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言到了鎮上,去了郵局。
先問有沒有她的信,蘇家之前給她寄過幾次信,家人給她寄了錢,但原主大手大腳一年不到就把蘇家寄給她的兩百塊用完了。
蘇家人之所以寄這麽點錢給她,是知道她的性格,錢多了容易露富,還容易招來禍患。
所以每一次寄的錢不會超過五十塊,信裏已經說明,他們即將去大西北改造,以後也很難再給她寄東西,讓她省著點用。
最後一次寄信是從大西北寄過來的,信裏沒有錢,隻是告訴她,若是有事可以給他們寄信,但他們不一定能迴信,讓她照顧好自己。
果然沒有她的信,蘇言也猜到了,現在他們自顧不暇哪有時間照顧遠在東北的她。
蘇言拿出一封信,放在之前收拾出來的包裹裏,按照之前蘇家人給她寄信的地址寄了過去。
包裹裏有很多山貨幹菌菇,還有餅幹、棉布、手套、蠟燭、布鞋、幹果等。
這些都是蘇言空間裏的東西,這個時代的錢她沒有,隻能給蘇家人寄一些實在點的東西過去。
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收到,蘇言一樣隻拿了一兩斤,加起來也有十多二十斤了。
這是她替原身盡的孝,蘇家人早就安排好了,每年會讓人定時給她寄一百塊錢。
隻是原身在收到他們從大西北寄來的信後,就對蘇家人失去了信心,以為再也收不到任何東西,也就沒來郵局問過了。
實際上蘇家人的信每年都有寄,隻是她不知道也沒收到而已。
這還是在二哥好幾年沒她消息,特意請假來看她,看她過的那麽差,才提起這些年有寄錢給她的事。
蘇家每年都有給她寄錢,她卻沒收到,說明這信要麽就是委托的那個人不靠譜,貪墨了錢,根本沒寄,要麽就是別人寄了,但被人截走了。
既然蘇二哥能說起這件事,就說明他們委托的人應該是很牢靠,辦了這件事的,那隻能說明這信是被人給截走了。
蘇言心裏有懷疑的人,但目前還不能確定,也就暫時先放一放。
蘇言給工作人員打了招唿,但凡有她的信,隻能她親自簽收,別人都不能代勞。
對方記下後,蘇言才騎車離開。
蘇言在鎮上轉了幾圈,也去供銷社問過物資的價格,找到了黑市的位置,也發現了小商販會走街串巷的去賣東西。
蘇言從空間裏過渡了一些東西到她帶出來的大布口袋裏,然後騎著自行車到了鋼廠附近的職工樓。
蘇言用一塊方巾遮住了大半張臉,然後看到有提著籃子或者拿著布口袋出門的婦女,她就湊上去問別人買不買東西。
先問了兩個人,別人看她背著孩子,推著單車,雖然遮住了大半張臉,但看起來不像壞人,也就停下來看她要賣什麽。
蘇言拉開布口袋,裏麵有臘肉,有蘋果,還有幾斤曬幹的菌子。
對方一看居然有臘肉,當即喜出望外,問她多少錢一斤。
臘肉九毛一斤,蘇言說已經稱過的,一塊臘肉兩塊七,一塊臘肉三塊八賣了出去。
至於菌類,要更便宜一點,不過半口袋還是賣了四塊錢。
蘋果更是以個來賣,她已經算過了,三個蘋果差不多等於一斤,一斤蘋果要七毛錢。
所以她直接兩毛錢一個賣,也懶得去稱了。
十多個蘋果很快也賣完了,賺了兩塊八毛錢。
光是在鋼鐵廠職工樓外十多分鍾,她的貨就賣完了。
一共賺了十三塊三。
蘇言去供銷社轉了一圈,買了一些這個時代的特色雞蛋糕,又買了一些麵粉富強粉包穀麵迴去。
她從空間裏拿出兩匹棉布,還有五十個雞蛋,以及一些掛麵。
再有就是香皂和肥皂,也拿出來換了包裝。
這個時代的香皂肥皂都是用黃油紙包著,這種包裝很簡單,蘇言自己就能偽造。
最重要的是偽造一封蘇家人給她寄的信,不然她不好解釋這些錢從哪裏來的。
蘇言模仿前幾封信的筆跡,用蘇家大哥的口吻,寫了一封關心她自己的信,還特意交代,信裏的二十塊錢要省著點花,下次他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再給她寄信。
總之,隻要錢有出處,信裏的內容,照搬前兩次的都行。
果然,等蘇言騎車載著一龍頭的東西迴家時,朱家的人都震驚了。
他們當然最關心的是她的這些東西哪裏來的?
蘇言拿出信紙故意炫耀道:“是我哥他們給我寄來的,我就知道他們不會忘了我的,今天去問,果然有我的信,他們給我寄了二十塊錢呢。”
朱家人熱切的盯著她手裏的信,很想知道信裏的內容,蘇言故意站到朱貞旁邊念信。
朱貞是家裏的高中生,自然識字,她本能的朝信紙上看過去。
朱斌和朱喜樂也識字,兩人都是上過初中的,隻是因為前幾年朱父摔斷了腿,有段時間不能下地幹活家庭負擔重,兩人才輟學跟著下地賺工分的。
朱家人得知這些東西都是蘇家給蘇言寄來的錢買的,心裏也跟著高興。
蘇言還表現的賊大方,從口袋裏一樣一樣的將東西拿出來:“這些都是我給家裏買的,還有肥皂,這一塊我用,這是給你們買的。”
這個時代,一塊肥皂都是一家人用,可不會單獨分開用。
蘇言要一個人用一塊肥皂,大家也沒異議,畢竟是她的錢買的,她要單獨用就單獨用,他們都知道她這個人本來就矯情,有些大小姐脾氣,對錢又沒概念,平時大手大腳的。
今天買的掛麵,富強粉,玉米粉,雞蛋糕就能看出來,她不是一個小氣的人。
不然不會當著大家的麵拿出來,早就拿到房間裏自己一個人偷著吃了。
蘇言拿出雞蛋,特別大方的說:“楊丹,這雞蛋你每天做個雞蛋羹給孩子們吃,看看咱家的孩子都瘦成什麽樣了。”
楊丹笑著剛想說好,隻聽旁邊一聲冷哼。
朱母在一旁又忍不住念叨道:“有點錢就亂用,也不知道存起來等著急用的時候再拿出來,真是個敗家娘們兒。”
蘇言沒好氣道:“媽,我給大家改善生活你也要罵,平時我不做事你也要罵,你就是單純看我不順眼吧。”
朱母:“你這有錢的時候就大手大腳,等沒錢了我看你怎麽辦。”
蘇言自信的笑道:“我哥他們還會給我寄的,你等著看吧,他們之前發生了一點事,沒顧得上我,不過現在緩過來了,以後肯定會再給我寄的。”
蘇言還從布袋裏掏出兩條臘肉,朱家人眼睛都看直了。
蘇言笑著遞給朱母,以勝利者的姿態說道:“看看,我哥還給我寄了肉,他們最疼我這個妹妹了。”
朱家人一時之間,都羨慕的看著蘇言,她真是有個好大哥呀,要是真如她說的,她大哥以後還會給她寄東西,那可真是太好了。
他們也跟著享福不是。
不過朱母很快冷靜下來,吩咐道:“蘇言娘家大哥給她寄東西的事可不許出去到處跟人說,以免遭人妒忌。自家人知道就行,這種光景,要低調做人知道嗎?”
楊丹:“可是娘,大嫂迴來,很多人都看到她車龍頭上有東西,我們咋解釋?”
朱母:“就說是我讓她買的針線碎布之類的東西,看著東西多,其實都不值錢。”
楊丹:“哦。”
朱母見眾人都盯著雞蛋糕,好像幾輩子沒吃過好東西似的,便說道:“大家一人分半個吧,剩下的都留給幾個孩子吃。”
蘇言本來也沒想獨吞,朱母這樣說,正好合她意。
她之前給自己立了傻大方人設,就是為了改善這個家裏孩子的夥食。
大丫她們很懂事,知道原身平時對小寶不好,還會偷偷的照顧小寶,給小寶吃玉米糊糊。
不然小寶早餓出問題了。
先問有沒有她的信,蘇家之前給她寄過幾次信,家人給她寄了錢,但原主大手大腳一年不到就把蘇家寄給她的兩百塊用完了。
蘇家人之所以寄這麽點錢給她,是知道她的性格,錢多了容易露富,還容易招來禍患。
所以每一次寄的錢不會超過五十塊,信裏已經說明,他們即將去大西北改造,以後也很難再給她寄東西,讓她省著點用。
最後一次寄信是從大西北寄過來的,信裏沒有錢,隻是告訴她,若是有事可以給他們寄信,但他們不一定能迴信,讓她照顧好自己。
果然沒有她的信,蘇言也猜到了,現在他們自顧不暇哪有時間照顧遠在東北的她。
蘇言拿出一封信,放在之前收拾出來的包裹裏,按照之前蘇家人給她寄信的地址寄了過去。
包裹裏有很多山貨幹菌菇,還有餅幹、棉布、手套、蠟燭、布鞋、幹果等。
這些都是蘇言空間裏的東西,這個時代的錢她沒有,隻能給蘇家人寄一些實在點的東西過去。
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收到,蘇言一樣隻拿了一兩斤,加起來也有十多二十斤了。
這是她替原身盡的孝,蘇家人早就安排好了,每年會讓人定時給她寄一百塊錢。
隻是原身在收到他們從大西北寄來的信後,就對蘇家人失去了信心,以為再也收不到任何東西,也就沒來郵局問過了。
實際上蘇家人的信每年都有寄,隻是她不知道也沒收到而已。
這還是在二哥好幾年沒她消息,特意請假來看她,看她過的那麽差,才提起這些年有寄錢給她的事。
蘇家每年都有給她寄錢,她卻沒收到,說明這信要麽就是委托的那個人不靠譜,貪墨了錢,根本沒寄,要麽就是別人寄了,但被人截走了。
既然蘇二哥能說起這件事,就說明他們委托的人應該是很牢靠,辦了這件事的,那隻能說明這信是被人給截走了。
蘇言心裏有懷疑的人,但目前還不能確定,也就暫時先放一放。
蘇言給工作人員打了招唿,但凡有她的信,隻能她親自簽收,別人都不能代勞。
對方記下後,蘇言才騎車離開。
蘇言在鎮上轉了幾圈,也去供銷社問過物資的價格,找到了黑市的位置,也發現了小商販會走街串巷的去賣東西。
蘇言從空間裏過渡了一些東西到她帶出來的大布口袋裏,然後騎著自行車到了鋼廠附近的職工樓。
蘇言用一塊方巾遮住了大半張臉,然後看到有提著籃子或者拿著布口袋出門的婦女,她就湊上去問別人買不買東西。
先問了兩個人,別人看她背著孩子,推著單車,雖然遮住了大半張臉,但看起來不像壞人,也就停下來看她要賣什麽。
蘇言拉開布口袋,裏麵有臘肉,有蘋果,還有幾斤曬幹的菌子。
對方一看居然有臘肉,當即喜出望外,問她多少錢一斤。
臘肉九毛一斤,蘇言說已經稱過的,一塊臘肉兩塊七,一塊臘肉三塊八賣了出去。
至於菌類,要更便宜一點,不過半口袋還是賣了四塊錢。
蘋果更是以個來賣,她已經算過了,三個蘋果差不多等於一斤,一斤蘋果要七毛錢。
所以她直接兩毛錢一個賣,也懶得去稱了。
十多個蘋果很快也賣完了,賺了兩塊八毛錢。
光是在鋼鐵廠職工樓外十多分鍾,她的貨就賣完了。
一共賺了十三塊三。
蘇言去供銷社轉了一圈,買了一些這個時代的特色雞蛋糕,又買了一些麵粉富強粉包穀麵迴去。
她從空間裏拿出兩匹棉布,還有五十個雞蛋,以及一些掛麵。
再有就是香皂和肥皂,也拿出來換了包裝。
這個時代的香皂肥皂都是用黃油紙包著,這種包裝很簡單,蘇言自己就能偽造。
最重要的是偽造一封蘇家人給她寄的信,不然她不好解釋這些錢從哪裏來的。
蘇言模仿前幾封信的筆跡,用蘇家大哥的口吻,寫了一封關心她自己的信,還特意交代,信裏的二十塊錢要省著點花,下次他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再給她寄信。
總之,隻要錢有出處,信裏的內容,照搬前兩次的都行。
果然,等蘇言騎車載著一龍頭的東西迴家時,朱家的人都震驚了。
他們當然最關心的是她的這些東西哪裏來的?
蘇言拿出信紙故意炫耀道:“是我哥他們給我寄來的,我就知道他們不會忘了我的,今天去問,果然有我的信,他們給我寄了二十塊錢呢。”
朱家人熱切的盯著她手裏的信,很想知道信裏的內容,蘇言故意站到朱貞旁邊念信。
朱貞是家裏的高中生,自然識字,她本能的朝信紙上看過去。
朱斌和朱喜樂也識字,兩人都是上過初中的,隻是因為前幾年朱父摔斷了腿,有段時間不能下地幹活家庭負擔重,兩人才輟學跟著下地賺工分的。
朱家人得知這些東西都是蘇家給蘇言寄來的錢買的,心裏也跟著高興。
蘇言還表現的賊大方,從口袋裏一樣一樣的將東西拿出來:“這些都是我給家裏買的,還有肥皂,這一塊我用,這是給你們買的。”
這個時代,一塊肥皂都是一家人用,可不會單獨分開用。
蘇言要一個人用一塊肥皂,大家也沒異議,畢竟是她的錢買的,她要單獨用就單獨用,他們都知道她這個人本來就矯情,有些大小姐脾氣,對錢又沒概念,平時大手大腳的。
今天買的掛麵,富強粉,玉米粉,雞蛋糕就能看出來,她不是一個小氣的人。
不然不會當著大家的麵拿出來,早就拿到房間裏自己一個人偷著吃了。
蘇言拿出雞蛋,特別大方的說:“楊丹,這雞蛋你每天做個雞蛋羹給孩子們吃,看看咱家的孩子都瘦成什麽樣了。”
楊丹笑著剛想說好,隻聽旁邊一聲冷哼。
朱母在一旁又忍不住念叨道:“有點錢就亂用,也不知道存起來等著急用的時候再拿出來,真是個敗家娘們兒。”
蘇言沒好氣道:“媽,我給大家改善生活你也要罵,平時我不做事你也要罵,你就是單純看我不順眼吧。”
朱母:“你這有錢的時候就大手大腳,等沒錢了我看你怎麽辦。”
蘇言自信的笑道:“我哥他們還會給我寄的,你等著看吧,他們之前發生了一點事,沒顧得上我,不過現在緩過來了,以後肯定會再給我寄的。”
蘇言還從布袋裏掏出兩條臘肉,朱家人眼睛都看直了。
蘇言笑著遞給朱母,以勝利者的姿態說道:“看看,我哥還給我寄了肉,他們最疼我這個妹妹了。”
朱家人一時之間,都羨慕的看著蘇言,她真是有個好大哥呀,要是真如她說的,她大哥以後還會給她寄東西,那可真是太好了。
他們也跟著享福不是。
不過朱母很快冷靜下來,吩咐道:“蘇言娘家大哥給她寄東西的事可不許出去到處跟人說,以免遭人妒忌。自家人知道就行,這種光景,要低調做人知道嗎?”
楊丹:“可是娘,大嫂迴來,很多人都看到她車龍頭上有東西,我們咋解釋?”
朱母:“就說是我讓她買的針線碎布之類的東西,看著東西多,其實都不值錢。”
楊丹:“哦。”
朱母見眾人都盯著雞蛋糕,好像幾輩子沒吃過好東西似的,便說道:“大家一人分半個吧,剩下的都留給幾個孩子吃。”
蘇言本來也沒想獨吞,朱母這樣說,正好合她意。
她之前給自己立了傻大方人設,就是為了改善這個家裏孩子的夥食。
大丫她們很懂事,知道原身平時對小寶不好,還會偷偷的照顧小寶,給小寶吃玉米糊糊。
不然小寶早餓出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