯的功勞,他就是要告訴張魯,他這一次有大功。至於這會不會讓張魯小覷朝廷,他相信張魯是想好了的。


    的確,張魯獻漢中是反複琢磨過的,雖然他的弟弟張衛勸他等一等,但他自己很明白,這漢中他拿不住。


    首先,張魯沒有朝廷的名分,甚至連益州方麵的名分都沒有,這讓他統治漢中變得非常艱難。


    雖然天師道經過三代經營,實力不容小視,但他們主要的影響力都在山裏,如今占據一個新鄭就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


    但在這個天下大爭的時代,隻有一個新鄭有什麽用?不如以此為寶,賣給朝廷,最後助天師道完成轉型。


    是的,張魯對於爭天下沒有什麽野望,因為太平道那邊已經在實踐了,除了那異端的泰山軍,其餘現在還有幾個好活?


    反倒是,如能為上層士大夫乃至朝廷承認,那天師道將成為道門第一家,這才是張魯看重的。


    所以,他對於劉備十分謙遜,並主動為他介紹了當下蜀地的局勢。


    劉備就這樣,拉著張魯的手一起入城,兩人邊走邊聊,甚至入府後,兩人還在聊。


    張魯這邊除了講益州形勢,還為劉備介紹天師道的教義和情況,而劉備也很感興趣,甚至主動提出日後迴京想帶著張魯一起,他要為其引薦給皇上。


    就這樣,兩邊聊得情熱,氛圍友好和諧。


    ……


    劉備作風向來雷厲風行。


    在和張魯聊得熱絡,穩定了關係後,當天下午,劉備就讓張魯帶著他來觀察敵勢,所看的正是陽平關。


    此時,陽平關外,閬水滔滔。


    閬水為益州最重要的航道之一,此時在劉備看來,真真是一眼望不到頭。


    在這崇山峻嶺之間,閬水彷佛就是一條絲帶,飄向天際。它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又彷佛一條魚龍盤繞山間。


    劉備帶著一係親從將在張魯的陪同下,來到的就是這閬水的東北岸,此時閬水滔滔,打在岸邊,心曠神怡。


    但一眾人的臉色,尤其是劉備這些朝廷軍將,分外難看。


    隻因為在這般靜謐的環境下,對岸的陽平關就如一個蹲伏的巨獸,刁鬥森嚴。


    陽平關所在的這一段是一條河道轉彎口,北麵的白龍水經過這條轉彎口流向後方的葭萌關,而在白龍水的上遊就是白水關。


    可以說陽平關、白水關、葭萌關就是靠著這條閬水相連的。


    劉備不用想都知道。一旦他這邊開始進攻陽平關,上遊和下遊的兩關守軍一定會支援,到時候,正如螃蟹的兩鉗,將自己包圍。


    而且就是單單看這陽平關也是易守難攻。


    如果將陽平關當成一個直角三角形,那他的直角兩麵就是白龍水環繞,他的後麵則是一望無盡的山嶺。


    可能是因為群山之中吧,這裏的溫度也要比外間要溫暖不少,所以現在還能看得見些許綠色。


    換句話說,陽平關就整個占據著對岸河道口最完整的平地。要想進攻此關,隻能涉水。


    想到現在的天氣,讓軍吏涉水攻關,其難度可想而知。


    就在劉備還在看的時候,對麵的陽平關突然鼓聲大起,然後整片關防都開始吵鬧起來,驚得群山之間的一些過冬鳥都四散而飛。


    劉備並不緊張,他知道應該是對麵的關防吏發現了他們。


    但正如自己攻關難,對麵也不敢輕易出動。


    在劉備的後方就是巴山餘脈,同樣山嶺縱橫,錯綜複雜。在對麵不清楚山裏有多少伏兵的時候,對麵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現在也好,正好讓劉備看看陽平關守軍的素質。


    於是,在劉備的審視的眼光中,對麵鼓聲大作。


    未幾就有軍將打扮的武士出現在了關頭,也同樣手搭涼棚,觀察著劉備這邊,還不時和邊上人竊竊私語。


    對麵的反應算是很快,但在劉備看來卻還不夠,就在他觀察的這段時間,他已經看出了不下五六處關防漏點,而那軍將卻無知無覺。


    劉備心裏了然,這蜀地應該是承平日久,比不得雍州連連亂戰,無論是軍將還是吏士,軍事素質都遠不及關中。


    看了差不多後,劉備扭頭,卻看見那張天師麵色愁苦,不禁笑了:


    “天師莫非是看出什麽,可有教我?”


    張魯擺手,謙虛道:


    “左將軍這是作賤我。你讓我講講經,傳傳道還行,這讓我觀陣決機,可不是為難人嘛!不過呀,咱再不懂,看這關也是覺得險要,怕是不好打。”


    劉備見張魯這話引起不少人的同意,就是自己的親從將陳到也在頷首,哈哈一笑:


    “這關砦再險,也要看守關的人。我料此關守將戰心懈怠,並不是什麽難纏的敵人。”


    這下子,不僅張魯疑惑,就是邊上的楊修等人都露出探尋的目光。


    就聽劉備道:


    “剛剛咱們從新鄭一路下來,在進入這金牛道口的時候,在穀口可曾看見一山?”


    楊修想了想,答道:


    “可是定軍山?”


    劉備頷首,隨後解釋:


    “如我守益州,或是我我拿陽平關守將,我必然會前出到穀外,先占據這漢水南岸的定軍山。”


    劉備一方麵要穩定軍心,一方麵也有心折服張魯一係的人馬,便講得細了:


    “那定軍山,我雖然隻是馬蹄匆匆,浮掠瞟過,但也看到這山不一般。首先這山雖高,卻山勢平整,正適合駐紮營盤。然後其地還在漢水之南。”


    張飛突然問了一句:


    “在漢水之南如何?”


    劉備問張飛:


    “小弟,我軍是從哪裏進入漢中的?”


    張飛恍然,反應過來:


    “咱們走的斜穀道正在漢水之北,如果敵軍守在定軍山,就可依靠漢水來阻擋我軍。而如果定軍山在漢水北麵,那漢水反倒要絕了他們後路。”


    張飛也是從崤函戰場上曆練出來的,一點就透。


    劉備滿意,然後又解釋道:


    “除了可阻擋我軍於漢水之北,另一個好處就是居高臨下,扼守金牛道口,此地以守代攻,豈不是比那陽平關來得更好?可惜那守將不能用!”


    劉備說完,眾將哈哈大笑,那張魯更是連連點頭,感歎:


    “左將軍真為我漢家名將也,魯自歎弗如也。”


    劉備謙虛,擺手:


    “這等軍機本就是咱們軍將該思量的,算得了什麽?反而是天師所講的天理精微,是能啟迪眾生的無上大智,備要學習的還很多呢!”


    張魯被這話誇得也頗為自矜,但還是知道事情急緩的,於是問道:


    “左將軍,見你這般從容,可是有了定策之計?”


    劉備微微一笑,手指虛張,然後一捏,豪氣道:


    “破關之計已定矣,唯戰而已!”


    說完,劉備就帶著眾人走了。


    後麵的張魯嘖嘖稱奇,暗自歎道:


    “看來我投朝廷是真的沒錯。”


    ……


    而就在劉備、張魯等人自信人生的時候,在他們看不到的南方,漫漫金牛道上,車騎相繼,人馬相接,涓涓如細流向著陽平關而來。


    從高處俯瞰,這一支部隊打著一麵巨大的旗幟,正是“李”字旗。


    他們正是剛剛從成都出發的李異所部。


    而再將視野向南延伸,同樣有一支軍隊行進在後方,同樣也飄著兩麵大纛,一麵書“向”,一麵書“龐”。


    這三軍幾乎以一字長蛇的方式行進在金牛道上。


    剛出劍閣的他們並不清楚朝廷的平叛軍已經到了陽平關外,但作為軍將應有的素養告訴他們,這個時候必須爭分奪秒。


    但從劍閣到陽平關前線有五百裏之長,路上崎嶇難行豈是說說。


    此時,走在最前麵的李異就忍不住對左右抱怨:


    “府君的軍略我看是有問題的,如是我,我必不這樣守。”


    左右麵麵相覷,不敢搭腔,但李異卻還是一個勁講:


    “府君一味守金牛道,而忘記了武都、陰平方向。如敵軍於武都轉陰平,然後走小道入江油和涪縣,到時候成都西南門戶洞開,我看是要完。”


    李異身邊的軍吏也是當地人,一聽這話就知道自家主將是在歪酸怪話,其中有個就點出來:


    “將軍,陰平至涪縣的確有古道,也叫景穀道,但那裏地險山阻,沒聽過能有大軍能過的。別說走了,就是飛,敵軍也飛不過那萬重山。”


    李異噎了一下,看了一眼頂撞自己的,臉上掛不住,迴罵:


    “陳式,你是主將還是我是主將。等你什麽時候做到我這個位置上,你再來教訓我,不然就給我老實聽著。”


    那叫陳式的武士聽了,撇撇嘴,不再吱聲。


    而李異則為了挽迴麵子,就圓剛剛的話:


    “陰平難行我不知道嗎?但你可知,縱然不趨涪縣,也可循白水江直趨白水關。而從武都則更近,直接順著閬水一路下來到白水關。可以說,白水關才是重中之重,府君不以我為白水將,就是一大錯誤。我難道不是府君帳下第一將嗎?”


    原來李異憤憤不平的是這一點。


    但李異確實不是自負,他還真的就是趙韙帳下第一將。


    此人是關中遊俠出身,身材壯碩高大,勇力過人,後來被趙韙收納一同入蜀,很快就在東州將中打出了威名。


    蜀地好巫卜,術士相師不知凡幾。東州士們入鄉隨俗,也常有事問卜。這李異追風,也找了一盲相問卜。


    那相士說他會大富大貴,位至三公。


    李異嘴上說不信,但心裏卻將這話記得死死的。甚至他都想好了,等以後真的當三公了,他一定要迴來找這個相者。


    到時候保舉他的子孫做個幕吏,也算成就一番佳話。


    至於……


    李異環視身邊的這些軍將,見他們那戲謔的樣子,心裏一聲怒哼:


    “哼,等我日後做三公,你們這些家夥千萬別說自己曾在我帳下。咱老李,丟不起這人!”


    念此,他不再理會一幫庸人,躊躇滿誌,向著陽平關進發。


    讓我輩三公之路,就從腳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犁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癡人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癡人陳並收藏犁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