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潛善和汪伯彥本來執掌著禦營司,結果,李綱一迴來,趙構就把那禦營司的軍權,交到了李綱的手裏。
他倆還聽說,李綱把宗澤推舉,做了開封知府。
大宋祖製,武人不掌兵,軍權交到了將帥的手裏,那一旦反了朝廷,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黃潛善和汪伯彥連夜進入皇宮,麵見趙構。
趙構剛練了一套劍法,渾身正冒著熱汗。
“兩位愛卿,可有啥事要奏啊。”趙構坐在那宮內的練武場上的椅子上。
黃潛善趕緊過來,跪伏在地上,“陛下啊,你,你難道真要勵精圖治,真要攻打金國啊。”
“是啊,陛下,你千萬不能夠伐金啊。”
“你這要是把金一下子滅了,到時候,你把那二聖請迴來,是你當皇帝,還是還政於徽欽二帝啊。”
那兩人幾句話便說到了趙構的心坎上去。
對於大金,他從心裏有著恐懼。
他在金營裏,親眼目睹過,那金人是如何騎馬射箭,金兵如何的慓悍無比。
他更是看到,金軍從汴京撤離的時候,一路上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毫不誇張地說,金軍所過之處,那是弄得寸草不生,屍橫遍野。
趙構對金軍的怕,那是刻進了骨子。
不然,他也不會在稱帝之後,就匆匆地想對金乞降,而且秘密派出使者,前去大金國。
趙構卻是哭喪著臉,“兩位愛卿啊,朕的父皇,皇兄,還有朕的親娘王妃,還有朕的女兒,都落在金人的手裏。朕若不去救,朕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妻兒嗎?”
那兩個老狐狸,何嚐不知道,這趙構無非是在人前,裝裝樣子。
他若是想要救父皇和皇兄,那還用得著等到現在?當時,趙桓封他為兵馬大元帥,懇請他從河北發兵過去,救援汴京。
他是一逃再逃,生怕與金軍打個照麵。
“陛下,如今大宋,與就剩下這半壁江山。咱現在,真要與大金撕破了臉,金軍鐵騎南下,分分鍾會讓咱這半壁江山,灰飛煙滅啊。”
黃潛善聲嘶力竭地說道,眼淚卻是刷刷地往下掉。
“陛下,此應天府,無天險可以據守,臣以為,為了陛下的安危,倒不如遷都。”
“不可,如今勤王之師,以及各地召募起來的義軍,正為中興大宋而積極籌措著伐金,此時咱直言遷都,豈不是要讓那些將士們,對朝廷心存二心。”趙構當場否決了。
這好不容易,得到了保宋抗金者的支持,現在自己一逃再逃,到時候,那些軍隊真要棄自己而去,豈不是前功盡棄了。
“陛下,咱其實可以下旨,陛下隻說是巡幸江南。值此戰亂,陛下到各處去看看,了解民情,那也在情理之中,對不。”
趙構接受了此建議。
那邊李綱,一再懇請趙構,返迴汴京,那畢竟是大宋的國都。
再說,迴到汴京,那也可以方便對中原地帶的管轄,也利於組織宋軍和義軍,一舉奪迴失地,再創大宋中興。
趙構一直拖延著,他哪裏想迴到汴京。
他一想起在那兒,金人曾經發起過的攻城之戰,想起在那個地方,他的父皇和皇兄,就是那樣被帶走的,他的腦仁兒就痛得厲害。
趙構當著李綱的麵,說得義正辭嚴,慷慨激昂的,對定都中原,他是根本就隻說不動。
趙構為了穩住主戰派,在朝堂上,大肆地誇讚他們的赤膽忠心,並且封李綱為左相。
美中不足的,趙構居然又封那黃潛善為右相,誰都知道,那黃潛善,簡直就是個縮頭烏龜。
趙構把黃潛善和汪伯彥依然安置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軍權再一次落到了黃汪二人手裏。
兩人在朝中物色人,寫了大量的奏章,彈劾李綱。說李綱一味地堅持抗金,在朝堂之上,搞一言堂,聽不進別的意見。
結果,居然把李綱說成是獨擅朝政的人。
李綱連續找過幾次趙構,趙構對於還都東京,先還口頭上應承,後麵,幹脆說什麽,他不想看到故地,到了那兒,他會想起金人破城,想起父皇與母後,想起大宋半壁江山,他會睡不著覺。
好一個睡不著覺,當年,他祖上趙匡胤,就說睡不著覺,把兄弟們的兵權全都收繳了。
李綱是無可奈何,一腔報國心,卻是無從施展出來,朝中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李綱隻得請求辭去相位。
黃潛善卻不答應什麽辭去相位,他強烈要求,皇上應該是罷免李綱,怎麽能夠讓這樣亂臣賊子說辭相呢。
趙構在朝堂之上,宣布了對李綱的罷免。
畢竟,在趙構的身邊,那個時候還不全是些鼠目寸光,一心隻想著投降的官員。
於是,有人上表,彈劾黃潛善和汪伯彥,說兩奸黨那是在步蔡京童貫後塵,若讓此二賊當道,大宋危矣。
趙構惱羞成怒。
什麽臣子,居然不懂得揣摩聖意,自己不會揣測就罷了,難道看不出,那李綱那用意,考慮過趙構的感受麽?
收複失地,迎迴二聖。
把趙佶和趙桓接迴來,把趙構往哪裏擱?
趙構勃然大怒,直接把那幾個遞送奏章殺了。
如果不拿幾個人開刀問斬,隻怕朝堂上為李綱叫冤鳴屈的人,還會大量地冒出來。
黃潛善和汪伯彥恰到好處地表揚了趙構的殺伐果斷,說趙構簡直是除了太祖爺之外,最英明的皇上了。
趙構以雷霆之舉,擺平了身邊的忤逆的臣子,連那個不識好歹的李綱,也直接罷免了。
現在,朝中再沒有人敢出麵阻撓趙構的巡幸江南了。其實,趙構有他自己的想法,偏安江南,憑著長江天險,至少可保眼前的安寧。
趙構和金人打過交道,金人鐵騎厲害,可他們畢竟沒有水軍。再說,北方而來的金人,到了南方 ,也是水土不服。
他們在汴京都呆不長久,就更別說那江南的天險之地了。
經過一番準備,趙構的龍船已經妥當,於是,順著運河,沿河而南下。
趙構這一迴,直接把南宋的朝廷帶在那船上,他甚至已經想好了,等到了江南,找一處最安寧的所在,正式修建起豪華的大宮殿,到那個時候,自己便可以在南方,讓大宋的基業再興旺發達起來。
他倆還聽說,李綱把宗澤推舉,做了開封知府。
大宋祖製,武人不掌兵,軍權交到了將帥的手裏,那一旦反了朝廷,到時候哭都來不及。
黃潛善和汪伯彥連夜進入皇宮,麵見趙構。
趙構剛練了一套劍法,渾身正冒著熱汗。
“兩位愛卿,可有啥事要奏啊。”趙構坐在那宮內的練武場上的椅子上。
黃潛善趕緊過來,跪伏在地上,“陛下啊,你,你難道真要勵精圖治,真要攻打金國啊。”
“是啊,陛下,你千萬不能夠伐金啊。”
“你這要是把金一下子滅了,到時候,你把那二聖請迴來,是你當皇帝,還是還政於徽欽二帝啊。”
那兩人幾句話便說到了趙構的心坎上去。
對於大金,他從心裏有著恐懼。
他在金營裏,親眼目睹過,那金人是如何騎馬射箭,金兵如何的慓悍無比。
他更是看到,金軍從汴京撤離的時候,一路上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毫不誇張地說,金軍所過之處,那是弄得寸草不生,屍橫遍野。
趙構對金軍的怕,那是刻進了骨子。
不然,他也不會在稱帝之後,就匆匆地想對金乞降,而且秘密派出使者,前去大金國。
趙構卻是哭喪著臉,“兩位愛卿啊,朕的父皇,皇兄,還有朕的親娘王妃,還有朕的女兒,都落在金人的手裏。朕若不去救,朕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妻兒嗎?”
那兩個老狐狸,何嚐不知道,這趙構無非是在人前,裝裝樣子。
他若是想要救父皇和皇兄,那還用得著等到現在?當時,趙桓封他為兵馬大元帥,懇請他從河北發兵過去,救援汴京。
他是一逃再逃,生怕與金軍打個照麵。
“陛下,如今大宋,與就剩下這半壁江山。咱現在,真要與大金撕破了臉,金軍鐵騎南下,分分鍾會讓咱這半壁江山,灰飛煙滅啊。”
黃潛善聲嘶力竭地說道,眼淚卻是刷刷地往下掉。
“陛下,此應天府,無天險可以據守,臣以為,為了陛下的安危,倒不如遷都。”
“不可,如今勤王之師,以及各地召募起來的義軍,正為中興大宋而積極籌措著伐金,此時咱直言遷都,豈不是要讓那些將士們,對朝廷心存二心。”趙構當場否決了。
這好不容易,得到了保宋抗金者的支持,現在自己一逃再逃,到時候,那些軍隊真要棄自己而去,豈不是前功盡棄了。
“陛下,咱其實可以下旨,陛下隻說是巡幸江南。值此戰亂,陛下到各處去看看,了解民情,那也在情理之中,對不。”
趙構接受了此建議。
那邊李綱,一再懇請趙構,返迴汴京,那畢竟是大宋的國都。
再說,迴到汴京,那也可以方便對中原地帶的管轄,也利於組織宋軍和義軍,一舉奪迴失地,再創大宋中興。
趙構一直拖延著,他哪裏想迴到汴京。
他一想起在那兒,金人曾經發起過的攻城之戰,想起在那個地方,他的父皇和皇兄,就是那樣被帶走的,他的腦仁兒就痛得厲害。
趙構當著李綱的麵,說得義正辭嚴,慷慨激昂的,對定都中原,他是根本就隻說不動。
趙構為了穩住主戰派,在朝堂上,大肆地誇讚他們的赤膽忠心,並且封李綱為左相。
美中不足的,趙構居然又封那黃潛善為右相,誰都知道,那黃潛善,簡直就是個縮頭烏龜。
趙構把黃潛善和汪伯彥依然安置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軍權再一次落到了黃汪二人手裏。
兩人在朝中物色人,寫了大量的奏章,彈劾李綱。說李綱一味地堅持抗金,在朝堂之上,搞一言堂,聽不進別的意見。
結果,居然把李綱說成是獨擅朝政的人。
李綱連續找過幾次趙構,趙構對於還都東京,先還口頭上應承,後麵,幹脆說什麽,他不想看到故地,到了那兒,他會想起金人破城,想起父皇與母後,想起大宋半壁江山,他會睡不著覺。
好一個睡不著覺,當年,他祖上趙匡胤,就說睡不著覺,把兄弟們的兵權全都收繳了。
李綱是無可奈何,一腔報國心,卻是無從施展出來,朝中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李綱隻得請求辭去相位。
黃潛善卻不答應什麽辭去相位,他強烈要求,皇上應該是罷免李綱,怎麽能夠讓這樣亂臣賊子說辭相呢。
趙構在朝堂之上,宣布了對李綱的罷免。
畢竟,在趙構的身邊,那個時候還不全是些鼠目寸光,一心隻想著投降的官員。
於是,有人上表,彈劾黃潛善和汪伯彥,說兩奸黨那是在步蔡京童貫後塵,若讓此二賊當道,大宋危矣。
趙構惱羞成怒。
什麽臣子,居然不懂得揣摩聖意,自己不會揣測就罷了,難道看不出,那李綱那用意,考慮過趙構的感受麽?
收複失地,迎迴二聖。
把趙佶和趙桓接迴來,把趙構往哪裏擱?
趙構勃然大怒,直接把那幾個遞送奏章殺了。
如果不拿幾個人開刀問斬,隻怕朝堂上為李綱叫冤鳴屈的人,還會大量地冒出來。
黃潛善和汪伯彥恰到好處地表揚了趙構的殺伐果斷,說趙構簡直是除了太祖爺之外,最英明的皇上了。
趙構以雷霆之舉,擺平了身邊的忤逆的臣子,連那個不識好歹的李綱,也直接罷免了。
現在,朝中再沒有人敢出麵阻撓趙構的巡幸江南了。其實,趙構有他自己的想法,偏安江南,憑著長江天險,至少可保眼前的安寧。
趙構和金人打過交道,金人鐵騎厲害,可他們畢竟沒有水軍。再說,北方而來的金人,到了南方 ,也是水土不服。
他們在汴京都呆不長久,就更別說那江南的天險之地了。
經過一番準備,趙構的龍船已經妥當,於是,順著運河,沿河而南下。
趙構這一迴,直接把南宋的朝廷帶在那船上,他甚至已經想好了,等到了江南,找一處最安寧的所在,正式修建起豪華的大宮殿,到那個時候,自己便可以在南方,讓大宋的基業再興旺發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