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衛國明和方小雅以超高的分數被首都大學錄取,兩人走時,鄉裏鄉親的人都去送了。


    這也算風光離開,那些等待結果的知青們又羨慕又嫉妒。


    尤其是冷梅香,嫉妒的眼睛都紅了,可是她卻無能為力。


    如今她又懷孕了,生了兩個女兒已經磨平了她的棱角,在趙家她也不再驕傲,成為了萬千農村婦女中最普通的一個。


    為了生一個兒子,她什麽偏方都嚐試過,她的生活重心已經不再是迴城,而是生個兒子好讓自己在農村立足。


    她隻能在這個小村莊碌碌無為,一輩子麵朝黃土背朝天,過著毫無波瀾,毫無盼頭的日子。


    方小雅一家人離開的那天,蘇言正好從鎮上迴來,她背著背簍,看著衛國明將家裏的一些家具送人,不要的鍋碗瓢盆都送人了,在蘇言路過時,方小雅還問蘇言有沒有什麽是她需要的。


    蘇言打量了一眼,淡淡的說了句:“謝謝,但我沒什麽需要的,你還是送給別人吧。”


    方小雅在別人麵前那種高人一等的感覺,在蘇言麵前從來都不奏效,每次麵對蘇言都讓她有一種被蔑視的感覺。


    以前她還能同情蘇言認為她嫁給了一個傻子,日子肯定不好過。


    可事實證明,蘇言的日子很好過,沒有婆媳矛盾,陳長生也越來越英俊,如今人看起來也跟正常人沒什麽區別。


    有好幾次,她還聽到別人在背後偷偷議論,說陳長生看起來比城裏來的知青還英俊,就連衛國明都長得不如他。


    蘇言和陳長生結婚後,生活越過越好,一家人的麵色也是越來越紅潤,這就是嫁對人的結果。


    方小雅看到蘇言過得這麽好,本能的有些不舒服,在她的認知裏,蘇言不該過得這麽幸福。


    不管如何,如今她也要離開了,再也不會跟這個村姑有什麽交集,不管她過得好不好都礙不著她的眼了。


    方小雅和衛國明去了首都,從此再也沒迴來過。


    三年後,蘇天賜參加了高考,他自然是跳級了,這時的蘇天賜還未到十四歲,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神童。


    他也不負眾望,成為整個東省的理科狀元,直接被京大和清大同時錄取,最後蘇天賜選擇了京大。


    這時候蘇大伯一家後悔也來不及了,早知道就跟三弟一家多學學,也不至於失去這門親戚。


    這真是蘇家祖上冒青煙,才能出一個省狀元。


    之前大家還羨慕方小雅一家出了兩個京大大學生,如今三年過去,又出了一個省狀元,他們大隊已經成為了東省有名的先進生產隊,說這裏人傑地靈,能培養出人才。


    就連報社的人都來了好幾波,許多村民都以鄰居的身份,紛紛向報社的人說了蘇家兩姐弟是如何在逆境中走來,蘇天賜的姐姐又是如何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弟弟養大成才。


    說的他們自己都感動了,這多麽的勵誌啊,一個小姑娘獨自養大弟弟,嫁的人還是村裏出了名的傻子,一家子老弱婦孺,這樣艱苦的條件下,還能把弟弟培養成才,這是用了多少心血。


    隨著蘇天賜的狀元名聲,蘇言也成了名人。


    而蘇言做了一個決定,她打算舉家陪蘇天賜去首都讀書。


    蘇家離開的時候,十裏八村的人都來送別。


    蘇言將家裏的老宅交給蘇三叔照看,同時把家裏能送人的都送給了左鄰右裏,謝謝他們多年來的照顧和幫助。


    包括被子之類的東西,以後迴來,可以直接買,放久了被子也會有股黴味,還不如送給別人用。


    收了東西的鄰居們也很開心,同時也希望他們能一路順風,常迴家鄉看看。


    與鄉親們告別後,蘇家人大包小包的坐車離開了。


    蘇言帶著一家人坐火車去了首都,如今的形式已經開放房屋買賣,蘇言去了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房子。


    她帶著蘇天賜逛了兩天,買了兩套房子,一套在學校附近,是普通樓房。


    一套是四合院,離城中心不遠。


    蘇天賜沒想到姐姐這些年存了這麽多錢,後來他跟姐姐去山上采藥草,確實采到過幾次人參,可是他也沒想到家裏存了這麽多,輕輕鬆鬆的就買了兩套房。


    加起來都快一萬塊了,這時候的萬元戶可相當於千萬富翁呀。


    他知道家裏不缺錢,可也沒想過這麽富有。


    蘇言將學校附近那套房子落戶在蘇天賜名下,四合院落戶在自己名下。


    一家人的戶口也遷來了首都,算是正式安家落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大佬不做炮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至少是啊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至少是啊醜並收藏快穿大佬不做炮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