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三春和寶釵、史湘雲幾女,之前雖然偷偷瞧過陸誠的風采,也在榮慶堂後廳聽到過陸誠的聲音,但真正見麵,也還是第一次。
幾個閨閣女子平常少有外出,除了自家的叔伯兄弟,也很少見到其他男子。如今與陸誠近距離接觸,她們才更清楚的感受到陸誠身上那種與其他男子截然不同的氣質。
不過,在陸誠眼中,這幾個青春少女也就是一群“初中生”小妹妹,多少顯得有些稚嫩。
幾人欣賞了一番陸誠所作的畫,都是不吝讚美之詞。
一番交流之後,探春忽然問道:“誠大哥,之前聽林姐姐說起,最近京都城中廣為流傳的《三俠五義》,也是誠大哥所著。不知誠大哥以後還會寫話本故事嗎?”
“平日裏公務繁忙,倒是沒什麽時間。日後若有閑暇,或許還會再寫。怎麽?探春妹妹也喜歡看?”
“當然喜歡。誠大哥所寫故事構思巧妙,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小妹讀來也是心向往之。我還是從寶二哥那裏借來的,一冊一冊的讀完。”
“若是妹妹喜歡,迴頭我送你一套。”
“這可使不得,太貴重了。”
市麵上的《三俠五義》一共8冊,每冊五兩銀子,一整套下來就是四十兩銀子。
探春每個月的月例隻有二兩銀子,四十兩銀子都快夠她不吃不喝攢兩年的了,自然舍不得購買。
“無妨,不過是一套書而已。”
賈探春乃是賈政與妾室趙姨娘所生,與賈元春、賈寶玉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兄妹,與賈環則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
雖是庶出子女,但探春從小在賈母身邊長大,受過良好的教育,精明強幹,富有才華,趣味高雅,有管家理事之能。
而且,探春還關心國家大事,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提前察覺到了賈府的弊病。後來協助鳳姐管理賈府,積極采取各種改革措施,想要挽救瀕臨崩潰的賈府。隻可惜,由於身份限製,探春的改革處處受限,最終也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
就是這樣一位行事果決、富有才能的女子,卻並沒有得到命運的眷顧。在家裏的時候,就要時常為那鬧騰的親媽和不省心的弟弟操心。
後來,南安郡王戰敗,需要嫁女和親。南陽王府都知道,把女兒嫁過去會是什麽下場,自然舍不得自家女兒。於是,麵善心黑的南安太妃特意來到賈府,將探春認為義女,代替自家女兒遠嫁他鄉。
還有那被稱為“二木頭”的賈迎春,同樣是庶出子女,也同樣受到各種不公正的待遇,隻能選擇逆來順受,接受命運的安排。在家裏的時候,就被家裏的丫鬟婆子欺負。後來又被父親以五千兩銀子,賣給了中山狼孫紹祖,嫁過去沒多久就被虐待致死。
還有那看破紅塵,出家為尼的賈惜春。
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需尋各自門。
再加上身不由己,死在宮中的賈元春。可以說,賈家“元迎探惜”四春,的確是“原應歎息”,令人扼腕歎息。
見眾人聊的高興,林妹妹立刻招唿紫娟和雪雁,迴屋裏端來茶水點心,與眾人一起談詩論畫。
平日裏,眾人也都是這般聚在一起,或是聊聊詩詞歌賦,或是一起做做女工。彼此之間的關係,早已如親姐妹一般。
今天見了陸誠這個才名遠播的狀元郎,幾個女子自然少不了一番請教學問。陸誠也是知無不言,與眾人相談甚歡。
直到傍晚時分,陸誠也離開了榮國公府,眾女也依依不舍的各自散去。
臨走之前,史湘雲還忍不住感歎:“以前總以為,我們閨閣中的女子,才華未必不如那些外麵科考的舉人進士。今日見到誠哥哥,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那是,能夠在科考中一路過關斬將,摘得魁首的,又豈是那麽簡單的?更何況,陸大哥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六首狀元,聞名天下的大才子。”
“原以為陸大哥隻是會讀書,會科舉,今日見到那畫,那詩,那字,才知什麽叫做盛名之下無虛士。”
“更難得的是,陸大哥身上那種溫潤如玉的氣質,的確讓人心折。”
“林妹妹還真是好福氣呢。”
一群閨中少女說說笑笑,無不對林黛玉充滿了羨慕。
另一邊,陸誠剛走出後院,就見王夫人的配房周瑞家的媳婦,正領著一個衣著樸素、身材佝僂的老太太,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子,往外走著,邊走還邊說著:“剛剛不還挺會說話的嗎?怎麽一見著麵兒就不會說了?一口一個侄兒的。說句不怕你惱的話,就算是親侄兒,這話也得說的和軟些。”
“是是是,我的嫂子啊,一見到她呀,我再愛都愛不過來呢,哪還說的上話來呢?”
兩人正說著話,抬頭看到陸誠,那周瑞家的媳婦連忙行了個禮:“見過誠大爺。”
陸誠微微點頭:“這是親戚?”
“這位是劉姥姥,夫人家裏連宗的親戚。”
陸誠微微點頭示意,便轉身離去。
見陸誠走遠,那劉姥姥才開口問道:“嫂子,這位是府上的哪位哥兒?生的這般俊朗,我怎麽未曾見過?”
“這位可不是咱們府上的,他可是皇上欽點的今科狀元郎,了不得的人物。跟府上老太君的外孫女定了親,時常前來走動。”
“我說這世上竟還有這般風流人物,原來是狀元郎,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陸誠來到前院之時,王熙鳳已經提前安排下人,將一整頭鹿的鹿肉,放在了陸家馬車上。
想起剛剛見到的那個劉姥姥,倒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後來賈府被抄家之後,賈家的親朋好友都斷了往來,也隻有這位劉姥姥前來看望,還不遠千裏跑到南省瓜州,賣房子賣地,救迴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人世間的一飲一啄,總是這般奇妙。
晚上迴到家中,陸誠立刻讓人支起了燒烤架,在後宅之中烤起了鹿肉,吃的香菱和晴雯兩個丫頭滿嘴流油。
次日上午,陸誠照常來到翰林院上班。剛完成手頭的工作,就見宮裏的一個小太監來到了翰林院:“傳陛下口諭,著翰林院修撰陸誠,前往順天府衙門,輔助順天府尹辦理案件…”
幾個閨閣女子平常少有外出,除了自家的叔伯兄弟,也很少見到其他男子。如今與陸誠近距離接觸,她們才更清楚的感受到陸誠身上那種與其他男子截然不同的氣質。
不過,在陸誠眼中,這幾個青春少女也就是一群“初中生”小妹妹,多少顯得有些稚嫩。
幾人欣賞了一番陸誠所作的畫,都是不吝讚美之詞。
一番交流之後,探春忽然問道:“誠大哥,之前聽林姐姐說起,最近京都城中廣為流傳的《三俠五義》,也是誠大哥所著。不知誠大哥以後還會寫話本故事嗎?”
“平日裏公務繁忙,倒是沒什麽時間。日後若有閑暇,或許還會再寫。怎麽?探春妹妹也喜歡看?”
“當然喜歡。誠大哥所寫故事構思巧妙,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小妹讀來也是心向往之。我還是從寶二哥那裏借來的,一冊一冊的讀完。”
“若是妹妹喜歡,迴頭我送你一套。”
“這可使不得,太貴重了。”
市麵上的《三俠五義》一共8冊,每冊五兩銀子,一整套下來就是四十兩銀子。
探春每個月的月例隻有二兩銀子,四十兩銀子都快夠她不吃不喝攢兩年的了,自然舍不得購買。
“無妨,不過是一套書而已。”
賈探春乃是賈政與妾室趙姨娘所生,與賈元春、賈寶玉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兄妹,與賈環則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妹。
雖是庶出子女,但探春從小在賈母身邊長大,受過良好的教育,精明強幹,富有才華,趣味高雅,有管家理事之能。
而且,探春還關心國家大事,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提前察覺到了賈府的弊病。後來協助鳳姐管理賈府,積極采取各種改革措施,想要挽救瀕臨崩潰的賈府。隻可惜,由於身份限製,探春的改革處處受限,最終也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
就是這樣一位行事果決、富有才能的女子,卻並沒有得到命運的眷顧。在家裏的時候,就要時常為那鬧騰的親媽和不省心的弟弟操心。
後來,南安郡王戰敗,需要嫁女和親。南陽王府都知道,把女兒嫁過去會是什麽下場,自然舍不得自家女兒。於是,麵善心黑的南安太妃特意來到賈府,將探春認為義女,代替自家女兒遠嫁他鄉。
還有那被稱為“二木頭”的賈迎春,同樣是庶出子女,也同樣受到各種不公正的待遇,隻能選擇逆來順受,接受命運的安排。在家裏的時候,就被家裏的丫鬟婆子欺負。後來又被父親以五千兩銀子,賣給了中山狼孫紹祖,嫁過去沒多久就被虐待致死。
還有那看破紅塵,出家為尼的賈惜春。
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需尋各自門。
再加上身不由己,死在宮中的賈元春。可以說,賈家“元迎探惜”四春,的確是“原應歎息”,令人扼腕歎息。
見眾人聊的高興,林妹妹立刻招唿紫娟和雪雁,迴屋裏端來茶水點心,與眾人一起談詩論畫。
平日裏,眾人也都是這般聚在一起,或是聊聊詩詞歌賦,或是一起做做女工。彼此之間的關係,早已如親姐妹一般。
今天見了陸誠這個才名遠播的狀元郎,幾個女子自然少不了一番請教學問。陸誠也是知無不言,與眾人相談甚歡。
直到傍晚時分,陸誠也離開了榮國公府,眾女也依依不舍的各自散去。
臨走之前,史湘雲還忍不住感歎:“以前總以為,我們閨閣中的女子,才華未必不如那些外麵科考的舉人進士。今日見到誠哥哥,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那是,能夠在科考中一路過關斬將,摘得魁首的,又豈是那麽簡單的?更何況,陸大哥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六首狀元,聞名天下的大才子。”
“原以為陸大哥隻是會讀書,會科舉,今日見到那畫,那詩,那字,才知什麽叫做盛名之下無虛士。”
“更難得的是,陸大哥身上那種溫潤如玉的氣質,的確讓人心折。”
“林妹妹還真是好福氣呢。”
一群閨中少女說說笑笑,無不對林黛玉充滿了羨慕。
另一邊,陸誠剛走出後院,就見王夫人的配房周瑞家的媳婦,正領著一個衣著樸素、身材佝僂的老太太,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小子,往外走著,邊走還邊說著:“剛剛不還挺會說話的嗎?怎麽一見著麵兒就不會說了?一口一個侄兒的。說句不怕你惱的話,就算是親侄兒,這話也得說的和軟些。”
“是是是,我的嫂子啊,一見到她呀,我再愛都愛不過來呢,哪還說的上話來呢?”
兩人正說著話,抬頭看到陸誠,那周瑞家的媳婦連忙行了個禮:“見過誠大爺。”
陸誠微微點頭:“這是親戚?”
“這位是劉姥姥,夫人家裏連宗的親戚。”
陸誠微微點頭示意,便轉身離去。
見陸誠走遠,那劉姥姥才開口問道:“嫂子,這位是府上的哪位哥兒?生的這般俊朗,我怎麽未曾見過?”
“這位可不是咱們府上的,他可是皇上欽點的今科狀元郎,了不得的人物。跟府上老太君的外孫女定了親,時常前來走動。”
“我說這世上竟還有這般風流人物,原來是狀元郎,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陸誠來到前院之時,王熙鳳已經提前安排下人,將一整頭鹿的鹿肉,放在了陸家馬車上。
想起剛剛見到的那個劉姥姥,倒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後來賈府被抄家之後,賈家的親朋好友都斷了往來,也隻有這位劉姥姥前來看望,還不遠千裏跑到南省瓜州,賣房子賣地,救迴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
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人世間的一飲一啄,總是這般奇妙。
晚上迴到家中,陸誠立刻讓人支起了燒烤架,在後宅之中烤起了鹿肉,吃的香菱和晴雯兩個丫頭滿嘴流油。
次日上午,陸誠照常來到翰林院上班。剛完成手頭的工作,就見宮裏的一個小太監來到了翰林院:“傳陛下口諭,著翰林院修撰陸誠,前往順天府衙門,輔助順天府尹辦理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