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後宮多了上百位絕色佳人,陸誠平常也多了一項娛樂活動,遊龍戲鳳。


    每一位被選出來的秀女,都可以說是百裏挑一,千裏挑一,各具特色,很能代表某個地方的女子。


    陸誠從這些女子身上,也領略到了華夏各地的不同風情。


    與此同時,陸誠也給情報處下達了一個小任務,去蘇州尋找一個十來歲的小丫頭,陳圓圓。


    秦淮八豔其餘的那些,陸誠興趣不是特別大,但這陳圓圓,陸誠肯定是要收進後宮的,先送到宮裏養幾年再說。


    當然,享受生活的同時,陸誠也絕不會落下政務。


    既然身為天子,肩上擔負著億萬百姓,就應該負起責任。


    這幾年,隨著華夏帝國占領的地盤兒越來越大,匯聚的糧食財富以及各種礦物資源越來越多,再加上最早一批遼東的孤兒,也都已經學有所成,走向了各個工作崗位,整個華夏的大發展都走上了高速路。


    為了進一步加強民族融合,提升民族凝聚力,陸誠這些年也新增了不少政策,比如在華夏占領的所有區域內都插上國旗,在華夏每一所學堂都舉行升旗儀式,每一位學生都要學會唱華夏國歌。


    對於新占領了的一些外族區域,華夏大軍還會收走他們所有的文化典籍,強迫他們必須學說漢話,學習漢字,認同漢文化。


    為此,陸誠還召集一幫學者,把繁體字進行了簡化推廣,方便漢語言和漢文化的傳播。


    與此同時,對於新占領區的百姓,一開始被劃分為二等公民、三等公民的,隻要能與漢人通婚,就可以更快的提升公民等級。


    當然,對於那些外族男子想要娶漢人女子的,必須要經過最嚴格的審查,體檢,某些人群更是直接被禁止與漢人通婚,隻能淪為二等公民或者三等公民。


    對於敢反抗的,陸誠也是絕不手軟。


    通婚可以,但不能造成血脈汙染。


    永昌六年秋,隴西突然發生地震,造成不小的傷亡,甚至京師都感受到了地動。


    陸誠得知消息之後,第一時間組織搶險救災,立刻給附近的軍區下令,讓軍人前去救助災民。


    同時,陸誠還下令從其他地方調集糧食物資,安頓受災的百姓。


    做好一切安排之後,陸誠更是親自前往災區慰問百姓,指導搶險救災,告知廣大百姓,天子將會與百姓同在,一同麵對天災。


    此舉無疑讓隴西百姓感激涕零,對陸誠的擁護程度直接拉滿。


    之後,陸誠在災區停留了半個月,直到確認救災善後工作全部完成,才放心離去。


    陸誠也知道,接下來的幾年,天災人禍將會接連不斷,全球都會進入小冰河時期。


    故而,陸誠早就從各地調集糧食,在各處都建立了糧倉,儲備了足夠應對災情的糧食物資。


    同時,沿海地區也大力發展捕魚業,囤積醃製的鹹魚幹,魚罐頭。海洋中的海帶等也都被利用起來,製成幹菜封存。


    不僅如此,陸誠還派出一支遠洋艦隊,沿白令海峽深入北美,進行打獵,把大量的肉食、皮毛運入華夏境內,製作成臘肉,皮草。


    在開始修建鐵路的同時,陸誠也已經在籌劃著南水北調。


    到這兩項都是大工程,動輒需要十幾年、幾十年來完成。


    為了更好的應對災情,陸誠還讓南方各地多興建房屋,萬一中原各地的旱情太過嚴重,就直接進行暫時性的移民,總要讓百姓度過難關。


    反正現在華夏的地盤兒足夠大,哪裏發生災情,實在頂不住的話,就直接先把百姓遷移出去。


    當然,各種防洪抗旱,預防蝗蟲瘟疫的策略,也都一一實施。


    天災對華夏帝國來說,既是一個危機,也是一場考驗,更是加強民族融合,促進大一統的機會。


    當然,如果可以,陸誠也不願意麵臨這些天災。


    畢竟,就算是陸誠準備的再充分,在天災麵前,人力也顯得太過單薄。


    即便是到了科技發達的後世,天災也總會帶來莫大的損失。


    永昌七年,春季剛過,旱情就已經露出苗頭,連續兩個多月滴雨未下,地裏的莊稼都已枯萎,各地的河流水位急劇下降,有些小河甚至直接幹枯。


    陸誠發現不對,一麵開始賑災,一麵親臨中原等地,勸說各地的百姓暫時離開,前往南方避難。


    有些眷戀故土,不願離去的,陸誠也派遣士兵,強行帶他們離開。


    同時,陸誠也走遍各地,查訪民情。


    得益於朝廷應對及時,百姓及時遷移,並沒有因為旱災造成多少傷亡。


    到了秋季,中原又發生蝗災。


    在百姓遷移之後,陸誠也一直派人關注著中原等地。在發現蝗災的第一時間,陸誠就下令讓軍隊用火攻消滅蝗蟲,從南方各地調來雞鴨,帶來青蛙,捕捉蝗蟲。


    同時,在蝗蟲爆發的周圍區域放火,燒出大量的隔離帶,盡可能的把蝗災控製住。


    對於發生過蝗災的區域,也同樣在地麵撒上甘草燒一遍,燒掉地下的蟲卵之類的。


    之後的數年時間,中原大地相繼爆發了多次災難,朝廷都是積極應對,盡最大可能減少百姓傷亡。


    雖然年年有天災,但陸誠與朝廷的積極應對,也讓天下百姓都看到了當今皇帝是如何的勤政愛民,當今朝廷是如何的負責任。


    每一次天災,陸誠都會讓華夏時報詳細報道救災的過程,報道陸誠親臨一線救災的經過,並把這些消息傳遞到華夏的每一個角落。


    一場場天災過去,朝廷的威望與日俱增,陸誠更是被華夏億萬百姓奉為聖賢,古之聖君明主莫能比擬。


    每當遇到天災,隻要華夏的軍人到了,陸誠這個皇帝到了,百姓就不慌了,不怕了。


    到了後來,民間百姓但凡聽聞有人敢說當今皇帝一句壞話,必群起而攻之。


    在應對一場場天災的過程中,朝廷也積累了豐富的抗災救災經驗,到了後來,百姓因為天災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增長也是越來越快。


    在對抗天災的同時,華夏帝國對外擴張的道路也是從未停止。


    到了永昌二十六年之時,各種天災終於停歇,華夏的大軍也已經先後攻占了整個亞歐大陸,整個澳洲、南北美洲,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區域。


    除去一些人類暫時還不適合生存居住的原始森林,懸崖峭壁南北兩極之類的地方,華夏的國旗基本是插遍了整個世界。


    當然,局部區域還存在一些抵抗,但大勢已成,華夏帝國已經是一個日不落帝國了。


    五十五歲這一年,陸誠總算是可以自稱一聲“球長”了。


    與此同時,亞洲區域內華夏最初的本土之上,橫貫東西、貫通南北的鐵路也終於修成。


    陸誠沒事的時候,也會搭乘火車,去四處看看自己打下的地盤。


    由於眼前占領的地盤兒太多,而人口還遠遠達不到,陸誠索性直接下令,在本土西北地區進行退耕還林,治理沙漠。


    這些年來,陸誠在後宮沒少寵幸女人,兒子、女兒加起來也生了八九十個。


    如今,最早的那些兒子,也已經成年了。


    大兒子陸君弘被派去統治歐洲,二兒子陸君毅被派去了北美,三兒子不想外出,留在京城享福。


    四兒子是周妙玄生的,被派去了澳洲,主持移民發展澳洲的事宜。


    其餘的兒子們,成年的去了不同的地方,或者從事不同的職業。未成年的則是還在上學,接受教育。


    除了永昌六年的那一百名秀女,陸誠後來沒有在舉行過選秀。


    近二十年間,陸誠早就把那一百名秀女都寵幸了一遍,偶爾還會寵幸一兩個相貌絕佳的宮女。


    有時外出視察之時,陸誠偶爾也會帶迴來一兩個女人。


    前些年,西部軍區在攻下歐洲之後,還曾給陸誠送來幾個金發碧眼的各國公主什麽的。


    對於那些漂亮的,符合自己審美的,陸誠偶爾也會換一種口味。


    不過,陸誠最喜歡的還是東方女人。


    雖然已經五十五歲,可陸誠的身體依舊保養的很好,再加上體質遠超常人,還有耐力非凡的天賦,陸誠比起許多二三十歲的青壯年還要強。


    更何況,身為皇帝,各種貴重的補藥應有盡有,陸誠本身又最擅長調理,一旦身體有所下滑,都會及時保持克製,進行調養。


    到了如今,陸誠如果願意,仍舊可以一夜挑翻三四個。


    當然,過了五十歲之後,陸誠也開始養生了,不再像前些年那樣玩的那麽花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那些被自己寵幸過的女人身上。


    前前後後寵幸過女人,加起來不到兩百個。


    除了一些比較重要的,比如丁白纓、張嫣、周妙玄、周妙彤、柳如是、顧橫波、陳圓圓、海蘭珠、大玉兒等等,其餘的大多都是封了美人,陸誠還給她們分成三五人一組,盡量每年抽出時間陪一陪,說說話,聊聊天,賞賜一些小禮物什麽的。


    這女人多了,也難免會有一些勾心鬥角。畢竟這麽多女人爭搶一個男人的寵愛,陸誠也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好在丁白纓有武力,張嫣有手段,柳如是也是個好參謀,幫著管好了這一大家子的事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遊影視諸天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冥劍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冥劍仙並收藏漫遊影視諸天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