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北京之後,陸誠先四處巡查了一下大宋邊軍,詳細了解了一下邊軍的兵力部署,軍隊實際人數,各地方部隊主將的情況等等,先把大宋邊軍的情詳細情報收集了一遍。
這一項工作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最終整理出許多有用的情報,分成兩份,一份準備返迴京城之後,呈送給宋徽宗,另一份則是給楊誌等人送了過去。
隨後,陸誠暫時離開巡查隊伍,帶著呂方,與花榮、龐萬春、袁朗等人匯合,來到了一處山寨。
當看到山寨裏正在操練的軍隊之後,幾人也都是嚇了一跳,沒想到陸誠一個朝廷官員,竟然在私底下養了這麽多的兵馬。
陸誠帶著眾人進入山寨,由楊誌向陸誠匯報目前各處山寨發展的情況。
“莊主,目前咱們在燕山府和雲中府兩路共有大型山寨六個,小型山寨八個,總計兵馬八千六百餘,戰馬兩千四百匹,刀槍弓箭……”
等楊誌匯報完兵馬情況,鐵麵孔目裴宣又站出來匯報了一下錢糧物資情況。
聽到這樣的山寨還有很多個,總兵力竟然已經接近萬人,龐萬春等人就更加驚訝了。
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心中同時泛起了一個想法,這怕不是要造反吧?
隨後,所有人都看向了陸誠,卻隻見陸誠微微一笑:“怎麽?是不是有什麽話要說?”
那袁朗直接開口道:“莊主,您在這北方邊境養了這麽多兵馬,是不是想要造大宋朝的反?”
“你們認為呢?”
龐萬春朝著陸誠拱了拱手:“這大宋朝廷如此昏庸無能,百姓民不聊生,早就該造反了。若是莊主想要起兵造反,龐萬春願為先鋒。”
呂方也開口道:“莊主傳我武藝,待我呂方恩重如山,呂方誓死追隨。”
陸誠嗬嗬一笑:“放心吧,就算是造反,也不是現在。僅憑現在這點兵力,還掀不起多大的風浪。史進,拿地圖來。”
“是!”
隨後,史進取出一幅巨大的地圖,掛在了前麵的一個屏風上。
陸誠拿起一根短棍,指了指地圖的北方:“如今,北方的遼國已經是江河日下,這裏的女真部落正在崛起,僅憑萬人,就打到了遼國毫無還手之力。麵對這樣的遼國,大宋朝每年還要送上歲幣。之前我還曾向那趙佶提議,讓他下令編練新軍,伺機收迴燕雲十六州。
但趙佶已經安逸慣了,寧願每年盤剝百姓,給遼國送去歲幣,也不願意再起戰端。既然大宋朝廷不願意收複失地,陸某就帶人收複。
你們看這裏,遼國與女真的戰爭,基本上集中在這裏。未來,女真族勢必會向西擴張。南麵就是遼國的東京道,這裏北邊是女真族的地盤,南麵是大海,與我大宋的燕山府路,京東東路隔海相望,可以通過商船貿易往來,自然也可以運送物資。
隻要占據這一片地盤,並且暫時擋住遼國和女真部落的進攻,就可以安穩發展。女真部落短時間內無暇難顧,不會分兵。遼國正忙著打女真,還要防著大宋和西夏,自然也顧不上……”
陸誠所說的,就是後世的遼省半島,也是當初陸誠在《繡春刀》世界起家的地方。
隨著陸誠話音落下,眾人都是熱血沸騰,開始激動起來。
屋內的眾人都有一身好武藝,自然渴望憑借一身武藝建功立業。若是能夠開疆拓土,占據一片地盤兒,甚至建立一個國家,他們這些人都將會是開國功臣。
而且,通過陸誠的分析,他們覺得北方的形勢很清楚,可行性極高。
接下來,陸誠的話就更讓他們興奮了。
“半個月後,大宋送給遼國的歲幣,將會從雲中府路,進入遼國境內。到時候,我會帶著你們到草原上走一趟,把那幾十萬兩銀子和財物拿迴來,為我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基礎。隻要有錢有糧,我們就可以繼續招兵買馬。
想當初,那遼國元帥出動八萬大軍,陸某都來去自如,這一次劫了他的歲幣,也是輕輕鬆鬆。”
眾人聞言,對陸誠的話都沒有懷疑。和陸誠接觸的時間越久,他們越能感覺到陸誠的深不可測。
做完動員之後,陸誠立刻讓楊誌、史進、魯達、袁朗等人,到各個山寨,挑選精銳騎兵和步兵,組成一支3000人的隊伍,準備北上草原。
半個月後,遼國北方邊境,大宋朝運送歲幣的隊伍,把今年的歲幣順利交接給遼國的人馬之後,就返迴了境內。
遼國派出了五千兵馬,迎接這一批歲幣。
當初,在澶淵之盟剛剛訂立之時,大宋每年給遼國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到宋仁宗之時,又發生了慶曆增幣,每年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多加白銀十萬兩,捐十萬匹,歲幣達到了五十萬。
而且,大宋朝不僅要給給遼國送歲幣,還要給西夏送歲幣,隻是送給西夏的數量減半,為二十五萬。
看似用這些財物換來了大宋的和平,但每年送歲幣,對於大宋朝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要知道,當初大宋朝剛建國時,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做出預算,如果國庫中能攢出200萬匹絹,就足以對北方發動戰爭,奪迴燕雲十六州。
大宋朝這百年來送出的歲幣,已經不知道可以發動多少場大戰了。
眼看遼國的隊伍將歲幣接收,並運往北方,一直跟在隊伍後麵的一小隊斥候連忙放出傳訊的燕隼,給隱藏在遠處的大軍發出信號。
小半個時辰之後,陸誠帶著麾下大將以及一千多騎兵,來到了遼軍運送隊伍的後麵。
午後,趕了半天路的遼兵,剛剛吃飽喝足,正是歇息的時候,一隊騎兵陡然殺出。
陸誠手持長槍,衝在前方,花榮、龐萬春、史進、楊誌等人緊隨其後,如一把鋒利的尖刀,直接殺進敵營。
人還未到,眾人各自張弓搭箭,把一支支箭矢射進敵營。
隨著喊殺聲響起,已有心攻無備,在陸誠等猛將的帶領下,千餘騎軍勢如破竹,如砍瓜切菜一般,將那運送歲幣的遼兵殺的潰不成軍。
當後續的步兵趕到之時,這場戰鬥已經基本結束,花榮、龐萬春等人各自率領一支隊伍,追擊那些逃跑的遼兵,其他人留下來打掃戰場,看管財物。
緊接著,將這裏的一切交給魯達率領的步兵,其餘的騎兵也散了出去,一邊追殺那些逃跑的騎兵,一邊掃蕩附近的小型部落。
一直到傍晚時分,騎兵各自歸來,眾人運送著50萬歲幣,以及繳獲的馬匹、鎧甲、兵器,朝著東南方向而去。
這一次,騎兵分作兩隊,一隊在前開路,一隊斷後,星夜趕路,朝著最近的山寨而去……
這一項工作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最終整理出許多有用的情報,分成兩份,一份準備返迴京城之後,呈送給宋徽宗,另一份則是給楊誌等人送了過去。
隨後,陸誠暫時離開巡查隊伍,帶著呂方,與花榮、龐萬春、袁朗等人匯合,來到了一處山寨。
當看到山寨裏正在操練的軍隊之後,幾人也都是嚇了一跳,沒想到陸誠一個朝廷官員,竟然在私底下養了這麽多的兵馬。
陸誠帶著眾人進入山寨,由楊誌向陸誠匯報目前各處山寨發展的情況。
“莊主,目前咱們在燕山府和雲中府兩路共有大型山寨六個,小型山寨八個,總計兵馬八千六百餘,戰馬兩千四百匹,刀槍弓箭……”
等楊誌匯報完兵馬情況,鐵麵孔目裴宣又站出來匯報了一下錢糧物資情況。
聽到這樣的山寨還有很多個,總兵力竟然已經接近萬人,龐萬春等人就更加驚訝了。
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心中同時泛起了一個想法,這怕不是要造反吧?
隨後,所有人都看向了陸誠,卻隻見陸誠微微一笑:“怎麽?是不是有什麽話要說?”
那袁朗直接開口道:“莊主,您在這北方邊境養了這麽多兵馬,是不是想要造大宋朝的反?”
“你們認為呢?”
龐萬春朝著陸誠拱了拱手:“這大宋朝廷如此昏庸無能,百姓民不聊生,早就該造反了。若是莊主想要起兵造反,龐萬春願為先鋒。”
呂方也開口道:“莊主傳我武藝,待我呂方恩重如山,呂方誓死追隨。”
陸誠嗬嗬一笑:“放心吧,就算是造反,也不是現在。僅憑現在這點兵力,還掀不起多大的風浪。史進,拿地圖來。”
“是!”
隨後,史進取出一幅巨大的地圖,掛在了前麵的一個屏風上。
陸誠拿起一根短棍,指了指地圖的北方:“如今,北方的遼國已經是江河日下,這裏的女真部落正在崛起,僅憑萬人,就打到了遼國毫無還手之力。麵對這樣的遼國,大宋朝每年還要送上歲幣。之前我還曾向那趙佶提議,讓他下令編練新軍,伺機收迴燕雲十六州。
但趙佶已經安逸慣了,寧願每年盤剝百姓,給遼國送去歲幣,也不願意再起戰端。既然大宋朝廷不願意收複失地,陸某就帶人收複。
你們看這裏,遼國與女真的戰爭,基本上集中在這裏。未來,女真族勢必會向西擴張。南麵就是遼國的東京道,這裏北邊是女真族的地盤,南麵是大海,與我大宋的燕山府路,京東東路隔海相望,可以通過商船貿易往來,自然也可以運送物資。
隻要占據這一片地盤,並且暫時擋住遼國和女真部落的進攻,就可以安穩發展。女真部落短時間內無暇難顧,不會分兵。遼國正忙著打女真,還要防著大宋和西夏,自然也顧不上……”
陸誠所說的,就是後世的遼省半島,也是當初陸誠在《繡春刀》世界起家的地方。
隨著陸誠話音落下,眾人都是熱血沸騰,開始激動起來。
屋內的眾人都有一身好武藝,自然渴望憑借一身武藝建功立業。若是能夠開疆拓土,占據一片地盤兒,甚至建立一個國家,他們這些人都將會是開國功臣。
而且,通過陸誠的分析,他們覺得北方的形勢很清楚,可行性極高。
接下來,陸誠的話就更讓他們興奮了。
“半個月後,大宋送給遼國的歲幣,將會從雲中府路,進入遼國境內。到時候,我會帶著你們到草原上走一趟,把那幾十萬兩銀子和財物拿迴來,為我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基礎。隻要有錢有糧,我們就可以繼續招兵買馬。
想當初,那遼國元帥出動八萬大軍,陸某都來去自如,這一次劫了他的歲幣,也是輕輕鬆鬆。”
眾人聞言,對陸誠的話都沒有懷疑。和陸誠接觸的時間越久,他們越能感覺到陸誠的深不可測。
做完動員之後,陸誠立刻讓楊誌、史進、魯達、袁朗等人,到各個山寨,挑選精銳騎兵和步兵,組成一支3000人的隊伍,準備北上草原。
半個月後,遼國北方邊境,大宋朝運送歲幣的隊伍,把今年的歲幣順利交接給遼國的人馬之後,就返迴了境內。
遼國派出了五千兵馬,迎接這一批歲幣。
當初,在澶淵之盟剛剛訂立之時,大宋每年給遼國白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到宋仁宗之時,又發生了慶曆增幣,每年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多加白銀十萬兩,捐十萬匹,歲幣達到了五十萬。
而且,大宋朝不僅要給給遼國送歲幣,還要給西夏送歲幣,隻是送給西夏的數量減半,為二十五萬。
看似用這些財物換來了大宋的和平,但每年送歲幣,對於大宋朝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要知道,當初大宋朝剛建國時,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做出預算,如果國庫中能攢出200萬匹絹,就足以對北方發動戰爭,奪迴燕雲十六州。
大宋朝這百年來送出的歲幣,已經不知道可以發動多少場大戰了。
眼看遼國的隊伍將歲幣接收,並運往北方,一直跟在隊伍後麵的一小隊斥候連忙放出傳訊的燕隼,給隱藏在遠處的大軍發出信號。
小半個時辰之後,陸誠帶著麾下大將以及一千多騎兵,來到了遼軍運送隊伍的後麵。
午後,趕了半天路的遼兵,剛剛吃飽喝足,正是歇息的時候,一隊騎兵陡然殺出。
陸誠手持長槍,衝在前方,花榮、龐萬春、史進、楊誌等人緊隨其後,如一把鋒利的尖刀,直接殺進敵營。
人還未到,眾人各自張弓搭箭,把一支支箭矢射進敵營。
隨著喊殺聲響起,已有心攻無備,在陸誠等猛將的帶領下,千餘騎軍勢如破竹,如砍瓜切菜一般,將那運送歲幣的遼兵殺的潰不成軍。
當後續的步兵趕到之時,這場戰鬥已經基本結束,花榮、龐萬春等人各自率領一支隊伍,追擊那些逃跑的遼兵,其他人留下來打掃戰場,看管財物。
緊接著,將這裏的一切交給魯達率領的步兵,其餘的騎兵也散了出去,一邊追殺那些逃跑的騎兵,一邊掃蕩附近的小型部落。
一直到傍晚時分,騎兵各自歸來,眾人運送著50萬歲幣,以及繳獲的馬匹、鎧甲、兵器,朝著東南方向而去。
這一次,騎兵分作兩隊,一隊在前開路,一隊斷後,星夜趕路,朝著最近的山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