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朝曆代,土地是其中一個無法繞開的問題,孟浚其實有想過,是否將土地收歸朝廷有,然後以朝廷的力量,分配土地,限製土地兼並。
但是在思索許久後,孟浚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而其中的原因便是官員的貪汙,腐敗,讓孟浚不能,也不敢將天下百姓的生計,托付給這些朝廷官員。
製度,並非越完美越好,要貼合當前的形勢,因此,孟浚決定,推行攤丁入畝之製,而且,孟浚更進一步,在士紳擁有土地的數量上,每五百畝,所征收的賦稅便會提高一個點。
這是明晃晃的陽謀,也乾朝版的推恩令,大家族人數眾多,孟浚希望能夠將這些大家族分化為數個小家族。
以前皇權難以下鄉,而朝廷想要擁有更強大的動員和治理能力,孟浚就必須將統治力深入鄉鎮,而深入鄉鎮,一個龐大的家族,顯然不利於朝廷統治。
…………………
金陵城中。
陸平的話,讓武進坤陷入了沉思,硬碰硬,武進坤並不怕,隻是這軟綿綿的抵抗,反而令武進坤更為難受。
想到這,武進坤有些遲疑的說道:“吾知道,變法並非易事,然,陸大人要邀請士紳,讓他們割肉,怕是不易啊!”
陸平爽朗一笑,道:“哈哈,武大人,試試又何妨,左右也不過是一頓飯錢!”
武進坤想想也是,讓陸平試試也行,便是不能讓所有人配合,至少分化一些人,那也是成功。
於是乎,陸平在金陵的酒樓中,邀請士紳,設宴相談。
桌上雖佳肴羅列,隻是諸多士紳的臉色並不是太好,若非陸平強行邀請,許多人還真不想和青鸞衛這等鷹犬打什麽交道,而且這宴也不是什麽好宴,純純就是個鴻門宴。
陸平語氣從容,慢慢的說道:“諸君皆是讀書識禮之人,可本官就不一樣了,這半輩子都沒讀過什麽書,但是呢,本官知道,百姓,苦啊,諸位家資豐厚,又何必要和朝廷作對呢!”
聞聽此言,眾人嚇的臉色煞白,紛紛道:“不敢不敢,我等小民,又怎敢和朝廷作對,陸大人,萬萬不可如此言語啊!”
陸平眨了眨眼,道:“那這些時日,怎麽青鸞衛都向本官上報,說你們啊,一個個打心底,抗拒新法,一直讓那些家仆拖延清丈隊。”
這時,有一個胡須發白的老者,搖頭晃腦道:“昔周公吐哺,禮賢下士,故而其美名,流傳千古,我等家業,皆是先輩篳路藍縷,一絲一縷積攢而起,可朝廷卻因我等先輩之故,而加重賦於後人,試問大人,我等又有何辜?”
陸平聞言,一愣,心中暗道:“這老頭還挺壞啊!”
不過,陸平腦筋一轉,咳嗽了兩聲,嗬嗬一笑,道:“這位,怎麽稱唿?”
那老者聽到這,臉色有些不好,摸著胡須的手也停頓了一下,他馬伯賢好歹也是有名望的人,陸平邀請自己,連自己名字都不知道,實在是令其不悅。
馬元淡淡的迴道:“老朽馬伯賢,字元康,祖籍溧陽!”
“哦……,好名字!”
說到這,陸平停了一下,隨後臉色一肅,不善的說道:“名字雖賢,但這話,卻半點都不賢,本官雖書讀的不多,但也知道,賦稅乃是一國之根基,沒有稅,何以養兵,何以修繕水利,又何以供養朝廷,各位家大業大,左右不過是多繳些稅,又不是奪了你們的富貴,當知朝廷雖以仁治天下,但對劣紳惡霸,朝廷的刀,可還鋒利著呢!”
這話一出,眾人皆是有些害怕,青鸞衛陸平因鹽鐵專營一事,已經在江南各地殺了一圈鹽商,海商,前段時間,又把林溫兩家都抓了起來,陸平的威懾力,對這些士紳而言,可不是一句空話。
陸平知道,這種傷害利益的事,很難達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麵,因此,陸平所邀請的,皆是擁有大量土地的士紳,隻要逼著這些大戶低頭,那麽金陵府的局麵,也就迎刃而解。
在座的士紳互相隱晦的對視,一時間,既沒有反對者,也沒有支持者,場麵陷入了難堪的寂靜。
陸平倒是不感覺尷尬,說完後,拿起筷子,對這桌上的佳肴胡吃海塞了起來,一圈人,就陸平一個人動筷。
良久之後,陸平吃了個肚圓,打了個飽嗝,擦了擦嘴,才抬頭看著眾人,冷哼一聲,道:“諸位,有一句古話說的好,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們吩咐家仆搞小動作,拖延的事,我可是一清二楚,估計這個時候,應該是招了吧,各位,現在咱們在一張桌子上,還好說,可要是出了這個門,那本官就隻能依法辦案了!”
其實這話隻是陸平威脅恐嚇的話,這種拖延戰術,總不能真把人都砍了吧,那樣的話,彈劾他的奏疏都可以堆的和京城的大殿一樣高了。
隻是一眾士紳不知道,亦或許知道,但他們也不敢保證陸平會不會拿自己開刀,因此有人嚇的臉色蒼白,不顧私下同進退的誓言,當即表忠道:“大人,攤丁入畝,乃是朝廷國策,此策,利國利民,在下定然全力支持,絕無拖延之意,請大人放心,在下這就迴家,把田冊文書,交於大人,清丈土地,我蔣際遇,責無旁貸!”
說完後,此人感受到周邊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而陸平聽到這,撫掌一笑,熱情的說道:“嗯,蔣員外果然知書達理,好好好,以後有什麽難事,隻要不是違反國法,其他事盡管來找本官!”
隨後,陸平又看向其他還未說話的士紳,語氣刹那間就變的冷淡起來,道:“蔣員外都帶頭了,各位,怎麽說?”
眾人麵麵相覷,但人在屋簷下,還真不得不低頭,一陣稀稀落落的聲音傳來:“我等支持朝廷國策。”
聲音雖然有氣無力,但陸平還是很高興,事又辦成了一件,陸平站了起來,對眾人說道:“諸位員外,果然知書達理,不愧是飽讀聖賢書之人,不過,本官希望,大家夥說到就要做到,當知我青鸞衛的眼睛,可不是擺設的!”
但是在思索許久後,孟浚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而其中的原因便是官員的貪汙,腐敗,讓孟浚不能,也不敢將天下百姓的生計,托付給這些朝廷官員。
製度,並非越完美越好,要貼合當前的形勢,因此,孟浚決定,推行攤丁入畝之製,而且,孟浚更進一步,在士紳擁有土地的數量上,每五百畝,所征收的賦稅便會提高一個點。
這是明晃晃的陽謀,也乾朝版的推恩令,大家族人數眾多,孟浚希望能夠將這些大家族分化為數個小家族。
以前皇權難以下鄉,而朝廷想要擁有更強大的動員和治理能力,孟浚就必須將統治力深入鄉鎮,而深入鄉鎮,一個龐大的家族,顯然不利於朝廷統治。
…………………
金陵城中。
陸平的話,讓武進坤陷入了沉思,硬碰硬,武進坤並不怕,隻是這軟綿綿的抵抗,反而令武進坤更為難受。
想到這,武進坤有些遲疑的說道:“吾知道,變法並非易事,然,陸大人要邀請士紳,讓他們割肉,怕是不易啊!”
陸平爽朗一笑,道:“哈哈,武大人,試試又何妨,左右也不過是一頓飯錢!”
武進坤想想也是,讓陸平試試也行,便是不能讓所有人配合,至少分化一些人,那也是成功。
於是乎,陸平在金陵的酒樓中,邀請士紳,設宴相談。
桌上雖佳肴羅列,隻是諸多士紳的臉色並不是太好,若非陸平強行邀請,許多人還真不想和青鸞衛這等鷹犬打什麽交道,而且這宴也不是什麽好宴,純純就是個鴻門宴。
陸平語氣從容,慢慢的說道:“諸君皆是讀書識禮之人,可本官就不一樣了,這半輩子都沒讀過什麽書,但是呢,本官知道,百姓,苦啊,諸位家資豐厚,又何必要和朝廷作對呢!”
聞聽此言,眾人嚇的臉色煞白,紛紛道:“不敢不敢,我等小民,又怎敢和朝廷作對,陸大人,萬萬不可如此言語啊!”
陸平眨了眨眼,道:“那這些時日,怎麽青鸞衛都向本官上報,說你們啊,一個個打心底,抗拒新法,一直讓那些家仆拖延清丈隊。”
這時,有一個胡須發白的老者,搖頭晃腦道:“昔周公吐哺,禮賢下士,故而其美名,流傳千古,我等家業,皆是先輩篳路藍縷,一絲一縷積攢而起,可朝廷卻因我等先輩之故,而加重賦於後人,試問大人,我等又有何辜?”
陸平聞言,一愣,心中暗道:“這老頭還挺壞啊!”
不過,陸平腦筋一轉,咳嗽了兩聲,嗬嗬一笑,道:“這位,怎麽稱唿?”
那老者聽到這,臉色有些不好,摸著胡須的手也停頓了一下,他馬伯賢好歹也是有名望的人,陸平邀請自己,連自己名字都不知道,實在是令其不悅。
馬元淡淡的迴道:“老朽馬伯賢,字元康,祖籍溧陽!”
“哦……,好名字!”
說到這,陸平停了一下,隨後臉色一肅,不善的說道:“名字雖賢,但這話,卻半點都不賢,本官雖書讀的不多,但也知道,賦稅乃是一國之根基,沒有稅,何以養兵,何以修繕水利,又何以供養朝廷,各位家大業大,左右不過是多繳些稅,又不是奪了你們的富貴,當知朝廷雖以仁治天下,但對劣紳惡霸,朝廷的刀,可還鋒利著呢!”
這話一出,眾人皆是有些害怕,青鸞衛陸平因鹽鐵專營一事,已經在江南各地殺了一圈鹽商,海商,前段時間,又把林溫兩家都抓了起來,陸平的威懾力,對這些士紳而言,可不是一句空話。
陸平知道,這種傷害利益的事,很難達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麵,因此,陸平所邀請的,皆是擁有大量土地的士紳,隻要逼著這些大戶低頭,那麽金陵府的局麵,也就迎刃而解。
在座的士紳互相隱晦的對視,一時間,既沒有反對者,也沒有支持者,場麵陷入了難堪的寂靜。
陸平倒是不感覺尷尬,說完後,拿起筷子,對這桌上的佳肴胡吃海塞了起來,一圈人,就陸平一個人動筷。
良久之後,陸平吃了個肚圓,打了個飽嗝,擦了擦嘴,才抬頭看著眾人,冷哼一聲,道:“諸位,有一句古話說的好,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們吩咐家仆搞小動作,拖延的事,我可是一清二楚,估計這個時候,應該是招了吧,各位,現在咱們在一張桌子上,還好說,可要是出了這個門,那本官就隻能依法辦案了!”
其實這話隻是陸平威脅恐嚇的話,這種拖延戰術,總不能真把人都砍了吧,那樣的話,彈劾他的奏疏都可以堆的和京城的大殿一樣高了。
隻是一眾士紳不知道,亦或許知道,但他們也不敢保證陸平會不會拿自己開刀,因此有人嚇的臉色蒼白,不顧私下同進退的誓言,當即表忠道:“大人,攤丁入畝,乃是朝廷國策,此策,利國利民,在下定然全力支持,絕無拖延之意,請大人放心,在下這就迴家,把田冊文書,交於大人,清丈土地,我蔣際遇,責無旁貸!”
說完後,此人感受到周邊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而陸平聽到這,撫掌一笑,熱情的說道:“嗯,蔣員外果然知書達理,好好好,以後有什麽難事,隻要不是違反國法,其他事盡管來找本官!”
隨後,陸平又看向其他還未說話的士紳,語氣刹那間就變的冷淡起來,道:“蔣員外都帶頭了,各位,怎麽說?”
眾人麵麵相覷,但人在屋簷下,還真不得不低頭,一陣稀稀落落的聲音傳來:“我等支持朝廷國策。”
聲音雖然有氣無力,但陸平還是很高興,事又辦成了一件,陸平站了起來,對眾人說道:“諸位員外,果然知書達理,不愧是飽讀聖賢書之人,不過,本官希望,大家夥說到就要做到,當知我青鸞衛的眼睛,可不是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