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曉萱的初衷,就是希望賀博遠提供資金支持,然後自己比照著縣城的模式,在魔都再建一個類似的點心加工坊,統一配送之類的。
大多數員工都從大學學生中間招聘,給經濟條件差一點的同學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
賀博遠的想法也差不多,所以就在郊外租了個舊廠房。
這個舊廠房原來是一個國有製的服裝廠,現在倒閉了,許多郊區的居民都進城打工,這個廠房也就廢棄了,當地有關部門見到有人來租,自然是相當樂意,甚至希望賀博遠買下來最好。
莫曉萱與賀博遠一樣,都喜歡低調做人。
無奈這次從一開始就有電視台參與,所以加工坊的每一點進展,都在電視台和校廣播台的追蹤之下。
辦租賃手續的時候,東郊當地的部門趁機再一次建議:“看你們也是做事業的料,何不幹脆把這個服裝廠買下來?另外這個廠房背麵,還有一個廢棄的小學,我們可以給你們最低的價格,你們一並買下來,打掃打掃,都不需要裝潢,就可以當員工宿舍。”
“可是我們現在資金有限,可不可以分期付款?”莫曉萱知道,這裏沒幾年,就要進行大開發,到那時就是寸土寸金了,所以還真是舍不得放棄,隻是確實資金不足,賀博遠的公司也在擴張中,能說服他拿出啟動資金已經不錯了,怎麽好意思再要求他買廠房呢。
不過,有著縣城的成功經驗在那裏,莫曉萱也很有信心,等這裏的加工坊開始正常運營的時候,每個月的利潤一定足以承受分期付款。
“也可以。不過要簽訂合同,每個月還款的時間和方式還有數量,在合同中要有詳細的說明。”
“這沒問題。”莫曉萱笑了,本就應該這樣簽訂合同的啊。
兩個星期不到,加工坊就基本改製完成。
莫曉萱也在個高校周邊貼出了招聘廣告,好多學校,還有一些遠離市區的單位都發來願意合作的信函。
“這裏不比縣城,從學校趕到這裏太費時間了,你平時要上課,也不可能天天過來。我看還是從縣城抽調幾個負責人和老師傅過來為好。”周末的時候賀博遠跟莫曉萱商量說。
“確實是我考慮不周。”莫曉萱看著這個新加工點,原來的服裝廠和小學之間的圍牆已經拆除,四周統一粉刷了,看起來有縣城那個加工點的好幾倍大,不由有點忐忑,這個步伐是不是跨得太大了?
這麽大的一個攤子,必須好好運營起來,靠自己一時心血來潮,在學校聘用幾個學生,那絕對是不行的。
從縣城抽調管理人員和老師傅的事,進展得也不順利。
賀博遠第一個電話打過去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答應。
莫曉萱想起店裏有一個毛師傅,他女兒也考上了這裏的一所大學,然後立刻決定,從他那裏著手,給他描繪一個美麗藍圖:將來你女兒畢業了,肯定不會迴老家的,你可以帶著你老婆過來,我們這裏提供宿舍,你女兒寒暑假還可以在我們這裏打工,平時也可以,將來一家人都可以在這個大都市生活在一起了,何況做同樣的事,這裏的薪水遠比在老家高,你何不試試呢?
說通了第一個,接下來就有人開始心動了:既然做同樣的事,為什麽不去拿高薪水的呢?隻不過離家遠一點而已,不過也就是幾小時車程而已。
於是又有了五六個也答應過來了。
有這麽多老師傅和管理人員也就夠了,畢竟還可以在這裏招聘一些,還有大批的學生主力軍呢。
不到一個月,所有的運作就正常了,學生黨的作用還是在各大網點的銷售上,因為這樣不會影響學習,隻是周末才會安排一批學生去加工坊幫忙。
楊冰淩眼看自己送到理工學院的那封舉報信又沒有泛起半點漣漪,莫曉萱依然與賀博遠打成一片,忙於新的加工坊的運作。
本來以為開學後他們就會分開,沒想到現在變本加厲了,又光明正大地一起,這次的合作規模還更大。
楊冰淩決定再去一次理工學院,這次幹脆不寫舉報信了,還不如趁人不備,貼個大字報,這下學校不能幫她掩蓋了吧?
絞盡腦汁總算寫好了,楊冰淩看了半天,越看越覺得自己的這個大字報內容太小兒科,即使她高中談戀愛,即使她腳踏幾隻船,又能說明什麽問題?隻能說明莫曉萱太有吸引力了。
不行,不能這麽寫。
葉慶可天天等,夜夜盼,一天天過去,眼看莫曉萱的那個什麽合作項目越來越上軌道,學校裏也沒有半點要處罰她的動靜。
現在學校裏,她像個女神一樣,許多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找她套近乎,想參加她這個勤工儉學項目。
葉慶可越來越看不慣她了。
宿舍裏,本來隻有林玲玲和馮淑華跟在她後麵,現在那個陳思慧也開始動搖了。
葉慶可迴憶著上次看到的那封信上的內容,一邊寫,一邊憑自己的想象又添油加醋,打算寫了貼在信件收發室的門外,那個地方人流量最大,每個班都不會錯過。
就不信莫曉萱每次運氣都這麽好,學校裏為了不破壞典型,包庇她,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葉慶可合計了下,隻有周六的晚上收發室那邊不會有人。
做這種事,目的是要讓眾人知道別人的醜事,但同時又要保護好自己,不能引火燒身。
最近周末,葉慶可為了牢牢地抓住伍宇晨,每個周末都不迴家了。
但是,這周為了完成自己的計劃,葉慶可早早地就放出話來,說要迴家補充營養。
舍友和暫時的男友伍宇晨也早就知道了她的這個決定。
伍宇晨於是也早早就做了安排。
葉慶可把周圍的人都打發了,吃過晚飯,在宿舍裏磨蹭了好久,等天色徹底黑了,這才開始行動。
果然,收發室那邊靠近教學樓,周六的晚上一個人也沒有,黑乎乎的,可她一點也不害怕,反而很興奮。
從樹林那邊進入,確保萬無一失,慢慢接近收發室的門口,掏出早就準備好的紙張,輕輕地貼在牆上。
明天這裏將會熱鬧非凡,看那個賤人再有何顏麵再神氣活現。
葉慶可仿佛已經看到了這一場麵,嘴角泛起了得意的微笑。
大多數員工都從大學學生中間招聘,給經濟條件差一點的同學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
賀博遠的想法也差不多,所以就在郊外租了個舊廠房。
這個舊廠房原來是一個國有製的服裝廠,現在倒閉了,許多郊區的居民都進城打工,這個廠房也就廢棄了,當地有關部門見到有人來租,自然是相當樂意,甚至希望賀博遠買下來最好。
莫曉萱與賀博遠一樣,都喜歡低調做人。
無奈這次從一開始就有電視台參與,所以加工坊的每一點進展,都在電視台和校廣播台的追蹤之下。
辦租賃手續的時候,東郊當地的部門趁機再一次建議:“看你們也是做事業的料,何不幹脆把這個服裝廠買下來?另外這個廠房背麵,還有一個廢棄的小學,我們可以給你們最低的價格,你們一並買下來,打掃打掃,都不需要裝潢,就可以當員工宿舍。”
“可是我們現在資金有限,可不可以分期付款?”莫曉萱知道,這裏沒幾年,就要進行大開發,到那時就是寸土寸金了,所以還真是舍不得放棄,隻是確實資金不足,賀博遠的公司也在擴張中,能說服他拿出啟動資金已經不錯了,怎麽好意思再要求他買廠房呢。
不過,有著縣城的成功經驗在那裏,莫曉萱也很有信心,等這裏的加工坊開始正常運營的時候,每個月的利潤一定足以承受分期付款。
“也可以。不過要簽訂合同,每個月還款的時間和方式還有數量,在合同中要有詳細的說明。”
“這沒問題。”莫曉萱笑了,本就應該這樣簽訂合同的啊。
兩個星期不到,加工坊就基本改製完成。
莫曉萱也在個高校周邊貼出了招聘廣告,好多學校,還有一些遠離市區的單位都發來願意合作的信函。
“這裏不比縣城,從學校趕到這裏太費時間了,你平時要上課,也不可能天天過來。我看還是從縣城抽調幾個負責人和老師傅過來為好。”周末的時候賀博遠跟莫曉萱商量說。
“確實是我考慮不周。”莫曉萱看著這個新加工點,原來的服裝廠和小學之間的圍牆已經拆除,四周統一粉刷了,看起來有縣城那個加工點的好幾倍大,不由有點忐忑,這個步伐是不是跨得太大了?
這麽大的一個攤子,必須好好運營起來,靠自己一時心血來潮,在學校聘用幾個學生,那絕對是不行的。
從縣城抽調管理人員和老師傅的事,進展得也不順利。
賀博遠第一個電話打過去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答應。
莫曉萱想起店裏有一個毛師傅,他女兒也考上了這裏的一所大學,然後立刻決定,從他那裏著手,給他描繪一個美麗藍圖:將來你女兒畢業了,肯定不會迴老家的,你可以帶著你老婆過來,我們這裏提供宿舍,你女兒寒暑假還可以在我們這裏打工,平時也可以,將來一家人都可以在這個大都市生活在一起了,何況做同樣的事,這裏的薪水遠比在老家高,你何不試試呢?
說通了第一個,接下來就有人開始心動了:既然做同樣的事,為什麽不去拿高薪水的呢?隻不過離家遠一點而已,不過也就是幾小時車程而已。
於是又有了五六個也答應過來了。
有這麽多老師傅和管理人員也就夠了,畢竟還可以在這裏招聘一些,還有大批的學生主力軍呢。
不到一個月,所有的運作就正常了,學生黨的作用還是在各大網點的銷售上,因為這樣不會影響學習,隻是周末才會安排一批學生去加工坊幫忙。
楊冰淩眼看自己送到理工學院的那封舉報信又沒有泛起半點漣漪,莫曉萱依然與賀博遠打成一片,忙於新的加工坊的運作。
本來以為開學後他們就會分開,沒想到現在變本加厲了,又光明正大地一起,這次的合作規模還更大。
楊冰淩決定再去一次理工學院,這次幹脆不寫舉報信了,還不如趁人不備,貼個大字報,這下學校不能幫她掩蓋了吧?
絞盡腦汁總算寫好了,楊冰淩看了半天,越看越覺得自己的這個大字報內容太小兒科,即使她高中談戀愛,即使她腳踏幾隻船,又能說明什麽問題?隻能說明莫曉萱太有吸引力了。
不行,不能這麽寫。
葉慶可天天等,夜夜盼,一天天過去,眼看莫曉萱的那個什麽合作項目越來越上軌道,學校裏也沒有半點要處罰她的動靜。
現在學校裏,她像個女神一樣,許多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找她套近乎,想參加她這個勤工儉學項目。
葉慶可越來越看不慣她了。
宿舍裏,本來隻有林玲玲和馮淑華跟在她後麵,現在那個陳思慧也開始動搖了。
葉慶可迴憶著上次看到的那封信上的內容,一邊寫,一邊憑自己的想象又添油加醋,打算寫了貼在信件收發室的門外,那個地方人流量最大,每個班都不會錯過。
就不信莫曉萱每次運氣都這麽好,學校裏為了不破壞典型,包庇她,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葉慶可合計了下,隻有周六的晚上收發室那邊不會有人。
做這種事,目的是要讓眾人知道別人的醜事,但同時又要保護好自己,不能引火燒身。
最近周末,葉慶可為了牢牢地抓住伍宇晨,每個周末都不迴家了。
但是,這周為了完成自己的計劃,葉慶可早早地就放出話來,說要迴家補充營養。
舍友和暫時的男友伍宇晨也早就知道了她的這個決定。
伍宇晨於是也早早就做了安排。
葉慶可把周圍的人都打發了,吃過晚飯,在宿舍裏磨蹭了好久,等天色徹底黑了,這才開始行動。
果然,收發室那邊靠近教學樓,周六的晚上一個人也沒有,黑乎乎的,可她一點也不害怕,反而很興奮。
從樹林那邊進入,確保萬無一失,慢慢接近收發室的門口,掏出早就準備好的紙張,輕輕地貼在牆上。
明天這裏將會熱鬧非凡,看那個賤人再有何顏麵再神氣活現。
葉慶可仿佛已經看到了這一場麵,嘴角泛起了得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