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樣的集體沉默,劉徹也是徹底無語了。


    他將目光轉向衛青。


    衛青很淡定,壓根就沒起身。


    衛青知道,作為如今大漢頭號名將,而且還是戰功遠遠超過其他人的唯一頭號名將,自己是不可能獲得任何出征機會的。


    果然,幾秒鍾後,劉徹就將視線從衛青身上移開了。


    在這一點上,君臣兩人已經擁有了非常好的默契。


    衛青,隻需要好好地當一個吉祥物大司馬就行。


    有平陽公主這個老婆在,衛青隻要不搞事,一定能善終。


    甚至劉徹都特地將衛青的爵位改為平陽侯了,意思還不夠明顯嗎?


    劉徹又看向其他幾個人。


    嗯,大部分都是衛青的嫡係。


    這也不行啊。


    衛青嫡係如果能建功,本質上來說和衛青建功並無太大區別。


    劉徹繼續移開目光,轉向其他並非衛青嫡係的人。


    李廣的孫子李陵?


    這個資曆不夠,也太年輕了。


    路博德?這個太老了,而且說起來路博德算是半個霍去病那邊的人,連帶著和衛青關係也不錯。


    諸多名字一一在劉徹腦子裏跳過,又一一被排除。


    劉徹很無奈地發現一個事實。


    如果真的想要派人去打南越國,確實是很難繞開衛青、霍去病兩人的陰影。


    沒辦法啊,誰讓衛青和霍去病打的勝仗最多呢?


    打勝仗多,他們的部下自然升官也就快,就能占據軍隊的各個要害職位。


    那些非衛霍二人麾下的,要麽就是沒戰功,要麽就是沒資曆,總之就是不讓人放心。


    劉徹已經被南越國丞相呂嘉啪啪打臉了一次,大漢第二次出征務必要竟全功,碾壓南越國才行!


    劉徹歎了一口氣。


    他突然發現一件事情。


    自己思考了這麽久,竟然還是沒有一個人主動站出來請戰!


    用不用你,那是一迴事。


    問題是,你們這些臣子得表個態啊!


    連個為國出征的態度都沒有,你們是連朕這個皇帝都不放在眼裏了?


    劉徹強忍著怒火,並未當眾發作。


    俗話說得好,法不責眾!


    如果一下子把所有軍隊的將領都罵進去,那就等於是沒罵。


    隻會平白折損劉徹皇帝的威嚴。


    劉徹冷冷道:


    “好了,今天的朝會就到這裏,都迴去好好想一下,有什麽好主意給朕提一提!”


    眾人紛紛散去。


    衛青和幾名老部下並肩而行。


    “你們為何不請戰?”


    公孫賀苦笑一聲,道:


    “大將軍,不是咱們不願意請戰,實在是不熟悉嶺南啊。”


    張次公也道:


    “大將軍,你若是說出征匈奴,咱們二話不說也就去了。”


    “嶺南這地方據說到處都是瘴氣,就怕去了十有八九打不贏,平白沒了自家爵位!”


    劉徹治下,對失敗的懲罰是非常嚴厲的。


    蘇建、公孫敖都曾經封侯,但也都因為一次失敗而被廢黜侯爵,甚至還要上交大筆金錢給自己買命。


    李廣雖然沒封侯,但也有過因為一次失敗就被判死罪,隻能花錢買命的經曆。


    就算是大名鼎鼎的博望候張騫,同樣也因為跟李廣搭檔的時候失期,被罷黜爵位隻能買命。


    換句話說,這些封侯的大漢將軍是沒有任何容錯率的。


    讓你上戰場,你就必須贏。


    贏不了,爵位肯定是沒了,死罪肯定要判的,花費大筆家財買命也是必須的。


    而且現在上戰場,戰功也沒有那麽好撈了。


    衛青之前漠北之戰,殺了一萬多匈奴人,還燒了趙信城。


    如果是漢匈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這樣的功勞至少能讓衛青增加幾千戶封地食邑,能讓衛青麾下至少五名部將封侯。


    可漠北之戰後,衛青麾下無人封侯,衛青本人也隻被給了一些象征性的賞賜。


    就算是霍去病那邊吧,殺了七萬多人,是衛青的五倍左右,夠厲害了吧?


    換做漢匈戰爭開始那陣,這七萬多匈奴人的命至少能批發十個列侯以上。


    結果呢?


    霍去病麾下也僅僅隻有三人封侯,李敢還隻不過是個關內侯,就算是有老爹李廣自殺的感情加成,都摸不到列侯的邊。


    換句話說,現在上戰場,功勞難得,待遇難提升。


    但隻要一個不小心,那就是罷黜爵位、死罪買命的套餐下來。


    收益小,風險大,完全不成正比。


    誰願意幹?


    直接躺在長安城的府邸裏舒舒服服擺爛不香嗎?


    再加上南越國的戰場是步兵主場,和眾人熟悉的草原戰場完全不同,失敗的風險更高。


    各種因素疊加下來,也就造成了劉徹很想打,但將軍們都不願意請戰出征的局麵。


    衛青歎了一口氣,對著眾人道:


    “你們這樣會惹怒陛下的。”


    衛青非常清楚劉徹這個姐夫加小舅子的性格。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拒絕出戰就能讓劉徹放棄?


    那隻會讓劉徹記仇!


    眾人對視一眼,都有些不安。


    張次公道:


    “大將軍為何不主動請戰?若是大將軍出征,我等願意追隨。”


    打仗嘛,既然風險巨大,那就跟著一定會贏的主帥便好。


    霍去病已經死了,現在大漢中唯一一個百戰百勝的名將就是衛青。


    跟衛青出征,就算是撈不到什麽大的好處,起碼最後的勝利是沒問題的。


    衛青聞言,苦笑一聲。


    “我啊,已經老了,打不動了。”


    “你們啊,和我不一樣,該聽陛下的還是要聽,該賣的命還是得賣!”


    “好好培養你們的兒子吧。”


    說完這句話,衛青飄然而去。


    有些話,就算是跟隨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也沒辦法說透。


    說出去了,萬一傳到了劉徹的耳裏,就是衛青的滅門禍事。


    隻能說,看這些老部下們究竟有多少悟性了。


    看到這裏,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笑出了聲。


    “這些家夥,還真是不懂皇帝怒火的威力啊。”


    太子楊勇眨了眨眼睛,笑道:


    “看來這些不願意出戰的君侯們很快就會有大麻煩了。”


    隋文帝點了點頭,道:


    “那是肯定的。”


    “就算是普通的皇帝,也沒辦法容忍這樣的冷場,更何況是漢武帝劉徹?”


    劉徹之心高氣傲,在曆史上也是能排名前幾的。


    這一次金幕中的朝會,等於是劉徹先被南越國丞相呂嘉啪啪打臉,然後又被這些臣子們聯合起來啪啪打臉。


    同一件事情,被外部敵人和內部臣子打臉兩次。


    這就真應了一句話。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旋即,隋文帝又道:


    “當然,這件事情也並非隻有臣子們的錯,劉徹對待功勞的標準前後不一,也是很大的問題。”


    漢朝當然也有一套標準的軍功製度。


    但對劉徹這樣雄才大略的皇帝來說,什麽製度不製度的,就是屁話。


    就比如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就不遵軍令,帶八百人私自離開大軍千裏去找匈奴人決戰。


    按照大漢朝正常的軍功評判,霍去病違反了“遵守主將命令”這條戰場上的第一鐵則,不管他立下多大的功勞,撐死也就是一個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結果呢?


    劉徹直接大手一揮,給了霍去病一個冠軍侯。


    列侯!


    是,劉徹這麽做,的確是讓霍去病開啟了傳奇人生,讓華夏多了一位百世流芳的民族英雄。


    但實際上,劉徹對霍去病的封賞也徹底讓大漢軍功製度爛掉了。


    其他人不可避免地會想:


    “霍去病能破例,憑什麽我不能?”


    “你當皇帝的不給我破例,你就是偏心!”


    不僅如此,劉徹其實還有一個問題。


    初期,小功重賞,有錯重罰。


    後期,大功薄賞,有錯依然重罰。


    這也就是金幕中剛剛張次公等人和衛青對話透露出來的玄機。


    隋文帝當然明白劉徹這麽做的原因。


    說白了,國家財政不夠了!


    隻要是被封為列侯級別,都會有食邑,最少的一般也有八百戶到一千戶,像衛青霍去病這種更是直接萬戶侯。


    劉徹這個時候的列侯封地,當然不像春秋戰國時候那樣,屬於列侯的獨立王國。


    但,有一樣東西列侯是能享受的,那就是封地食邑上交的稅賦。


    “食邑”這兩個字就很明顯,就是讓列侯們吃這些食邑戶口的稅賦來養自己嘛。


    問題是,食邑裏的戶口,那也是大漢的老百姓啊。


    這些食邑戶口都劃給列侯了,大漢國庫收到的稅賦自然也就少了。


    還是以衛青霍去病為例,兩個萬戶侯,就算最低標準,兩萬戶好了。


    一戶也按最低標準五口人來算,兩萬戶就是十萬人。


    換言之,單單是為了供養衛青、霍去病兩人,大漢朝廷就要損失來自十萬老百姓的收入。


    劉徹在漢匈戰爭到金幕播放這個時間點,已經先後封了幾十個列侯!


    這就完了?


    別忘了,大漢還有許多列侯呢!


    開國功臣集團,漢文帝的親信,漢景帝的親信,漢武帝的親信……


    總數加起來,沒有三四百,至少一兩百是跑不掉的。


    為了奉養這些列侯,大漢損失了至少數以百萬計老百姓的稅賦收入。


    這就不是一筆小錢了。


    本來國庫為了打仗就已經是非常吃緊了,現在打完了還要封列侯讓國庫繼續損失財源,劉徹肯定不願意幹啊。


    所以在衛霍出征的後期,經濟吃緊的劉徹不得已之下,隻能選擇減少封侯的數量。


    可這種迫不得已,臣子們當然是不可能理解的。


    以前的人有好處,憑什麽現在我們這批就沒有了?


    以前的人給大漢賣命,難道現在我們這一批就不是了?


    這種事情,其實就是君臣之間的一種博弈。


    無關對錯,隻在於立場。


    誰都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損,最終搞出了這麽一個雙輸的局麵。


    楊勇認真地聽著隋文帝的分析,內心之中感覺又獲得了許多對皇帝、臣子以及治國利益分配的知識點。


    楊勇忍不住道:


    “那父皇覺得,要怎麽樣才能逆轉這種雙輸的局麵呢?”


    隋文帝灑然一笑,道:


    “那太簡單了,隻要把大漢治理得像朕的大隋一樣富庶就可以嘞。”


    楊勇一時間無言以對。


    隋文帝的這句話對嗎?


    那是太對了。


    以大隋開皇之治的國力,哪怕是沒有金幕出現之前,隨隨便便都能支撐劉徹那種級別和頻率的戰爭。


    就算是隋煬帝楊廣這種敗家子,也得先來個興建東都,巡遊江南,開鑿大運河,再加上整整三次百萬大軍出征高句麗,才能把大隋徹底搞崩呢。


    劉徹這幾萬十萬的出征,算個屁啊!


    但是問題來了。


    劉徹接手的文景之治,論富庶程度壓根就比不上大隋的開皇之治啊。


    隋文帝這種話,就有點百億富翁欺負億萬富翁的意思了。


    看著一臉無語加無奈的楊勇,隋文帝笑了起來。


    “傻孩子,朕逗你玩呢。”


    逗兒子真的很好玩嗎?


    隻要當過爹的都知道,那可是太好玩了!


    楊勇:“……”


    此刻的楊勇,心情非常複雜。


    自家嚴肅的老爹,啥時候變成了這種樣子?


    嗯,好像是自從金幕出現後,隋文帝就越來越活潑了。


    返老還童了屬於是。


    楊勇這麽一想,越發蛋疼了。


    金幕也不全然都是好事啊。


    隋文帝笑嗬嗬地開口道:


    “好了,說正事吧。”


    “其實就算是大漢,也同樣有辦法能應對的。”


    “劉徹隻要有點耐心,平均五年發動一場戰爭就行。”


    五年一場的戰爭頻率,大漢國庫是絕對能支持住的。


    民間的老百姓也能承受得了這種頻率的服徭役。


    國庫能支持得住,出征的將軍們就一直能獲得豐厚賞賜,自然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出戰熱情。


    還是那句老話。


    打仗,打的就是錢,是經濟,是國力!


    隻要有充足的國力,以大漢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還怕找不到人來賣命?


    有句話說得最直觀,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隋文帝淡淡道:


    “劉徹的問題,就是他太心急了。”


    “過於好大喜功,想要將原本幾十年解決的事情,一口氣在十年裏解決。”


    “大漢的國力壓根就支撐不起這種烈度的戰爭,國家不給他搞窮才怪。”


    匈奴很弱嗎?


    劉徹麵對的匈奴可一點都不弱。


    那是一個掌控了從遼東到西域,幅員萬裏,資源眾多,騎兵強悍的大帝國。


    在全麵開戰的時候,匈奴帝國也才僅僅傳承到了第三代單於。


    從王朝周期律來看,這個時候的匈奴帝國依舊還在巔峰,甚至有繼續往上走的潛質。


    劉徹硬生生地用一次次戰爭將上升期的匈奴給幹得粉碎,從一個遊牧帝國退化到了隻有漠北的遊牧民族。


    想要實現這一點,怎麽可能不付出代價?


    代價就是,大漢國庫窮了,老百姓生活越來越難過了。


    將軍們也不願意出征了,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都來了。


    現實社會不是小說,戰爭資源也不是敲一敲鍵盤就能憑空出現的。


    劉徹為了實現自己幹碎匈奴帝國的夢想,讓整個大漢跟著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南越國之亂,其實就是這種代價開始初步反噬的征兆。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劉徹陰沉著臉,迴到了禦書房中。


    他大發雷霆,將禦書房砸得亂七八糟。


    “這些家夥,朕給他們封侯,給他們爵位俸祿,讓他們擁有常人難及的尊貴地位。”


    “他們竟然這麽迴報朕?”


    “在朕需要他們給朕賣命的時候,他們竟然隻會沉默?”


    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劉徹心態瞬間大爆炸。


    這位早就已經習慣了勝利的漢武大帝,壓根就沒想到,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金幕中的劉徹沒想到,金幕之外西漢世界線的漢武帝同樣也沒想到。


    漢武帝看著金幕中憤怒的自己,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還是太年輕了啊。”


    在這條世界線上,南越國早就已經被解決了,而且解決得非常簡單。


    火槍火炮這種東西,在奔馳如飛的草原上可能還沒那麽好用。


    可在嶺南這種山嶺地區,最適合步兵發揮的主場,火槍火炮就是神器!


    大漢征服南越國的過程,順利得完全沒有任何意外。


    就連負責記載的司馬遷也就輕描淡寫一句話。


    “乙醜年,帝命將軍次公滅南越。”


    就完了。


    太順利了。


    完全沒啥值得寫的。


    華夏的史家最喜歡寫的從來都不是勝利。


    而是失敗。


    但凡失敗,史官們長篇累牘,一改惜字如金的風格,恨不得把每一個失敗的細節都寫出來。


    必須要讓後人銘記!


    至於勝利嘛,一筆帶過就行。


    贏都贏了,有什麽好寫的?


    以至於後世有人吐槽。


    看華夏的曆史,總是會發現各種各樣,類型各異的失敗。


    但就很奇怪。


    經曆了這麽多次大大小小失敗的華夏,從一個隻在黃河流域發展的民族,變成了現代擁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穩穩位居世界前列的超級疆域大國。


    倒是其他那些經常在自家神話典籍中吹噓各種輝煌大勝的民族,一看現代疆域,比起華夏來說就是螞蟻對大象。


    為啥是神話典籍而不是史書?


    因為整個地球文明中,華夏文明是唯一一個從公元前就開始堅持寫史,著史直到現代,擁有最詳細曆史資料的。


    其他各個民族沒有這種習慣,他們對曆史的記載要麽是靠神話典籍,甚至有些是靠當時作家寫的小說!


    曆史上的甜蜜嘛,淺嚐輒止就行。


    曆史上的痛楚,那就必須銘記在心!


    憶苦思甜,為啥憶苦會放在思甜之前,就是因為吃過苦,才更願意奮鬥,才更能保證一個文明的存續。


    漢武帝感慨道:


    “還好用金幕的出現,朕不需要再經曆金幕中視頻裏的這種折騰了。”


    漢武帝對金幕中的自己,那是完全能做到感同身受的。


    哦,也不對,可能也感同身受不了。


    因為現在的大漢真的非常富庶了。


    金幕給大漢帶來的是全方麵的發展,尤其是在兌換了《工業革命》之後。


    現在的大漢基本可以算是一個初級工業化的國家了。


    可別小看這個“初級”工業化。


    再初級,那也是工業國家。


    工業國家打農業國家,那就是降維打擊。


    不信?


    看看滿清後期是怎麽被各路工業化國家輪番暴打的就知道了。


    甚至就連滿清東邊,跪舔華夏一千年的倭國,都能在“明治維新”這種完全不徹底,保留了巨量封建殘餘的工業化之後,於甲午戰爭中暴打滿清。


    工業化,就相當於是小說之中的飛升。


    哪怕是再初級的飛升,打起凡人來也是輕輕鬆鬆,手拿把掐。


    大漢本來就是同時代最強的農業國。


    現在直接進化到了工業國。


    那還能有什麽苦吃?


    大漢的軍隊出去走一圈,就一句話。


    “你們一起上吧,我趕時間!”


    老百姓的日子,也好過了很多。


    倒不是漢武帝變仁慈了。


    事實上,什麽商業稅和各種跟工業相關的稅收,漢武帝一點沒少收。


    但大漢的老百姓,生活依舊肉眼可見地變好了。


    為啥?


    因為有了新的壓榨對象。


    大漢的對外戰爭,帶來了巨量的資源,以及巨量的奴隸。


    大漢的統治階級們,壓根就看不上大漢老百姓身上這三瓜兩棗。


    直接去搶異族的,他不香嗎?


    大量奴隸的輸入,更是填補了大漢人力資源的缺口。


    現在大漢普通老百姓家裏,有三個五個異族奴隸的,那太常見了。


    嗯,沒錯,大漢現在是廢除奴隸製度了。


    所以這些異族也不叫奴隸,而是叫做“家仆”。


    終身家仆,不發工錢的那種。


    上頭沒有皇帝和統治階級的拚命吸血,下麵還有家仆們幫忙幹活。


    再加上工業化帶來的各種便利,鐵路、巨量工業商品、暴增的食物產量,以及欣欣向榮的國勢。


    大漢老百姓的日子怎麽可能不好呢?


    漢武帝想到這裏,忍不住感慨道:


    “金幕,真是神了!”


    沒有金幕,這一切怎麽可能發生呢?


    漢武帝看著金幕中的劉徹,心中突然有些好奇。


    金幕的出現,是在曆史上霍去病即將死亡的時間點。


    如今金幕中播放的內容雖然是原來的曆史,但對這條世界線的漢武帝來說,卻是他沒經曆過的人生了。


    漢武帝很想知道,曆史上的自己,究竟會怎麽做,才能解決南越國之事引發的相關問題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石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石堅並收藏盤點敗家皇帝,開國太祖們傻眼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