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鄴城銅雀台。
剛從劉茜寢宮出去後,張衝就來到了這裏。
距離銅雀台落成已經兩年了,這裏也成了泰山軍駐軍、演武、祭祀的場所,其巍巍高,自彰顯著大太的威儀。
但淒冷寒夜中,張衝披著大氅,登高望遠卻有如履薄冰之感。
如今張衝年有二十四,他來的時候還隻有十七歲,如今一晃就是七年過去了。
此時的他也如這個時代的人一樣,頷下蓄著胡須,行為做派完全看不出一絲後世人的樣子。
不僅如此,此時的他為北地之主,千萬人之首,一舉一動都對天下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讓人畏懼。
所以即便他為了顯示一切如故,依舊穿著當年砥礪奮鬥時穿的麻衣素履,卻依舊沒什麽變化。
甚至當這身麻衣素履在周遭一眾華貴錦繡的映襯下反而又彰顯了某份無上的權力。
因為隻有最高權力者才能不假束縛,隨心所欲,而其他人即便再富貴,但依舊要被上下尊卑的規則所規訓。
所以,張衝從周遭人中隻看到了尊崇,再無過去那種兄弟把臂言歡的親近。
他成了神隻,而不是一個兄長。
張衝當然明白,在任何時代做出他這般基業者,皆會被神聖化。這根本不是他能改變的。
所以,有時候張衝都可能會恍惚,覺得自己在後世的經曆是不是就是一場夢罷了。
他就如一滴朱滴溶於這個時代,一下子就被同化了。
他似乎不斷去改變,但好像世界總會繼續保持著既有的慣性。
張衝有時候會自問,他到底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麽?
是讓一群人變得更好了,還是讓這個世界的死亡變得更多了?
而每每問到最後,張衝給自己的答案總是那一個:
“我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一條從未有過的道路。”
也許隻有這份最後的理想成了張衝最後的堅守,讓他不在周遭的歌功頌德中墮落沉迷。
是啊,保持住赤誠之心實在是太難了。
在艱難困厄中他可以,在轉戰天下中他也可以,因為他看到滿地絕望,所以能堅定下來。
但現在呢?如果他已經看不見悲慘了呢?他還能相信嗎?
就如此刻,即便他隻是臨時起意來這銅雀台看看,就已經是前唿後擁。
隻從他這裏往下看,那連綿數百級的陛階上,站滿了翎羽鐵甲,寒光照在他們的甲衣上,滿是肅殺。
而張衝不用往迴看,就知道在他的背後,又有各種高冠巍峨之徒、青紫綬印之輩,他們皆是太極殿之行走,為張衝出謀劃策者。
所以到了張衝現在的地方,他無論從哪裏看,都已經看不見這個世界的真實,因為總會有人為他妝點。
而即便他張衝真的微服私訪民間,也看到了所謂的真實麵貌,他也會暗想這一切是否是被設計的,然後別有所圖。
總之,此時的張衝已經再難靠看見去相信了。
所以如果說那份信念在過去是因為看見悲慘所以堅信,那麽到現在,張衝隻能因為相信所以依舊堅信。
也正是如此,張衝現在的所思所考難免就有點超於一眾泰山軍高層。
就比如這一次東伐遼東之事就是他力排眾議的結果。
本來在隨著北麵來信的同時,南方的豫州也送來了一份軍報,是講已經占據汝南、潁川、陳國、沛國大部的袁紹,境內突然掀起了一場黃巾起義。
是的,沒錯,黃巾起義再一次在豫州境內爆發了。
當時這些教徒就向同為太平道嫡傳的泰山軍求兵,多次向駐守在河濟一帶的黑夫請求一起夾擊袁紹。
黑夫不能斷,忙將情況上書給了鄴城。
而在當時,包括度滿在內的一眾門下及樞密,皆沒將北麵的事情看得多重。
因為這種襲擾關內的舉動,在本朝可謂俯拾皆是,雖然不舒服,但也就是癬疥之患。
如果有什麽不同,那也就是過去是烏桓人入寇變成了現在胡漢一起聯合入寇,沒什麽大不了的。
而和這個相比,南方的袁紹就是一個腹心之患。
此君果然不愧是現在袁氏僅存族人中能力最強者,即便是被洛陽朝庭通緝的情況下都能一躍而起,真真是了不得。
所以當時度滿等人就將青州的曹操、豫州的袁紹作為泰山軍進軍中原的最大敵人,並認為這兩方一旦出現聯合,那就是他們泰山軍外部最大的敵患。
而就在這些人高度重視豫州境內的黃巾起事時,張衝卻出人意料的重視著遼東這麽一個偏僻的角落,甚至為此接連開了三次門下和樞密的聯席軍議。
這就讓一眾大臣們不解了,難道王上就看不見中原敵對勢力聯合的趨勢嗎?
原先為了深固根本也就算了,但現在隨著夏耕已經結束,河北已經有了足夠的民力來發動一場軍事行動。
這個時候不先支援豫州黃巾,打擊袁紹,卻先去伐遼東?
於是,他們不理解張衝的這個決斷。
而除了張衝這些核心智庫、武力不理解外,就連底層的黔首百姓們也不理解。
最近,飛軍內衛上報給張衝一首歌謠,內容是:
“我兄征河北,斃死青山下。今我通溝渠,又困人公堤。方今天下亂,唯我河北寧。舍家去遼東,此身無可保。舍我一頃地,便要三代報。悲損門內妻,望斷吾家老。生兒誠不孝,添為異鄉鬼。請家祭白皤,引我孤魂迴。”
當時董昭送張衝此歌謠的時候,就說這定然是河北境內潛伏的豪強餘孽怨望所作,說他必會查明。
張衝當然不懷疑董昭的判斷,因為這樣的歌謠隻有那些世家子弟才能作出。但他更看到的是這首歌謠之所以能傳播的如此迅速,卻恰恰反應了某種民意。
換句話說,這歌謠的編造者敏銳的看出了河北黔首現在心境的一個轉變,那就恩薄怨積。
就如歌謠說講的,泰山軍是給了他們一份傳宗接代的基業,但這份基業的代價太重了。
兄長剛剛戰死,弟弟就被拉去挖溝渠。而現在又聽說朝庭要去打苦寒的遼東,那就更是有死無生了。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就連河北都能感受到比過去要更冷了,而現在莫名其妙去打更北方的遼東,那不是更冷?
雖然現在出征是在夏末,但誰知道冬天前能不能打完?所以,百姓有怨氣是很正常的。
而張衝也明白這種趨勢轉變的背後,是家國二元的矛盾。
對於張衝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家國往往都是一致的。正如那句:“沒有國,哪有家。”所說的,現代是一種家國同構的社會。
但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家是家、國是國,有時候一致,但往往大部分時候是矛盾的。
就以河北黔首來說,他們守衛鄉梓責無旁貸,因為這裏就是他們的家。但去遼東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而且這種矛盾隨著漢室崩塌後,將會越來越嚴重。
各地黔首都是因各地強人的保護而存活,所以各州強人就對治下民有恩,而這種恩義一長,那各地黔首就隻見其主,不見天下。
如此,人心一散,這天下自然各為其主。
比如說青州的曹操就是這樣。
曹操沒來之前,青州生民離亂,慘遭兵災。但是曹操平定了其他諸侯,穩定了青州的局勢,為百姓提供了生產生活的環境。
那原先該死在兵亂中的百姓,自然對曹操感恩戴德,因為是他活了自己。
而這個時候泰山軍再進攻青州,那麵對的阻力就特別大,因為曹操已經得青州之民心,各地百姓皆認其主,自然拚命。
到那個時候,即便你泰山軍出自青州,和青州人的淵源很深,但大夥依然視你為敵。
所以,這也是諸多門下勸諫張衝盡快平定天下的原因。
因為越往後,人心安定下,不僅各地越來越難打,就連河北人都不大願意為泰山軍賣命。
道理很簡單?分裂下去不好嗎?統一了對我們河北人有什麽好處?
你上麵說要給天下一個公道,那總不能是讓他們河北人流幹了血,給什麽青州人、兗州人公道吧。
這不符合天理人情。
所以,無論是上麵那首歌謠還是關羽在青州的作戰,都越來越反應了天下的某種離心趨勢。
如果,泰山軍真的不能盡快得天下,那春秋戰國的那種分裂景象將會再現。
正是有此擔憂,泰山軍的諸多門下才如此緊張。
他們不想張衝一意孤行,壞了現在的大好局麵。但長久以來張衝的正確和權威,又使得他們不敢堅持。
所以,伐遼東之準備就這樣在別扭中開始著。
也正是核心弟兄們,治下百姓的雙重不理解,才使得張衝這樣堅毅的人都出現了某種彷徨。
這也是他深夜登銅雀台的原因。
他要在最安靜的地方,好好想想,伐遼東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首先對於遼東出現的某種胡漢合流的趨勢,張衝比如今全天下所有人都更知道其威力。
因為自古來說,東北就是一個孕育胡漢合流政權的沃土。
張衝當然理解現在如度滿、何夔、諸葛珪等人漠視遼東的原因,畢竟從古至今,隻聞北國驚弦,未聽說東北雪原有匹馬入中原之舉。
即便強如烏桓人,不也是漢人的狗?為漢人驅馳?
所以自古以來,中原人都不將注意力放在東北,對於那裏有哪些民族,發生了什麽事情也漠不關心。
但隻有張衝明白,這種自古以來沒有多久了,可能再過百年,慕容鮮卑就會南下中原,建立三燕。再之後,如拓跋鮮卑、宇文鮮卑也會隨後南下,建立諸魏和北周政權,最後一統北方。
更後麵,契丹、金人、清人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前赴後繼從東北地區南下中原,並成為漢人政權最大的外部壓力。
可以說,有夏以來四千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由東北所支配。在知道這些後,誰能對東北地區再漠不關心呢?
所以,張衝很清楚,圖袁紹是為近考慮,而圖遼東卻是為華夏文明考慮。
這裏麵孰輕孰重,張衝當然知道。
本來,張衝也並不打算將遼東事務的優先級放得多高,畢竟將來是將來,人還是要先解決眼前的才行。
但隨著遼東地區的胡漢合流趨勢出現後,他就明白不能等了。
這是因為,一旦東北地區開始出現了胡漢合流特征,就會迅速出現一個有活力的政權。
這也是遼東地區地緣決定的,在這片不大的平原上,分布著三種經濟。
分別是遼河流域從事農業經濟的漢人政權,然後是屬於長白山地區的肅慎漁獵經濟,最後就是西邊鮮卑山一帶的,從事遊牧經濟的鮮卑人、烏桓人。
本來過去這三者都是相互對抗的,所以看不出結果來。不過一旦三者結合,就將孕育出虎吞天下的軍事政權。
那些生活在北方苦寒之地的肅慎人是一等一的好兵員,他們吃苦敢戰,射法無雙。如果再配有漢人的裝備和陣法後,再加上遊牧民族的戰馬,那天下誰能與之爭?
所以張衝要先下手為強,趁其未發育,一舉拿下遼東。
到時候,此地區本可以威脅中原的武力潛力就能反被他所用,結果反更能加速奪取天下的時間。
但這些想法都過於超過這個時代的認知了,張衝也不能多解釋。
他隻能以遼東威脅側翼後方為由,趁其還未勢大,好解決,來推動這一伐遼東的戰事。
就這樣,張衝在銅雀台想了很久,也思考了很多,最終決定親征遼東。
之所以選擇親征,一方麵還是覺得自己統兵更能速勝。
他並不反對度滿他們對時局的判斷,恰相反,他非常讚同,所以他也知道伐遼東之事必須要快,最好在這個秋天就解決。
另外一方麵,張衝還是想通過這次戰役,完成對整個遼東地區的布局,他需要吸納這些烏桓、肅慎戰士,還要打斷更東的高句麗的興起。
總之,這一次伐遼東不僅是軍事仗,更是一場政治仗,張衝需要自己親臨才能更好把握。
就這樣,在這一個夜晚,張衝獨自做出了這個影響未來數百年走勢的決定。
伐遼東之役,箭在弦上。
剛從劉茜寢宮出去後,張衝就來到了這裏。
距離銅雀台落成已經兩年了,這裏也成了泰山軍駐軍、演武、祭祀的場所,其巍巍高,自彰顯著大太的威儀。
但淒冷寒夜中,張衝披著大氅,登高望遠卻有如履薄冰之感。
如今張衝年有二十四,他來的時候還隻有十七歲,如今一晃就是七年過去了。
此時的他也如這個時代的人一樣,頷下蓄著胡須,行為做派完全看不出一絲後世人的樣子。
不僅如此,此時的他為北地之主,千萬人之首,一舉一動都對天下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讓人畏懼。
所以即便他為了顯示一切如故,依舊穿著當年砥礪奮鬥時穿的麻衣素履,卻依舊沒什麽變化。
甚至當這身麻衣素履在周遭一眾華貴錦繡的映襯下反而又彰顯了某份無上的權力。
因為隻有最高權力者才能不假束縛,隨心所欲,而其他人即便再富貴,但依舊要被上下尊卑的規則所規訓。
所以,張衝從周遭人中隻看到了尊崇,再無過去那種兄弟把臂言歡的親近。
他成了神隻,而不是一個兄長。
張衝當然明白,在任何時代做出他這般基業者,皆會被神聖化。這根本不是他能改變的。
所以,有時候張衝都可能會恍惚,覺得自己在後世的經曆是不是就是一場夢罷了。
他就如一滴朱滴溶於這個時代,一下子就被同化了。
他似乎不斷去改變,但好像世界總會繼續保持著既有的慣性。
張衝有時候會自問,他到底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麽?
是讓一群人變得更好了,還是讓這個世界的死亡變得更多了?
而每每問到最後,張衝給自己的答案總是那一個:
“我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一條從未有過的道路。”
也許隻有這份最後的理想成了張衝最後的堅守,讓他不在周遭的歌功頌德中墮落沉迷。
是啊,保持住赤誠之心實在是太難了。
在艱難困厄中他可以,在轉戰天下中他也可以,因為他看到滿地絕望,所以能堅定下來。
但現在呢?如果他已經看不見悲慘了呢?他還能相信嗎?
就如此刻,即便他隻是臨時起意來這銅雀台看看,就已經是前唿後擁。
隻從他這裏往下看,那連綿數百級的陛階上,站滿了翎羽鐵甲,寒光照在他們的甲衣上,滿是肅殺。
而張衝不用往迴看,就知道在他的背後,又有各種高冠巍峨之徒、青紫綬印之輩,他們皆是太極殿之行走,為張衝出謀劃策者。
所以到了張衝現在的地方,他無論從哪裏看,都已經看不見這個世界的真實,因為總會有人為他妝點。
而即便他張衝真的微服私訪民間,也看到了所謂的真實麵貌,他也會暗想這一切是否是被設計的,然後別有所圖。
總之,此時的張衝已經再難靠看見去相信了。
所以如果說那份信念在過去是因為看見悲慘所以堅信,那麽到現在,張衝隻能因為相信所以依舊堅信。
也正是如此,張衝現在的所思所考難免就有點超於一眾泰山軍高層。
就比如這一次東伐遼東之事就是他力排眾議的結果。
本來在隨著北麵來信的同時,南方的豫州也送來了一份軍報,是講已經占據汝南、潁川、陳國、沛國大部的袁紹,境內突然掀起了一場黃巾起義。
是的,沒錯,黃巾起義再一次在豫州境內爆發了。
當時這些教徒就向同為太平道嫡傳的泰山軍求兵,多次向駐守在河濟一帶的黑夫請求一起夾擊袁紹。
黑夫不能斷,忙將情況上書給了鄴城。
而在當時,包括度滿在內的一眾門下及樞密,皆沒將北麵的事情看得多重。
因為這種襲擾關內的舉動,在本朝可謂俯拾皆是,雖然不舒服,但也就是癬疥之患。
如果有什麽不同,那也就是過去是烏桓人入寇變成了現在胡漢一起聯合入寇,沒什麽大不了的。
而和這個相比,南方的袁紹就是一個腹心之患。
此君果然不愧是現在袁氏僅存族人中能力最強者,即便是被洛陽朝庭通緝的情況下都能一躍而起,真真是了不得。
所以當時度滿等人就將青州的曹操、豫州的袁紹作為泰山軍進軍中原的最大敵人,並認為這兩方一旦出現聯合,那就是他們泰山軍外部最大的敵患。
而就在這些人高度重視豫州境內的黃巾起事時,張衝卻出人意料的重視著遼東這麽一個偏僻的角落,甚至為此接連開了三次門下和樞密的聯席軍議。
這就讓一眾大臣們不解了,難道王上就看不見中原敵對勢力聯合的趨勢嗎?
原先為了深固根本也就算了,但現在隨著夏耕已經結束,河北已經有了足夠的民力來發動一場軍事行動。
這個時候不先支援豫州黃巾,打擊袁紹,卻先去伐遼東?
於是,他們不理解張衝的這個決斷。
而除了張衝這些核心智庫、武力不理解外,就連底層的黔首百姓們也不理解。
最近,飛軍內衛上報給張衝一首歌謠,內容是:
“我兄征河北,斃死青山下。今我通溝渠,又困人公堤。方今天下亂,唯我河北寧。舍家去遼東,此身無可保。舍我一頃地,便要三代報。悲損門內妻,望斷吾家老。生兒誠不孝,添為異鄉鬼。請家祭白皤,引我孤魂迴。”
當時董昭送張衝此歌謠的時候,就說這定然是河北境內潛伏的豪強餘孽怨望所作,說他必會查明。
張衝當然不懷疑董昭的判斷,因為這樣的歌謠隻有那些世家子弟才能作出。但他更看到的是這首歌謠之所以能傳播的如此迅速,卻恰恰反應了某種民意。
換句話說,這歌謠的編造者敏銳的看出了河北黔首現在心境的一個轉變,那就恩薄怨積。
就如歌謠說講的,泰山軍是給了他們一份傳宗接代的基業,但這份基業的代價太重了。
兄長剛剛戰死,弟弟就被拉去挖溝渠。而現在又聽說朝庭要去打苦寒的遼東,那就更是有死無生了。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就連河北都能感受到比過去要更冷了,而現在莫名其妙去打更北方的遼東,那不是更冷?
雖然現在出征是在夏末,但誰知道冬天前能不能打完?所以,百姓有怨氣是很正常的。
而張衝也明白這種趨勢轉變的背後,是家國二元的矛盾。
對於張衝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家國往往都是一致的。正如那句:“沒有國,哪有家。”所說的,現代是一種家國同構的社會。
但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家是家、國是國,有時候一致,但往往大部分時候是矛盾的。
就以河北黔首來說,他們守衛鄉梓責無旁貸,因為這裏就是他們的家。但去遼東和他們有什麽關係?
而且這種矛盾隨著漢室崩塌後,將會越來越嚴重。
各地黔首都是因各地強人的保護而存活,所以各州強人就對治下民有恩,而這種恩義一長,那各地黔首就隻見其主,不見天下。
如此,人心一散,這天下自然各為其主。
比如說青州的曹操就是這樣。
曹操沒來之前,青州生民離亂,慘遭兵災。但是曹操平定了其他諸侯,穩定了青州的局勢,為百姓提供了生產生活的環境。
那原先該死在兵亂中的百姓,自然對曹操感恩戴德,因為是他活了自己。
而這個時候泰山軍再進攻青州,那麵對的阻力就特別大,因為曹操已經得青州之民心,各地百姓皆認其主,自然拚命。
到那個時候,即便你泰山軍出自青州,和青州人的淵源很深,但大夥依然視你為敵。
所以,這也是諸多門下勸諫張衝盡快平定天下的原因。
因為越往後,人心安定下,不僅各地越來越難打,就連河北人都不大願意為泰山軍賣命。
道理很簡單?分裂下去不好嗎?統一了對我們河北人有什麽好處?
你上麵說要給天下一個公道,那總不能是讓他們河北人流幹了血,給什麽青州人、兗州人公道吧。
這不符合天理人情。
所以,無論是上麵那首歌謠還是關羽在青州的作戰,都越來越反應了天下的某種離心趨勢。
如果,泰山軍真的不能盡快得天下,那春秋戰國的那種分裂景象將會再現。
正是有此擔憂,泰山軍的諸多門下才如此緊張。
他們不想張衝一意孤行,壞了現在的大好局麵。但長久以來張衝的正確和權威,又使得他們不敢堅持。
所以,伐遼東之準備就這樣在別扭中開始著。
也正是核心弟兄們,治下百姓的雙重不理解,才使得張衝這樣堅毅的人都出現了某種彷徨。
這也是他深夜登銅雀台的原因。
他要在最安靜的地方,好好想想,伐遼東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首先對於遼東出現的某種胡漢合流的趨勢,張衝比如今全天下所有人都更知道其威力。
因為自古來說,東北就是一個孕育胡漢合流政權的沃土。
張衝當然理解現在如度滿、何夔、諸葛珪等人漠視遼東的原因,畢竟從古至今,隻聞北國驚弦,未聽說東北雪原有匹馬入中原之舉。
即便強如烏桓人,不也是漢人的狗?為漢人驅馳?
所以自古以來,中原人都不將注意力放在東北,對於那裏有哪些民族,發生了什麽事情也漠不關心。
但隻有張衝明白,這種自古以來沒有多久了,可能再過百年,慕容鮮卑就會南下中原,建立三燕。再之後,如拓跋鮮卑、宇文鮮卑也會隨後南下,建立諸魏和北周政權,最後一統北方。
更後麵,契丹、金人、清人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前赴後繼從東北地區南下中原,並成為漢人政權最大的外部壓力。
可以說,有夏以來四千年,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由東北所支配。在知道這些後,誰能對東北地區再漠不關心呢?
所以,張衝很清楚,圖袁紹是為近考慮,而圖遼東卻是為華夏文明考慮。
這裏麵孰輕孰重,張衝當然知道。
本來,張衝也並不打算將遼東事務的優先級放得多高,畢竟將來是將來,人還是要先解決眼前的才行。
但隨著遼東地區的胡漢合流趨勢出現後,他就明白不能等了。
這是因為,一旦東北地區開始出現了胡漢合流特征,就會迅速出現一個有活力的政權。
這也是遼東地區地緣決定的,在這片不大的平原上,分布著三種經濟。
分別是遼河流域從事農業經濟的漢人政權,然後是屬於長白山地區的肅慎漁獵經濟,最後就是西邊鮮卑山一帶的,從事遊牧經濟的鮮卑人、烏桓人。
本來過去這三者都是相互對抗的,所以看不出結果來。不過一旦三者結合,就將孕育出虎吞天下的軍事政權。
那些生活在北方苦寒之地的肅慎人是一等一的好兵員,他們吃苦敢戰,射法無雙。如果再配有漢人的裝備和陣法後,再加上遊牧民族的戰馬,那天下誰能與之爭?
所以張衝要先下手為強,趁其未發育,一舉拿下遼東。
到時候,此地區本可以威脅中原的武力潛力就能反被他所用,結果反更能加速奪取天下的時間。
但這些想法都過於超過這個時代的認知了,張衝也不能多解釋。
他隻能以遼東威脅側翼後方為由,趁其還未勢大,好解決,來推動這一伐遼東的戰事。
就這樣,張衝在銅雀台想了很久,也思考了很多,最終決定親征遼東。
之所以選擇親征,一方麵還是覺得自己統兵更能速勝。
他並不反對度滿他們對時局的判斷,恰相反,他非常讚同,所以他也知道伐遼東之事必須要快,最好在這個秋天就解決。
另外一方麵,張衝還是想通過這次戰役,完成對整個遼東地區的布局,他需要吸納這些烏桓、肅慎戰士,還要打斷更東的高句麗的興起。
總之,這一次伐遼東不僅是軍事仗,更是一場政治仗,張衝需要自己親臨才能更好把握。
就這樣,在這一個夜晚,張衝獨自做出了這個影響未來數百年走勢的決定。
伐遼東之役,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