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閉著眼睛,摒住唿吸向前走。


    這是作為普通人麵對未知事物的正常反應,明知前麵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本能就會將眼睛閉上。如果是麵對敵人的時候,當然需要睜大眼睛隨時保持警惕,但既然是蓋亞帶著他,北鬥自然的放下了戒備。


    不過他並沒有感覺到什麽阻礙,也沒有穿過任何東西的感覺,就像是平常不過的向前跨了幾步而已。腳下依然是鬆軟的泥土,沒碰到什麽,也沒聽到什麽。


    不對,他聽到了,是水流的聲音。昨天的戰鬥之後超獸假扮的遊泳池已經消失了,這裏隻有一片荒草地,附近也沒有河流,哪裏來的水?


    北鬥將眼睛睜開了,然後意外的看到眼前竟然是一條河。放眼望去,無論是河對岸,還是他的身後,環顧四周都是森林,看不到邊際也看不到人煙。


    “這應該就是赤羽河了。”


    玲也開口道。


    北鬥這才發現,剛剛消失的玲也此時就在站他身側不遠處。兩人就這麽站在河邊,青青的草地,水流潺潺而過。深吸口氣,能感到撲鼻的清新,久居東京的北鬥已經許久沒有感受過這自然古樸的氣息。


    “赤羽河?哪裏的赤羽河?”


    東京現在還有一條赤羽川,是少有的不經隅田川直接入海的小河,小河兩岸都是民居,顯然不是這裏。在三重縣的紀北町有一條同名的赤羽川,同樣不會是那裏。


    “北鬥哥哥不是猜到了嗎?”


    玲也沒迴答而是反問道。但這是事實,北鬥確實猜到了,隻不過這個猜測有些讓人很難相信。


    “這裏是江戶的赤羽河?”


    江戶,同樣是東京的名字,但這是至少一百多年前的名字,再往前追溯甚至能追溯到12世紀。而江戶時期的赤羽河,在長久的歲月裏也早就已經改道,如今無論是地圖上還是現實中都早就沒有了這條河流。


    他隻是向前跨了一步,然後向前跨了幾百年?


    這是一條開闊的小河,河岸間橫跨了有二、三十米,足夠輕鬆來往舟船。河水很幹淨,沒有絲毫被汙染的樣子。也不深,河底砂石清晰可見,感覺踩著就能趟過去。


    不過太過清澈的河水,憑視覺往往會對深度有誤差,眼看著隻到大腿的,一腳踩下卻不見底,或許有三、四米,足以淹死不擅水的冒失者。


    池水中有小魚在遊動,仔細看還有磷蝦。


    這是消失在曆史長河,隻存在於那些早就故去的先民記憶中的風景。


    “這裏是幻覺嗎?”


    北鬥認為隻有這樣的解釋。亞波人用某種方法製造了幻覺?但他心裏又覺得可能並非如此。


    這裏或許和亞波人並沒有什麽關係。


    “要說幻覺的話也可以,畢竟這裏已經不存在於我們的世界,用“幻覺”來形容也並非不可。但其實更準確的,以蓋亞告訴我的說法,應該是“秘境”。北鬥哥哥應該聽說過吧,神社前的鳥居。隻要跨過鳥居就脫離了塵世,跨入了神靈的秘境。”


    “對,我確實聽說過,但那不是迷信嗎?”


    神道教為了鞏固信仰而編造的,加深朝拜者對神靈的敬畏而已。


    “是迷信。不過人類是非常奇特的生命,七情六欲不可捉摸,特別是凝聚了眾生的信仰,芸芸眾生的精神之力所構築的,存在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的夾層,這就是秘境。”


    ——這是蓋亞告訴玲也的,被她複述了一遍。


    所以這就是曾經的諸神所居之處。


    也包括邪靈、妖怪。它們在過去存在過,又不存在。介於真實與虛幻之間,隻要人類不再相信,它們就會隨之消散,連曾經存在的痕跡都被抹去。


    放眼望去這條小河,不知上遊來源何處,也不知下遊通向何方。


    這裏就是野史和民間故事中的江戶赤羽河,傳說在鎮壓河童之後,又將這些精怪供奉為水宮使者的神社所在。


    曾經在鄉野之民都信仰神靈,真切以為河童存在的年代中,這處秘境由於眾生的信仰而借假成真,聯通過真實世界,創造了無數的怪談。


    但如今科學興盛,迷信早就被破除,河童成了文學故事裏的角色,再無人相信它們存在,這片秘境失去了信仰而漸漸枯萎,如今隻剩下這數百米方圓的一片。


    “隻有幾百米?”北鬥有些無法相信,畢竟肉眼看去就能看到遠方。


    “確實隻有幾百米,大約一萬多平米的一小片空間。更遠的地方,空間並不存在。”


    “如果我往前走,會碰到一堵看不見的牆?”


    “並不會,不過如果你繼續往前走,走幾百米的話,你會發現自己又迴到了原地。包括高度也是,如果你變身為艾斯往上飛,不管飛多久,依然會停留在大約三百米的高度。”


    因為空間本身隻有這麽大,隻不過是依附在主世界外的一個氣泡而已。


    這些數據都是蓋亞告訴玲也的,作為星球的意誌,這個由過去的地球眾生之願所形成的“秘境”從根本上來說也是它身體的一部分。


    這麽解釋北鬥立刻就明白了,這裏的空間一共隻有方圓幾百米、高度三百米這麽大一片,所有的時間和空間概念都蜷縮在了如此小的一片區域內。


    其實宇宙也同樣如此,不過是大了無數倍而已。整體的空間有限,但沒有邊。如果沿著一個方向向宇宙深處進發,跨越數百億、上千億光年的距離之後,也會迴到地球。因為宇宙隻有這麽大,所有的空間和時間都是這個有最初的大爆炸而誕生的宇宙本身的概念,蜷縮在這片範圍之內。


    所以並不存在邊際,也不存在“內外”這樣空間上的概念。


    想要踏出本宇宙,就像進出這個秘境一樣,是維度的跨越,而不是空間。


    光之國本身就是這樣一個多宇宙匯聚的樞紐之地,所以艾斯很容易就理解了。


    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森林,其實如今還真實存在的,就隻有這幾百米而已。相信再過幾十年、上百年,連最後的痕跡也會消散。


    不止是這裏,大概高天原也是如此吧?諸神在過去或許真的存在過,誕生於人心的信仰,又崩潰於信仰的塌陷。


    “所以,亞波人就是在這裏得到的河童的基因?”


    或許在亞波人發現這裏的時候,還留下了河童的屍體或者其他的痕跡,讓它們提取到了基因信息,創造了那頭超獸。那麽亞波人所謂“有趣”的實驗是什麽大概也清楚了。


    “亞波人想要研究“秘境”?確實,這同樣類似於空間技術,和亞波人的異次元技術有些類似,不過應該是不同的方向。”


    北鬥隨手撿了一片薄薄的石頭,切向了水麵,石頭在水麵上一連跳躍了五六次,才沉入水中。一切是這麽的真實。


    對,這裏就是真實的,至少對於這個空間本身來說,它就是真實存在。


    “哇,好厲害!”玲也在一旁股掌。打水花啊,這是她一直想學卻沒有學會的技能。


    物質側與精神側,一個是向著時間長河下遊摸索,探索科學的奧秘,一個是向著上遊追溯,追尋曾經失落的信仰,但最終的終點或許沒有區別。


    這是完全不同的科技樹,如果真要研究,需要從最根本處開始追尋,哪怕對亞波人來說也是從零開始。它們確實也不會花費太多精力,所以在發現這個空間的不平坦處之後,也隻是當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對於光之國,人心的信仰而誕生秘境,這同樣是沒有接觸過的技術。如果不是蓋亞“開門”,北鬥和南夕子也絕對找不到這裏,更別說tac隊的調查人員,一天一夜的“挖地三尺”也隻是做了無用功而已。


    “那這裏怎麽辦,以後還會出現“鬧鬼”事件嗎?”


    曾經那些“神隱”的人,大概就是各種原因,磁場也好,其他不知名的原因也好,不小心踏進了這片秘境,卻又無法找到迴去的路。


    這片隻有幾百米的範圍的秘境,雖然有水,但根本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河裏的那些魚蝦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能不能捕到不說,根本不夠成年人持續維持日常的消耗。


    距離上一次“神隱”的記錄都已經過去了好多年,之後這片區域一直被荒置。被“神隱”的人下場一定不會太好,如果仔細找找,應該能找到他們的遺物。或許能夠求生幾星期、幾個月,但普通人很難在這裏生存幾年。


    這裏是比魯濱遜的荒島更荒涼的地方。


    事實上在困在這片詭異之地,完全找不到離開的任何方法的情況下,相比身體找不到食物維持生機,精神會先一步崩潰。


    “應該不會再有神隱了。事實上,我對這片秘境有點興趣,迴去後讓見野爺爺去辦理一下,把這裏買下來。”


    就因為感興趣,一言不合就買地?


    不過想到玲也的身份,也確實沒什麽奇怪的了。大概也就和南夕子平日裏買件衣服、買個包差不多吧?不對,南夕子買包還要湊工資,玲也不用。


    雖然已經調查清楚了原因,不過北鬥並不打算向tac隊報告。畢竟知道了也沒用,那是人類無法觸及的科技。隻要確定亞波人的隱患已經沒有了,這就夠了。


    玲也打算買下這片土地,並不是有錢沒處花。


    這處秘境,對人類毫無價值,對亞波人也隻是“有趣的實驗”,不過蓋亞確實能夠利用。


    更準確的說,這裏對蓋亞本身也並沒有意義,如果想要的話,蓋亞自己一念之間就能創造無數個。


    感興趣的是玲也自己。


    在用星球意誌的權限針對這個秘境稍許改造之後,可以做成一樣對她來說非常有趣的東西——


    方圓幾百米,就是幾萬個平方,還有三百多米的高度。這裏可以做成一個近千萬立方,有陽光、大地、森林、水源的隨身空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蓋亞之光:從艾斯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王波士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王波士頓並收藏蓋亞之光:從艾斯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