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蔡邕,已經有五十四歲,而他身邊的蔡昭姬,看上去不過十七歲左右。也就是說,蔡邕在37歲才有了這麽一個女兒,在這個年代絕對算得上是老來得女了。


    “久聞蔡大家博文多學,精通音律,且自創飛白體。陸某不才,對書法、音律之道也略有研究,若有閑暇,望能向蔡大家多多請教。”


    “陸太守過譽了,書法、音律皆是小道,陸太守治理一方,使百姓安居樂業,衣食無憂,使長者有所依,幼者有所學,這才是大道。老夫想要入襄平學堂,看看幼童所學,不知可否?”


    “自無不可。不過陸某此時公務繁忙,還有諸多事務需要處理,不便陪同蔡大家前往。若是蔡大家願意,我可命人引你前去。”


    “如此,就有勞了。”


    遼東的教育體係講究一個實用,並不教什麽四書五經,尋章摘句,而是由淺入深,教授識文斷字,自然科學,人生道理。


    蔡邕一路走來,也曾去沿途城池的學堂之中查訪,卻都被拒之門外,隻偶爾聽到一些幼童朗誦千字文,感覺頗為新奇。


    如今見到陸誠本人,蔡邕自然想要獲得許可,進入那學堂好好看看。


    陸誠隨即讓人叫來田豫,隨口吩咐道:“國讓,你去陪同蔡大家,到學堂一觀。若是蔡大家有何疑問,你當盡心解答。”


    “是,主公。”


    隨後,陸誠起身相送,見蔡昭姬背後背著一個長條形的行囊,便隨口問道:“蔡大家,不知令千金所背負的,可是那傳說中的焦尾琴?”


    蔡邕點了點頭:“正是。”


    “有空定要見識一番。”


    陸誠剛送走蔡邕父女倆,徐虎就帶人前來稟報:“主公,屈就城中剛剛傳迴消息,有一支從高句麗來的商隊,暗中花高價從一戶百姓手中購買了三十斤玉米種子和五十株紅薯秧苗。


    目前,這支商隊已經在我們的監視之中,我們要不要將其擒獲,並向高句麗問罪?”


    陸誠聞言,隻是略微思索片刻,便微笑著搖了搖頭:“不急,也不必去抓。派人暗中盯著,讓高句麗那邊的暗子重點關注一下,看看這些高句麗人,準備把這些種子種到何處。”


    “是!”


    經過之前的種子培育,如今的整個遼東境內,已經開始廣泛種植玉米、紅薯、土豆等高產農作物。就連辣椒、花生、甜菜等一些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也選定了專門的區域進行種植。


    遼東占據這麽大的地盤,想要保證那些有關高產糧食的消息一點不外傳,也不太可能。


    其實,去年就有一些勢力派出探子,混在商隊之中,想要盜取遼東的糧食種子。


    隻是去年各類農作物的種植區域相對集中,有軍士輪番巡邏看守,各處邊境也有嚴格的盤查,才沒讓那些探子得逞。


    到了今年,種子已經發放到遼東境內的千家萬戶之中,種植區域遍及各地,當然不太可能防得住。


    要是把一些糧食分散藏匿起來,想要檢查也不太容易。


    “主公,那一戶私自倒賣糧種的農戶,又該如何處置?”


    “依法嚴懲即可。”


    “屬下明白。”


    “另外,最近把有關高句麗的情報都匯總一下。讓那邊的探子盡量搞到高句麗各處城池的兵力部署。”


    “是!”


    高句麗這個國家與夫餘、鮮卑等遊牧民族不同,乃是一個農耕民族,和中原王朝類似。


    說起來,高句麗與夫餘國屬於同宗同源,當初就是夫餘人朱蒙建立了高句麗。公元14年,這一支人馬占領了玄菟郡高句麗縣,至此改稱高句麗人。


    到了東漢時期,高句麗開始兼並周邊土地,不斷擴張地盤,先是占領了朝鮮半島北部一些丘陵地區,後又向北擴張。


    到了漢和帝時期,高句麗入寇遼東,想要侵占遼東疆土。大漢軍隊將其打敗之後,劃歸到了玄菟郡治下。


    到了漢靈帝時期,遼東漢軍再次與高句麗發生衝突,將其打敗。


    盡管一再戰敗,但高句麗始終想要脫離大漢的掌控,甚至侵占大漢疆土。


    黃巾起義之後,大漢逐漸衰落,高句麗又開始不老實,暗中發展,招兵買馬,積蓄力量。


    按照原本的曆史發展,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原長期處於戰亂,讓高句麗得以發展。之後,高句麗開始擴張,南進朝鮮,西侵遼東,一直擴張。


    到了隋唐時期,高句麗實力達到了頂峰,完全占據了遼東和朝鮮半島,人口總數一度達到了300萬。


    而且,高句麗學習中原文化,實行中原製度,政治、經濟、科技水平,並不比經曆了多年混亂的中原王朝差。


    這也是隋唐兩朝三代帝王費盡心力,屢次征討,直到唐高宗時期,才將高句麗徹底覆滅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想就知道,一個農耕王朝持續存在並發展了700年,其實力會有多麽強大。


    當然,此時的高句麗還遠沒有後世那麽強大,再加上十幾年前被大漢王朝揍了一次,如今還沒有恢複多少實力,並不比夫餘國強太多。


    去年之所以沒有收拾高句麗,也是看對方還算老實。


    現在既然對方把手伸了過來,就等於把刀遞到了手中,正好找機會下刀了。


    不多時,又有府中下人前來稟報:“啟稟主公,府外有一人前來投靠,自稱是山陽昌邑人,姓滿,名寵,字伯寧。”


    “哦?快請進來。”


    “是。”


    不多時,就見一位身長八尺,麵容剛毅,蓄著短須的男子,在侍衛的帶領下大步而來。


    “山陽滿寵,拜見遼東太守。”


    “快快免禮。久聞滿伯寧執法嚴苛,公正無私,不畏權貴,陸某也是十分欽佩。”


    “當不得太守誇讚。滿寵聽聞太守虎踞遼東,橫掃漠北,名揚天下,特來 投靠,不知太守可敢用我?”


    “為何不敢?陸某手下正缺人才,尤其缺乏法家人才,伯寧能來,自是歡迎之至。聽聞伯寧曾代理高平縣令。這樣吧,你先在府中做個從事,熟悉一下我遼東情況。遼東與別處有所不同,政令、律法都有所改動。待你熟悉了這一切,便可從一縣縣令做起,如何?”


    “滿寵聽憑吩咐。”


    這就是名望帶來的好處。沒名望時,即便是陸誠親筆書信再送上禮物,也不見得能夠招攬多少人才。


    有了足夠的名望之後,無需再去招攬,那些人才自然就會前來投靠。


    滿寵,也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文武全才。18歲便擔任督郵,後代理高平縣令,因縣中督郵貪汙腐敗,幹擾吏治,滿寵派人將其抓捕,嚴刑拷問,以至於督郵被打死。於是,滿寵棄官而歸。


    原本曆史中,直到初平三年(191年),滿寵才被曹操征召為從事,之後一路升遷,從縣令、太守,做到太尉、征東將軍,既能治理一方,也能領兵作戰,固守城池,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遊影視諸天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冥劍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冥劍仙並收藏漫遊影視諸天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