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眾人不讚同的目光,最後胡雨微隻能下地幹活,不過她幹的也跟其他小媳婦一樣,就是撿地上的麥穗,或者去曬穀場幫忙曬一下穀子。
在她幹活的時候,蘇言就在朱家人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歡聲笑語的令人羨慕。
蘇言看到胡雨微在看她,眼裏透著羨慕和嫉妒。
胡雨微剛想露出一抹委屈又堅強的微笑,誰知蘇言已經冷漠的移開了目光,就像她是個無關緊要的陌生人一樣。
胡雨微心中微痛,以前的蘇言最是仗義又心軟,如今看到她受苦,都不會再為她說一句話。
蘇言送了水和饅頭,又帶著大寶小寶,三丫離開了。
這時候沒有嬰兒車,但有朱斌給他們做的愛心推推車。
蘇言推著大寶、小寶,兩兄妹隻相差六個月,現在大寶已經會走一點點路了,小寶卻剛能坐立不倒。
三丫在一旁拿著空籃子,畫麵看起來溫馨又和諧。
蘇言一個人照顧三個小孩子,其中兩個還是嬰兒,旁人也不是說她逃避勞動,畢竟朱家能下地幹活的人都下地幹活了,家裏兩個嬰兒總要有人帶吧。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下地幹活還沒有帶嬰兒累呢。
蘇言推著兩個小嬰兒,帶著三丫迴到朱家。
想著午飯給他們弄什麽呢?
剛剛送過去的水和饅頭隻是早上的早點,現在都是從早上五點半就要去地裏幹活,早上這段時間天氣涼快,他們都會爭取多幹一點,中午和下午都太熱了,人也容易中暑。
蘇言想著做點開胃的菜,一個醋溜白菜,再來個涼拌黃瓜薑絲,最後做一個土豆、豌豆、紅蘿卜丁、臘肉丁的燜飯。
中午這頓要吃好,下午才有力氣幹活。
她還打算煮一鍋綠豆湯,清熱解暑。
蘇言這邊在為中午做的菜做準備,那邊吃著饅頭和涼白開的朱家人和其他社員正在聊著天。
他們看朱家人吃的大白饅頭,無不驚歎道:“這是你家大兒媳做的饅頭?”
朱母:“是啊,現在家裏就她一個人,她不做誰做。”
黃大娘:“我看人家蘇知青最近改變了很多,經常上山去采山貨,比以前可勤快了不少。”
劉大娘:“可不是,跟我們家那個敗家娘們比起來,蘇言可算是勤快多了。”
朱母謙虛道:“哪裏勤快了,隻能說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那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現在朱斌去做學徒,她也知道男人辛苦,人也成熟懂事了一些,知道為家裏分擔一些了。”
黃大娘:“隻要她慢慢的改變,這總是好的,我看這大白饅頭做的有模有樣的,再說她帶著三個孩子,孩子們都乖乖的,可見她為人還是很善良的,孩子最會分辨誰對他好或者不好了。看那小推車,兩個小寶模樣都乖巧,眼睛骨碌碌的跟著她打轉,可見他們是喜歡她的。”
說到這裏,朱母不得不替她說幾句好話了。
朱母:“要說對孩子們好,我那個大兒媳還真是沒話說,自從她大哥給她寄錢後,家裏的雞蛋就沒斷過,不管是大丫還是小寶,天天都有雞蛋吃,你看我家那幾個孫女,一個個都長肉了,這都是她的功勞。有一說一,在對孩子上,她是大方的,也不計較,這一點倒是比許多人強。”
黃大娘:“是吧,要我說,能對孩子們好的女人,再懶再任性又能壞到哪裏去,你別整天說人家敗家,人家以前是知青,哪裏受過這種苦,能多體諒包容一點就體諒包容一點。”
朱母訕訕道:“我哪有不體諒她,之前那兩年她生病哪迴看病我沒出錢,我就是嘴上說說,我要敢對她不好,我們家朱斌第一個埋怨我。”
旁邊聽的幾位大娘都笑了,說他們老朱家盡出情種,這一輩就數朱斌最疼自己的婆娘。
劉大娘在一旁唉聲歎氣,說人比人氣死人,現在她是看胡雨微一百個不滿意。
“我家那個攪家精,還沒嫁進來就鬧著讓鄭成分了家,現在仗著肚子裏懷了一個,什麽都不願意幹,掃把倒了都不扶一下的人,一家人互相幫襯有什麽錯,她就自私自利,巴不得我兒子跟老鄭家斷絕往來才開心。”
眾人聽著劉大娘的吐槽,一時之間也找不到話安慰。
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說多錯多,隻當個熱鬧聽一聽就好。
而另一邊的楊丹,跟妯娌們坐在一起吃東西,也在聊蘇言。
康晴:“你們家大寶一點不認人,蘇言都能帶呀。”
楊丹:“大嫂很受小孩子們喜歡的,我家大寶別的人不讓抱,就喜歡大嫂抱他,每次一看到大嫂,他就伸手要抱抱,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才是他媽呢。”
說到這裏,楊丹還有些吃味呢,就連他們家喜樂想抱兒子,兒子對他也是愛搭不理的,不知道怎麽迴事兒,她兒子就是特別喜歡蘇言抱他。
薛明:“蘇言經常給他們糖吃,小孩子最容易被收買了。”
楊丹:“大嫂很大方,不過也講究,每次吃了糖都要求幾個娃兒要刷牙,大寶她是不會給他糖吃的,怕大寶卡住。”
劉桂香:“嗯,蘇言對孩子照顧的還算精細,你看人家的小寶,現在看起來白白嫩嫩的比村裏別家的小孩可愛多了。穿的又可愛,人又粉嘟嘟的,我每迴看到都想去捏她的臉。”
也不是城裏人都會養孩子,但蘇言養的孩子看起來就是比別人的更好,不僅長得好,穿的也好看,渾身幹淨清爽,讓人看到就心生喜歡。
要說天水村,誰家的娃娃穿的最幹淨,最漂亮,那肯定是蘇言的小寶無疑。
不知不覺間,蘇言在天水村的名聲竟然好起來,大家不再認為她是個啥事不幹的攪家精,反而覺得她持家有道,帶娃有方。
相反的,胡雨微的名聲卻在悄然變壞,成為懶婆娘的代名詞。
在她幹活的時候,蘇言就在朱家人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歡聲笑語的令人羨慕。
蘇言看到胡雨微在看她,眼裏透著羨慕和嫉妒。
胡雨微剛想露出一抹委屈又堅強的微笑,誰知蘇言已經冷漠的移開了目光,就像她是個無關緊要的陌生人一樣。
胡雨微心中微痛,以前的蘇言最是仗義又心軟,如今看到她受苦,都不會再為她說一句話。
蘇言送了水和饅頭,又帶著大寶小寶,三丫離開了。
這時候沒有嬰兒車,但有朱斌給他們做的愛心推推車。
蘇言推著大寶、小寶,兩兄妹隻相差六個月,現在大寶已經會走一點點路了,小寶卻剛能坐立不倒。
三丫在一旁拿著空籃子,畫麵看起來溫馨又和諧。
蘇言一個人照顧三個小孩子,其中兩個還是嬰兒,旁人也不是說她逃避勞動,畢竟朱家能下地幹活的人都下地幹活了,家裏兩個嬰兒總要有人帶吧。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下地幹活還沒有帶嬰兒累呢。
蘇言推著兩個小嬰兒,帶著三丫迴到朱家。
想著午飯給他們弄什麽呢?
剛剛送過去的水和饅頭隻是早上的早點,現在都是從早上五點半就要去地裏幹活,早上這段時間天氣涼快,他們都會爭取多幹一點,中午和下午都太熱了,人也容易中暑。
蘇言想著做點開胃的菜,一個醋溜白菜,再來個涼拌黃瓜薑絲,最後做一個土豆、豌豆、紅蘿卜丁、臘肉丁的燜飯。
中午這頓要吃好,下午才有力氣幹活。
她還打算煮一鍋綠豆湯,清熱解暑。
蘇言這邊在為中午做的菜做準備,那邊吃著饅頭和涼白開的朱家人和其他社員正在聊著天。
他們看朱家人吃的大白饅頭,無不驚歎道:“這是你家大兒媳做的饅頭?”
朱母:“是啊,現在家裏就她一個人,她不做誰做。”
黃大娘:“我看人家蘇知青最近改變了很多,經常上山去采山貨,比以前可勤快了不少。”
劉大娘:“可不是,跟我們家那個敗家娘們比起來,蘇言可算是勤快多了。”
朱母謙虛道:“哪裏勤快了,隻能說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那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現在朱斌去做學徒,她也知道男人辛苦,人也成熟懂事了一些,知道為家裏分擔一些了。”
黃大娘:“隻要她慢慢的改變,這總是好的,我看這大白饅頭做的有模有樣的,再說她帶著三個孩子,孩子們都乖乖的,可見她為人還是很善良的,孩子最會分辨誰對他好或者不好了。看那小推車,兩個小寶模樣都乖巧,眼睛骨碌碌的跟著她打轉,可見他們是喜歡她的。”
說到這裏,朱母不得不替她說幾句好話了。
朱母:“要說對孩子們好,我那個大兒媳還真是沒話說,自從她大哥給她寄錢後,家裏的雞蛋就沒斷過,不管是大丫還是小寶,天天都有雞蛋吃,你看我家那幾個孫女,一個個都長肉了,這都是她的功勞。有一說一,在對孩子上,她是大方的,也不計較,這一點倒是比許多人強。”
黃大娘:“是吧,要我說,能對孩子們好的女人,再懶再任性又能壞到哪裏去,你別整天說人家敗家,人家以前是知青,哪裏受過這種苦,能多體諒包容一點就體諒包容一點。”
朱母訕訕道:“我哪有不體諒她,之前那兩年她生病哪迴看病我沒出錢,我就是嘴上說說,我要敢對她不好,我們家朱斌第一個埋怨我。”
旁邊聽的幾位大娘都笑了,說他們老朱家盡出情種,這一輩就數朱斌最疼自己的婆娘。
劉大娘在一旁唉聲歎氣,說人比人氣死人,現在她是看胡雨微一百個不滿意。
“我家那個攪家精,還沒嫁進來就鬧著讓鄭成分了家,現在仗著肚子裏懷了一個,什麽都不願意幹,掃把倒了都不扶一下的人,一家人互相幫襯有什麽錯,她就自私自利,巴不得我兒子跟老鄭家斷絕往來才開心。”
眾人聽著劉大娘的吐槽,一時之間也找不到話安慰。
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說多錯多,隻當個熱鬧聽一聽就好。
而另一邊的楊丹,跟妯娌們坐在一起吃東西,也在聊蘇言。
康晴:“你們家大寶一點不認人,蘇言都能帶呀。”
楊丹:“大嫂很受小孩子們喜歡的,我家大寶別的人不讓抱,就喜歡大嫂抱他,每次一看到大嫂,他就伸手要抱抱,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才是他媽呢。”
說到這裏,楊丹還有些吃味呢,就連他們家喜樂想抱兒子,兒子對他也是愛搭不理的,不知道怎麽迴事兒,她兒子就是特別喜歡蘇言抱他。
薛明:“蘇言經常給他們糖吃,小孩子最容易被收買了。”
楊丹:“大嫂很大方,不過也講究,每次吃了糖都要求幾個娃兒要刷牙,大寶她是不會給他糖吃的,怕大寶卡住。”
劉桂香:“嗯,蘇言對孩子照顧的還算精細,你看人家的小寶,現在看起來白白嫩嫩的比村裏別家的小孩可愛多了。穿的又可愛,人又粉嘟嘟的,我每迴看到都想去捏她的臉。”
也不是城裏人都會養孩子,但蘇言養的孩子看起來就是比別人的更好,不僅長得好,穿的也好看,渾身幹淨清爽,讓人看到就心生喜歡。
要說天水村,誰家的娃娃穿的最幹淨,最漂亮,那肯定是蘇言的小寶無疑。
不知不覺間,蘇言在天水村的名聲竟然好起來,大家不再認為她是個啥事不幹的攪家精,反而覺得她持家有道,帶娃有方。
相反的,胡雨微的名聲卻在悄然變壞,成為懶婆娘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