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莫曉萱整天擔心時間不夠用,怕來不及複習、來不及把知識鞏固;擔心自己不夠熟練,考試的時候不能順利發揮。
各種擔心,各種不安,不知不覺地,就到了寒假。
宿舍幾個同學收拾好東西,一起嘻嘻哈哈地騎車迴家。
男生們從後麵追上來,就保持同步。
“莫曉萱,你這學期怎麽迴事?像有神附體了一樣,學習起來不要命。每一次月考都在進步,聽說這次期末考試你已經是文科班第一名。”伍宇晨的同桌李軍從後麵插上來,把莫曉萱和同伴隔開了。
莫曉萱的車頭晃了一下,穩定後,對李軍笑笑:“沒什麽啦?比方浩文少了近一百分呢。”
“這哪有可比性?他是神,不是人。何況他是理科,七門功課,你們是文科,隻有六門啊,我們總分比你們多了七十分呢!”李軍說著,神秘地壓低聲音,“跟我說實話,是不是伍宇晨做了什麽,傷了你的心?”
怎麽又提伍宇晨了?被伍宇晨帶上遊艇扔進海裏的那一幕,又在莫曉萱腦海浮現,莫曉萱感到非常不舒服。
現在的那個人,已經成為自己的過敏源,不能看到想到提到他,否則就會渾身不自在。
見莫曉萱不說話,李軍笑了,仿佛自己洞察了不為許多人知的秘密一般,得意地看著莫曉萱:“我的判斷準確吧?可見伍宇晨在你心中的位置有多重要,其他人怎麽著也不能如此刺激到你。”
“說什麽呢?”莫曉萱冷著臉,狠狠地瞪了李軍一眼,緩了緩,開口說,“我們村我這樣大的女孩,就我一個在讀高中,我要不好好念書,還不如早點迴去賺錢,還能為父母分憂。”
“那這麽說不是伍宇晨的問題?”李軍問完,又自言自語地,“那好,我跟伍宇晨去說白了,省得他整天心事重重。”
“曉萱,聽說你這次考得很不錯。”莫曉萱正在煩惱怎麽能甩開李軍,不去聽他左一口右一口地提那個人,就聽到了方浩文的聲音。
“比你差遠了。”莫曉萱轉過頭對方浩文說。
“別謙虛,老師說,你現在這樣的成績,要是穩定發揮的話,考個大專是沒有問題的。現在還有半年,照你這個進步的速度,到高考的時候,應該可以考上本科。”方浩文說。
“不敢奢想。”
老師說的這話,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穩定發揮。
萬一不穩定呢?所以莫曉萱一點也不敢放鬆。
莫曉萱放慢車速,方浩文也跟著慢下來,兩人並排,一邊慢慢騎,一邊講寒假的安排。
李軍見了,也放慢車速,還想與莫曉萱一起,轉頭卻看到伍宇晨竟然就在身後,連忙微微轉了方向,與伍宇晨騎在了一起。
莫曉萱看他們倆從身邊擦過去,估計到李軍將會說什麽,無所謂了,那個人怎麽想的,自己一點都不想知道。
這邊,李軍的一席話,讓伍宇晨的心又起了波瀾:原來莫曉萱的變化,並不是她與方浩文有染,也不是因為自己提出交換試卷,而是她不想辜負了父母的付出。
我們之間應該也還有機會,等我們都考上了大學後,她就不會拒絕我了吧?
前因後果聯係起來,伍宇晨自己認為找到了問題的所在。
可是她為什麽不好好與自己說清楚呢?要是好好與自己說清楚的話,也不至於鬧到現在這樣的僵局。
以前以為她與方浩文有染,可現在也看不出他們有更親密的關係。
好吧,既然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是因為高考引起的,那就也從高考這裏解了吧。
因為開學後莫曉萱拚命地學習,現在已經成了全校勵誌的楷模,老師們把她高一高二時的成績和現在的成績歸類比較,用來鼓勵全校學生,隻要付出足夠的努力,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伍宇晨發誓要好好學習英語,盡管不能達到方浩文的高度,但至少也不能像現在這樣過於拖後腿。
與方浩文一起確定了複習計劃,莫曉萱就決定整個寒假足不出戶,關起門來悶頭讀書。沒想到第二天家裏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很是意外。
“怎麽了?”賀博遠調皮地笑著,拿出一個大信封,在手裏揚了揚,“見到我不開心,那你見到這個會開心吧?”
“噢,不。”莫曉萱幾乎都要忘記這個人了,說實話,這幾個月腦子裏都是功課,“隻是沒想到,你消失幾個月,怎麽突然冒出來了?”
“怎麽叫突然冒出來?”賀博遠騎著摩托,對莫曉萱說,“戴上帽子,我帶你去縣城店裏,看看賬目。”
“不用了。”莫曉萱知道他們每個月都會結賬一次,基本沒什麽出入。
看著賀博遠手裏的信封,莫曉萱沒有接,反問道:“不是每個月都結賬了嗎?哪裏還有錢?”
“結賬的那是成本費,這是分紅。”賀博遠見她不接,就把莫曉萱衣領一拉,把信封塞進了莫曉萱的衣服裏。
莫曉萱盡管多活了一世,但前世也算保守的,還沒有人這麽對自己,不由臉色緋紅:“你這人怎麽這樣子?”
“什麽樣子?送錢還要被罵?”賀博遠笑道。
“那個,”莫曉萱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每個月結賬的時候,那些成本我已經算了利潤了,所以這個分紅就不要了。”
“拿著,你這點錢,外公還看不上,他出資開店,主要是因為一種情結。店裏工人工資、管理人員工資開得都比較高,店鋪又在鬧市區,所以成本也比較大,好在沒虧損,已經很不錯了。”賀博遠催道,“快收好錢,帶上帽子,坐我摩托上來。即使不看賬本,你也要去店裏看看,不要說我們欺負你。”
莫曉萱本來還要推辭,但想到正好可以去書店看看,還能順便買點高考複習書,所以就不再廢話,直接跨上了賀博遠的摩托車。
剛坐好,賀博遠的摩托就唿地一下衝了出去。
莫曉萱隻能伸手用力抓住他的衣服。
各種擔心,各種不安,不知不覺地,就到了寒假。
宿舍幾個同學收拾好東西,一起嘻嘻哈哈地騎車迴家。
男生們從後麵追上來,就保持同步。
“莫曉萱,你這學期怎麽迴事?像有神附體了一樣,學習起來不要命。每一次月考都在進步,聽說這次期末考試你已經是文科班第一名。”伍宇晨的同桌李軍從後麵插上來,把莫曉萱和同伴隔開了。
莫曉萱的車頭晃了一下,穩定後,對李軍笑笑:“沒什麽啦?比方浩文少了近一百分呢。”
“這哪有可比性?他是神,不是人。何況他是理科,七門功課,你們是文科,隻有六門啊,我們總分比你們多了七十分呢!”李軍說著,神秘地壓低聲音,“跟我說實話,是不是伍宇晨做了什麽,傷了你的心?”
怎麽又提伍宇晨了?被伍宇晨帶上遊艇扔進海裏的那一幕,又在莫曉萱腦海浮現,莫曉萱感到非常不舒服。
現在的那個人,已經成為自己的過敏源,不能看到想到提到他,否則就會渾身不自在。
見莫曉萱不說話,李軍笑了,仿佛自己洞察了不為許多人知的秘密一般,得意地看著莫曉萱:“我的判斷準確吧?可見伍宇晨在你心中的位置有多重要,其他人怎麽著也不能如此刺激到你。”
“說什麽呢?”莫曉萱冷著臉,狠狠地瞪了李軍一眼,緩了緩,開口說,“我們村我這樣大的女孩,就我一個在讀高中,我要不好好念書,還不如早點迴去賺錢,還能為父母分憂。”
“那這麽說不是伍宇晨的問題?”李軍問完,又自言自語地,“那好,我跟伍宇晨去說白了,省得他整天心事重重。”
“曉萱,聽說你這次考得很不錯。”莫曉萱正在煩惱怎麽能甩開李軍,不去聽他左一口右一口地提那個人,就聽到了方浩文的聲音。
“比你差遠了。”莫曉萱轉過頭對方浩文說。
“別謙虛,老師說,你現在這樣的成績,要是穩定發揮的話,考個大專是沒有問題的。現在還有半年,照你這個進步的速度,到高考的時候,應該可以考上本科。”方浩文說。
“不敢奢想。”
老師說的這話,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穩定發揮。
萬一不穩定呢?所以莫曉萱一點也不敢放鬆。
莫曉萱放慢車速,方浩文也跟著慢下來,兩人並排,一邊慢慢騎,一邊講寒假的安排。
李軍見了,也放慢車速,還想與莫曉萱一起,轉頭卻看到伍宇晨竟然就在身後,連忙微微轉了方向,與伍宇晨騎在了一起。
莫曉萱看他們倆從身邊擦過去,估計到李軍將會說什麽,無所謂了,那個人怎麽想的,自己一點都不想知道。
這邊,李軍的一席話,讓伍宇晨的心又起了波瀾:原來莫曉萱的變化,並不是她與方浩文有染,也不是因為自己提出交換試卷,而是她不想辜負了父母的付出。
我們之間應該也還有機會,等我們都考上了大學後,她就不會拒絕我了吧?
前因後果聯係起來,伍宇晨自己認為找到了問題的所在。
可是她為什麽不好好與自己說清楚呢?要是好好與自己說清楚的話,也不至於鬧到現在這樣的僵局。
以前以為她與方浩文有染,可現在也看不出他們有更親密的關係。
好吧,既然兩個人之間的矛盾是因為高考引起的,那就也從高考這裏解了吧。
因為開學後莫曉萱拚命地學習,現在已經成了全校勵誌的楷模,老師們把她高一高二時的成績和現在的成績歸類比較,用來鼓勵全校學生,隻要付出足夠的努力,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伍宇晨發誓要好好學習英語,盡管不能達到方浩文的高度,但至少也不能像現在這樣過於拖後腿。
與方浩文一起確定了複習計劃,莫曉萱就決定整個寒假足不出戶,關起門來悶頭讀書。沒想到第二天家裏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很是意外。
“怎麽了?”賀博遠調皮地笑著,拿出一個大信封,在手裏揚了揚,“見到我不開心,那你見到這個會開心吧?”
“噢,不。”莫曉萱幾乎都要忘記這個人了,說實話,這幾個月腦子裏都是功課,“隻是沒想到,你消失幾個月,怎麽突然冒出來了?”
“怎麽叫突然冒出來?”賀博遠騎著摩托,對莫曉萱說,“戴上帽子,我帶你去縣城店裏,看看賬目。”
“不用了。”莫曉萱知道他們每個月都會結賬一次,基本沒什麽出入。
看著賀博遠手裏的信封,莫曉萱沒有接,反問道:“不是每個月都結賬了嗎?哪裏還有錢?”
“結賬的那是成本費,這是分紅。”賀博遠見她不接,就把莫曉萱衣領一拉,把信封塞進了莫曉萱的衣服裏。
莫曉萱盡管多活了一世,但前世也算保守的,還沒有人這麽對自己,不由臉色緋紅:“你這人怎麽這樣子?”
“什麽樣子?送錢還要被罵?”賀博遠笑道。
“那個,”莫曉萱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每個月結賬的時候,那些成本我已經算了利潤了,所以這個分紅就不要了。”
“拿著,你這點錢,外公還看不上,他出資開店,主要是因為一種情結。店裏工人工資、管理人員工資開得都比較高,店鋪又在鬧市區,所以成本也比較大,好在沒虧損,已經很不錯了。”賀博遠催道,“快收好錢,帶上帽子,坐我摩托上來。即使不看賬本,你也要去店裏看看,不要說我們欺負你。”
莫曉萱本來還要推辭,但想到正好可以去書店看看,還能順便買點高考複習書,所以就不再廢話,直接跨上了賀博遠的摩托車。
剛坐好,賀博遠的摩托就唿地一下衝了出去。
莫曉萱隻能伸手用力抓住他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