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幾天蘇言都沒有再上山,經常上山次次都有收獲反而惹人嫉妒,再說她之前帶迴來的臘肉和兔子、木耳還能吃幾頓呢。
朱母舍不得吃臘肉,還想留起來過年吃。
蘇言直接勸道:“媽,我哥還會給我寄的,你這到過年還有好幾個月呢,別臘肉最後便宜了耗子,再說放久了容易變質,味道就不好了。”
朱母:“一天到晚就想著吃,一下子都吃完了,後麵就看別人吃好的流口水吧。再說再放兩個月就農忙了,到時候可以給大家補一補身體。”
蘇言:“媽,你就別小家子氣了,我大哥給我寄過來就是讓我現在補身體的,我還要給小寶喂奶呢,你要是不吃,那我就自己做來吃了?”
朱母:“好好好,你大哥給你寄的,你愛怎麽就怎麽樣吧,我不管了。”
朱母氣衝衝的離開了,蘇言也懶得去管她,這個年代經曆過饑餓的人都崇尚節儉。
要想改變她們節儉的觀念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蘇言我行我素,當天就在蒸飯的時候,按照一人三片的量,蒸在了飯上。
臘肉蒸出來的油脂浸透在米飯裏,那股肉香味,彌漫了整個廚房。
飯裏不僅有臘肉,還有豌豆,土豆,紅蘿卜。
這幾種菜加上臘肉,就是現代最常見的銅鍋洋芋飯。
隻是蘇言的臘肉蒸在最上麵,為了方便平均分給每個人。
朱家的人迴來,聞到臘肉香味,原本隻是有點餓,瞬間變得饑腸轆轆,仿佛一刻也等不下去了。
今天分飯的任務是蘇言的,她先是夾三塊臘肉到碗裏,然後再舀混著土豆、豌豆、紅蘿卜的飯到碗裏。
朱家的人目不轉睛的盯著她分飯,三個女娃更是不停的咽口水,被這飯香味和肉香味饞的不行。
朱喜樂不禁問道:“大嫂,你這是什麽飯,為什麽這樣做?”
蘇言:“這是我在食譜上看到的,屬於貴州那邊的美食,銅鍋洋芋飯。飯裏的配料也不一定都用這些,主要是看個人喜歡。可以用臘肉,也可以用火腿,還可以用香腸,要是有條件,這些都可以放進去,混合著燜飯,不用下飯菜都很好吃了。”
朱母嘀嘀咕咕道:“還配菜呢,這飯裏的配菜就夠多了。”
蘇言沒理她,繼續分飯。
分到飯的人,立馬開始狼吞虎咽起來,吃的那叫一個滿足。
碗底的臘肉,根本舍不得吃,都要留著最後吃。
大家都在心裏默默的數了,每個人都是三片臘肉,就連小孩子也是一樣的,沒有偏心任何人。
朱斌吃著蘇言遞給他的飯,心裏異常滿足。
最近蘇言的改變,令他有一種不真實感。
他做夢都想要這樣溫馨又恬淡的生活。
今天做了燜飯,下飯菜隻有兩個涼菜,一個涼拌藕片,一個涼拌黃瓜。
這兩個涼菜很下飯,再說還有每次吃飯必備的酸菜,一家人吃的心滿意足。
吃完飯,都不用蘇言開口,楊丹就讓兩個大的孩子收拾碗筷洗碗。
要是在別家,像大丫這樣的女孩兒,想分一塊肉吃都難,更別說她家三個都分到了肉,還跟大人一樣的分量。
也就是大嫂這種從小生活在大城市的千金小姐,才沒有概念,不計較這些。
但凡換個妯娌,換個農村姑娘,隻怕今天她的女兒都隻能看著大人吃肉,能分到一塊都算是對方大方了。
楊丹之前對蘇言是有怨言的,憑什麽她幹這麽多活,蘇言可以什麽都推給大哥去做。
然而,這些天看她對一家人的態度,看她有條件後,從不吝嗇分她的東西給大家吃,就知道她是個大方不計較的人。
心眼不壞,就是一時之間改不了大小姐脾氣。
之前作天作地,大概還是因為嫁到朱家來沒安全感。
娘家那邊又沒音訊,心裏著急吧。
蘇言都沒解釋什麽,楊丹已經自動將她的行為合理化。
兩塊臘肉,蘇言分成了四次,做了四頓燜飯就吃完了。
再加上每天中午都有雞蛋羹,才短短半個月,朱家的幾個小孩兒,臉上都長肉了,看起來比從前可愛多了。
小寶也是,之前餓的皮包骨,看起來比隔壁劉桂香的兒子小一個月,經過半個月的喂養,臉上都有嬰兒肥了,看起來玉雪可愛,粉嘟嘟的,看得人忍不住想親她的臉。
朱母之前還不滿蘇言不知道節儉,有的吃的時候就天天吃一點都不為以後考慮。
可看到她將小寶喂養的肉嘟嘟的可愛模樣,又將這些牢騷咽到了肚子裏。
管她的了,能好好養孩子就行,別再作天作地,這些也就由著她了,反正這些東西也是她自己的,她愛怎麽吃怎麽吃。
還別說,這半個月,隔壁的幾個嫂子,時常聞到她們家傳出來的肉香味,那羨慕嫉妒的神情,都讓楊丹覺得倍有麵子。
這天幾人又聚在院子裏聊天,康晴忍不住問道:“你們家最近經常聞到肉香味,怎麽的,蘇言她娘家哥哥給她寄了多少好東西來?”
楊丹:“都吃的差不多了,就兩塊臘肉而已。”
薛明:“我看未必吧,蘇言上次迴來帶了一大包東西,四嬸還說是她讓買的碎布,當我們沒看到那個袋子那麽沉呢。”
劉桂香:“就是,我們又不要你家的,給我們透個底,說句實話。”
楊丹:“真就兩塊臘肉,其他東西就是碎布,頂多就是大嫂自己買了幾十個雞蛋迴來補身子,你們也看到了,最近小寶被她奶的都胖了一圈。”
康晴:“那錢呢,她哥給她寄了多少錢?”
楊丹:“這我怎麽知道,她也不會跟我說實話呀。”
劉桂香:“我看她出手很大方的樣子,大丫幾個都胖了些,蘇言的大哥肯定沒少寄錢。”
薛明:“哎,羨慕呀,要是我也有這樣的好大哥就好了,可惜我隻有一個好吃懶做的弟弟。不讓我接濟他,就算不錯了。”
康晴:“可不是,我娘家媽還讓我給她送點糧食迴去,我們自家都不夠吃,哪還有多餘的糧食送迴去,為此還埋怨我是潑出去的水,一點不知心疼娘家。我真的是,想起來有時候都覺得心寒,沒嫁人之前就數我幹的活最多,嫁人的彩禮都給了娘家,她就給我陪嫁了一床被子。這些年,每次都讓我去幫襯哥哥弟弟,他們什麽時候幫襯過我。”
康晴一頓訴苦,其他兩人也跟著訴苦,都是說娘家偏心的,沒給她們任何幫襯不說,反倒要吸她們的血。
幾人都羨慕蘇言有這樣的娘家兄弟,她雖遠嫁了,但她的哥哥還想著她,給她郵寄東西和錢。
而她們的娘家離的近,卻隻會讓她們貼補娘家,要是不貼補,還隨時用以後不替她們撐腰來威脅她們。
有時候,真的是就怕有對比,有對比就有傷害。
朱母舍不得吃臘肉,還想留起來過年吃。
蘇言直接勸道:“媽,我哥還會給我寄的,你這到過年還有好幾個月呢,別臘肉最後便宜了耗子,再說放久了容易變質,味道就不好了。”
朱母:“一天到晚就想著吃,一下子都吃完了,後麵就看別人吃好的流口水吧。再說再放兩個月就農忙了,到時候可以給大家補一補身體。”
蘇言:“媽,你就別小家子氣了,我大哥給我寄過來就是讓我現在補身體的,我還要給小寶喂奶呢,你要是不吃,那我就自己做來吃了?”
朱母:“好好好,你大哥給你寄的,你愛怎麽就怎麽樣吧,我不管了。”
朱母氣衝衝的離開了,蘇言也懶得去管她,這個年代經曆過饑餓的人都崇尚節儉。
要想改變她們節儉的觀念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蘇言我行我素,當天就在蒸飯的時候,按照一人三片的量,蒸在了飯上。
臘肉蒸出來的油脂浸透在米飯裏,那股肉香味,彌漫了整個廚房。
飯裏不僅有臘肉,還有豌豆,土豆,紅蘿卜。
這幾種菜加上臘肉,就是現代最常見的銅鍋洋芋飯。
隻是蘇言的臘肉蒸在最上麵,為了方便平均分給每個人。
朱家的人迴來,聞到臘肉香味,原本隻是有點餓,瞬間變得饑腸轆轆,仿佛一刻也等不下去了。
今天分飯的任務是蘇言的,她先是夾三塊臘肉到碗裏,然後再舀混著土豆、豌豆、紅蘿卜的飯到碗裏。
朱家的人目不轉睛的盯著她分飯,三個女娃更是不停的咽口水,被這飯香味和肉香味饞的不行。
朱喜樂不禁問道:“大嫂,你這是什麽飯,為什麽這樣做?”
蘇言:“這是我在食譜上看到的,屬於貴州那邊的美食,銅鍋洋芋飯。飯裏的配料也不一定都用這些,主要是看個人喜歡。可以用臘肉,也可以用火腿,還可以用香腸,要是有條件,這些都可以放進去,混合著燜飯,不用下飯菜都很好吃了。”
朱母嘀嘀咕咕道:“還配菜呢,這飯裏的配菜就夠多了。”
蘇言沒理她,繼續分飯。
分到飯的人,立馬開始狼吞虎咽起來,吃的那叫一個滿足。
碗底的臘肉,根本舍不得吃,都要留著最後吃。
大家都在心裏默默的數了,每個人都是三片臘肉,就連小孩子也是一樣的,沒有偏心任何人。
朱斌吃著蘇言遞給他的飯,心裏異常滿足。
最近蘇言的改變,令他有一種不真實感。
他做夢都想要這樣溫馨又恬淡的生活。
今天做了燜飯,下飯菜隻有兩個涼菜,一個涼拌藕片,一個涼拌黃瓜。
這兩個涼菜很下飯,再說還有每次吃飯必備的酸菜,一家人吃的心滿意足。
吃完飯,都不用蘇言開口,楊丹就讓兩個大的孩子收拾碗筷洗碗。
要是在別家,像大丫這樣的女孩兒,想分一塊肉吃都難,更別說她家三個都分到了肉,還跟大人一樣的分量。
也就是大嫂這種從小生活在大城市的千金小姐,才沒有概念,不計較這些。
但凡換個妯娌,換個農村姑娘,隻怕今天她的女兒都隻能看著大人吃肉,能分到一塊都算是對方大方了。
楊丹之前對蘇言是有怨言的,憑什麽她幹這麽多活,蘇言可以什麽都推給大哥去做。
然而,這些天看她對一家人的態度,看她有條件後,從不吝嗇分她的東西給大家吃,就知道她是個大方不計較的人。
心眼不壞,就是一時之間改不了大小姐脾氣。
之前作天作地,大概還是因為嫁到朱家來沒安全感。
娘家那邊又沒音訊,心裏著急吧。
蘇言都沒解釋什麽,楊丹已經自動將她的行為合理化。
兩塊臘肉,蘇言分成了四次,做了四頓燜飯就吃完了。
再加上每天中午都有雞蛋羹,才短短半個月,朱家的幾個小孩兒,臉上都長肉了,看起來比從前可愛多了。
小寶也是,之前餓的皮包骨,看起來比隔壁劉桂香的兒子小一個月,經過半個月的喂養,臉上都有嬰兒肥了,看起來玉雪可愛,粉嘟嘟的,看得人忍不住想親她的臉。
朱母之前還不滿蘇言不知道節儉,有的吃的時候就天天吃一點都不為以後考慮。
可看到她將小寶喂養的肉嘟嘟的可愛模樣,又將這些牢騷咽到了肚子裏。
管她的了,能好好養孩子就行,別再作天作地,這些也就由著她了,反正這些東西也是她自己的,她愛怎麽吃怎麽吃。
還別說,這半個月,隔壁的幾個嫂子,時常聞到她們家傳出來的肉香味,那羨慕嫉妒的神情,都讓楊丹覺得倍有麵子。
這天幾人又聚在院子裏聊天,康晴忍不住問道:“你們家最近經常聞到肉香味,怎麽的,蘇言她娘家哥哥給她寄了多少好東西來?”
楊丹:“都吃的差不多了,就兩塊臘肉而已。”
薛明:“我看未必吧,蘇言上次迴來帶了一大包東西,四嬸還說是她讓買的碎布,當我們沒看到那個袋子那麽沉呢。”
劉桂香:“就是,我們又不要你家的,給我們透個底,說句實話。”
楊丹:“真就兩塊臘肉,其他東西就是碎布,頂多就是大嫂自己買了幾十個雞蛋迴來補身子,你們也看到了,最近小寶被她奶的都胖了一圈。”
康晴:“那錢呢,她哥給她寄了多少錢?”
楊丹:“這我怎麽知道,她也不會跟我說實話呀。”
劉桂香:“我看她出手很大方的樣子,大丫幾個都胖了些,蘇言的大哥肯定沒少寄錢。”
薛明:“哎,羨慕呀,要是我也有這樣的好大哥就好了,可惜我隻有一個好吃懶做的弟弟。不讓我接濟他,就算不錯了。”
康晴:“可不是,我娘家媽還讓我給她送點糧食迴去,我們自家都不夠吃,哪還有多餘的糧食送迴去,為此還埋怨我是潑出去的水,一點不知心疼娘家。我真的是,想起來有時候都覺得心寒,沒嫁人之前就數我幹的活最多,嫁人的彩禮都給了娘家,她就給我陪嫁了一床被子。這些年,每次都讓我去幫襯哥哥弟弟,他們什麽時候幫襯過我。”
康晴一頓訴苦,其他兩人也跟著訴苦,都是說娘家偏心的,沒給她們任何幫襯不說,反倒要吸她們的血。
幾人都羨慕蘇言有這樣的娘家兄弟,她雖遠嫁了,但她的哥哥還想著她,給她郵寄東西和錢。
而她們的娘家離的近,卻隻會讓她們貼補娘家,要是不貼補,還隨時用以後不替她們撐腰來威脅她們。
有時候,真的是就怕有對比,有對比就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