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聞言,忍不住笑了起來。


    “怎麽可能?”


    “按照劉徹這小子的性格,一旦發動戰爭,那斷然沒有停止的理由。”


    “朕覺得吧,他不繼續加碼都不錯了。”


    “啊?”劉恆震驚了。


    過了好一會,劉恆才道:


    “大漢財政都爛成這個樣子了,劉徹還能繼續加碼?”


    “他拿什麽來加?”


    劉邦有些不屑地看了一眼劉恆。


    “你呀,就是太小看人的忍受力了。”


    “朕這麽說吧,不管是皇族、貴族、大臣還是商人百姓,他們的忍耐力都是遠遠超乎你想象的。”


    劉恆啞然片刻,道:


    “他們難道就不會造反?”


    劉邦哈哈大笑起來。


    “造反?劉徹常年征戰,軍隊是絕對站在劉徹這一邊的。”


    “再加上一個坐鎮長安的絕世名將衛青,來吧,你告訴朕,誰敢造反?”


    軍隊永遠都喜歡戰爭,這是鐵律。


    有人可能會說,打仗是會死人的,難道軍人就喜歡死?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的。


    死的人,是某個軍人,屬於個體。


    軍隊,是所有軍人組成的整體。


    整體和個體的利益在很多時候並不是一致的。


    對軍隊這個整體來說,隻要打仗,那國家的所有人力物力一定都會朝著軍隊最大程度地傾斜。


    軍隊可以在戰爭期間獲得最好的後勤補給,最多的關注,最新的武器裝備,勝利之後還能獲得最多的獎賞,最大的威望。


    這一點是不會因為什麽國家製度、社會文明而產生改變的。


    所以說,無論古今中外,軍隊永遠都渴望戰爭。


    劉徹,恰好就是一個最喜歡發動戰爭的君主。


    縱觀盤點視頻,劉徹除了最開始幾年沒有掌控大權的時候老實了一段。


    剩下的這麽多年,基本上除了戰爭,還是戰爭。


    這種皇帝,絕對是軍隊最歡迎、最支持的皇帝。


    把劉徹這個皇帝換掉,那就是要大漢軍隊的命啊!


    但話又說迴來,沒軍隊其實也不是不能造反。


    當年赫赫有名的大秦雄師,不也被陳勝吳廣一聲怒吼,六國舊貴族一擁而上推翻了?


    所以就有了另外一個劉邦剛剛說的問題。


    衛青!


    霍去病死前,衛霍誰強誰弱還有得爭。


    霍去病死後,衛青就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戰神。


    衛青的老婆是劉徹同一個娘生的親姐姐平陽公主,衛青的姐姐是劉徹的皇後,衛青唯一姓劉的親侄子是太子劉據,將來的大漢皇帝。


    別看衛青被劉徹閑置了十年,但隻要看看兩人之間的關係就能明白,劉徹和衛青這對君臣是史上最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沒有之一。


    霍去病是在死後,劉徹宣布將來能陪葬茂陵,才確定能陪葬的。


    而衛青,現在都還沒死,劉徹也沒有宣布,可所有人都知道衛青將來是必然會陪葬茂陵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離間劉徹和衛青這對君臣,甚至劉徹、衛青本人都不行。


    衛青沒有一絲一毫的可能性背叛劉徹,那想要造劉徹反的人就要麵對大漢戰神衛青統帥的巔峰期大漢軍隊。


    別看劉徹把國家所有人搞得這麽窮,但大漢軍隊打了這麽多年,被舉國之力供養了這麽多年,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巔峰期,最強形態。


    造反?


    不如直接拿把劍抹自己的脖子,死得幹脆點,還不用連累三族。


    劉徹事實上已經不是用帝王權術統治漢朝,而是用強悍無比的衛青加上巔峰時期的漢軍,鎮壓整個漢朝。


    就吸你所有人的血來打仗了,咋地?


    反一個試試?


    劉邦也是很羨慕劉徹的。


    “娘的,這小子真不愧是千古大帝啊,窮兵黷武到這種程度了,統治竟然還是穩如泰山。”


    “嘖嘖嘖,朕服了,他確實配得上唯一一個不是開國時代的千古大帝。”


    李世民雖然也不是開國皇帝,但李唐的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說李世民是開國時代的皇帝也沒毛病。


    隻有漢武帝劉徹,唯一一個非開國皇帝,也不是二代三代,以第四代大漢皇帝的身份將大漢推向鼎盛。


    每一位千古大帝都有其過人之處!


    劉邦既自豪於自家子孫這麽爭氣,又隱約有點羨慕嫉妒恨。


    這小子,真的是……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劉徹很快又再度召見了桑弘羊。


    桑弘羊發現禦書房中竟然沒有第三個人,心中突然有點不太好的預感。


    劉徹嗬嗬一笑,將一份旨意放在了桑弘羊的麵前。


    “這是朕許你便宜行事的詔書,你立刻給朕想辦法,再召集至少三萬兵馬前往朝鮮!”


    桑弘羊:“……”


    這一刻,桑弘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千夫所指,萬人痛罵,死後無數人歡唿慶祝。


    桑弘羊一臉決然,剛準備說些什麽,劉徹悠悠地開口:


    “朕覺得,你兒子也該往上提升提升了。”


    桑弘羊身體一振,頓時滿麵紅光,精神抖擻。


    “陛下放心,臣一定完成任務!”


    桑弘羊離開後,又一個人走進了禦書房中。


    漢朝大將軍、大司馬衛青。


    劉徹看著衛青,直截了當地開口道:


    “朝鮮必須在兩個月內臣服,朕需要一個懂軍事的官員作為新的使者,統領征召來的援軍進入朝鮮,你覺得誰合適?”


    衛青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劉徹,沉吟片刻之後道:


    “義陽侯衛山。”


    衛山是衛青的族弟,在漠北之戰中以校尉的身份追隨霍去病立功,得封義陽侯。


    “不過臣認為,臨陣換將不妥。若是議和不成戰事再起,指揮作戰還是以荀彘楊仆兩位將軍。”


    劉徹哈哈一笑,道:


    “就這麽辦。”


    於是,衛山很快就帶著三萬兵馬,浩浩蕩蕩地前往朝鮮。


    此刻,王險城內的朝鮮王宮中,一片愁雲慘霧。


    朝鮮大臣成已憂心忡忡地開口道:


    “大王,漢軍進攻多日,國中諸多資源匱乏,難以持久。”


    “還請大王為江山社稷,早做議和打算。”


    朝鮮畢竟隻是一個小國,國內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丘陵,不是適合耕作的農田。


    為了抵擋大漢的進攻,朝鮮動員了將近八萬軍隊,真正的舉國之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朝鮮各項物資都在瘋狂告急中。


    大漢隻是國庫沒錢,社會上該有的物資還是有。


    朝鮮是真的連國內的物資都要沒了。


    這就是雙方國力之間猶如鴻溝般的巨大差距。


    再怎麽被搜刮,再怎麽窮的中原王朝,他的國力也不是衛氏朝鮮這種邊疆番邦小國能碰瓷的。


    加上這兩個月接連不斷的戰爭。


    想要擋住鼎盛時期的漢軍,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朝鮮軍隊雖然守住了這麽長時間,但精銳的折損同樣頗為嚴重。


    成已見衛右渠遲遲不說話,語氣非常沉重地開口道:


    “大王,衛山已經帶著新的援軍趕到,若是再不做出決定,恐怕就來不及了!”


    漢朝已經調來了第二波大軍,再不答應,人家肯定就直接滅國了。


    朝堂中的許多朝鮮大臣也是紛紛開口,希望衛右渠能和談。


    甚至衛右渠的兒子,朝鮮太子也請求和談。


    不和談,別說將來繼承朝鮮國社稷,太子馬上就得當到頭了。


    衛右渠本來就被現實將之前的雄心萬丈給摧毀殆盡,聞言隻能垂頭喪氣地開口道:


    “好吧好吧,請那位大漢使者衛山過來,正好還是同姓的,和他好好聊一聊就是了。”


    衛山和荀彘對坐。


    荀彘目光炯炯地看著衛山,很有些不服氣地開口道:


    “義陽侯,咱們真的就這麽答應朝鮮投降?”


    打了好幾個月,死了那麽多部下都沒有攻破朝鮮人的防線,荀彘心中那叫一個憋屈惱火啊。


    衛山歎了一口氣,見左右無人,輕聲道:


    “大漢是真打不下去了,如果還要再繼續打的話,恐怕國內又要死一批人了。”


    荀彘聞言,心中頓時一驚。


    衛山又繼續道:


    “荀將軍放心吧,隻要朝鮮臣服,你和楊仆將軍同樣也是有功的。”


    “但功勞肯定沒有滅國之功大,”荀彘悶悶地說了一句,點頭道:“義陽侯要怎麽安排,我全力配合便是了。”


    很快,朝鮮方麵派人前來迎接衛山。


    衛山一路暢通無阻,抵達了王險城朝鮮王宮。


    這次朝鮮王衛右渠也不再有之前的倨傲,親自帶著文武百官在大殿前相迎,和衛山攜手上了大殿。


    由於雙方都想著趕緊結束戰爭,所以很快也就達成了和約。


    一,衛氏朝鮮承認漢朝為宗主國,和漢朝通商,不再阻攔任何半島南部國家使者前往大漢朝見。


    二,衛右渠將朝鮮太子送往大漢長安作為人質。等衛右渠死後,大漢將派出使者、軍隊護送衛右渠迴來接掌王位。今後曆代朝鮮太子都必須前往長安作為質子,一如此例。


    其他方麵的細節,基本上就是大漢和西域以及當年衛氏朝鮮開國君王衛滿約定的翻版。


    總而言之,這份和約下來,衛山絕對是圓滿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就是衛山帶著朝鮮太子前往大漢了。


    又過幾天,衛山一行來到了大漢和朝鮮邊境附近,兩軍對峙的戰場。


    衛山先行來到荀彘軍營這邊通報情況,荀彘初時倒也沒什麽異議,但仔細一看,卻皺起眉頭。


    “義陽侯,這樣不行,你先讓那些朝鮮人停下。”


    衛山大為疑惑,道:


    “荀將軍,出什麽事了?”


    荀彘指著正在朝漢軍大營緩緩而來的兩千名朝鮮人,正色道:


    “義陽侯,你說這些人是朝鮮太子的護衛。但你有沒有想過,萬一朝鮮人議和是假,派這支軍隊出其不意偷襲我們是真呢?”


    衛山吃了一驚,忙道:


    “有道理,那我讓他們立刻停止前進,放下所有武器再進入大營!”


    荀彘點頭道:


    “如此,絕對萬無一失了。”


    無論荀彘還是衛山,都沒覺得自己的要求有什麽問題。


    你朝鮮太子都來當質子了,讓你放下武器進入大漢軍營不是很正常?


    但對於另外一邊的朝鮮太子來說,他的觀感又不一樣了。


    這位朝鮮太子首先看到的,是多日激戰過後的戰場。


    為了防止瘟疫,屍體基本上都是被搬走掩埋了。


    但地上各種武器盔甲乃至身體碎片,還有戰鬥痕跡,都讓這位從來沒上過戰場的年輕太子心中打鼓。


    朝鮮太子還能看到對麵的大漢軍營中,無數殺氣騰騰的漢軍虎視眈眈地盯著己方,好像隨時都可能會衝上來大殺一通。


    再聽到衛山派人傳來放下武器的命令,朝鮮太子這邊一行人越發慌張了。


    一名太子的侍從官忍不住道:


    “太子殿下,漢人不會是騙我們放下武器,讓我們走進漢軍大營後被殺掉吧?”


    朝鮮太子大吃一驚,道:


    “大漢乃是堂堂天朝上國,不至於吧?”


    另外一名侍從忍不住道: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家父以前負責鎮守北方,經常和胡人接觸。我聽他說,許多不服大漢的胡人部族首領都是被漢人用和談的名義騙到城裏殺掉的!”


    朝鮮太子越發驚慌了,根本不敢下定決心讓隨從們放下武器。


    遲疑片刻,朝鮮太子道:


    “再派人去和義陽侯接觸一下,請他務必保證我們的安全,我們才敢放下武器。”


    對麵的漢軍主將荀彘都攻打朝鮮這麽長時間了,朝鮮太子信不過荀彘。


    漢軍大營中,荀彘看到朝鮮人遲遲不肯放下武器,頓時一聲冷笑。


    “義陽侯你看到了吧?這些朝鮮人就是心裏有鬼!”


    “嗬嗬,恐怕是真被我猜中他們假投降真偷襲的計謀了。”


    衛山也愣住了。


    “難道本侯被朝鮮人騙了?”


    “這個衛右渠,真該死啊!”


    但迴想了一下見麵經過,衛山又覺得,衛氏朝鮮是有和談誠意的。


    就在此時,荀彘已經按捺不住,下令讓一支部隊出營,緩緩朝著朝鮮太子那邊壓過去。


    朝鮮太子見狀,越發慌了。


    “不好,漢軍來打我們了,快撤退,撤退!”


    朝鮮太子立刻就帶著隨從們撤迴了朝鮮軍大營之中。


    荀彘見狀,眉頭一揚。


    “義陽侯,今日我們也算是識破了朝鮮人的陰謀。”


    衛山沉默片刻,歎了一口氣。


    “看來大漢是隻能把這場仗打到底了。”


    衛山很快迴到長安,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地稟報給了劉徹。


    劉徹氣壞了。


    “好個衛右渠,朕給了他這麽多次機會,他竟然一直都在算計朕嗎?”


    “傳令下去,讓荀彘和楊仆接著打,不管打多久,也一定要把衛氏朝鮮滅了,以儆效尤!”


    另外一邊,朝鮮太子迴到了王險城,也將事情稟報給了衛右渠。


    衛右渠麵如土色。


    “這些漢人,寡人誠心誠意地想要和談,他們竟然卻使詐?”


    “看來,也隻能抵抗到底,迫使漢人撤軍了。”


    【由於缺乏互信基礎,雙方原本已經達成的和談卻在朝鮮太子進入大漢的時候徹底談崩了。】


    【戰爭又一次持續了下去。】


    漢朝的國力畢竟遠勝朝鮮,在經過幾個月的進攻後,荀彘終於突破了朝鮮陸地上的防線,進逼王險城。


    借助荀彘的突破,楊仆在水上也趁機進攻,拿下了王險城的碼頭。


    數萬大軍水陸合圍王險城,勝利看起來已經是唾手可得。


    偏偏這個時候,漢軍內部卻發生了內訌。


    兩名漢軍主將猶如兩隻鬥雞,怒目而視。


    荀彘冷冷道:


    “若非我軍突破朝鮮陸地防線,怎麽可能會有如今之大勝局麵?”


    “此戰當以我軍為主!”


    楊仆不甘示弱,冷笑道:


    “若非我軍兵臨王險城,牽製了朝鮮最精銳的力量,你部怎麽可能這麽順利擊潰當麵之敵?”


    “更何況朝鮮精銳並沒有太多損失,倉促強攻必然會造成重大損失,應該以圍城為主,招撫為輔,方是上策。”


    荀彘看著楊仆,露出鄙夷表情。


    “楊將軍,你怕不是被朝鮮人打敗過,嚇破了膽子吧?”


    原來楊仆在剛剛進攻王險城的時候,因為過度自大,竟然隻帶了幾千先鋒登陸,聯合水軍出戰。


    朝鮮人在試探過後發現楊仆就幾千陸軍,直接打開城門殺出大軍。


    楊仆這點人哪裏抵擋得住?很快就被打敗。


    許多漢軍殘兵敗將逃到王險城附近的山林中躲藏,陸陸續續用了一個多月才全部重新歸隊。


    有了這次失敗後,楊仆打仗越發小心翼翼,也傾向於招撫。


    被荀彘揭短,楊仆心中也是極為不滿,怒道:


    “荀彘,我乃大漢列侯,注意你說話的分寸!”


    荀彘冷笑道:


    “滅了朝鮮,我難道就不是列侯了?誰怕你!”


    雙方劍拔弩張,一番大吵,竟然直接動起刀劍來。


    漢軍內部,兩支兵馬主帥拔劍相互廝殺,你死我活。


    荀彘這邊畢竟是陸軍主力,人多勢眾。


    激戰過後,楊仆被殺,荀彘直接領兵入駐楊仆大營,控製了楊仆的所有軍隊。


    隨後,荀彘一邊領兵繼續進攻,一邊上表朝廷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


    “什麽,楊仆領兵進攻荀彘,被荀彘反殺了?”


    大漢皇宮之中,劉徹看著麵前的奏章,呆滯住了。


    他是怎麽也沒想到,兩路主將竟然還能自相殘殺的?


    群臣對此也是各執己見。


    “楊仆乃是大漢列侯,就算身犯死罪也應該由陛下做出裁決,什麽時候輪到荀彘越俎代庖?應該將荀彘撤職押迴長安治罪以儆效尤!”


    “楊仆率先內訌,荀彘不過是被動還手,楊仆死有餘辜,荀彘無罪!既然無罪,荀彘就應當繼續領兵滅掉朝鮮。”


    眾人吵成一團,劉徹心中也是煩悶不已。


    之前打南越國,先死了韓千秋和安國少季。


    現在打個衛氏朝鮮,又死了涉何跟楊仆。


    怎麽大漢打個仗就不能順順利利的呢?


    劉徹沉吟良久,做出裁決。


    “臨陣換將,朕不取也。”


    “責令荀彘抓緊進攻,早日攻破王險城。”


    “楊仆之死,等大軍班師之後再做詳細調查!”


    貞觀世界之中,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看到這裏,也是忍不住搖了搖頭。


    “製衡,多少本該順利打贏的仗,就敗在了這個帝王心術上。”


    李靖點了點頭,笑道:


    “說實話,這種兩路大軍齊發,相互之間卻並沒有真正統轄關係的仗,是臣作為主將最不願意去打的。”


    “說起來,之前萬曆皇帝打的朝鮮戰爭,不也是如此嗎?”


    李世民點了點頭,感慨道:


    “誰說不是呢?軍隊本來就是一萬個人有一萬種想法,沒有一個擁有足夠權力的主將來擺平這一切,壓根就沒辦法統一認識進行作戰。”


    “兩路分兵互不統屬,真以為每個人都是衛青霍去病嗎?”


    李治在一旁聽著,仔細迴想,還真就發現了一些細節。


    基本上劉徹派兵出征,大部分戰役都是兩路甚至多路出擊。


    唯一一次,就是衛青領十萬騎兵出征漠南尋找伊稚斜決戰。


    劉徹這帝王的分權製衡之道,還真是玩到骨子裏去了。


    李靖笑道:


    “但凡荀彘和楊仆之中某個人能被全權委任為主將,負責朝鮮所有軍隊指揮事宜,也都不會爆發這樣的內訌。”


    “隻能說這位劉徹陛下過於注重分權,也對大漢軍隊太有信心,太看不起衛氏朝鮮,才導致了楊仆身為堂堂列侯竟然死於戰場內訌這種悲劇。”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治,笑道:


    “看到了吧,治兒。”


    “就算是堂堂千古大帝,也是很容易就犯錯的。”


    “朕也一樣。”


    說到這裏,李世民突然有些走神,似乎是在迴憶起當年的某些事情。


    過了好一會,李世民才繼續開口道:


    “今後你要記住,當皇帝的犯錯並不可怕,但錯了就一定要改。”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在改過自新,提升自己的過程。”


    李治聞言,趕忙凜然應是。


    隻是腦子裏總有一個問題。


    父皇您總說要改過自新,那您強娶的李元吉遺孀楊氏,又該怎麽說?


    楊氏都已經給您生了十四弟(李明)了,您似乎也沒有想改的念頭啊?


    算了算了,子不言父之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石堅並收藏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