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山話剛出口,心中便湧起一陣懊悔之情。
畢竟,隨意打聽他人的秘密,極有可能招致對方的厭惡與反感。
然而,讓在場的那幾位軍閥始料未及的是,這位年逾四十的男子並未流露出絲毫反感之意。
相反地,隻見他臉上洋溢著一種難以掩飾的自豪感,朗聲道。
“這幾個不成器的家夥並沒給我弄迴多少銀子來,總共加起來也就一百塊銀元上下罷了。”
聞得此言,楊元山和陳偉等眾人不禁心頭一顫。
要知道,區區一百塊銀元於他們這些軍閥而言,或許根本算不得什麽大錢。
可若是放在尋常百姓家中,那無疑堪稱一筆巨額財富!
須知,他們手下那些士兵們每月所得的軍餉不過才區區兩塊銀元而已!
他們心中都跟明鏡兒似的,明白這些錢一旦分發到士兵們手中,每個人能拿到的怕是連一塊銀元都夠嗆。
要知道,整整 100 塊銀元,這可抵得上他們手底下士兵足足 100 個月的軍餉!
這意味著什麽?
就算他們手下那些當兵的,平日裏一分錢都不花。
省吃儉用,想要攢齊這 100 塊銀元,沒個八九年的功夫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楊元山和陳偉等幾人老早就聽聞救國軍士兵的軍餉頗為豐厚。
但萬萬沒想到竟然會如此之高。
一時間,幾個人麵麵相覷,誰也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時,那名中年男子眼見眾人沉默不語,便清了清嗓子,接著開口道。
“其實主要還是靠我家大兒子寄迴來的多,他一個人就給家裏寄迴了八十塊銀元!
相比之下,老二和老三就差得遠了,他倆加起來總共才寄迴來區區十塊銀元。
對了,還有我家老四,聽說好像也混上了個排長當當,每個月倒是能按時寄迴來十塊銀元。”
這幾位軍閥心中跟明鏡兒似的,那名中年男子可不就是明晃晃地在向他們顯擺嘛!
然而,即便心知肚明對方的意圖,他們卻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救國軍士兵所享受的待遇著實令人咋舌。
隻聽楊元山率先打破沉默,緩緩開口道,“救國軍竟然舍得給士兵提供如此優厚的待遇,發放這般高額的軍餉。
不僅如此,瞧瞧他們手中那些精良無比的武器裝備,嘖嘖嘖……
擁有這樣一支軍隊,其戰鬥力之強絕對會超乎常人的想象!”
這時,一旁的陳偉也忍不住附和起來,“沒錯,我之前還聽聞過一些消息呢。
據說救國軍對於那些不幸犧牲的士兵,所給予的撫恤金也是相當可觀的。
而且,除了撫恤金之外,他們還有一整套針對犧牲士兵家屬的補助政策以及後續生活安排。
如此一來,救國軍可謂是徹底消除了士兵們的後顧之憂啊!
正因為如此,這支部隊中的將士們才能毫無顧忌、勇往直前。
隻要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表現英勇,一旦存活下來便有極大可能立下戰功並獲得晉升。
就算最終不幸戰死沙場,也能給自己的家人帶去無上的榮耀與光輝。
像這樣的一支部隊,豈不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麽?”
沉默已久的徐震終於打破了平靜,他緩緩地開口說道。“你們總是把‘救國軍’掛在嘴邊,難道我們就不是其中的一份子了嗎?”
聽到這話,那幾名軍閥先是一愣,隨後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確實如此啊,還有什麽值得去羨慕別人的呢?
如今他們不都已經投身於救國軍之中,成為了這個光榮集體裏的一員嗎!
這時,楊元山微笑著插話道,“就是不知道等咱們抵達大帥府之後,大帥究竟會如何安置我們這些人呢?”
一旁的靳建華緊接著也開了口,“其實吧,對於我來說,無論怎樣安排都好。
就算讓我從此當個富家翁,我也樂意接受。
以後呀,我就做個悠閑自在、無拘無束的閑人,隨心所欲地遊覽我們天龍國的壯麗山河。
想當年,這麽多年來都是如履薄冰、提心吊膽地苦心經營著一切,實在是讓人感到身心俱疲啊!”
話音落下,眾人紛紛陷入了短暫的沉思當中。
畢竟,過往歲月中的風風雨雨和種種艱難險阻,的確給每個人的心頭都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然而沒過多久,周圍前來用餐的客人逐漸增多起來。
眼看著這小小的飯桌被圍得水泄不通,他們深知繼續霸占著座位不讓顯然不太合適。
於是,大家匆匆忙忙地填飽了肚子之後,便紛紛站起身來離去了。
幾人的身影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最終踏入了救國軍的中心地帶。
隨著深入其中,周圍環境的變化愈發顯著起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重要的交通樞紐,曾經塵土飛揚、坑窪不平的土路如今已被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所取代。
各種車輛川流不息地行駛其上,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繁榮與發展。
不僅如此,就連一些位於偏遠地區的鄉鎮道路,也鋪上了嶄新的柏油路麵。
這些道路猶如一條條黑色的綢帶,將各個鄉鎮緊密相連,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
更令人驚訝的是,一些原本貧窮落後的村莊裏居然出現了水泥路。
這種堅固耐用的道路不僅改善了村民們的出行條件,還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沿途所見的眾多新建房屋。
昔日破舊不堪的茅草屋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整齊美觀的磚瓦房,有些甚至還是氣派的水泥平房。
這些新居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村落之中,紅磚碧瓦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楊元山和陳偉等一行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們怎麽也想不到水泥這一建築材料在救國軍的轄區內竟得到了如此廣泛的應用。
一路走來,他們心中充滿了感慨。
眼前的景象讓他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救國軍治理下百姓生活所發生的天翻地覆般的巨大變化。
半個月後,楊元山,陳偉他們幾人,終於到達了救國軍的大帥府。
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到了大帥府,他們不知道,陸天浩會對他們進行怎樣的安排?
畢竟,隨意打聽他人的秘密,極有可能招致對方的厭惡與反感。
然而,讓在場的那幾位軍閥始料未及的是,這位年逾四十的男子並未流露出絲毫反感之意。
相反地,隻見他臉上洋溢著一種難以掩飾的自豪感,朗聲道。
“這幾個不成器的家夥並沒給我弄迴多少銀子來,總共加起來也就一百塊銀元上下罷了。”
聞得此言,楊元山和陳偉等眾人不禁心頭一顫。
要知道,區區一百塊銀元於他們這些軍閥而言,或許根本算不得什麽大錢。
可若是放在尋常百姓家中,那無疑堪稱一筆巨額財富!
須知,他們手下那些士兵們每月所得的軍餉不過才區區兩塊銀元而已!
他們心中都跟明鏡兒似的,明白這些錢一旦分發到士兵們手中,每個人能拿到的怕是連一塊銀元都夠嗆。
要知道,整整 100 塊銀元,這可抵得上他們手底下士兵足足 100 個月的軍餉!
這意味著什麽?
就算他們手下那些當兵的,平日裏一分錢都不花。
省吃儉用,想要攢齊這 100 塊銀元,沒個八九年的功夫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楊元山和陳偉等幾人老早就聽聞救國軍士兵的軍餉頗為豐厚。
但萬萬沒想到竟然會如此之高。
一時間,幾個人麵麵相覷,誰也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時,那名中年男子眼見眾人沉默不語,便清了清嗓子,接著開口道。
“其實主要還是靠我家大兒子寄迴來的多,他一個人就給家裏寄迴了八十塊銀元!
相比之下,老二和老三就差得遠了,他倆加起來總共才寄迴來區區十塊銀元。
對了,還有我家老四,聽說好像也混上了個排長當當,每個月倒是能按時寄迴來十塊銀元。”
這幾位軍閥心中跟明鏡兒似的,那名中年男子可不就是明晃晃地在向他們顯擺嘛!
然而,即便心知肚明對方的意圖,他們卻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救國軍士兵所享受的待遇著實令人咋舌。
隻聽楊元山率先打破沉默,緩緩開口道,“救國軍竟然舍得給士兵提供如此優厚的待遇,發放這般高額的軍餉。
不僅如此,瞧瞧他們手中那些精良無比的武器裝備,嘖嘖嘖……
擁有這樣一支軍隊,其戰鬥力之強絕對會超乎常人的想象!”
這時,一旁的陳偉也忍不住附和起來,“沒錯,我之前還聽聞過一些消息呢。
據說救國軍對於那些不幸犧牲的士兵,所給予的撫恤金也是相當可觀的。
而且,除了撫恤金之外,他們還有一整套針對犧牲士兵家屬的補助政策以及後續生活安排。
如此一來,救國軍可謂是徹底消除了士兵們的後顧之憂啊!
正因為如此,這支部隊中的將士們才能毫無顧忌、勇往直前。
隻要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表現英勇,一旦存活下來便有極大可能立下戰功並獲得晉升。
就算最終不幸戰死沙場,也能給自己的家人帶去無上的榮耀與光輝。
像這樣的一支部隊,豈不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麽?”
沉默已久的徐震終於打破了平靜,他緩緩地開口說道。“你們總是把‘救國軍’掛在嘴邊,難道我們就不是其中的一份子了嗎?”
聽到這話,那幾名軍閥先是一愣,隨後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確實如此啊,還有什麽值得去羨慕別人的呢?
如今他們不都已經投身於救國軍之中,成為了這個光榮集體裏的一員嗎!
這時,楊元山微笑著插話道,“就是不知道等咱們抵達大帥府之後,大帥究竟會如何安置我們這些人呢?”
一旁的靳建華緊接著也開了口,“其實吧,對於我來說,無論怎樣安排都好。
就算讓我從此當個富家翁,我也樂意接受。
以後呀,我就做個悠閑自在、無拘無束的閑人,隨心所欲地遊覽我們天龍國的壯麗山河。
想當年,這麽多年來都是如履薄冰、提心吊膽地苦心經營著一切,實在是讓人感到身心俱疲啊!”
話音落下,眾人紛紛陷入了短暫的沉思當中。
畢竟,過往歲月中的風風雨雨和種種艱難險阻,的確給每個人的心頭都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然而沒過多久,周圍前來用餐的客人逐漸增多起來。
眼看著這小小的飯桌被圍得水泄不通,他們深知繼續霸占著座位不讓顯然不太合適。
於是,大家匆匆忙忙地填飽了肚子之後,便紛紛站起身來離去了。
幾人的身影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最終踏入了救國軍的中心地帶。
隨著深入其中,周圍環境的變化愈發顯著起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重要的交通樞紐,曾經塵土飛揚、坑窪不平的土路如今已被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所取代。
各種車輛川流不息地行駛其上,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繁榮與發展。
不僅如此,就連一些位於偏遠地區的鄉鎮道路,也鋪上了嶄新的柏油路麵。
這些道路猶如一條條黑色的綢帶,將各個鄉鎮緊密相連,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物資運輸。
更令人驚訝的是,一些原本貧窮落後的村莊裏居然出現了水泥路。
這種堅固耐用的道路不僅改善了村民們的出行條件,還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沿途所見的眾多新建房屋。
昔日破舊不堪的茅草屋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整齊美觀的磚瓦房,有些甚至還是氣派的水泥平房。
這些新居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村落之中,紅磚碧瓦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楊元山和陳偉等一行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們怎麽也想不到水泥這一建築材料在救國軍的轄區內竟得到了如此廣泛的應用。
一路走來,他們心中充滿了感慨。
眼前的景象讓他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救國軍治理下百姓生活所發生的天翻地覆般的巨大變化。
半個月後,楊元山,陳偉他們幾人,終於到達了救國軍的大帥府。
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到了大帥府,他們不知道,陸天浩會對他們進行怎樣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