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皇位人選博弈,李世民朱元璋齊齊吐槽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 作者:張石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史可法聞言,內心頓時陷入了激烈的心理鬥爭之中。
沉吟良久,史可法咬牙道:
“各位,老夫真的覺得,福王才是最佳人選啊。”
幾名東林黨人同時搖頭。
“史大人,若福王登基,我等東林人士永無出頭之日了!”
“不能讓福王登基,這是我們東林人的底線!”
“史大人,你可別忘了,你也是在我們東林人的庇護下,才能在短短不到二十年間出任南京兵部尚書的!”
“史大人,難道忘了我們左光鬥大人對你的恩情了嗎?”
最後這句話,讓史可法身體不由劇震。
左光鬥和史可法有著很深的緣分。
當年左光鬥擔任主管教育的學政時,外出巡視路過一座寺廟,看到史可法因讀書用功累得趴在書桌上睡著,好奇之下拿起史可法麵前的文稿閱讀。
讀完後,左光鬥被史可法的才氣所打動,讚歎不已。
又見史可法衣衫單薄,左光鬥便脫下外衣給史可法披上。
後來在科舉鄉試之中,左光鬥發現史可法的文章,親自圈定他為第一名。
按照大明文官的慣例,左光鬥由此成為了史可法的“座師”。
後來的日子裏,左光鬥將史可法當作自己的衣缽傳人來培養,幫助史可法在崇禎元年進士及第。
史可法同樣知恩圖報,當左光鬥被魏忠賢等閹黨陷害入獄後,史可法便冒著被閹黨打擊的風險到獄中探望。
左光鬥為了不連累史可法,同時希望他繼承自己的誌向,以後忠心為國、為民請命,強打精神怒斥史可法,讓他速速離開,從此恩斷義絕。
也正是因為左光鬥的舉動,魏忠賢將左光鬥迫害致死後,並沒有繼續追究當時還是一個小卒子的史可法。
對史可法而言,左光鬥的恩情甚至可以比擬親生父母。
而左光鬥除了官職之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
曾經的東林黨領袖!
史可法雖然並非東林黨人,但有座師左光鬥這層關係在,他和東林黨本就有了千絲萬縷的聯係。
而且正如剛剛某個東林高官所言,史可法能在進士及第僅僅十七年後就成為南京兵部尚書,大明南京朝廷實際上的最高官員,東林黨對他的庇護和提攜起到了巨大作用。
如今,這些東林黨的當朝大臣全部出現在了史可法麵前。
他們要史可法報恩!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哈哈大笑。
“哦豁,這下子,史可法這小子難辦嘍!”
一旁正在陪酒的裴寂點了點頭,笑道:
“若史可法和東林黨毫無關係,大可以秉公處置便是。”
“可東林黨人對史可法既有教導之恩,又有庇護提攜之恩,說是史可法的再生父母也不為過啊。”
“換做臣是史可法,那真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李淵斜了一眼裴寂,笑道:
“你小子比誰都油滑,你還能沒辦法?”
“來,罰酒三杯!”
裴寂哈哈一笑,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貞觀世界,李世民嘖了一聲。
“史可法究竟有沒有魄力和眼光,就看這一次他的決定了。”
李治立刻抓住機會請教。
“父皇覺得要怎麽樣才能算是有魄力和眼光呢?”
李世民淡然道:
“自然是堅持原則,迎立福王朱由崧!”
李治吃驚道:
“那東林黨人對史可法的恩情就不管了?”
李世民表情變得嚴肅,冷然道:
“這是迎立皇帝,事關整個江山社稷的穩定,而且還是大明麵臨滅亡危機的關鍵時刻!”
“在這種時候,區區的個人恩情和國家利益比起來,算得了什麽?”
“如果連這一點都分不清楚,史可法縱然再清廉,對大明再忠心,他也隻不過是一個清廉忠心的糊塗蛋!”
“真正的聰明人,就一定要在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刻不考慮個人因素,隻考慮大局!”
李治恍然大悟,看向金幕。
史可法,究竟會怎麽做?
金幕中,史可法糾結良久,咬牙道:
“既然諸公都這麽說了,那本官便不支持福王登基就是!”
“但究竟是否要立潞王,還得本王和鳳陽總督馬士英商議之後,再做決定。”
幾名東林官員交換了一下眼神,點頭道:
“沒問題。”
“有勞史大人了。”
對東林黨人來說,潞王朱常淓的確是最佳選擇。
但就算不立潞王,惠王或者桂王也都能接受。
隻要不是和東林黨有舊仇的福王就行!
【史可法在東林黨人的勸說下,改變了迎立福王朱由崧的初衷,並前往浦口和鳳陽總督馬士英商議具體人選。】
為啥要找馬士英商議呢?
因為大明實際上有三座都城。
南京應天府,北京順天府,還有朱元璋的老家中都鳳陽府!
在北京順天府被李自成占領的情況下,南京和鳳陽兩座都城的最高長官史可法、馬士英兩人自然就成為了對新皇帝人選最有影響力的人選。
馬士英是一個看起來頗為精明的人,他聽完史可法的話之後,眯起眼睛。
“不立福王?這……”
史可法也不掩飾,直接開口道:
“這是東林諸公的意見。”
“原來如此。”馬士英雙目精光一閃,點頭道:“那本官也沒意見。”
馬士英並非東林黨人,但也是混跡政壇多年的人,對東林黨的勢大根深有著直觀的認知。
史可法見馬士英認同自己,不由頗為欣喜,又道:
“但本官認為,東林諸公支持的潞王也不行,還是應該要立神宗(萬曆)皇帝的後代為好。”
馬士英目光又是一閃,笑道:
“本官還以為史大人重歸東林門下了呢。”
史可法搖頭道:
“恩師左公的確是東林之人,但史某立誌效忠大明,從不結黨營私。”
“潞王若上位,東林黨勢大難製,非我所樂見。”
馬士英鬆了一口氣,笑道:
“坦白說,本官也是這般想法。”
馬士英的恩主是曾經兩度出任過崇禎朝內閣首輔的周延儒。
周延儒多次和東林黨人爆發衝突,兩度罷相也是因東林黨人彈劾所致。
馬士英為人油滑,為自保不會反對東林黨,但也決計不願意看到東林黨做大。
【福王和潞王都已經出局,剩下的就隻有同樣在廣西的惠王和桂王。】
【由於惠王朱常潤迷信佛教,常年吃齋念佛不問世事,也被排除。】
最終,史可法做出決定。
“那就立桂王朱常瀛殿下為新帝吧。”
【就這樣,原本最合理的繼承人福王朱由崧被淘汰了,東林黨人力推的潞王朱常淓也出局,折中的桂王朱常瀛成為了最終人選。】
看到這裏,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難掩失望表情。
“這個史可法,糊塗啊!”
沉吟良久,史可法咬牙道:
“各位,老夫真的覺得,福王才是最佳人選啊。”
幾名東林黨人同時搖頭。
“史大人,若福王登基,我等東林人士永無出頭之日了!”
“不能讓福王登基,這是我們東林人的底線!”
“史大人,你可別忘了,你也是在我們東林人的庇護下,才能在短短不到二十年間出任南京兵部尚書的!”
“史大人,難道忘了我們左光鬥大人對你的恩情了嗎?”
最後這句話,讓史可法身體不由劇震。
左光鬥和史可法有著很深的緣分。
當年左光鬥擔任主管教育的學政時,外出巡視路過一座寺廟,看到史可法因讀書用功累得趴在書桌上睡著,好奇之下拿起史可法麵前的文稿閱讀。
讀完後,左光鬥被史可法的才氣所打動,讚歎不已。
又見史可法衣衫單薄,左光鬥便脫下外衣給史可法披上。
後來在科舉鄉試之中,左光鬥發現史可法的文章,親自圈定他為第一名。
按照大明文官的慣例,左光鬥由此成為了史可法的“座師”。
後來的日子裏,左光鬥將史可法當作自己的衣缽傳人來培養,幫助史可法在崇禎元年進士及第。
史可法同樣知恩圖報,當左光鬥被魏忠賢等閹黨陷害入獄後,史可法便冒著被閹黨打擊的風險到獄中探望。
左光鬥為了不連累史可法,同時希望他繼承自己的誌向,以後忠心為國、為民請命,強打精神怒斥史可法,讓他速速離開,從此恩斷義絕。
也正是因為左光鬥的舉動,魏忠賢將左光鬥迫害致死後,並沒有繼續追究當時還是一個小卒子的史可法。
對史可法而言,左光鬥的恩情甚至可以比擬親生父母。
而左光鬥除了官職之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
曾經的東林黨領袖!
史可法雖然並非東林黨人,但有座師左光鬥這層關係在,他和東林黨本就有了千絲萬縷的聯係。
而且正如剛剛某個東林高官所言,史可法能在進士及第僅僅十七年後就成為南京兵部尚書,大明南京朝廷實際上的最高官員,東林黨對他的庇護和提攜起到了巨大作用。
如今,這些東林黨的當朝大臣全部出現在了史可法麵前。
他們要史可法報恩!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哈哈大笑。
“哦豁,這下子,史可法這小子難辦嘍!”
一旁正在陪酒的裴寂點了點頭,笑道:
“若史可法和東林黨毫無關係,大可以秉公處置便是。”
“可東林黨人對史可法既有教導之恩,又有庇護提攜之恩,說是史可法的再生父母也不為過啊。”
“換做臣是史可法,那真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李淵斜了一眼裴寂,笑道:
“你小子比誰都油滑,你還能沒辦法?”
“來,罰酒三杯!”
裴寂哈哈一笑,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貞觀世界,李世民嘖了一聲。
“史可法究竟有沒有魄力和眼光,就看這一次他的決定了。”
李治立刻抓住機會請教。
“父皇覺得要怎麽樣才能算是有魄力和眼光呢?”
李世民淡然道:
“自然是堅持原則,迎立福王朱由崧!”
李治吃驚道:
“那東林黨人對史可法的恩情就不管了?”
李世民表情變得嚴肅,冷然道:
“這是迎立皇帝,事關整個江山社稷的穩定,而且還是大明麵臨滅亡危機的關鍵時刻!”
“在這種時候,區區的個人恩情和國家利益比起來,算得了什麽?”
“如果連這一點都分不清楚,史可法縱然再清廉,對大明再忠心,他也隻不過是一個清廉忠心的糊塗蛋!”
“真正的聰明人,就一定要在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刻不考慮個人因素,隻考慮大局!”
李治恍然大悟,看向金幕。
史可法,究竟會怎麽做?
金幕中,史可法糾結良久,咬牙道:
“既然諸公都這麽說了,那本官便不支持福王登基就是!”
“但究竟是否要立潞王,還得本王和鳳陽總督馬士英商議之後,再做決定。”
幾名東林官員交換了一下眼神,點頭道:
“沒問題。”
“有勞史大人了。”
對東林黨人來說,潞王朱常淓的確是最佳選擇。
但就算不立潞王,惠王或者桂王也都能接受。
隻要不是和東林黨有舊仇的福王就行!
【史可法在東林黨人的勸說下,改變了迎立福王朱由崧的初衷,並前往浦口和鳳陽總督馬士英商議具體人選。】
為啥要找馬士英商議呢?
因為大明實際上有三座都城。
南京應天府,北京順天府,還有朱元璋的老家中都鳳陽府!
在北京順天府被李自成占領的情況下,南京和鳳陽兩座都城的最高長官史可法、馬士英兩人自然就成為了對新皇帝人選最有影響力的人選。
馬士英是一個看起來頗為精明的人,他聽完史可法的話之後,眯起眼睛。
“不立福王?這……”
史可法也不掩飾,直接開口道:
“這是東林諸公的意見。”
“原來如此。”馬士英雙目精光一閃,點頭道:“那本官也沒意見。”
馬士英並非東林黨人,但也是混跡政壇多年的人,對東林黨的勢大根深有著直觀的認知。
史可法見馬士英認同自己,不由頗為欣喜,又道:
“但本官認為,東林諸公支持的潞王也不行,還是應該要立神宗(萬曆)皇帝的後代為好。”
馬士英目光又是一閃,笑道:
“本官還以為史大人重歸東林門下了呢。”
史可法搖頭道:
“恩師左公的確是東林之人,但史某立誌效忠大明,從不結黨營私。”
“潞王若上位,東林黨勢大難製,非我所樂見。”
馬士英鬆了一口氣,笑道:
“坦白說,本官也是這般想法。”
馬士英的恩主是曾經兩度出任過崇禎朝內閣首輔的周延儒。
周延儒多次和東林黨人爆發衝突,兩度罷相也是因東林黨人彈劾所致。
馬士英為人油滑,為自保不會反對東林黨,但也決計不願意看到東林黨做大。
【福王和潞王都已經出局,剩下的就隻有同樣在廣西的惠王和桂王。】
【由於惠王朱常潤迷信佛教,常年吃齋念佛不問世事,也被排除。】
最終,史可法做出決定。
“那就立桂王朱常瀛殿下為新帝吧。”
【就這樣,原本最合理的繼承人福王朱由崧被淘汰了,東林黨人力推的潞王朱常淓也出局,折中的桂王朱常瀛成為了最終人選。】
看到這裏,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難掩失望表情。
“這個史可法,糊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