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隻是病重, 卻還健在!
太子隻是監國, 此刻卻坐在龍椅之上?
廳中紛紛噤聲, 一時歌舞表演也沒了往日的氣氛,隻剩低頭飲酒和相互交換眼色。
沈安安同沈逸辰一桌。
方世年同方槿桐一桌。
沈逸辰和安安在第一排鮮豔的位置,安安詫異, 沈逸辰拂袖按下她, 安安素來聽沈逸辰的話,知曉他是說權當不知。而他們的位置尤其顯眼, 在這樣風口浪尖的時刻, 極容易被其他人投來的目光左右。
沈逸辰自顧飲酒, 目不斜視。
安安隻得噤聲。
方世年同方槿桐的位置便在沈逸辰對麵後兩排的位置。
大理寺卿是國中正三品的官員, 可這種拜謁大禮的時候,都是拍在在京中一眾國公, 侯爵之後, 故而位置並不顯眼,不用被人盯來盯去做參考。
方槿桐隻覺似是不妥。
可爹爹也好,沈逸辰也好,這滿朝文武都沒有一人在此時吱聲,方槿桐也默不作聲。隻是, 抬眸看向沈逸辰的時候有些擔心。
他坐的位置,正式風口浪尖的位置,不知稍後會不會被波及。
從這個角度看去, 沈逸辰不苟言笑,一張臉生得俊朗卻分明冷峻, 好似同昨晚判若兩人,險些讓方槿桐有錯覺。
可轉念一想,這幅模樣的沈逸辰倒是同從前國中對懷安侯的傳聞不謀而合。
偏偏這種時候……
方槿桐心下一沉,隻希望今日宮宴能夠順利過去,早些離去。
也似是恰好,她憂心抬眸,他也正好借著端酒杯的契機轉眸看過來。方槿桐應當沒有看錯,他朝她搖頭,似是示意她無需擔心。
是這樣嗎?
可無論如何,有爹爹和沈逸辰在,方槿桐垂眸。
……
眼前一幕既是一場好戲,自然需要戲子助興。
歌舞剛開頭不久,就有人帶頭敬酒,恭祝國運昌隆之類,這些自然都是開場,場下紛紛響應。
可在國運昌隆之後,便是對太子的歌功頌德,有人開口,自然就有場中的阿貓阿狗響應。聽這陣勢,應當是商議好的,循序漸進,聽起來似是一點都不突兀。可細下想,又覺得哪裏不妥。
想起爹爹早前是擁護太子的,太子也多番找爹爹示好,方槿桐有些擔心爹爹會不會加入。可不久,才發現自己是多慮了,她都能聽出哪裏不對,爹爹怎麽可能聽不出來?除非爹爹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跟隨太子。國中都曉太子其實並不大的治國之才,不過是手下的一幫謀士在撐,其餘一眾皇子還在伺機而動。剛巧這個時候君上病了,太子監國,太子大權重攬,培植了不少親信,竟也沒有出大的亂子,一時間,不少見風使舵的人都覺得太子怕是大權握穩了,才敢跟著些阿貓阿狗起哄。
方家畢竟是百年世家,什麽樣的風浪沒有見過,自然也不會在這種時候被卷入。
方槿桐瞥向場中的尚書令,曲國公等人,各個臉色都是青的,卻都不言。
片刻,太子一黨歌功頌德結束,歌舞又起。
太子在龍椅上喝得滿麵紅光,興致正濃。
此時,忽得聽聞摔杯聲。
廳中樂曲和歌舞都停下。
太子定睛看向廳中摔杯之人。
尚書令,戴平波!
方槿桐咽了口口水,心中怕是要出事了。
微微側眸,看向一旁的爹爹,爹爹卻似是並不驚奇,凡是在眾人向尚書令投去既意外又覺意料之中的眼神時,獨自飲酒。
方槿桐心中微顎。
可殿上那頭出聲,方槿桐不得不移目。
“尚書令可是今日高興飲得有些多了?”太子笑意未減,“來人,給尚書令來壺解決茶。”
言外之意,讓他清醒清醒。
身旁的內侍官應聲,躬著身子退下去。
而戴平波似是並不領情,衣袖一甩,也不到堂中,而是在原位起身。身旁的邱氏本想拉他,卻被他淩目一瞥嚇得當即鬆手。這是朝堂,哪是她一個婦道人家指手畫腳的。
戴平波拱手,躬身行了禮,再起身,也無非隻是拱手:“太子殿下,老臣並未飲多,卻想問,太子殿下是否飲多,失了節製?”
如此公然抵觸,廳中紛紛為尚書令捏了把汗。
“喲。”太子似是來了興致,也起身道:“怎麽?尚書令今日可是來說教的?”如此,便是有些針鋒相對的,太子伸手做相請狀:“來,請尚書令不吝賜教,本殿和諸位愛卿洗耳恭聽。”
言辭間,已滿是挑釁意味。
其實自君上病倒以來,朝中局勢已經漸漸變化。
都曉君上早前是依仗尚書令的,尚書令在朝中也可謂唿風喚雨,可尚書令一直覺得太子品性和才能不足以支撐一國之君,若非太子是皇後嫡出,恐怕早已被廢,尚書令便時常有諸多微辭。
故而尚書令同太子之間便一直有間隙。
等君上病倒後,太子扶植了不少親信,尚書令的實權其實一直在分化瓦解,如今的戴平波根本大不如前。
若是放在從前,戴平波尚且有同太子叫板的資格,可眼下,君上病重,太子一攬國中大權,手中有的是牌可以對付戴平波。戴平波也忍氣吞聲了許久,讓太子無計可施,無法拿他動刀。
可眼下,分明是針對尚書令去的。
再加上年關前幾日宮中傳出的風聲,君上病重,太醫院幾十個人都守在宮中,這無疑助長了太子一黨的氣焰。況且,今日盛宴上也並未看到君上露臉,反是……太子坐上了龍椅。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莫非,君上真的彌留了?
否則,太子豈敢如此明目張膽?
再加上眼下公然拿尚書令開刀,這京中怕是要變天了!
仍在觀望的勢力,心中不免打起了退堂鼓,是否要迎合太子。
可眼下,卻紛紛為尚書令捏了把汗……
戴平波卻毫無懼色,不卑不吭:“其一,君上尚在,太子不過監國,卻逾越坐上龍椅,這是大不敬;其二,今日宮宴,太子未率百官先為君上祈福,反是歌舞升平,這是不孝;其三,任憑宵小之徒歌功頌德而不製止,這是不賢。”言罷,頓了頓,繼續道:“所以老臣才問,殿下是不是飲多了,需要解酒湯!”
此話一出,廳中都覺要遭!
尚書令耿直,卻拿捏不清形勢,此話這個時候在廳中放出,會招致何種後果?!
尚書令此迴怕是要栽了!!
方槿桐驚訝,先前完全沒有想到今日入宮會遇上這樣的事。
這大廳中不僅有文武百官,有官員的家眷,還有其餘的皇子在,無論是東宮還是尚書令都似是沒有顧忌!
方槿桐看向沈逸辰。
沈逸辰也正看著戴平波,目不轉睛。
方槿桐直覺今日宮宴怕是不好收場,想到戴詩然才同許邵誼定了親,眼下,若是尚書令出了茬子,恐怕戴家一門都要受牽連?可尚書令所言非虛,便是她一個女子都能聽得明白,若是殿中有其他人響應,恐怕太子臉上就更為難堪!
無論哪一種境況,今日的宮宴隻怕都是輕易脫不了身了。
方槿桐轉眸看去。
大殿之上,尚書令一襲話閉,鴉雀無聲。
原本眾人以為勃然大怒的太子,卻帶頭鼓起掌來:“尚書令教訓得是!來,上解酒湯,讓本殿和尚書令共飲解酒湯,尚書令可能消氣?”
此話一出,廳中才是真正麵麵相覷。
太子這是演得哪一出?
君臣和好?
借機招攬尚書令?
還是暗藏殺機?
可在內侍官進殿的時候,眾人才覺心驚肉跳。
太子身邊的內侍官自是斷了銀質的托盤,托盤上放了一個小巧的玉杯,這玉杯裏放的是解酒湯。
而剩餘的內侍官,抬了滿滿一酒缸大小上前。
怎麽可能飲的嗎?
眾人臉色都變了,若是灌,這胃都是要灌炸的!
方槿桐心驚,手上一哆嗦,爹爹的手按住她。
她根本不敢看。
“來人,伺候尚書令,與本殿共飲這解酒湯。尚書令,本殿可是聽得你的教誨,你得一滴不漏得給本殿喝了!”太子言罷,眸光中的殺意盡顯。
方槿桐眼見這幾個內侍官上前,有駕著尚書令的,有抬缸子灌解酒湯的,這幾個內侍官絕非普通人,尚書令根本還不了手,被灌得連連吐。
這場麵詭異又殘忍至極。
太子繼續道:“停什麽?繼續給他喝!”
內侍官們又繼續。
太子嗬嗬笑道:“還有沒有愛卿想喝解酒湯的?本殿這裏備得多得很。你們是想飲酒還是飲解酒湯,眾位愛卿自己選!”
說完,順手將手上的玉杯扔了。
玉杯砸在廳中,一聲巨響。
嚇得邱氏跌坐在案幾旁大哭。
太子先前倒忘了她,如今想起她來,才“嘖嘖”兩聲,歎道:“看來尚書令夫婦情深,堪為同甘共苦典範,來人,給夫人也共飲。”
言罷,另外的內侍官上前,將哭得險些昏死過去的邱氏架起來,正準備灌湯,卻忽聞廳中又有人道:“夠了!!”
廳中便都停下來。
目光紛紛看向曲國公!
太子隻是監國, 此刻卻坐在龍椅之上?
廳中紛紛噤聲, 一時歌舞表演也沒了往日的氣氛,隻剩低頭飲酒和相互交換眼色。
沈安安同沈逸辰一桌。
方世年同方槿桐一桌。
沈逸辰和安安在第一排鮮豔的位置,安安詫異, 沈逸辰拂袖按下她, 安安素來聽沈逸辰的話,知曉他是說權當不知。而他們的位置尤其顯眼, 在這樣風口浪尖的時刻, 極容易被其他人投來的目光左右。
沈逸辰自顧飲酒, 目不斜視。
安安隻得噤聲。
方世年同方槿桐的位置便在沈逸辰對麵後兩排的位置。
大理寺卿是國中正三品的官員, 可這種拜謁大禮的時候,都是拍在在京中一眾國公, 侯爵之後, 故而位置並不顯眼,不用被人盯來盯去做參考。
方槿桐隻覺似是不妥。
可爹爹也好,沈逸辰也好,這滿朝文武都沒有一人在此時吱聲,方槿桐也默不作聲。隻是, 抬眸看向沈逸辰的時候有些擔心。
他坐的位置,正式風口浪尖的位置,不知稍後會不會被波及。
從這個角度看去, 沈逸辰不苟言笑,一張臉生得俊朗卻分明冷峻, 好似同昨晚判若兩人,險些讓方槿桐有錯覺。
可轉念一想,這幅模樣的沈逸辰倒是同從前國中對懷安侯的傳聞不謀而合。
偏偏這種時候……
方槿桐心下一沉,隻希望今日宮宴能夠順利過去,早些離去。
也似是恰好,她憂心抬眸,他也正好借著端酒杯的契機轉眸看過來。方槿桐應當沒有看錯,他朝她搖頭,似是示意她無需擔心。
是這樣嗎?
可無論如何,有爹爹和沈逸辰在,方槿桐垂眸。
……
眼前一幕既是一場好戲,自然需要戲子助興。
歌舞剛開頭不久,就有人帶頭敬酒,恭祝國運昌隆之類,這些自然都是開場,場下紛紛響應。
可在國運昌隆之後,便是對太子的歌功頌德,有人開口,自然就有場中的阿貓阿狗響應。聽這陣勢,應當是商議好的,循序漸進,聽起來似是一點都不突兀。可細下想,又覺得哪裏不妥。
想起爹爹早前是擁護太子的,太子也多番找爹爹示好,方槿桐有些擔心爹爹會不會加入。可不久,才發現自己是多慮了,她都能聽出哪裏不對,爹爹怎麽可能聽不出來?除非爹爹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跟隨太子。國中都曉太子其實並不大的治國之才,不過是手下的一幫謀士在撐,其餘一眾皇子還在伺機而動。剛巧這個時候君上病了,太子監國,太子大權重攬,培植了不少親信,竟也沒有出大的亂子,一時間,不少見風使舵的人都覺得太子怕是大權握穩了,才敢跟著些阿貓阿狗起哄。
方家畢竟是百年世家,什麽樣的風浪沒有見過,自然也不會在這種時候被卷入。
方槿桐瞥向場中的尚書令,曲國公等人,各個臉色都是青的,卻都不言。
片刻,太子一黨歌功頌德結束,歌舞又起。
太子在龍椅上喝得滿麵紅光,興致正濃。
此時,忽得聽聞摔杯聲。
廳中樂曲和歌舞都停下。
太子定睛看向廳中摔杯之人。
尚書令,戴平波!
方槿桐咽了口口水,心中怕是要出事了。
微微側眸,看向一旁的爹爹,爹爹卻似是並不驚奇,凡是在眾人向尚書令投去既意外又覺意料之中的眼神時,獨自飲酒。
方槿桐心中微顎。
可殿上那頭出聲,方槿桐不得不移目。
“尚書令可是今日高興飲得有些多了?”太子笑意未減,“來人,給尚書令來壺解決茶。”
言外之意,讓他清醒清醒。
身旁的內侍官應聲,躬著身子退下去。
而戴平波似是並不領情,衣袖一甩,也不到堂中,而是在原位起身。身旁的邱氏本想拉他,卻被他淩目一瞥嚇得當即鬆手。這是朝堂,哪是她一個婦道人家指手畫腳的。
戴平波拱手,躬身行了禮,再起身,也無非隻是拱手:“太子殿下,老臣並未飲多,卻想問,太子殿下是否飲多,失了節製?”
如此公然抵觸,廳中紛紛為尚書令捏了把汗。
“喲。”太子似是來了興致,也起身道:“怎麽?尚書令今日可是來說教的?”如此,便是有些針鋒相對的,太子伸手做相請狀:“來,請尚書令不吝賜教,本殿和諸位愛卿洗耳恭聽。”
言辭間,已滿是挑釁意味。
其實自君上病倒以來,朝中局勢已經漸漸變化。
都曉君上早前是依仗尚書令的,尚書令在朝中也可謂唿風喚雨,可尚書令一直覺得太子品性和才能不足以支撐一國之君,若非太子是皇後嫡出,恐怕早已被廢,尚書令便時常有諸多微辭。
故而尚書令同太子之間便一直有間隙。
等君上病倒後,太子扶植了不少親信,尚書令的實權其實一直在分化瓦解,如今的戴平波根本大不如前。
若是放在從前,戴平波尚且有同太子叫板的資格,可眼下,君上病重,太子一攬國中大權,手中有的是牌可以對付戴平波。戴平波也忍氣吞聲了許久,讓太子無計可施,無法拿他動刀。
可眼下,分明是針對尚書令去的。
再加上年關前幾日宮中傳出的風聲,君上病重,太醫院幾十個人都守在宮中,這無疑助長了太子一黨的氣焰。況且,今日盛宴上也並未看到君上露臉,反是……太子坐上了龍椅。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莫非,君上真的彌留了?
否則,太子豈敢如此明目張膽?
再加上眼下公然拿尚書令開刀,這京中怕是要變天了!
仍在觀望的勢力,心中不免打起了退堂鼓,是否要迎合太子。
可眼下,卻紛紛為尚書令捏了把汗……
戴平波卻毫無懼色,不卑不吭:“其一,君上尚在,太子不過監國,卻逾越坐上龍椅,這是大不敬;其二,今日宮宴,太子未率百官先為君上祈福,反是歌舞升平,這是不孝;其三,任憑宵小之徒歌功頌德而不製止,這是不賢。”言罷,頓了頓,繼續道:“所以老臣才問,殿下是不是飲多了,需要解酒湯!”
此話一出,廳中都覺要遭!
尚書令耿直,卻拿捏不清形勢,此話這個時候在廳中放出,會招致何種後果?!
尚書令此迴怕是要栽了!!
方槿桐驚訝,先前完全沒有想到今日入宮會遇上這樣的事。
這大廳中不僅有文武百官,有官員的家眷,還有其餘的皇子在,無論是東宮還是尚書令都似是沒有顧忌!
方槿桐看向沈逸辰。
沈逸辰也正看著戴平波,目不轉睛。
方槿桐直覺今日宮宴怕是不好收場,想到戴詩然才同許邵誼定了親,眼下,若是尚書令出了茬子,恐怕戴家一門都要受牽連?可尚書令所言非虛,便是她一個女子都能聽得明白,若是殿中有其他人響應,恐怕太子臉上就更為難堪!
無論哪一種境況,今日的宮宴隻怕都是輕易脫不了身了。
方槿桐轉眸看去。
大殿之上,尚書令一襲話閉,鴉雀無聲。
原本眾人以為勃然大怒的太子,卻帶頭鼓起掌來:“尚書令教訓得是!來,上解酒湯,讓本殿和尚書令共飲解酒湯,尚書令可能消氣?”
此話一出,廳中才是真正麵麵相覷。
太子這是演得哪一出?
君臣和好?
借機招攬尚書令?
還是暗藏殺機?
可在內侍官進殿的時候,眾人才覺心驚肉跳。
太子身邊的內侍官自是斷了銀質的托盤,托盤上放了一個小巧的玉杯,這玉杯裏放的是解酒湯。
而剩餘的內侍官,抬了滿滿一酒缸大小上前。
怎麽可能飲的嗎?
眾人臉色都變了,若是灌,這胃都是要灌炸的!
方槿桐心驚,手上一哆嗦,爹爹的手按住她。
她根本不敢看。
“來人,伺候尚書令,與本殿共飲這解酒湯。尚書令,本殿可是聽得你的教誨,你得一滴不漏得給本殿喝了!”太子言罷,眸光中的殺意盡顯。
方槿桐眼見這幾個內侍官上前,有駕著尚書令的,有抬缸子灌解酒湯的,這幾個內侍官絕非普通人,尚書令根本還不了手,被灌得連連吐。
這場麵詭異又殘忍至極。
太子繼續道:“停什麽?繼續給他喝!”
內侍官們又繼續。
太子嗬嗬笑道:“還有沒有愛卿想喝解酒湯的?本殿這裏備得多得很。你們是想飲酒還是飲解酒湯,眾位愛卿自己選!”
說完,順手將手上的玉杯扔了。
玉杯砸在廳中,一聲巨響。
嚇得邱氏跌坐在案幾旁大哭。
太子先前倒忘了她,如今想起她來,才“嘖嘖”兩聲,歎道:“看來尚書令夫婦情深,堪為同甘共苦典範,來人,給夫人也共飲。”
言罷,另外的內侍官上前,將哭得險些昏死過去的邱氏架起來,正準備灌湯,卻忽聞廳中又有人道:“夠了!!”
廳中便都停下來。
目光紛紛看向曲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