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到了新年,林府之中也熱鬧了一些。但因為林家主母在幾個月前剛剛離世,今年春節家中少了一人,林家父女難免都有些感傷。
不過,幸好有陸誠在這兒,可以陪著林黛玉說說話,與林如海聊聊詩詞學問,倒也不會顯得冷清。
新年剛剛過去,陸誠就開始忙著準備縣試。
科舉製度起於隋唐,發展於宋,成熟於明。到了如今,已經形成了相當完善的考試流程,進入了鼎盛時期。
讀書人要想參加科舉,需要先參加由縣裏舉辦的縣試。通過縣試之後,再參加由州府舉辦的府試。府試及格,才能取得童生身份,具備參加朝廷正式科舉的資格。
因此,縣試、府試又被稱為童生試。
童生試主要考察的是對四書五經等基礎知識的掌握,主要內容也都是以默寫為主。隻要記憶力過關,再用心記憶學習,就沒什麽問題。
對於這樣的考試,陸誠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很快,二月份的縣試和四月份的府試,陸誠都順利通過,並且先後拿下了縣案首與府案首。
如果在八月份的院試中,陸誠仍舊能夠摘得“院案首”,便可稱之為“小三元”。
後麵還有鄉試第一,解元。會試第一,會元。殿試第一,狀元。
如果能夠在這六次考試中,都取得第一名,便可成為“六首狀元”。放眼華夏科舉史上,也僅有兩人達到了這一成就,一個在明初,一個在清朝。
府試的成績公布之後,林如海也讓家中的下人擺了一桌,準備為陸誠慶祝慶祝。
就在此時,府中下人前來稟報:“老爺,賈先生到了。”
“快請進來。”
不多時,就見下人領著一個麵闊口方,劍眉星目,相貌不凡的中年文士,走了進來。
林如海連忙起身相迎:“雨村兄一去數月,不想今日方歸,快請。”
“東翁客氣,還要恭喜東翁,收得佳徒。這位想必就是剛剛摘得府試案首的陸小公子吧?果然品貌不凡。”
林如海也是微微一笑,開口介紹:“誠兒,這位便是賈先生,也是你師妹的蒙訓恩師。”
陸誠上前行了一禮,看了一眼麵前的賈雨村,此人倒是生的一副好樣貌。
賈雨村,本名賈化,字雨村。這名字也是相當有意思,“假話”“假語存”,與甄士隱的“真事隱”剛好對應。
性格良善,熱心助人的甄士隱,最終落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反而是這位看似相貌不凡,實則善於偽裝,陰險狡詐、忘恩負義的賈雨村,最終步步高升,甚至做到了大司馬的位置。
賈雨村本是湖州人士,出身書香門第,曾是仕宦之家,後家道衰落,淪落為了窮書生,就連進京趕考的錢都湊不夠。
後來,賈雨村遇到了甄士隱,甄士隱見他才學出眾,便拿出了五十兩銀子作為盤纏,送他進京趕考。
賈雨村頭天晚上得了銀子,第二天天不亮就離開,隻讓人給甄士隱帶了句話,便奔京城參加科考去了。
之後,賈雨村高中進士,一經外放,就直接做了知府。相當於後世的地級市市委書記。
尋常進士外放做官,一般都是從知縣開始做起。賈雨村能夠起步知府,顯然不是普通的進士,應該是被選進翰林院的翰林學士。
翰林學士,也被世人稱為“天子門生”,是皇帝最為看重的人才。
隻是,這賈雨村當上知府不到一年,就因為恃才傲上,有貪酷之弊,被革職罷官。
之後,賈雨村離開官場,四處遊曆。來到揚州之時,偶感風寒,便留在這裏休息。恰巧聽說巡鹽禦史林如海在給女兒尋找啟蒙老師,便托朋友關係,進了林府給林黛玉當了一年多的啟蒙老師。
去年,由於母親亡故,林黛玉舊病複發,自然無法繼續進學。賈雨村這個啟蒙老師無事可做,便繼續出門遊曆,至今當歸。
就在前不久,賈雨村聽人說起,朝廷準備起複一些之前被罷免的官員。又經朋友建議,賈雨村便想來求林如海,讓林如海幫忙托托關係,走走門路,補個空缺。
原著中,林如海直接答應了賈雨村的請求,並讓賈雨村幫忙,護送林黛玉進京。
為了給賈雨村補缺,林如海修書一封,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委托賈府的賈政,最終使得賈雨村成為了金陵知府。
這也就有了後麵“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賈雨村對昔日恩人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視而不見,任由其被賣給了“薛蟠”。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如今,林如海聽聞賈雨村所求,也同樣是點頭答應了下來:“雨村兄有大才,確實不該荒廢在此,待我修書一封,轉托內兄周全協佐,尊兄不必多慮。”
“如此,雨村便謝過了。隻不知令親大人現居何職?”
“我那內兄與雨村兄乃是同譜,乃榮國公之孫。大內兄承襲了一等將軍之職,名赦,字恩侯。二內兄名政,字存周,現任工部員外郎……”
林如海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兩位舅兄,賈雨村聞言,也是放心了不少。
待酒宴過罷,林如海書信一封,又準備了一份盤纏,交給了賈雨村,在書信裏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陸誠看著這一切,也並沒有多說什麽。
就算他知道這個賈雨村是個忘恩負義的卑鄙小人,但卻並不能在林如海麵前去說,畢竟這賈雨村還是林黛玉的蒙訓老師。
送走賈雨村之後,陸誠也計劃著,準備迴一趟金陵,找找甄英蓮。
那些專門拐賣幼女的人販子,平常都是流竄作案,並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過久。陸誠之前也不知道那甄英蓮在什麽地方,無從尋找。
不過,賈雨村剛剛出任金陵知府,就遇到了薛家薛蟠與馮公子為爭奪“甄英蓮”鬧出了人命的事。
由此便可推算出,賈雨村即將赴任金陵知府的時候,那人販子肯定帶著甄英蓮到了金陵。
如今,這賈雨村剛剛進京補缺,此去京城兩千裏,再從京都到金陵,差不多又是兩千裏,來迴就要耗費不少時間。
到時候,陸誠就可以借故迴鄉祭拜父母,返迴金陵,找到甄英蓮了……
不過,幸好有陸誠在這兒,可以陪著林黛玉說說話,與林如海聊聊詩詞學問,倒也不會顯得冷清。
新年剛剛過去,陸誠就開始忙著準備縣試。
科舉製度起於隋唐,發展於宋,成熟於明。到了如今,已經形成了相當完善的考試流程,進入了鼎盛時期。
讀書人要想參加科舉,需要先參加由縣裏舉辦的縣試。通過縣試之後,再參加由州府舉辦的府試。府試及格,才能取得童生身份,具備參加朝廷正式科舉的資格。
因此,縣試、府試又被稱為童生試。
童生試主要考察的是對四書五經等基礎知識的掌握,主要內容也都是以默寫為主。隻要記憶力過關,再用心記憶學習,就沒什麽問題。
對於這樣的考試,陸誠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很快,二月份的縣試和四月份的府試,陸誠都順利通過,並且先後拿下了縣案首與府案首。
如果在八月份的院試中,陸誠仍舊能夠摘得“院案首”,便可稱之為“小三元”。
後麵還有鄉試第一,解元。會試第一,會元。殿試第一,狀元。
如果能夠在這六次考試中,都取得第一名,便可成為“六首狀元”。放眼華夏科舉史上,也僅有兩人達到了這一成就,一個在明初,一個在清朝。
府試的成績公布之後,林如海也讓家中的下人擺了一桌,準備為陸誠慶祝慶祝。
就在此時,府中下人前來稟報:“老爺,賈先生到了。”
“快請進來。”
不多時,就見下人領著一個麵闊口方,劍眉星目,相貌不凡的中年文士,走了進來。
林如海連忙起身相迎:“雨村兄一去數月,不想今日方歸,快請。”
“東翁客氣,還要恭喜東翁,收得佳徒。這位想必就是剛剛摘得府試案首的陸小公子吧?果然品貌不凡。”
林如海也是微微一笑,開口介紹:“誠兒,這位便是賈先生,也是你師妹的蒙訓恩師。”
陸誠上前行了一禮,看了一眼麵前的賈雨村,此人倒是生的一副好樣貌。
賈雨村,本名賈化,字雨村。這名字也是相當有意思,“假話”“假語存”,與甄士隱的“真事隱”剛好對應。
性格良善,熱心助人的甄士隱,最終落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反而是這位看似相貌不凡,實則善於偽裝,陰險狡詐、忘恩負義的賈雨村,最終步步高升,甚至做到了大司馬的位置。
賈雨村本是湖州人士,出身書香門第,曾是仕宦之家,後家道衰落,淪落為了窮書生,就連進京趕考的錢都湊不夠。
後來,賈雨村遇到了甄士隱,甄士隱見他才學出眾,便拿出了五十兩銀子作為盤纏,送他進京趕考。
賈雨村頭天晚上得了銀子,第二天天不亮就離開,隻讓人給甄士隱帶了句話,便奔京城參加科考去了。
之後,賈雨村高中進士,一經外放,就直接做了知府。相當於後世的地級市市委書記。
尋常進士外放做官,一般都是從知縣開始做起。賈雨村能夠起步知府,顯然不是普通的進士,應該是被選進翰林院的翰林學士。
翰林學士,也被世人稱為“天子門生”,是皇帝最為看重的人才。
隻是,這賈雨村當上知府不到一年,就因為恃才傲上,有貪酷之弊,被革職罷官。
之後,賈雨村離開官場,四處遊曆。來到揚州之時,偶感風寒,便留在這裏休息。恰巧聽說巡鹽禦史林如海在給女兒尋找啟蒙老師,便托朋友關係,進了林府給林黛玉當了一年多的啟蒙老師。
去年,由於母親亡故,林黛玉舊病複發,自然無法繼續進學。賈雨村這個啟蒙老師無事可做,便繼續出門遊曆,至今當歸。
就在前不久,賈雨村聽人說起,朝廷準備起複一些之前被罷免的官員。又經朋友建議,賈雨村便想來求林如海,讓林如海幫忙托托關係,走走門路,補個空缺。
原著中,林如海直接答應了賈雨村的請求,並讓賈雨村幫忙,護送林黛玉進京。
為了給賈雨村補缺,林如海修書一封,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委托賈府的賈政,最終使得賈雨村成為了金陵知府。
這也就有了後麵“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賈雨村對昔日恩人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視而不見,任由其被賣給了“薛蟠”。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如今,林如海聽聞賈雨村所求,也同樣是點頭答應了下來:“雨村兄有大才,確實不該荒廢在此,待我修書一封,轉托內兄周全協佐,尊兄不必多慮。”
“如此,雨村便謝過了。隻不知令親大人現居何職?”
“我那內兄與雨村兄乃是同譜,乃榮國公之孫。大內兄承襲了一等將軍之職,名赦,字恩侯。二內兄名政,字存周,現任工部員外郎……”
林如海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兩位舅兄,賈雨村聞言,也是放心了不少。
待酒宴過罷,林如海書信一封,又準備了一份盤纏,交給了賈雨村,在書信裏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陸誠看著這一切,也並沒有多說什麽。
就算他知道這個賈雨村是個忘恩負義的卑鄙小人,但卻並不能在林如海麵前去說,畢竟這賈雨村還是林黛玉的蒙訓老師。
送走賈雨村之後,陸誠也計劃著,準備迴一趟金陵,找找甄英蓮。
那些專門拐賣幼女的人販子,平常都是流竄作案,並不會在一個地方停留過久。陸誠之前也不知道那甄英蓮在什麽地方,無從尋找。
不過,賈雨村剛剛出任金陵知府,就遇到了薛家薛蟠與馮公子為爭奪“甄英蓮”鬧出了人命的事。
由此便可推算出,賈雨村即將赴任金陵知府的時候,那人販子肯定帶著甄英蓮到了金陵。
如今,這賈雨村剛剛進京補缺,此去京城兩千裏,再從京都到金陵,差不多又是兩千裏,來迴就要耗費不少時間。
到時候,陸誠就可以借故迴鄉祭拜父母,返迴金陵,找到甄英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