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家,朱家人給了蘇言一百五十塊錢,本來賣大棗的錢已經不夠自行車票錢了,還是朱母從公中拿出了四十塊出來,才算是填平了這筆賬。
也就相當於,朱家買自行車,總共隻花了四十元,其他都是賣大棗的錢。
胡雨微和陳嬌得知蘇言的大哥給她寄了一張自行車票來,如今新的自行車已經騎上了,就嫉妒的不行。
看朱家人捧著蘇言的樣子,兩人心裏隱隱還是有些不得勁兒。
雖然朱母到處說蘇言是敗家娘們兒,可又有哪一件事沒順著她的心意。
蘇言的任性,總是會被人包容,最後別人做出妥協。
而她們根本沒有任性的資格,隻能在深夜跟丈夫訴苦,有時候還得不到他們的體諒。
她們雖嫁的好,可是婆家人卻對她們諸多刁難,尤其是胡雨微,恨死了鄭家的那些極品親戚,是能不來往就不來往。
尤其是鄭成他媽,隔三差五就要來惡心她一迴,不從她手裏摳點東西,就不肯走。
她雖沒幹什麽重活,可每天麵對這些極品親戚,每天跟他們鬥,精神上也是會疲憊的,甚至這種疲憊超出了身體上的疲憊。
陳嬌也沒好多少,婆婆麵熱心黑,每次都打著為他們好的旗幟,讓她做這做那,就見不得她清閑。
隻要她一清閑,她婆婆就各種訴苦,說他們不會過日子,不會為將來打算,一副好像她做了什麽天大的錯事似的。
想到陳棟雖是在鋼鐵廠上班,每個月會給她生活費,可她也並沒有因此比蘇言過的更清閑。
她經常被要求去打豬草,或者在家裏種菜,養雞。
家裏的自行車,說是給她的聘禮,可陳家的人,三天兩頭來借,她不借吧,人家說她小氣,她借吧,那些人又不知道愛惜,她都快被他們煩死了。
朱家人雖然到處說蘇言敗家,說她不會過日子,可處處對她忍讓,聽她的妯娌們說。
現在蘇言在朱家除了偶爾做飯,其他家務活都是不用幹的,那手白皙的跟城裏的大小姐一樣。
陳嬌和胡雨微心想,她以前可不就是大小姐嘛,這麽多年她依舊過著大小姐的生活,總有人會為她的一切買單。
朱家自從買了自行車後,朱家人上山的次數也更多了。
別人問就是家裏揭不開鍋,隻能靠山吃山,多上山碰運氣。
私底下,朱家人吃的算是村裏頭一份了。
隔壁康晴、劉桂香她們幾家偶爾聞到肉香,都會忍不住猜想,四叔家是不是又獵到野雞野兔了?
同時,她們也更相信小寶是福娃的話。
自從蘇言對小寶好後,眼見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雖說買了自行車家裏捉襟見肘,可他們經常上山打獵,反而吃的比從前更好。
幾個妯娌坐在一起聊天時,就說過這個問題。
康晴:“你們家不是鬧饑荒嗎,怎麽我每天還能聞到肉味?”
薛明也附和道:“就是,我們都快被饞死了。”
劉桂香也逼問道:“你們老實說,是不是偷偷發財了,連我們都瞞著?”
楊丹直唿冤枉:“哪有什麽發財,你們是看到我們一家經常上山的,要不是鬧饑荒,誰家沒事幹往山上跑,前山都快被村裏人薅禿嚕皮了,我們有什麽辦法隻能往深山走。往深山走又危險不說,還容易迷路,也就是我們運氣好,打到幾迴野雞,不然家裏真的是揭不開鍋了。”
康晴不信道:“蘇言她大哥連自行車票都肯給,怎麽不多寄點錢過來?”
楊丹:“大嫂娘家大哥是寄了錢給她不假,可她也不可能全拿出來給我們用呀,再說我們也不好意思占她便宜。她偶爾去鎮上買些雞蛋,糕點迴來給孩子們吃,我們就已經很感謝她了。”
薛明:“她大哥到底寄了多少錢給她,你們知道嗎?”
楊丹搖了搖頭,表示:“大嫂又不是傻子,她的私房錢,怎麽可能告訴我們。不過她為人也大方,買了什麽好吃的都會給孩子們吃,偶爾也會買些東西迴來幫補家裏,你們聞到的肉味,估計就是大嫂去鎮上買肉的那幾迴。”
幾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心裏對這個弟妹也是有些嫉妒的。
所以有個有錢的娘家,在婆家的地位都會提高很多。
就算蘇言整日遊手好閑,可她大哥會補貼她,她不缺錢花,就可以不看任何人臉色過活。
再加上朱斌又對她全心全意,她說什麽就是什麽,這種好日子,是她們羨慕不來的。
在別人看來朱家人日子過的緊巴巴,隻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從上山後,家裏的收入直線上升,存款也是與日俱增。
他們上山采摘打獵所得,都歸個人所有,朱母沒有強迫他們拿出來。
就連朱貞都存了四五十塊錢了,她每次都會給朱母一部分,算是對家裏的貢獻。
朱貞六月高中畢業後,就留在家裏幹家務了。
早上帶著三個侄女去打豬草,下午跟在蘇言身邊做衣服。
如果蘇言要上山,她肯定會跟隨在左右。
二哥、二嫂上山她都懶得跟,就喜歡跟在蘇言身邊。
她感覺還是跟著大嫂最靠譜,不然她也不會都存了五十多塊錢了,這還隻是其中的一半,另一半給了朱母。
自從蘇言給小寶了做了連體衣打底衫後,其他幾位嫂子也跟著學,如今村裏人都覺得這種款式的衣服方便又好穿,有小孩的人家,都想做給自己的孩子穿。
朱貞做衣服,也不是給自己做,而是幫蘇言做。
蘇言要給小寶準備冬衣,她一個人的速度太慢了,正好朱貞有時間,就幫她一起做。
朱貞心裏時常感歎,大嫂就是因為對小寶轉變了態度後,才開始運氣好的,小寶肯定是個福娃,她也要對小寶更好才行。
也就相當於,朱家買自行車,總共隻花了四十元,其他都是賣大棗的錢。
胡雨微和陳嬌得知蘇言的大哥給她寄了一張自行車票來,如今新的自行車已經騎上了,就嫉妒的不行。
看朱家人捧著蘇言的樣子,兩人心裏隱隱還是有些不得勁兒。
雖然朱母到處說蘇言是敗家娘們兒,可又有哪一件事沒順著她的心意。
蘇言的任性,總是會被人包容,最後別人做出妥協。
而她們根本沒有任性的資格,隻能在深夜跟丈夫訴苦,有時候還得不到他們的體諒。
她們雖嫁的好,可是婆家人卻對她們諸多刁難,尤其是胡雨微,恨死了鄭家的那些極品親戚,是能不來往就不來往。
尤其是鄭成他媽,隔三差五就要來惡心她一迴,不從她手裏摳點東西,就不肯走。
她雖沒幹什麽重活,可每天麵對這些極品親戚,每天跟他們鬥,精神上也是會疲憊的,甚至這種疲憊超出了身體上的疲憊。
陳嬌也沒好多少,婆婆麵熱心黑,每次都打著為他們好的旗幟,讓她做這做那,就見不得她清閑。
隻要她一清閑,她婆婆就各種訴苦,說他們不會過日子,不會為將來打算,一副好像她做了什麽天大的錯事似的。
想到陳棟雖是在鋼鐵廠上班,每個月會給她生活費,可她也並沒有因此比蘇言過的更清閑。
她經常被要求去打豬草,或者在家裏種菜,養雞。
家裏的自行車,說是給她的聘禮,可陳家的人,三天兩頭來借,她不借吧,人家說她小氣,她借吧,那些人又不知道愛惜,她都快被他們煩死了。
朱家人雖然到處說蘇言敗家,說她不會過日子,可處處對她忍讓,聽她的妯娌們說。
現在蘇言在朱家除了偶爾做飯,其他家務活都是不用幹的,那手白皙的跟城裏的大小姐一樣。
陳嬌和胡雨微心想,她以前可不就是大小姐嘛,這麽多年她依舊過著大小姐的生活,總有人會為她的一切買單。
朱家自從買了自行車後,朱家人上山的次數也更多了。
別人問就是家裏揭不開鍋,隻能靠山吃山,多上山碰運氣。
私底下,朱家人吃的算是村裏頭一份了。
隔壁康晴、劉桂香她們幾家偶爾聞到肉香,都會忍不住猜想,四叔家是不是又獵到野雞野兔了?
同時,她們也更相信小寶是福娃的話。
自從蘇言對小寶好後,眼見著日子一天天好起來,雖說買了自行車家裏捉襟見肘,可他們經常上山打獵,反而吃的比從前更好。
幾個妯娌坐在一起聊天時,就說過這個問題。
康晴:“你們家不是鬧饑荒嗎,怎麽我每天還能聞到肉味?”
薛明也附和道:“就是,我們都快被饞死了。”
劉桂香也逼問道:“你們老實說,是不是偷偷發財了,連我們都瞞著?”
楊丹直唿冤枉:“哪有什麽發財,你們是看到我們一家經常上山的,要不是鬧饑荒,誰家沒事幹往山上跑,前山都快被村裏人薅禿嚕皮了,我們有什麽辦法隻能往深山走。往深山走又危險不說,還容易迷路,也就是我們運氣好,打到幾迴野雞,不然家裏真的是揭不開鍋了。”
康晴不信道:“蘇言她大哥連自行車票都肯給,怎麽不多寄點錢過來?”
楊丹:“大嫂娘家大哥是寄了錢給她不假,可她也不可能全拿出來給我們用呀,再說我們也不好意思占她便宜。她偶爾去鎮上買些雞蛋,糕點迴來給孩子們吃,我們就已經很感謝她了。”
薛明:“她大哥到底寄了多少錢給她,你們知道嗎?”
楊丹搖了搖頭,表示:“大嫂又不是傻子,她的私房錢,怎麽可能告訴我們。不過她為人也大方,買了什麽好吃的都會給孩子們吃,偶爾也會買些東西迴來幫補家裏,你們聞到的肉味,估計就是大嫂去鎮上買肉的那幾迴。”
幾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心裏對這個弟妹也是有些嫉妒的。
所以有個有錢的娘家,在婆家的地位都會提高很多。
就算蘇言整日遊手好閑,可她大哥會補貼她,她不缺錢花,就可以不看任何人臉色過活。
再加上朱斌又對她全心全意,她說什麽就是什麽,這種好日子,是她們羨慕不來的。
在別人看來朱家人日子過的緊巴巴,隻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從上山後,家裏的收入直線上升,存款也是與日俱增。
他們上山采摘打獵所得,都歸個人所有,朱母沒有強迫他們拿出來。
就連朱貞都存了四五十塊錢了,她每次都會給朱母一部分,算是對家裏的貢獻。
朱貞六月高中畢業後,就留在家裏幹家務了。
早上帶著三個侄女去打豬草,下午跟在蘇言身邊做衣服。
如果蘇言要上山,她肯定會跟隨在左右。
二哥、二嫂上山她都懶得跟,就喜歡跟在蘇言身邊。
她感覺還是跟著大嫂最靠譜,不然她也不會都存了五十多塊錢了,這還隻是其中的一半,另一半給了朱母。
自從蘇言給小寶了做了連體衣打底衫後,其他幾位嫂子也跟著學,如今村裏人都覺得這種款式的衣服方便又好穿,有小孩的人家,都想做給自己的孩子穿。
朱貞做衣服,也不是給自己做,而是幫蘇言做。
蘇言要給小寶準備冬衣,她一個人的速度太慢了,正好朱貞有時間,就幫她一起做。
朱貞心裏時常感歎,大嫂就是因為對小寶轉變了態度後,才開始運氣好的,小寶肯定是個福娃,她也要對小寶更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