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軍營。
景詢等人,扶李諒祚入了軍帳之中,本來是旱季,卻突然遇雨,鋪了好幾層氈子,依然無比潮濕。
李諒祚嘴唇青紫,禦醫叫人打來熱水。
李諒祚費了好大的勁,總算是把重甲取下來,那箭尖離心口處極近。
血汙已經浸透了李諒祚的戰袍。
景詢勸道,“陛下,此番出師不利,倒不如及早撤軍迴京。”
禦醫正在給李諒祚治箭傷,李諒祚到底是個狠人,箭沒入體內那麽深,居然連哼都沒有哼一聲。
“撤什麽撤,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鼓舞一下士氣,替朕報這一箭之仇。”
李諒祚咬牙切齒地說著,那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
景詢有些忐忑不安地說道,“陛下,微臣隱隱覺得此處有些兇險,擔心今夜,柔遠寨會有人前來夜襲。”
李諒祚瞪大了眼睛,“愛卿,咱把話丟這兒,就是借宋人百個膽,他們也不敢黑燈瞎火地來偷襲我西夏王師。”
梁乙埋笑著說道,“景大人,咱們在大順城外,安營紮寨數天,盼星星,盼月亮,就盼著宋兵出城來,偷襲我們。到咱們撤走,那幫慫貨,哪個有膽來夜襲了。”
李諒祚看了一眼梁乙埋,“小心駛得萬年船,咱的確是等著那宋兵,卻也得做好準備。”
“陛下放心,那幫宋兵,真敢前來夜襲,定叫他們有來無迴。哈哈哈。”
梁乙埋還沒來得及去做什麽安排,張玉已經帶著柔遠寨的三千死士,衝入了那營寨之中。
白天在泥濘之中,被趙明的蕃兵一路追殺,那些夏軍,除了站崗放哨的外,其餘的,都早早地在那潮濕的營帳裏麵,睡得一塌糊塗。
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拿上武器,就被柔遠三千死士給幹掉了。
李諒祚軍中大亂。
“這幫慫貨,還真敢襲擊老子。”李諒祚剛好處理完傷口,就立馬披掛,帶著人,殺出了陣營。
暗夜之中,到處戰火四起。
李諒祚的人,根本就弄不清楚,敵軍有多少人,隻看到,漫山遍野的營寨,到處都失火,到處都亂作一團。
梁乙埋安排了禁軍,把受傷的李諒祚攔著。
那種時候,真不是爭強鬥狠可以解決問題的。
梁乙埋帶著大軍,護送著李諒祚,快速地往西夏內後撤。這一口氣,就跑好好幾十裏地。
等到天快亮的時候,卻才發現,後麵根本就沒有追兵。
再說要去攻打那柔遠,李諒祚已經是心灰意冷,再加上,受了傷,身體很是虛弱,幹脆就班師迴朝了。
大順城的守城之戰,與柔遠的夜襲,宋軍在對夏的戰爭中,總算是大獲全勝了一迴。
消息傳到了京城,趙曙高興不已。傳下聖旨,犒賞三軍。
曆史總是會有驚人的相似。
李諒祚中箭之後,那箭傷鬱積在胸口處。與宋太宗趙炅,後背遭到了箭傷出奇的相似。
隻不過,宋太宗趙炅,中箭後還堅持扛了好長一段時間,李諒祚被射中的是前胸,應該要嚴重得多。
過了不久,李諒祚就派出使者,向大宋承認了錯誤,並且表明,他願意穿上漢人的服飾,從此歸順大宋。
趙曙頒旨,對李諒祚的行為予以嚴厲的斥責,李諒祚自知理虧,當然,他在戰爭中的確也遭到了很大的損失,迫切地需要大宋歲賜,以緩解危機。
因而,李諒祚承認了自己的過錯。
宋夏的矛盾,稍微地緩和下來。
趙曙當了皇帝後,後宮卻隻有高滔滔。
高滔滔本來是曹太後姐姐的女兒,從趙曙這邊來說,高滔滔是曹太後的兒媳婦。
從曹家來說,高滔滔又是曹太後的親侄女。
為著皇嗣考慮,曹太後把高滔滔叫到了麵前,對高滔滔說,“滔兒啊,你看,曙兒繼大統有些時日了,為了皇嗣考慮,你有必要為他挑選些賢能的女子,進宮做為後妃了。”
高滔滔聽到姨媽曹太後的話,心裏突然就不舒服起來。
可畢竟,她能夠與趙曙相愛,現在又能夠成為這後宮之主,還全靠姨媽曹太後的安排。
“姨媽,滔兒可不管什麽皇嗣不皇嗣的。當初,我嫁的是團練使,我也就是個團練使夫人。”
高滔滔那意思,實在是太明白了,她與趙曙的,那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她是寧肯自己嫁在平常人家,也不願意做什麽皇家人。
她和趙曙之愛,已經容不得任何人混雜進去。
曹太後卻是板起麵孔,“滔兒,哀家可不是和你商量,隻是在通知你,這事,你可得上心,早些料理起來。”
曹太後很正式地和高滔滔說了選妃之事,可這事一直拖著,拖了很久,後宮都未有任何音信。
趙曙的身體狀況,時好時壞。
在當時,有一種說法,新娶女人,可以衝喜。
曹太後便又給高滔滔說起,為了趙曙的身體健康,應該挑選幾個妃子,給趙曙衝衝喜。
這一迴,高滔滔聽了太後的話,挑選了三位她認為很賢能的女人。
盡管高滔滔給趙曙說了,給他挑選三位妃子,衝衝喜,或許病就會好起來。
然而,趙曙卻無奈地看了一眼那被叫到麵前的三位妃子,他並沒有責備高滔滔。
但是,他卻根本就沒有搭理那三大位妃子,對於愛,他是執著而堅定的。
即便是接納了三位妃子,他趙曙便可以活命,他也寧肯去死,也要一生就隻愛高滔滔一人。
那三位妃子,一生之中,也就是高滔滔帶著她們見過一眼趙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持續了兩年的濮儀之爭,趙曙一直糾結,牽掛著,但為了避免朝堂上的爭端,他一直隱忍著,說到兩年時間,才來定奪。
時間終於到了,趙曙特意將韓琦召來商議,當時即議定濮王稱皇考,由歐陽修親筆寫了兩份詔書,交給了趙曙一份。
到中午時分,太後派了一名宦官,將一份封好的文書送至中書省,韓琦、歐陽修等人打開文書,相視而笑。
這份文書正是歐陽修起草的詔書,多了太後的簽押。
本來,太後並不讚同立濮王為皇考的,這份簽押的由來,還真不知道,什麽人有如此神通。
趙曙便立刻下詔停止討論。
同時又將宰相與執政們召來,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緒,以穩定時局。
趙曙最後同意了歐陽修等人的意見,將呂誨等三名禦史貶出京師。
趙曙心頭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經過兩年的較量,朝中應該都變成了趙曙的支持者。
景詢等人,扶李諒祚入了軍帳之中,本來是旱季,卻突然遇雨,鋪了好幾層氈子,依然無比潮濕。
李諒祚嘴唇青紫,禦醫叫人打來熱水。
李諒祚費了好大的勁,總算是把重甲取下來,那箭尖離心口處極近。
血汙已經浸透了李諒祚的戰袍。
景詢勸道,“陛下,此番出師不利,倒不如及早撤軍迴京。”
禦醫正在給李諒祚治箭傷,李諒祚到底是個狠人,箭沒入體內那麽深,居然連哼都沒有哼一聲。
“撤什麽撤,你就不能說點好聽的,鼓舞一下士氣,替朕報這一箭之仇。”
李諒祚咬牙切齒地說著,那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落下來。
景詢有些忐忑不安地說道,“陛下,微臣隱隱覺得此處有些兇險,擔心今夜,柔遠寨會有人前來夜襲。”
李諒祚瞪大了眼睛,“愛卿,咱把話丟這兒,就是借宋人百個膽,他們也不敢黑燈瞎火地來偷襲我西夏王師。”
梁乙埋笑著說道,“景大人,咱們在大順城外,安營紮寨數天,盼星星,盼月亮,就盼著宋兵出城來,偷襲我們。到咱們撤走,那幫慫貨,哪個有膽來夜襲了。”
李諒祚看了一眼梁乙埋,“小心駛得萬年船,咱的確是等著那宋兵,卻也得做好準備。”
“陛下放心,那幫宋兵,真敢前來夜襲,定叫他們有來無迴。哈哈哈。”
梁乙埋還沒來得及去做什麽安排,張玉已經帶著柔遠寨的三千死士,衝入了那營寨之中。
白天在泥濘之中,被趙明的蕃兵一路追殺,那些夏軍,除了站崗放哨的外,其餘的,都早早地在那潮濕的營帳裏麵,睡得一塌糊塗。
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拿上武器,就被柔遠三千死士給幹掉了。
李諒祚軍中大亂。
“這幫慫貨,還真敢襲擊老子。”李諒祚剛好處理完傷口,就立馬披掛,帶著人,殺出了陣營。
暗夜之中,到處戰火四起。
李諒祚的人,根本就弄不清楚,敵軍有多少人,隻看到,漫山遍野的營寨,到處都失火,到處都亂作一團。
梁乙埋安排了禁軍,把受傷的李諒祚攔著。
那種時候,真不是爭強鬥狠可以解決問題的。
梁乙埋帶著大軍,護送著李諒祚,快速地往西夏內後撤。這一口氣,就跑好好幾十裏地。
等到天快亮的時候,卻才發現,後麵根本就沒有追兵。
再說要去攻打那柔遠,李諒祚已經是心灰意冷,再加上,受了傷,身體很是虛弱,幹脆就班師迴朝了。
大順城的守城之戰,與柔遠的夜襲,宋軍在對夏的戰爭中,總算是大獲全勝了一迴。
消息傳到了京城,趙曙高興不已。傳下聖旨,犒賞三軍。
曆史總是會有驚人的相似。
李諒祚中箭之後,那箭傷鬱積在胸口處。與宋太宗趙炅,後背遭到了箭傷出奇的相似。
隻不過,宋太宗趙炅,中箭後還堅持扛了好長一段時間,李諒祚被射中的是前胸,應該要嚴重得多。
過了不久,李諒祚就派出使者,向大宋承認了錯誤,並且表明,他願意穿上漢人的服飾,從此歸順大宋。
趙曙頒旨,對李諒祚的行為予以嚴厲的斥責,李諒祚自知理虧,當然,他在戰爭中的確也遭到了很大的損失,迫切地需要大宋歲賜,以緩解危機。
因而,李諒祚承認了自己的過錯。
宋夏的矛盾,稍微地緩和下來。
趙曙當了皇帝後,後宮卻隻有高滔滔。
高滔滔本來是曹太後姐姐的女兒,從趙曙這邊來說,高滔滔是曹太後的兒媳婦。
從曹家來說,高滔滔又是曹太後的親侄女。
為著皇嗣考慮,曹太後把高滔滔叫到了麵前,對高滔滔說,“滔兒啊,你看,曙兒繼大統有些時日了,為了皇嗣考慮,你有必要為他挑選些賢能的女子,進宮做為後妃了。”
高滔滔聽到姨媽曹太後的話,心裏突然就不舒服起來。
可畢竟,她能夠與趙曙相愛,現在又能夠成為這後宮之主,還全靠姨媽曹太後的安排。
“姨媽,滔兒可不管什麽皇嗣不皇嗣的。當初,我嫁的是團練使,我也就是個團練使夫人。”
高滔滔那意思,實在是太明白了,她與趙曙的,那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她是寧肯自己嫁在平常人家,也不願意做什麽皇家人。
她和趙曙之愛,已經容不得任何人混雜進去。
曹太後卻是板起麵孔,“滔兒,哀家可不是和你商量,隻是在通知你,這事,你可得上心,早些料理起來。”
曹太後很正式地和高滔滔說了選妃之事,可這事一直拖著,拖了很久,後宮都未有任何音信。
趙曙的身體狀況,時好時壞。
在當時,有一種說法,新娶女人,可以衝喜。
曹太後便又給高滔滔說起,為了趙曙的身體健康,應該挑選幾個妃子,給趙曙衝衝喜。
這一迴,高滔滔聽了太後的話,挑選了三位她認為很賢能的女人。
盡管高滔滔給趙曙說了,給他挑選三位妃子,衝衝喜,或許病就會好起來。
然而,趙曙卻無奈地看了一眼那被叫到麵前的三位妃子,他並沒有責備高滔滔。
但是,他卻根本就沒有搭理那三大位妃子,對於愛,他是執著而堅定的。
即便是接納了三位妃子,他趙曙便可以活命,他也寧肯去死,也要一生就隻愛高滔滔一人。
那三位妃子,一生之中,也就是高滔滔帶著她們見過一眼趙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持續了兩年的濮儀之爭,趙曙一直糾結,牽掛著,但為了避免朝堂上的爭端,他一直隱忍著,說到兩年時間,才來定奪。
時間終於到了,趙曙特意將韓琦召來商議,當時即議定濮王稱皇考,由歐陽修親筆寫了兩份詔書,交給了趙曙一份。
到中午時分,太後派了一名宦官,將一份封好的文書送至中書省,韓琦、歐陽修等人打開文書,相視而笑。
這份文書正是歐陽修起草的詔書,多了太後的簽押。
本來,太後並不讚同立濮王為皇考的,這份簽押的由來,還真不知道,什麽人有如此神通。
趙曙便立刻下詔停止討論。
同時又將宰相與執政們召來,商量如何平息百官的情緒,以穩定時局。
趙曙最後同意了歐陽修等人的意見,將呂誨等三名禦史貶出京師。
趙曙心頭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經過兩年的較量,朝中應該都變成了趙曙的支持者。