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河水不見了?”


    李廣利在聽到了這個稟報之後,腦海之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這些工匠們在扯淡。


    等他抵達現場之後卻發現,工匠們竟然真的沒有說謊。


    經過十天的施工,從雪山上流下來的泉水的確全部都被改變了流向,繞過了貴山城。


    但在山腳處的某個地方,河水衝刷之下,地麵憑空塌陷,出現了一個大洞。


    這個洞口非常寬闊,單單是直徑就有好幾丈。


    河水源源不斷地流入了這個大洞之中,能聽到洞裏傳來的一陣陣迴聲,但卻無法探知洞的大小。


    李廣利站在洞口等了整整半個時辰,河水不斷流入,大洞卻根本沒有被填滿的跡象。


    李廣利沉默片刻,開口道:


    “還能繼續改道嗎?”


    負責管理工匠的隨行大漢官員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可以,不過還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李廣利心中突然一動。


    “聽說西域的不少國家,國王都喜歡在城裏挖一些隱秘的地道,以便在關鍵時刻逃生。”


    “難道說,這就是其中一個地道出口?”


    想到這裏,李廣利突然高興了。


    “好,很好!”


    貴山城,王宮內。


    大宛王毋寡得知了一個讓他魂飛魄散的消息。


    “大王不好了,不知道從哪裏來的水,王宮下麵的地道全部都被水淹沒了!”


    “什麽?”毋寡聞言,嚇得差點魂飛魄散。


    他急匆匆地來到了寢殿中某個地道的入口。


    果然,才剛剛進入地道,就發現水已經淹沒到了小腿。


    而且,水位還在不斷上升!


    毋寡臉色慘白,過了好一會,突然跳了起來。


    “立刻派人去通知王後,收拾行李,從地道之中逃離!”


    一旁的心腹將軍趕忙拉住毋寡。


    “不能這麽做,大王!下麵的地道太複雜了,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麽地方已經水淹沒,甚至衝垮掉了。”


    “這個時候進地道,很可能會被活活淹死在裏麵的!”


    毋寡身軀搖搖欲墜。


    他之所以敢在兵敗之後依舊咬著牙堅守,最重要的底氣並不是援兵,而是這條地道。


    隻要地道還在,就算漢軍破城,毋寡也可以通過地道逃往其他國家。


    可現在,這條後路沒了!


    大臣們也聞訊而來,看著麵前被水淹過的地道入口,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了。


    就是這麽短短的時間,地道裏的水又上漲了至少十厘米!


    可以預見,最多一天時間,這地道將會被徹底淹沒。


    就算是最會水性的人類,也不可能一口氣潛水通過好幾裏的地道,逃出城外。


    “大王,現在該怎麽辦?”


    麵對著這個問題,雙目失神的毋寡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大臣們隻能默默離開。


    不知何時,黑暗中,幾名大宛的臣子聚集在了一起。


    “地道都被淹沒了,城破也是遲早的事情。”


    “漢軍在輪台國的屠殺你們都知道了吧?要是被李廣利破城,我們也會和輪台國的大臣們一樣被掛在城頭的!”


    “還是投降吧,對大漢不恭敬的是毋寡那個大王,我們身為臣子,隻要主動開城投降,肯定能活命。”


    “昧察不是一直以來都親近漢朝嗎?我們把他放出來,讓他主持大局。”


    “大漢皇帝要的是汗血寶馬,我們給他們就是了。有了汗血寶馬再加上


    深夜,憂心忡忡的大宛王毋寡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突然,一陣激烈的兵器相交聲響起,而且不斷迫近。


    有人大叫起來。


    “造反了,昧察造反了!”


    毋寡嚇了一大跳,直接從床上蹦起來,帶著幾名侍衛就逃。


    但還沒逃出多遠,就被諸多叛軍團團圍住。


    火把的照耀下,已經被毋寡關在大牢中四十多天的昧察出現了。


    昧察雖然換了一身幹淨的衣服,但臉上和手臂上的傷口依舊清晰可見。


    毋寡心驚膽戰,大叫道:


    “昧察,我是你的大王,你不能殺我!”


    昧察歎了一口氣。


    “大王,我早在開戰之前就已經勸說過你了,大漢和匈奴一樣都是我們大宛人惹不起的龐然大物。”


    “你執意不聽,如今我們大宛國馬上就要麵臨亡國之災,不能再讓你隨意胡來了。”


    “為了平息大漢的怒火,臣也隻能借大王的腦袋一用了!”


    昧察說完,轉過身去。


    毋寡眼中最後看到的景象,就是一名平日裏言聽計從的大臣一臉猙獰,手持利劍走上前來。


    劍光一閃而逝,一切陷入黑暗。


    大元世界。


    皇太孫鐵穆耳有些好奇地開口道:


    “皇祖,為什麽這些家夥總是覺得,隻要殺掉國王再投降就能獲得赦免呢?”


    忽必烈摸著胡須,嗬嗬笑道:


    “因為就算換了新的皇帝,每個皇帝也都是需要有人來當官,幫忙統治臣民的。”


    “咱們大元不也一樣嗎?”


    鐵穆耳道:


    “大元不是很喜歡屠城嗎?”


    忽必烈表情有些尷尬,咳嗽一聲道:


    “那是當年蒙古帝國留下來的罪惡習俗,如今咱們大元已經廢止這種惡習了。”


    蒙古帝國最為人知的,除了前無古人的最大陸地疆域之外,就是屠城了。


    曆史上,蒙古大軍走到哪裏屠到哪裏。


    西夏國,直接被屠殺到整個文明徹底斷代。


    花刺子模國,同樣被殺得絕種,文明從人類曆史上消失。


    還有西亞的諸多阿拉伯國家,東歐大草原上的基輔羅斯公國,波蘭、立陶宛乃至匈牙利,都被蒙古大軍一座座城池屠殺過。


    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金國以及南宋。


    很多人都在質疑南宋農民起義次數位居曆朝曆代的真實性,理由是直到南宋最終滅亡的崖山之戰,都還有幾十萬軍民跟隨著宋朝末帝。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南宋作為抵抗蒙古帝國最激烈,時間最長的國家,讓蒙古帝國付出了對外擴張中最慘痛的代價。


    戰死的普通蒙古帝國將士們都不說了,就連蒙古帝國最後一任大汗蒙哥,都是在進攻南宋釣魚城時被宋軍射成重傷,不治而亡。


    南宋並不是被蒙古帝國滅亡的,而是被大元王朝開國皇帝忽必烈滅亡的。


    從法理的角度來說,蒙古帝國是在南宋滅亡之前就已經土崩瓦解了,等於是蒙古帝國死在了南宋之前。


    付出了這麽慘痛的代價,大元軍隊在南下滅宋時,自然也就進行了極為酷烈的報複。


    南宋統治的核心區江南一帶,被元朝軍隊殺得十室九空。


    就連其他地區,隻要不投降的,也都一律屠城。


    在這種濃重的死亡陰影籠罩下,南宋剩餘的軍民別無選擇,隻能拚死和元朝軍隊決戰。


    這才有了崖山海戰時,依舊有數十萬軍民追隨宋朝末帝的事情。


    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幹嘛不拚?


    本質上來說,這數十萬軍民中絕大部分人是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戰,還有一部分理想主義者是為了華夏文明的存續而戰。


    硬要將這件事情套在南宋朝廷得人心身上,那就是純粹的胡扯了。


    忽必烈想起過去,多少也有點尷尬,道:


    “其實屠城也並不是沒有好處,你看曆史書上好像記載了很多城池在麵臨屠城時拚死反抗的故事,但其實大部分城池知道不投降會屠城後,他們立馬就投降了。”


    鐵穆耳若有所思地點頭,表示理解。


    史書能記載的,那肯定都是非常難得、少見的故事。


    如果大元所到之處,每一座城池都拚死抵抗,那史官們壓根就沒必要去記載了。


    正因為有骨氣,敢於抵抗到底的城池是少數,所以才值得在曆史書上大書特書,進行弘揚和表彰。


    如果僅僅看到史書上都是拚命抵抗的,就以為曆史上所有城池都在拚命抵抗,就是一葉障目了。


    任何時代,大部分人都是得過且過,都是能苟活就行。


    隻有極少極少的一部分人,才願意為了文明、家國、種族的存續而奮戰到底,不惜付出自己的性命。


    所以這些人才能被稱之為英雄。


    英雄永遠都是稀少的、孤獨的。


    忽必烈想到這裏,忍不住感慨道:


    “這也是朕願意主動將大蒙古族融入華夏的原因。”


    曆史告訴忽必烈,草原上的種族永遠都在走馬燈一樣更換。


    匈奴之前有東胡,匈奴之後是鮮卑,鮮卑之後是柔然,柔然之後是突厥,突厥之後是迴紇……一直到蒙古。


    這是草原遊牧民族的宿命。


    舊的民族總會被新的民族所取代。


    曾經那麽多強大過的草原帝國都沒能逆轉這樣的宿命,蒙古又怎麽能例外呢?


    融入華夏,就是忽必烈為蒙古人尋找的續命之法。


    華夏最大的特點是什麽?


    當然就是悠久的曆史,始終沒有斷絕的傳承。


    當蒙古人融入了華夏文明,自然也就獲得了這種特質。


    蒙古族成為了華夏大家庭的一員,就能在華夏文明的庇護下,將自己民族的文化一代代地傳承下去了。


    鐵穆耳深以為然,點頭道:


    “看了這麽多部盤點視頻,孫臣其實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軍事上的強悍永遠都隻是一時的,總會有後來者比先行者更加強大。”


    “隻有堅韌的文明才能長久的存續,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後重新站起來,超越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孫臣向您保證,將來的大元,一定是蒙漢一體的大元。”


    “不,或許有一天,大元之中不再有什麽蒙古人和漢人,有的全是華夏文明的後裔——元人!”


    忽必烈聞言,哈哈大笑。


    “乖孫兒,這正是朕心中最想要看到的場景啊!”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李廣利看著麵前的昧察,表情相當冷淡:


    “有什麽話就說。”


    昧察將手裏的箱子打開,露出了裏麵死不瞑目的毋寡人頭,語氣非常謙卑地開口道:


    “大宛王毋寡無知,冒犯了天朝上國。”


    “我等已經將毋寡誅殺,希望能平息將軍和大漢皇帝陛下的怒火。”


    李廣利掃了一眼毋寡的人頭,冷笑道:


    “仗都已經打到這種份上了才想著求和,難道你們不覺得太晚了嗎?”


    一旁的諸多大漢將軍、校尉也都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


    就現在的局勢,大漢軍隊再加把勁,最快幾天內也就能攻破貴山城了。


    何必要跟大宛和談?


    昧察非常誠懇地開口道:


    “聽說將軍此次前來,是為了得到我們大宛最頂級的汗血寶馬。如今城裏成年的汗血寶馬還有八十二匹,我們願意全部獻出,幫助將軍完成大漢皇帝陛下的願望。”


    “如果將軍不允許我們投降,那我們別無選擇,隻能殺掉所有汗血寶馬,和將軍拚命到底。”


    “將軍就算殺了我們,沒有汗血寶馬,迴去又怎麽和大漢皇帝陛下交差呢?”


    李廣利表情頓時一僵。


    取汗血寶馬當然隻不過是個明麵上的幌子,用了蒙蔽匈奴的借口罷了。


    但是,即便隻是個幌子,大漢皇帝劉徹確確實實發了聖旨,要求李廣利帶迴汗血寶馬。


    帶不迴去,李廣利就算屠滅了大宛國所有人,懾服了整個西域,達成了劉徹的真正目標,明麵上李廣利依舊沒有完成任務!


    這肯定會影響李廣利戰後的爵位、官職,甚至是史書上的功績評價!


    昧察繼續開口道:


    “而且如今康居國的三萬騎兵也已經抵達城外三十裏處,隻是聽說大漢兵鋒過於強盛,所以不敢前來罷了。”


    “將軍若是繼續攻城,一旦大漢軍隊久攻不克,我們再和康居國裏應外合,難道將軍就一定有必勝的把握嗎?”


    “若是將軍允許我們投降,康居國自然也不敢單獨和大漢主力作戰,也一定會選擇臣服大漢。”


    “還請將軍三思,究竟是接受我們的投降選擇最穩妥的勝利,帶著汗血寶馬迴去接受大漢天子的表彰,還是要冒著可能第二次全軍覆沒的風險,繼續攻城下去呢?”


    聽到這裏,不單單是李廣利,在場的所有大漢將軍、校尉都陷入了沉思。


    昧察所說,還真是挺有道理的。


    究竟是戰是和?


    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到了主將李廣利的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石堅並收藏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