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九月份結束,京都城防營和五城兵馬司的軍中各級將校考核,也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陸誠也算是忙過了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南方廣東承宣布政使司的高州府地界,一場戰鬥也剛剛結束。


    南安郡王六月份自京都城出發,八月份抵達廣東承宣布政使司,並開始調兵遣將。


    九月份,南安郡王調集兵力,與向南逃竄的十萬叛軍發生接觸作戰。


    雙方剛開始交戰之時,朝廷兵馬進展的相當順利,一路追著叛軍跑,很快便追擊到了高州府境內。


    就在南安郡王以為那些所謂的叛軍隻是一盤散沙之時,那些叛軍忽然停止逃跑,先是分段阻擊,遲滯朝廷兵馬的進攻速度。之後,叛軍又日夜襲擾,使得朝廷兵馬疲憊不堪,士氣大降。


    久攻不下,又立功心切的南安郡王,最終在得知前線斥候捕捉到敵軍主力之後,便直接率領大軍長驅直入,想要與叛軍展開一場決戰。


    結果,朝廷兵馬直接步入了叛軍布置的口袋陣中,被包了餃子。


    叛軍利用有利地形,依靠滾石、擂木、箭矢、火器,以最小的代價輕而易舉的擊潰了朝廷軍隊,並俘虜了南安郡王。


    之後,這股叛軍占據雷州半島,與瓊州府的叛軍隔海相望,成功站穩腳跟。


    緊接著,叛軍送信前往廣東承宣布政使司衙門,要求南安郡王府花八百萬兩銀子,才可以贖迴南安郡王。


    九月底,當消息傳迴京都城之後,朝廷震動,天子震怒:“豈有此理?堂堂朝廷郡王,竟被叛賊所俘虜。這夥叛賊竟然還敢向朝廷索要贖金?真是氣煞朕也!”


    “陛下息怒,南安太妃剛剛去見了皇後娘娘。這會兒說不定…”


    就在此時,皇後已經從外麵走了進來。


    “陛下……”


    “梓潼,你是來替那南安郡王求情的嗎?”


    “陛下暫息雷霆之怒,剛剛南安太妃的確來求見臣妾,想要臣妾向陛下求情。這次南安郡王兵敗被俘,大大折損了朝廷的顏麵,有損了陛下的天威。但他這次畢竟是奉旨出征,為朝廷效命。


    如今,南安郡王兵敗被俘,落在了叛軍手中,若是陛下置之不理,恐怕也會寒了朝中文武的心。”


    “哼,兵敗如此,竟然還有臉麵前來求情?我大明自成祖皇帝以來,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豈有這等貪生怕死的郡王?若是朕開此先例,愧對列祖列宗。”


    “可是…”


    不隻是皇帝震怒,就連滿朝文武之中,也有不少文官站出來,彈劾南安郡王作戰不利,損兵折將還兵敗被俘,實才有無愧於天子信任,丟了朝廷顏麵。


    四王八公倒是紛紛求情,但卻引得皇帝更加厭惡。


    此時,這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還有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都不知道,那位導致南安郡王被俘的幕後黑手,就在兵部衙門裏坐班喝茶,好不自在。


    最近,在忙完了京營和五城兵馬司的將校考核之後,一批考核成績優異的新人都被提拔了起來,其中就包括不少玄武堂、青龍堂的弟子。


    其中表現最優秀的一個年輕人,已經做到了副千總的位置上。


    就在所有人還在為要不要贖迴南安郡王而爭論時,陸誠卻是就這次南安郡王的兵敗,做了一個詳細的分析,並寫了一篇詳盡的方略。


    在這篇報告中,陸誠指出了大明朝當前衛所兵員不足,缺乏訓練,虧欠餉銀等種種弊端。更指出了軍中將領無領兵之能,以至於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在分析了這次戰敗的種種原因之後,陸誠又針對性的提出了許多改革措施,包括任用有才能的後起將領,整頓軍隊,編練新軍等建議。


    寫完詳細的方略之後,陸誠也沒有和上司打招唿,直接便委托戴權,將這一份方略遞到了昌泰帝的案頭上。


    昌泰帝正憤怒於南安郡王的無能,突然收到這樣一份內容詳實的方略,頓時來了興趣。


    在仔細讀過一遍之後,昌泰帝忍不住拍案叫絕:“好!陸守信果然沒讓朕失望,這才到兵部多久,就發現了這麽多弊端。並提出了這麽多有用的建議。這才是朕的股肱之臣!”


    如果這一篇方略出現在幾個月前,即便是這方略寫的再如何天花亂墜,昌泰帝也沒辦法將其推行下去,主要原因隻有一個,沒錢。


    如今,國庫內庫加起來有幾千萬兩銀子,足夠編練一支新軍。


    如果手頭有一支敢打敢戰的新軍,不隻能夠用來平定四方叛亂,才能夠震懾那些勳貴,完全掌握朝中大權,再也不用受任何人的掣肘。


    一想到這些,昌泰帝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隻是,陸誠今年畢竟才十六歲,當官也才一年有餘,這等編練新軍的重任,也不太可能放任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去承擔。


    更何況,陸誠乃是文臣,若是再完全掌握一支軍隊,也不太合適。


    但一時之間,昌泰帝也想不到有誰能夠擔此重任。


    次日一早,朝堂之上,昌泰帝先是同意了武勳們的求情,勉為其難的答應,任由南安郡王府出錢,去贖迴南安郡王。


    之後,昌泰帝語氣一轉:“諸位愛卿,此次南安郡王兵敗被俘,我大明軍隊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成何體統?朕有意編練一支新軍,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武勳們一聽皇帝想要編練新軍,紛紛主動請纓,文官們卻認為眼下正值多事之秋,應該先穩定地方,然後爭奪衛所兵馬,就足以應對問題等等。


    一時間,滿朝文武百官又開始爭論起來,唯有幾個體會到了昌泰帝的用心,想要站出來支持,卻又很快被淹沒。


    一番爭論之後,也沒有爭論出來一個結果,昌泰帝便將幾位內閣輔臣叫到一起,由他們幾人分別推薦人選。


    與此同時,南安郡王府也開始緊急籌措銀兩,準備贖迴南安郡王。


    原著中,就是因為南安郡王敗給了藩國,南安郡王府不得不答應對方和親的請求。而南安太妃又舍不得讓自家女兒去和親,便跑到賈府去認了探春做幹女兒,讓探春替她們家女兒和親。


    如今,陸誠特意提出贖金,就是要讓南安郡王被釘在大明朝的恥辱柱上。


    八百萬兩白銀,即便是對一個百年郡王府來說,也足夠讓他們傷筋動骨了。


    當然,這些也隻是個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遊影視諸天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冥劍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冥劍仙並收藏漫遊影視諸天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