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用平送走冒襄,常遠鼎,以及一些證明自己是受青鸞衛指派的官員後,對剩下的那些漢官,全部都遷移至沈陽,以等待朝廷的安排。
趙用平將自己的目光都放在了博洛,布木布泰以及福臨上麵,趙用平本想穩穩當當的用封鎖之策,將清廷殘餘勢力全部都困殺在茫茫大山中。
但是,趙用平以為就是一群蠻夷的羅刹人,竟然從龍江上遊,一路南下,橫掃了十餘個不願歸順的女真部落,而其中就有明確向乾朝歸順的部落。
羅刹人的舉動,對趙用平而言,就是明目張膽的打了乾軍的臉,現在大軍還在關外,羅刹人就這麽囂張,據一些逃過來的女真部落的話,他們已經明確說了,他們是歸屬於乾朝的,但是羅刹人置若罔聞,毫不手軟。
當時孟浚還在關外的時候,曾經和趙用平說,羅刹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其國王對土地極為貪婪,還滅掉了金帳汗國,其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隻是因為關外距離其核心之地太過遙遠,而對兵力的投放有些鞭長莫及。
趙用平當時聽的時候是連連點頭,但是內心中,卻仍是不以為然,但他沒想到,竟然真的讓皇帝說準了,就羅刹那千把人的力量,居然真的敢南下。
趙用平眉頭緊鎖,原本製定好的戰略部署,或許會因這意外插曲,而變得不再妥當,乾軍在關外有八萬餘人,人數對上清軍和羅刹人是綽綽有餘了。
隻是為了趙用平的封鎖策略,八萬大軍都已經散在各個出口,趙用平擔心,羅刹人的南下,是否會使得封鎖之策,而變的有漏洞。
趙用平立即召集將領,分析羅刹人動機,探討應對之策,眾將一致認為,羅刹人不過是隔靴之癢,大軍的注意力還是應該放在清廷上麵,對羅刹人,或調蒙古兵,或派一支兩三千人的小部隊迎擊便是。
眾將紛紛表示,趙帥有些杞人憂天了,就羅刹那點人,怎麽可能會影響到滅清的大勢上,在諸將的話語中,趙用平也覺得自己可能是被皇帝給影響了,對羅刹人過於擔憂了。
但羅刹人又不能置之不理,於是趙用平命騎將劉坤,騎兵千人,千總黃勝率火銃兵一千人,馬步軍共兩千人,前去迎戰羅刹人。
與此同時,趙用平為了以防萬一,又派信使,與女真各部落聯絡,令其出動壯丁,協助乾軍作戰。
這麽多部落,怎麽也能湊出個幾千人,如此一來,乾軍有騎兵,有步軍,有火器兵,還有女真各部落的冷兵器步軍,這麽大的優勢,趙用平覺得,優勢在我!
就在乾軍封鎖愈發嚴密之時,布木布泰所遣心腹,終於見到了乾軍斥候,此人正是布木布泰心腹——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和護衛三人,一路上晝伏夜出,唯恐被博洛部下所察覺,隻因其懷揣著秘密使命。
乾軍斥候將四人帶入營中,經過一番謹慎查驗後,才得以麵見趙用平,聽聞清廷太後派人求見,趙用平甚感新奇。
蘇麻喇姑神色凝重,一見麵,便言辭懇切,說道:“太後深知天命難違,大勢所趨,願以身作則,帶領族人歸附乾朝。唯有一請,望大帥能保太後與幼主福臨之周全,不使其遭受兵戈之災。”
趙用平聽罷,麵露喜色,當即說道:“若願降,本帥定護得汝母子之周全。”
蘇麻喇姑聞言,麵露遲疑之色,好一會,才叩首問道:“大帥之諾,我等自然萬分相信,隻是若是乾朝皇帝,毀諾又當如何?”
趙用平冷冷一笑,道:“事到如今,若汝等不降,本帥不過是多費些手腳罷了,若是舉族而降,陛下想必會寬仁為懷吧,可若是到山窮水盡方降,則俱殛為齏粉,悔之晚矣!”
蘇麻喇姑聞言,心中也有些悲哀,是啊,現在是太後求著人家納降,若現在還不降,真跟著博洛一條路走到黑,那最後的結局定然是個悲劇,福臨還未掌過權,卻要為覆滅的大清承擔後果。
蘇麻喇姑聞言,深深鞠躬,道:“望大帥信守諾言,保全幼主與太後,還請大帥暫緩用兵,待奴迴返,定有佳音,傳於大帥之耳!”
趙用平思忖片刻,點頭答應,反正目前還是以封鎖為主,不到萬全把握之時,乾軍不會貿然的進入山中,隨後二人又商議了許久,其中討論了族人歸降後的待遇,安置等一係列的問題。
蘇麻喇姑離開之際,迴首望向乾軍營地,心中五味雜陳,她不知道太後的這個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
在蘇麻喇姑迴去後,布木布泰整整兩日,徹夜不眠,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但她卻知道,若再不下定決心,那她母子的性命就一定保不住。
在與趙用平談妥歸順之事後,布木布泰再次召見博洛,試圖挽留這位大清最後的擎天之柱。
大帳之中,燭光搖曳,氣氛沉重,布木布泰溫言勸導,而博洛立於下方,眼中閃過複雜情緒,聽著布木布泰的話語,他心中湧起無盡哀傷。
大清曾經的輝煌,似乎隻是一場夢,如今竟然連太後都要投降了,這一次,博洛可謂明顯的感受到,太後是真的想要降了,而不是遲疑不決。
麵對太後親自勸降,博洛堅定的搖搖頭,聲音沙啞:“大清仍存,豈可輕易屈膝!”
布木布泰聞言,眼眶微紅,知其心意已決,無奈之下,輕歎一聲,轉身向心腹示意,霎時間,四周侍衛緩緩逼近,劍拔弩張。
博洛環視四周,忽然間哈哈大笑,笑中滿是淒涼,他沒想到,拚死要保護的人,最後卻想要他死。
布木布泰,目光複雜,但她不想殺博洛,她現在隻想控製住博洛,再把軍中一心想要抵抗的將領全都抓住,隻要控製住軍隊,那麽,就大局已定。
布木布泰緩緩的說道:“端親王,其行不軌,著將其拿下,囚於帳中!”
博洛內心悲憤,心如死灰,看著圍上來的侍衛,仰天長嘯,絕望的喊出:“大清,大清啊!!!”
(本想寫一些戰鬥的場麵,不過後麵想了想,覺得現在清廷已經窮途末路了,就不寫戰鬥細節了。)
趙用平將自己的目光都放在了博洛,布木布泰以及福臨上麵,趙用平本想穩穩當當的用封鎖之策,將清廷殘餘勢力全部都困殺在茫茫大山中。
但是,趙用平以為就是一群蠻夷的羅刹人,竟然從龍江上遊,一路南下,橫掃了十餘個不願歸順的女真部落,而其中就有明確向乾朝歸順的部落。
羅刹人的舉動,對趙用平而言,就是明目張膽的打了乾軍的臉,現在大軍還在關外,羅刹人就這麽囂張,據一些逃過來的女真部落的話,他們已經明確說了,他們是歸屬於乾朝的,但是羅刹人置若罔聞,毫不手軟。
當時孟浚還在關外的時候,曾經和趙用平說,羅刹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其國王對土地極為貪婪,還滅掉了金帳汗國,其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隻是因為關外距離其核心之地太過遙遠,而對兵力的投放有些鞭長莫及。
趙用平當時聽的時候是連連點頭,但是內心中,卻仍是不以為然,但他沒想到,竟然真的讓皇帝說準了,就羅刹那千把人的力量,居然真的敢南下。
趙用平眉頭緊鎖,原本製定好的戰略部署,或許會因這意外插曲,而變得不再妥當,乾軍在關外有八萬餘人,人數對上清軍和羅刹人是綽綽有餘了。
隻是為了趙用平的封鎖策略,八萬大軍都已經散在各個出口,趙用平擔心,羅刹人的南下,是否會使得封鎖之策,而變的有漏洞。
趙用平立即召集將領,分析羅刹人動機,探討應對之策,眾將一致認為,羅刹人不過是隔靴之癢,大軍的注意力還是應該放在清廷上麵,對羅刹人,或調蒙古兵,或派一支兩三千人的小部隊迎擊便是。
眾將紛紛表示,趙帥有些杞人憂天了,就羅刹那點人,怎麽可能會影響到滅清的大勢上,在諸將的話語中,趙用平也覺得自己可能是被皇帝給影響了,對羅刹人過於擔憂了。
但羅刹人又不能置之不理,於是趙用平命騎將劉坤,騎兵千人,千總黃勝率火銃兵一千人,馬步軍共兩千人,前去迎戰羅刹人。
與此同時,趙用平為了以防萬一,又派信使,與女真各部落聯絡,令其出動壯丁,協助乾軍作戰。
這麽多部落,怎麽也能湊出個幾千人,如此一來,乾軍有騎兵,有步軍,有火器兵,還有女真各部落的冷兵器步軍,這麽大的優勢,趙用平覺得,優勢在我!
就在乾軍封鎖愈發嚴密之時,布木布泰所遣心腹,終於見到了乾軍斥候,此人正是布木布泰心腹——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和護衛三人,一路上晝伏夜出,唯恐被博洛部下所察覺,隻因其懷揣著秘密使命。
乾軍斥候將四人帶入營中,經過一番謹慎查驗後,才得以麵見趙用平,聽聞清廷太後派人求見,趙用平甚感新奇。
蘇麻喇姑神色凝重,一見麵,便言辭懇切,說道:“太後深知天命難違,大勢所趨,願以身作則,帶領族人歸附乾朝。唯有一請,望大帥能保太後與幼主福臨之周全,不使其遭受兵戈之災。”
趙用平聽罷,麵露喜色,當即說道:“若願降,本帥定護得汝母子之周全。”
蘇麻喇姑聞言,麵露遲疑之色,好一會,才叩首問道:“大帥之諾,我等自然萬分相信,隻是若是乾朝皇帝,毀諾又當如何?”
趙用平冷冷一笑,道:“事到如今,若汝等不降,本帥不過是多費些手腳罷了,若是舉族而降,陛下想必會寬仁為懷吧,可若是到山窮水盡方降,則俱殛為齏粉,悔之晚矣!”
蘇麻喇姑聞言,心中也有些悲哀,是啊,現在是太後求著人家納降,若現在還不降,真跟著博洛一條路走到黑,那最後的結局定然是個悲劇,福臨還未掌過權,卻要為覆滅的大清承擔後果。
蘇麻喇姑聞言,深深鞠躬,道:“望大帥信守諾言,保全幼主與太後,還請大帥暫緩用兵,待奴迴返,定有佳音,傳於大帥之耳!”
趙用平思忖片刻,點頭答應,反正目前還是以封鎖為主,不到萬全把握之時,乾軍不會貿然的進入山中,隨後二人又商議了許久,其中討論了族人歸降後的待遇,安置等一係列的問題。
蘇麻喇姑離開之際,迴首望向乾軍營地,心中五味雜陳,她不知道太後的這個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
在蘇麻喇姑迴去後,布木布泰整整兩日,徹夜不眠,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但她卻知道,若再不下定決心,那她母子的性命就一定保不住。
在與趙用平談妥歸順之事後,布木布泰再次召見博洛,試圖挽留這位大清最後的擎天之柱。
大帳之中,燭光搖曳,氣氛沉重,布木布泰溫言勸導,而博洛立於下方,眼中閃過複雜情緒,聽著布木布泰的話語,他心中湧起無盡哀傷。
大清曾經的輝煌,似乎隻是一場夢,如今竟然連太後都要投降了,這一次,博洛可謂明顯的感受到,太後是真的想要降了,而不是遲疑不決。
麵對太後親自勸降,博洛堅定的搖搖頭,聲音沙啞:“大清仍存,豈可輕易屈膝!”
布木布泰聞言,眼眶微紅,知其心意已決,無奈之下,輕歎一聲,轉身向心腹示意,霎時間,四周侍衛緩緩逼近,劍拔弩張。
博洛環視四周,忽然間哈哈大笑,笑中滿是淒涼,他沒想到,拚死要保護的人,最後卻想要他死。
布木布泰,目光複雜,但她不想殺博洛,她現在隻想控製住博洛,再把軍中一心想要抵抗的將領全都抓住,隻要控製住軍隊,那麽,就大局已定。
布木布泰緩緩的說道:“端親王,其行不軌,著將其拿下,囚於帳中!”
博洛內心悲憤,心如死灰,看著圍上來的侍衛,仰天長嘯,絕望的喊出:“大清,大清啊!!!”
(本想寫一些戰鬥的場麵,不過後麵想了想,覺得現在清廷已經窮途末路了,就不寫戰鬥細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