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正清拒絕了去國營飯店,他願意幫忙,請他吃飯就不用了。
因為蘇言隻需要他幫忙將包裹搬到乘車點,迴了村再幫她搬迴知青點就行,這對他來說其實也不算難事兒,沒必要特意請他去國營飯店吃一頓飯。
蘇言看他堅持,對他的感觀又好了兩分。
蘇言讓他在路邊等一等,然後自己朝國營飯店跑去,買了五個大肉包子,放到背簍裏。
“走吧,去取包裹。”
“嗯。”
霍正清跟在她身後,她不說話,他也不會主動找話聊。
很快,霍正清看到了蘇言所說的那個大包裹。
包裹看起來大,其實並不算重,隻是以蘇言這小身板,確實有點難為她。
這包裹都快趕上她的身高了,也不知道她家裏給她寄了幾床被子來。
其實被子隻寄了一床,這包裹裏不僅有七斤重的大棉被,還有給蘇言做的棉衣棉褲,圍巾手套帽子,總之冬天需要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了。
這次吃的東西倒是沒怎麽寄,也可能是蘇言之前的提醒起了作用。
還有半個月就秋收了,到時候大家都要忙著搶收,然後天氣會一天天冷下來。
這邊的冬天是說來就來,十月份都有人開始穿薄棉襖,所以這冬衣寄來的也算是時候。
霍正清將背簍背到前麵,後麵則用繩子將包裹綁在背後。
他這造型,一路上引的大家側目,霍正清目不斜視的從人前走過。
“他不是地主家的那個小兒子嗎?”
“長這麽大了,果然是地主家的兒子,小時候吃得好,人也長得高大。”
“謔,他這是背的什麽,這麽大一個包裹。”
“我聽說前年他媽就死了,現在孤家寡人一個,誰給他寄包裹啊?”
“也是造孽,以前霍家做了那麽多善事,說倒就倒了。”
“你同情他呀,人家可是地主家的小少爺,你個泥腿子還同情別人呢。”
也有人小聲嘀咕:“霍家是地主,可人家沒做過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還經常幫十裏八鄉的鄉親們。人要知道感恩,不能一棒子把人都打死了。”
“你小聲點,小心被人聽到,說你為地主鳴不平,把你打成壞分子。”
“我就說句良心話,做人要講良心,我們家鐵柱的腿當初還是霍家給錢治好的。”
“總之你小聲點吧,誰知道紅袖章藏在什麽地方。”
說霍家壞話的人有,說霍家好話的人也有,更多的人隻是人雲亦雲,根本不問是非對錯。
就像這場變革,多少人蒙冤被人拉下馬,多少人才流失,造成了多少經濟損失,根本無法估量。
霍家,隻是時代洪流下,一片微不足道的浮葉,巨浪打過來,運氣好還能浮在水麵勉強得見天光。
若運氣不好,便是沉沒海底,從此永不見天日。
霍家以前住在鎮上,房子修的也是氣勢恢宏,門口還有石獅守門。
可變革開始,石獅被人砸毀,家裏的古董字畫,家具,全都被打砸搶奪一空。
霍老爺被抓去遊街時心髒病發,沒能挺過去,而霍正清的母親,身體虛弱,苟延殘喘了幾年,在兩年前也病逝了。
在霍家遭逢變故時,霍正清的大哥早已下落不明,而霍正清當時還不滿十四歲,隻是個半大的孩子。
半大的孩子,要照顧病弱的母親,要養活自己。
在鎮上的房子被人砸毀後,根本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他們逼不得已隻能搬迴七裏灣的那座老房子住。
在他母親去世時,他也才十七歲。
蘇言將大家的竊竊私語,聽的一清二楚。
走在他身後,看他對周圍的議論早已經習以為常的模樣,像是根本聽不到一樣。
隻是他默默加快了步伐,拉開了與蘇言的距離,就好像兩人不是一路的,他與她沒有任何關係。
到了乘車點,這個時間隻能坐牛車迴村。
霍正清將包裹放到牛車上,看她走過來,輕聲道:“我先迴去在村口等你。”
“你不一起坐車嗎?”
“不用了,我走迴去,很快的。”
“我出車費,一起坐吧。”
“不用,我不愛坐車,別浪費這個錢。”
說完,他就走了,不給蘇言挽留的機會。
看著他孤獨挺拔的背影,蘇言的胸口湧起一股酸澀之意。
因為蘇言隻需要他幫忙將包裹搬到乘車點,迴了村再幫她搬迴知青點就行,這對他來說其實也不算難事兒,沒必要特意請他去國營飯店吃一頓飯。
蘇言看他堅持,對他的感觀又好了兩分。
蘇言讓他在路邊等一等,然後自己朝國營飯店跑去,買了五個大肉包子,放到背簍裏。
“走吧,去取包裹。”
“嗯。”
霍正清跟在她身後,她不說話,他也不會主動找話聊。
很快,霍正清看到了蘇言所說的那個大包裹。
包裹看起來大,其實並不算重,隻是以蘇言這小身板,確實有點難為她。
這包裹都快趕上她的身高了,也不知道她家裏給她寄了幾床被子來。
其實被子隻寄了一床,這包裹裏不僅有七斤重的大棉被,還有給蘇言做的棉衣棉褲,圍巾手套帽子,總之冬天需要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了。
這次吃的東西倒是沒怎麽寄,也可能是蘇言之前的提醒起了作用。
還有半個月就秋收了,到時候大家都要忙著搶收,然後天氣會一天天冷下來。
這邊的冬天是說來就來,十月份都有人開始穿薄棉襖,所以這冬衣寄來的也算是時候。
霍正清將背簍背到前麵,後麵則用繩子將包裹綁在背後。
他這造型,一路上引的大家側目,霍正清目不斜視的從人前走過。
“他不是地主家的那個小兒子嗎?”
“長這麽大了,果然是地主家的兒子,小時候吃得好,人也長得高大。”
“謔,他這是背的什麽,這麽大一個包裹。”
“我聽說前年他媽就死了,現在孤家寡人一個,誰給他寄包裹啊?”
“也是造孽,以前霍家做了那麽多善事,說倒就倒了。”
“你同情他呀,人家可是地主家的小少爺,你個泥腿子還同情別人呢。”
也有人小聲嘀咕:“霍家是地主,可人家沒做過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還經常幫十裏八鄉的鄉親們。人要知道感恩,不能一棒子把人都打死了。”
“你小聲點,小心被人聽到,說你為地主鳴不平,把你打成壞分子。”
“我就說句良心話,做人要講良心,我們家鐵柱的腿當初還是霍家給錢治好的。”
“總之你小聲點吧,誰知道紅袖章藏在什麽地方。”
說霍家壞話的人有,說霍家好話的人也有,更多的人隻是人雲亦雲,根本不問是非對錯。
就像這場變革,多少人蒙冤被人拉下馬,多少人才流失,造成了多少經濟損失,根本無法估量。
霍家,隻是時代洪流下,一片微不足道的浮葉,巨浪打過來,運氣好還能浮在水麵勉強得見天光。
若運氣不好,便是沉沒海底,從此永不見天日。
霍家以前住在鎮上,房子修的也是氣勢恢宏,門口還有石獅守門。
可變革開始,石獅被人砸毀,家裏的古董字畫,家具,全都被打砸搶奪一空。
霍老爺被抓去遊街時心髒病發,沒能挺過去,而霍正清的母親,身體虛弱,苟延殘喘了幾年,在兩年前也病逝了。
在霍家遭逢變故時,霍正清的大哥早已下落不明,而霍正清當時還不滿十四歲,隻是個半大的孩子。
半大的孩子,要照顧病弱的母親,要養活自己。
在鎮上的房子被人砸毀後,根本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他們逼不得已隻能搬迴七裏灣的那座老房子住。
在他母親去世時,他也才十七歲。
蘇言將大家的竊竊私語,聽的一清二楚。
走在他身後,看他對周圍的議論早已經習以為常的模樣,像是根本聽不到一樣。
隻是他默默加快了步伐,拉開了與蘇言的距離,就好像兩人不是一路的,他與她沒有任何關係。
到了乘車點,這個時間隻能坐牛車迴村。
霍正清將包裹放到牛車上,看她走過來,輕聲道:“我先迴去在村口等你。”
“你不一起坐車嗎?”
“不用了,我走迴去,很快的。”
“我出車費,一起坐吧。”
“不用,我不愛坐車,別浪費這個錢。”
說完,他就走了,不給蘇言挽留的機會。
看著他孤獨挺拔的背影,蘇言的胸口湧起一股酸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